一种座椅扶手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315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座椅扶手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的旋转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的功能趋于多样化,在汽车座椅上设置可旋转展开的扶手可以在车内为乘客提供一个支撑平台,用于堆放茶杯等物品,也可以为长时间开车的驾驶员提供一个手臂休息的地方,汽车座椅扶手极大地提高了车内的舒适性及车内装饰的整体档次。但是,现有的汽车座椅扶手绝大部分在其收起和展开时没有限位感且限位不稳定,这样在座椅扶手处于收起的状态下,当汽车急刹车或者其尾部受到碰撞时,座椅扶手很容易松动并展开一定角度,而在座椅扶手处于展开的状态下,由于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颠簸或汽车受到碰撞等,座椅扶手会出现上下摇摆或抖动的现象,使座椅扶手上的物品随之运动,座椅扶手也会摩擦座椅的边缘面罩。上述这些现象的出现常常会使座椅扶手的设置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提高车内舒适性和装饰档次的效果,反而影响到车内人员的正常乘坐。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一种限位感强且限位稳定的新型汽车座椅扶手限位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扶手限位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汽车座椅扶手没有限位感,且汽车座椅扶手收起和展开时限位不稳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设有圆弧槽的基板,其固定在座椅上,所述基板的圆弧槽圆心处与座椅扶手转动连接,座椅扶手的导柱位于所述圆弧槽内且可随座椅扶手的转动沿圆弧槽滑动,所述圆弧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导柱位于圆弧槽的端部时施加作用力,使导柱固定在圆弧槽的端部。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对导柱在圆弧槽内滑动时向圆弧槽的侧壁施加作用力。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对导柱施加的作用力从圆弧槽的顶端到底端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弹簧片。优选地,所述弹簧片为波浪形。优选地,所述弹簧片的材料为65锰。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位于圆弧槽远离其圆心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基板的圆弧槽圆心处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座椅扶手的转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圆弧槽靠近其顶端和底端处的宽度小于其顶端和底端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位于座椅扶手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在其圆弧槽内设置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对圆弧槽内座椅扶手导柱施加弹性作用力,使车内人员转动座椅扶手收起和展开时有限位感,且座椅扶手的收起和展开限位稳定,有效防止了汽车运行过程中座椅扶手发生晃动以及座椅扶手磨损座椅边缘面罩等情况,提高了车内的舒适性和车内的装饰档次,同时,弹性件的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强,限位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各种座椅扶手,造价低廉,易于批量生产及推广。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基板;2:圆弧槽;3:弹簧片;4:圆孑L ;5:导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为设有圆弧槽2的基板1,其固定在座椅上且位于座椅扶手的两侧,所述圆弧槽2的形状为一个四分之一圆周的圆弧,基板I在圆弧槽2的圆心处设有一个圆孔4,座椅扶手两侧的转轴插入所述圆孔4中,使座椅扶手与限位装置形成转动连接,即座椅扶手可以相对于限位装置(即相对于座椅)绕其两侧的转轴旋转,座椅扶手两侧的导柱5位于圆弧槽2内,由于导柱5和转轴都位于座椅扶手上,当座椅扶手绕其两侧的转轴旋转时,导柱5也相对于转轴旋转,所以导柱5就在圆弧槽2内沿圆弧槽2滑动。本限位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只设置在座椅扶手的一侧,所述圆弧槽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座椅扶手的展开角度进行调整,基板I的圆孔4与座椅扶手的转轴配合的转动连接结构也可以改为基板I上设置转轴与座椅扶手的圆孔配合。