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512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包括:壳体,该壳体设置有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该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彼此紧密地接合;拉杆,其通过壳体楔紧到后部单元;增强板,其紧密地接触前部单元的内表面,以增强壳体的刚性,该增强板设置有由拉杆穿透的通孔;以及支撑构件,其形成在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处,以固定增强板;其中支撑构件包括从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相对于拉杆的轴向方向从弯曲部分垂直延伸的按压部分。
【专利说明】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使得能够容易地将增强板固定到前部单元;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固定结构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用于车辆的制动助力器是一种利用真空与环境空气之间压差由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装置。
[0003]传统的制动助力器包括:设置有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的壳体;贯穿壳体中心安装并且与制动踏板接合的输入轴;以及根据输入轴的操作而接收位移力的输出轴。此外,壳体的内部由隔膜和动力活塞分成恒压室和变压室。
[0004]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的内部安装有拉杆,该拉杆支撑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以通过来自连接到前部单元的前部的主缸的反作用力防止前部单元的变形,并且导向在内部操作的隔膜和动力活塞的运动。拉杆的一端通过前部单元连接到主缸,而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后部单兀安装在隔板处,该隔板将车辆内的发动机室与驾驶者座位隔开。
[0005]这种制动助力器是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将主缸直接固定到拉杆上,并且将拉杆楔紧到后部单元,以确保密封性能。
[0006]此外,拉杆式制动助力器使得拉杆直接从主缸接收反作用力,因此,可不需要用于前部单元的增强板。
[0007]然而,近年来,由于减小了前部单元的厚度小并且改变了其材料以降低元件重量,前部单元的变形已经成为引起关注的问题。
[0008]因此,可能需要在前部单元处安装增强板。然而,在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情况下,拉杆被楔紧到后部单元,因此将增强板固定到前部单元可能是困难的。也就是说,因为增强板需要被楔紧到前部单元,与增强板的配合操作可能很困难,并且导致了复杂的结构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9]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其使得增强板能够容易地安装到前部单元;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固定结构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
[0010]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地提出,并且部分地通过所述描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践中习得。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包括:壳体,其设置有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该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彼此密封地接合;拉杆,其穿过壳体楔紧到后部单元;增强板,其紧密地接触前部单元的内表面,以增强壳体的刚性,该增强板设置有由拉杆穿透的通孔;以及支撑构件,其形成在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处,用于固定增强板;其中,支撑构件可设置有从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相对于拉杆的轴向方向从弯曲部分垂直延伸的按压部分。[0012]该按压部分可穿过增强板的通孔,按压增强板的后表面。
[0013]从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弯曲的该弯曲部分的直径对应于拉杆的直径。
[00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利用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包括:壳体,其设置有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该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彼此密封地接合;拉杆,其穿过壳体楔紧到后部单元;增强板,其紧密地接触前部单元的内表面,以增强壳体的刚性,该增强板设置有由拉杆穿透的通孔;以及支撑构件,其形成在通孔中,用于将增强板固定到前部单元;其中,支撑构件可设置有从增强板的通孔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相对于拉杆的轴向方向从弯曲部分垂直延伸的按压部分。
[0015]该按压部分可穿过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按压前部单元的前表面。
[0016]从增强板的通孔弯曲的弯曲部分的直径可对应于拉杆的直径。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板和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固定结构,其中,由拉杆穿透的通孔形成在增强板处,并且由拉杆穿透的穿透部分形成在前部单元处,其中,固定结构可通过弯曲形成,以使得该穿透部分穿过该通孔,从而抵靠增强板的后表面按压通孔的外围。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中,由拉杆穿透的通孔形成在增强板处,并且由拉杆穿透的穿透部分形成在前部单元处,其中,固定结构可通过弯曲形成,以使得该通孔穿过该穿透部分,从而抵靠增强板的前表面按压该穿透部分的外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通过下列结合附图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变得更加明显且易于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剖视图;
[0021]图2是显示提供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前部单元的内表面的局部立体图;以及
[0023]图4是显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而提供的、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阐释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应理解,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的解释不局限于通用和字典含义,而是在允许发明人为了最佳解释而定义适当术语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根据本发明精神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说明书中所描述和附图中所示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表示本发明的全部方面,从而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等同方案以及修改。
[0025]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的剖视图。
