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667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充气轮胎,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该充气轮胎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中央主沟(3A)、一条中央陆地部(5)并且将中间花纹块(6)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中央主沟(3A)是将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一侧倾斜的多条长边部(8)、和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边部(8、8)之间连接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小于长边部(8)的短边部(9)交替地配置的锯齿状。中央陆地部在中间花纹块列(6R)的一个节距内设置有6条以上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央刀槽(17)。各中间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c)为中间横沟(4A)的上述节距(P)的85~95%,并且各中间花纹块设置有5条以下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间刀槽(21)。
【专利说明】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近年,以提高冰路性能为目的,已知有在胎面部的陆地部设置有刀槽的充气轮胎。这样的充气轮胎由于被刀槽划分的陆地部片相互容易倒下,因此发挥大的边缘效果,从而提闻冰路性能。
[0003]然而,上述那样的充气轮胎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陆地部片的倒下而使接地面积减少以及伴随于此降低与路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变差。作为相关的技术,参见下述专利文献I。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46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将中央主沟设为锯齿状,且规定设置于中央陆地部以及中间花纹块的刀槽的条数,以此为基本,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0006]本发明中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通过在胎面部设置:在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在该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沟、以及将上述中央主沟与上述胎肩主沟之间连接起来的多条中间横沟,由此在上述胎面部具有:由上述一对中央主沟划分而成的一条中央陆地部、以及将中间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一对中间花纹块列,其中中间花纹块由上述中央主沟、上述胎肩主沟以及上述中间横沟划分而成,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中央主沟形成为将多条长边部和短边部交替地配置的锯齿状,其中上述长边部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一侧倾斜,上述短边部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上述长边部之间连接起来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小于上述长边部,上述中央陆地部在上述中间花纹块列的一个节距内设置有6条以上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央刀槽,各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为上述中间花纹块列的一个节距的85%?95%,并且各上述中间花纹块设置有5条以下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间刀槽。
[0007]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中央陆地部具有凸部,该凸部由上述长边部和与该长边部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上述短边部包围且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
[0008]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中央刀槽的一端在上述凸部处开口。
[0009]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中间刀槽包括:从上述中央主沟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在上述中间花纹块内形成终端的第一刀槽、和从上述胎肩主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并且在上述中间花纹块内形成终端的第二刀槽,上述第一刀槽和上述第二刀槽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被配置。
[0010]本发明的充气轮胎,通过在胎面部设置:在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在该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肩王沟、以及将中央王沟与胎肩王沟之间连接起来的多条中间横沟,由此在胎面部具有:由一对中央主沟划分而成的一条中央陆地部、和将由中央主沟、胎肩主沟以及中间横沟划分的中间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一对中间花纹块列。
[0011]并且中央主沟形成为将多条长边部和短边部交替地配置而成的锯齿状,其中长边部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一侧倾斜,短边部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边部之间连接起来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小于长边部。这样的中央主沟包括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因而提高冰路上的驱动力以及制动力。因此提高冰路性能。
[0012]中央陆地部在中间花纹块列的一个节距内设置有6条以上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央刀槽。各中间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为中间横沟的上述节距的85~95%,并且设置有5条以下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间刀槽。借助这样的中央刀槽以及中间刀槽,进一步增加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更进一步提高冰路性能。另外,通过以上述方式规定中央刀槽以及中间刀槽的条数,从而提高转弯时作用有比中央陆地部大的横向力的中间花纹块的刚性,从而提高转弯性能。另外,确保中间花纹块的轮胎周向长度相对于中间横沟的上述节距而言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中间花纹块的刚性。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 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0014]图2是图1的左侧的中央主沟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的X-X部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3A...中央主沟;4A…中间横沟;5…中央陆地部;6…中间花纹块;6R...中间花纹块列;8…长边部;9…短边部;17...中央刀槽;21...中间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只称为“轮胎”)例如适合作为冬季用轮胎来利用,在其胎面部2设置有:在轮胎赤道C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3A、和在该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外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沟3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面部2设置有:将中央主沟3A与胎肩主沟3B之间连接的多条中间横沟4A、以及将胎肩主沟3B与接地端Te之间连接的多条胎肩横沟4B。