圆弧槽2内远离其圆心的一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为三个波浪形的弹簧片3,三个弹簧片3形成一个波浪面;弹簧片3与圆弧槽2配合作用,相当于减小了圆弧槽2的宽度,其中,当导柱5位于圆弧槽2的顶部或底部时弹簧片3对导柱5施加弹性作用力,使导柱5固定在圆弧槽2的顶部或底部,当导柱5在圆弧槽2内滑动时,弹簧片3又对导柱5施加指向圆弧槽2内另一侧的弹性作用力,使导柱5在圆弧槽2内滑动时式中受到弹簧片3的弹性作用力,即始终有限位感。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调整弹簧片3的数量和设置位置,而弹性件的具体形式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弹簧,如在圆弧槽2内设置一片弹性板、在圆弧槽2内设置一块弹性材料等。本实施例中三个弹簧片3的预留行程宽度从圆弧槽2的顶端到底端依次增大,也可以看做圆弧槽2从顶端到底端的宽度依次减小,这就形成了弹簧片3对导柱5的弹性作用力从圆弧槽2的顶端到底端依次增大的效果,即座椅扶手从收起到展开的限位感依次增强,带来递进式限位感觉。圆弧槽2在靠近其顶端和底端处的宽度均小于其顶端和底端的宽度,这样也进一步提高了限位装置对导柱I处于其顶端和底端时的限位作用。弹簧片3的材料为65锰,所述65锰是一种碳素结构钢,俗称弹簧钢,具有高强度的弹簧性质,含锰量高,具有强大的耐磨性,适用于汽车耐磨件制造。弹簧片3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弹簧钢如弹簧钢65、70、85中的一种。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座椅扶手处于收起状态时,座椅扶手两侧的导柱5位于圆弧槽2的顶端,且通过弹簧片3和圆弧槽2的结构使导柱5的位置被限定;当需要展开座椅扶手时,车内人员向下扳动座椅扶手,其扳动力超过弹簧片3的限位作用力后,使导柱5在圆弧槽2内沿圆弧槽2向底端滑动,此时由于弹簧片3对导柱5的弹性作用力以及弹簧片3的递进式限位感结构,使扳动座椅扶手时,限位感依次增强,直至座椅扶手旋转到最低位置,即导柱5滑动到圆弧槽2的底端;此时,通过弹簧片3和圆弧槽2的结构使导柱5的位置被限定。本实施例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在其圆弧槽2的外侧设置弹簧片3,通过弹簧片3对圆弧槽2内座椅扶手导柱5施加弹性作用力,使车内人员转动座椅扶手收起和展开时有限位感依次增强的感觉,且座椅扶手的收起和展开限位稳定,有效防止了汽车运行过程中座椅扶手发生晃动以及座椅扶手磨损座椅边缘面罩等情况,提高了车内的舒适性和车内的装饰档次,同时,弹簧片3的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强,限位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各种座椅扶手,造价低廉,易于批量生产及推广。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扶手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设有圆弧槽的基板,其固定在座椅上,所述基板的圆弧槽圆心处与座椅扶手转动连接,座椅扶手的导柱位于所述圆弧槽内且可随座椅扶手的转动沿圆弧槽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导柱位于圆弧槽的端部时施加作用力,使导柱固定在圆弧槽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对导柱在圆弧槽内滑动时向圆弧槽的侧壁施加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对导柱施加的作用力从圆弧槽的顶端到底端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弹簧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为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的材料为65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圆弧槽远离其圆心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圆弧槽圆心处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座椅扶手的转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靠近其顶端和底端处的宽度小于其顶端和底端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位于座椅扶手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设有圆弧槽的基板,其固定在座椅上,所述基板的圆弧槽圆心处与座椅扶手转动连接,座椅扶手的导柱位于所述圆弧槽内且可随座椅扶手的转动沿圆弧槽滑动,所述圆弧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导柱位于圆弧槽的端部时施加作用力,使导柱固定在圆弧槽的端部。本发明通过弹性件对圆弧槽内座椅扶手导柱施加弹性作用力,使车内人员转动座椅扶手收起和展开时有限位感,且座椅扶手的收起和展开限位稳定,有效防止了汽车运行过程中座椅扶手发生晃动以及座椅扶手磨损座椅边缘面罩等情况,提高了车内的舒适性和车内的装饰档次。
文档编号B60N2/46GK103112377SQ20131006394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郝伟, 刘建磊, 赵伟璞, 王柳, 韩晋伟 申请人: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