[0026]参照图1,拉杆式制动助力器100包括:壳体110,其通过前部单元111和后部单元112之间的结合而密封;中间板130,其将所密封的壳体110的内部分成了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隔膜133a和133b,其分别安装在由中间板130所分成的这两个空间中,以将内部空间分成恒压室131a、131b及变压室131a、131b ;以及动力活塞134a和134b。
[0027]开口 119形成在壳体110的后部表面的中心处。阀装置139安装在开口 119中,以在恒压室131a、131b与变压室131a、131b之间产生压差,所述压差是通过阀装置139根据与制动踏板(未示出)连接的输入轴135的操作而前后移动以使得恒压室131a、131b与变压室131a、131b相连通或者使得两个变压室131a、131b与环境空气相连通而实现的。由输入轴135的操作所导致的压差被转移到输出轴136。然后,输出轴136推动固定到前部单元111的前部部分的外侧表面上的主缸10的活塞,以产生制动力。
[0028]主缸10形成为圆筒形状,其具有一个闭合的端部以及另一个开口的端部。主缸10适于通过输出轴136接收力以产生液压力。主缸1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029]主缸10设置有凸缘15,其将通过拉杆150被连接到助力器100,这将在之后描述。
[0030]拉杆150穿过壳体110安装,以防止前部单元111与后部单元112之间的分离。拉杆150的一个端部穿过前部单元111而外露,并且连接到主缸10的凸缘15上。拉杆150的另一端部穿过动力活塞134a、134b,穿过隔膜133a、133b,并且穿过后部单元112,从而外露,并且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在将驾驶座与发动机室隔开的隔板(未示出)处。此时,拉杆150楔紧到后部单元112。因此,拉杆150支撑前部单元111和后部单元112,以通过来自附接到前部单元111的前部部分上的主缸的反作用力防止前部单元111的变形,并且引导隔膜133a、133b以及在内操作的动力活塞134a、134b的运动。
[0031]防止前部单元111变形的增强板140安装在助力器的前部单元111处。根据所图示的实施方式,前部单元111设置有支撑构件120,用于固定增强板140。支撑构件120在由拉杆150穿透的前部单元111的穿透部分125处形成折边的形状。更准确的说,如图2中所示,对于用于增强板140以及前部单元111的固定结构,支撑构件120形成在前部单元111处,以将与前部单元11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的增强板140固定住。支撑构件120设置有弯曲部分122以及按压部分124,弯曲部分从由拉杆150穿透的穿透部分125弯曲,按压部分相对于拉杆150的轴向方向从弯曲部分122垂直延伸。增强板140设置有通孔15,拉杆150穿过该通孔。按压部分124穿过通孔145,然后抵靠增强板140的后表面按压通孔145的外围。由此固定住增强板140。也就是说,增强板140通过由前部单元111的弯曲而形成的支撑构件120固定。这里,通过弯曲该穿透部分125而形成的弯曲部分122的直径对应于拉杆150的直径。
[0032]附图标记‘151’指的是安装在拉杆150的外部圆周表面上的垫圈,并且附图标记‘152’指的是拉杆150和垫圈151之间设置的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用于密封前部单元111与拉杆150之间的间隙。
[0033]因为增强板140并不像传统情况中那样通过楔紧到前部单元111而被固定,而是通过将前部单元111弯曲成折边形状而被固定,所以可以容易地固定住增强板140。
[0034]此外,虽然增强板140被阐释为通过将前部单元111弯曲成折边形状而形成的支撑构件120固定到前部单元11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增强板140可以被弯曲以固定到前部单元111。[0035]例如,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增强板240和前部单元211的固定结构。除用于增强板240和前部单元211的固定结构之外的其他组件实现了按照之前实施方式中相应组件的相同功能和操作。因此,其具体说明在此省略。参照图4,具有折边形状的支撑构件220形成在由拉杆150穿透的增强板240的通孔245处,并且固定到前部单元211。也就是说,支撑构件220朝向由拉杆150穿透的、前部单元211的穿透部分225,形成在增强板240的通孔245处。支撑构件220设置有弯曲部分222和按压部分224,该弯曲部分从通孔245弯曲,按压部分以弯曲方式从弯曲部分222延伸,从而按压前部单兀211的前侧。对于支撑构件220,按压部分224穿过该穿透部分225,然后抵靠前部单元211的前表面按压穿透部分225的外围,从而具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折边形状。
[0036]在这里,围绕通孔245弯曲的弯曲部分222的直径可对应于拉杆150的直径。
[0037]因为增强板140和240可通过用于增强板140和240的固定结构而容易地固定到前部单元111和211上,相比于楔紧的传统连接方式,增强板140和240能够容易地被固定,安装的结构和过程可以被简化,组装成本也得以降低。
[0038]由上面的描述可见,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增强板的固定结构以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增强板安装在前部单元处,以具有折边形状,该增强板可比传统楔紧的方法更加容易地安装,因此安装结构得到了简化。此外,随着安装过程的简化,组装成本也得以降低。
[00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变化,这些变化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包括: 壳体,其设置有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彼此密封地接合; 拉杆,其穿过壳体楔紧到后部单元; 增强板,其紧密地接触前部单元的内表面,以增强壳体的刚性,增强板设置有由拉杆穿透的通孔;以及 支撑构件,其形成在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处,用于固定增强板, 其中,支撑构件设置有从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相对于拉杆的轴向方向从弯曲部分垂直延伸的按压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按压部分穿过增强板的通孔,按压增强板的后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从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弯曲的弯曲部分的直径对应于拉杆的直径。
4.一种利用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包括: 壳体,其设置有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彼此密封地接合; 拉杆,其穿过壳体楔紧到后部单元; 增强板,其紧密地接触前部单元的内表面,以增强壳体的刚性,所述增强板设置有由拉杆穿透的通孔;以及 支撑构件,其形成在通孔中,用于将增强板固定到前部单元, 其中,支撑构件设置有从增强板的通孔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相对于拉杆的轴向方向从弯曲部分垂直延伸的按压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按压部分穿过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穿透部分,按压前部单元的前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从增强板的通孔弯曲的弯曲部分的直径对应于拉杆的直径。
7.一种用于增强板和由拉杆穿透的前部单元的固定结构,其中: 由拉杆穿透的通孔形成在增强板处;以及 由拉杆穿透的穿透部分形成在前部单元处, 其中,固定结构通过弯曲形成,以使得穿透部分穿过通孔,从而抵靠增强板的后表面按压通孔的外围。
8.一种利用较小力产生较大制动力的拉杆式制动助力器,其中: 由拉杆穿透的通孔形成在增强板处;以及 由拉杆穿透的穿透部分形成在前部单元处, 其中,固定结构通过弯曲形成,以使得通孔穿过穿透部分,从而抵靠增强板的前表面按压穿透部分的外围。
【文档编号】B60T13/567GK103448707SQ201310207222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孙映准 申请人:株式会社万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