[0020]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配置有:由一对中央主沟3A、3A划分而成的中央陆地部5 ;将由中央主沟3A、胎肩主沟3B以及中间横沟4A划分的中间花纹块6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一对中间花纹块列6R ;以及将由胎肩主沟3B、接地端Te以及胎肩横沟4B划分的多个胎肩花纹块7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一对胎肩花纹块列7R。
[0021]本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除了可变节距以外,由以轮胎赤道C上的任意点为中心实质上点对称的花纹形成。
[0022]上述“接地端”Te被设定为:对轮辋组装成正规轮辋(未图示)、填充正规内压、且无负载的正规状态的轮胎加载正规载荷,并以0°外倾角接地于平面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并且该接地端Te、Te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被设定为胎面接地宽度TW。在未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是在上述正规状态下测量的值。
[0023]上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轮辋,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 Rim”。另外,上述“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空气压,若为JATMA则表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INFLATION PRESSURE”,但在轮胎为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为180kPa。
[0024]另外,“正规载荷”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按每一轮胎规定各规格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 ETRT0,则为“LOAD CAPACITY”,然而在轮胎为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则相当于上述载荷的88%的载荷。
[0025]本实施方式的中央主沟3A形成为将多条长边部8和短边部9交替地配置的锯齿状,其中长边部8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一侧倾斜(图1中是向左上倾斜);短边部9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边部8、8之间连接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小于长边部8。这样的中央主沟3A由于包括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因而增大驱动力以及制动力。因此提高冰路性能。本实施方式的长边部8形成为L字状,包括:沿着沟中心线IOa以等宽度延伸的主部片8a、和与该主部片8a连接且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副部片8b。
[0026]中央主沟3A的角度α I由其沟中心线10的角度获得。本实施方式的长边部8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一侧倾斜(图1中为向左上倾斜)的沟中心线10a。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短边部9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另一侧倾斜(图1中为向右上倾斜)的沟中心线10b。
[0027]图2是中央陆地部5和中间花纹块6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包括沟中心线10a、IOb在内的中央主沟3A的沟中心线10,由将中间点si和中间点s2交替地连接的直线形成,其中中间点si是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内侧沟边缘IOx的轮胎轴向最内侧的点al、与中央主沟3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外侧沟边缘IOy的轮胎轴向最内侧的点a2的中间点;中间点s2是内侧沟边缘IOx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点a3、与外侧沟边缘IOy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点a4的中间点。另外,图2中长边部8与短边部9的交叉位置Se用假想线表
/Jn ο
[0028]在长边部8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α I小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在长边部8的上述角度α I大的情况下,中央主沟3Α的排水阻力增大,有可能使排水性能变差。因此长边部8的角度α I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7°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
[0029]虽未特殊限定,但短边部9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α 2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另外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在短边部9的角度α 2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排水性能变差。在短边部9的角度α 2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冰路性能变差。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肩主沟3Β形成为沿着轮胎周向的直线状。这样的主沟3B将沟内的水顺畅地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后方排出,并且确保中间花纹块6和胎肩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的刚性高,从而抑制制动时车辆的晃动、侧滑等不稳定的举动,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0031]对于各主沟3A、3B的沟宽度(在与沟中心线成直角的方向上测量的沟宽度,以下对于其他沟也同样)W1、W2以及沟深度D1、D2 (图3所示),能够按照惯例进行各种设定。然而,若这些沟宽度或沟深度减小,则有可能使排水性能变差。相反,若这些沟宽度或沟深度增大,则陆地部5和各花纹块6、7的刚性减小,有可能使操纵稳定性能变差。因此各主沟3A、3B的沟宽度W1、W2例如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6%。各主沟3A、3B的沟深度D1、D2例如优选为10?15mm。
[0032]为了均衡地确保陆地部5和各花纹块6、7的轮胎轴向的刚性,中央主沟3A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LI,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3?11%。胎肩主沟3B与轮胎赤道C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L2,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5?35%。另外,各主沟3A、3B的各位置由各自的沟中心线(胎肩主沟3B的沟中心线G2)确定,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中央主沟3A为锯齿状非直线的情况下,则用沟中心线10的摆幅的中心线Gl来确定。
[0033]中央主沟3A的锯齿的摆幅yl优选为中央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最大宽度Wa的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在中央主沟3A的摆幅yl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中央主沟3A的排水阻力增大。在中央主沟3A的摆幅yl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减小。中央主沟3A的摆幅yl是摆幅的中心线Gl与内侧沟边缘IOx (图2所示)的最内侧的点al或外侧沟边缘IOy (图2所示)的最外侧的点a4之间的最短距离。
[0034]中间横沟4A以直线状且向一定的方向倾斜(图1中为向左上倾斜)。这样的中间横沟4A能够将沟内的水顺畅地从中央主沟3A向胎肩主沟3B侧排出。
[0035]在中间横沟4A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 3大的情况下,中间花纹块6的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减小,有可能降低驱动、制动力。在上述角度α 3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增大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因此中间横沟4Α的角度α 3优选为7°?10°。
[0036]胎肩横沟4Β包括:从胎肩主沟3Β向接地端Te侧倾斜(图1中为向右上倾斜)的倾斜部13a、和在该倾斜部13a与接地端Te之间沿着轮胎轴向延伸的轴向部13b。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部13a和轴向部13b以直线状延伸。由此胎肩横沟4B的排水阻力减小。另外,确保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提高转弯性能。
[0037]在倾斜部13a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 4大的情况下,则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有可能减小。在倾斜部13a的角度α 4小的情况下,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有可能减小。因此倾斜部13a的角度α 4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
[0038]倾斜部13a的沟宽度W4a优选为胎肩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最大长度La的8%以上,更优选为9%以上,另外优选为18%以下,更优选为17%以下。在倾斜部13a的沟宽度Ma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降低。在倾斜部13a的沟宽度W4a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排水性能变差。
[0039]轴向部13b的沟宽度W4b例如形成为比倾斜部13a的沟宽度W4a大。由此将来自倾斜部13a的水顺畅地向接地端Te侧排出。轴向部13b的沟宽度W4b优选为倾斜部13a的沟宽度W4a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3倍以上,另外优选为2.4倍以下,更优选为2.3倍以下。
[0040]如图3所示,为了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和排水性能,中间横沟4A的沟深度D3为8?13mm。根据同样的观点,胎肩横沟4B的沟深度D4为7?12m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胎肩横沟4B的沟深度D4设为小于中间横沟4A的沟深度D3,从而提高作用有大的横向力的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提高转弯性能。
[0041]如图2所不,中央陆地部5具有凸部15,该凸部15由长边部8、和与该长边部8的主部片8a侧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短边部9包围且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这样的凸部15包括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因此提高冰路上的驱动力以及制动力,从而提高冰路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15沿轮胎周向交替地在中央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的两侧错位而形成。
[0042]中央陆地部5在中间花纹块列6R的一个节距(pitch)P内设置有6条以上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央刀槽17。这样的中央刀槽17使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增加,更进一步提高冰路性能。在中央刀槽17的条数过大的情况下,则降低中央陆地部5的刚性,从而使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变差。因此在上述一个节距P内,中央刀槽17优选为7条以上,另外优选为9条以下,更优选为8条以下。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刀槽17在上述一个节距P内设置有7条。
[0043]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刀槽17的一端在凸部15处开口。由这样的中央刀槽17划分的中央陆地部5的陆地部片,由于从路面受到的力而变得相互容易倒下。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刀槽17发挥大的边缘效果、提高冰路性能。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刀槽17以直线状形成。由此上述的倒下变得更加容易,从而进一步提高冰路性能。另外,中央刀槽17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为波状。
[0044]为了确保驱动力、制动力大,中央刀槽17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 5优选为O?10。。
[0045]中央刀槽17包括:将中央主沟3Α、3Α之间连接的开放型刀槽17a、和从长边部8越过轮胎赤道C而在中央陆地部5内形成终端的半开型刀槽17b。在上述一个节距P内,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刀槽17包括:一条开放型刀槽17a和六条半开型刀槽17b。这样的中央刀槽17均衡地提高冰路性能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0046]根据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的观点,从半开型刀槽17b的另一端17y到接近该另一端17y的中央陆地部5的陆地部边缘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b,优选为中央陆地部5的最大宽度Wa (图1所示)的8%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另外优选为28%以下,更优选为26%以下。
[0047]在中央陆地部5设置有封闭刀槽18,该封闭刀槽18与中央刀槽17正交,并且长度方向的大小小于中央刀槽17。这样的封闭刀槽18包括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从而提高转弯性能。本实施方式的封闭刀槽18在中央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区域So分别配置一条,在中央陆地部5的内侧区域Si分别配置两条。这样的封闭刀槽18使中央陆地部5的刚性遍布轮胎轴向均匀化,使陆地部片更容易倒下,从而发挥高边缘效果。中央陆地部5的上述内侧区域Si是从中央陆地部5的轮胎轴向的中间点分别向轮胎轴向两外侧为中央陆地部5的最大宽度Wa的25%以内的区域。中央陆地部5的上述外侧区域So是中央陆地部5的上述内侧区域Si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区域(以下,在中间花纹块6和胎肩花纹块7的情况下对区域的定义也一样)。[0048]虽未特殊限定,但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设置于上述内侧区域Si的两条封闭刀槽18、18的节距Pa,优选为中央陆地部5的最大宽度Wa的4?8%。
[0049]中间花纹块6的轮胎周向长度Lc优选为中间花纹块列6R的一个节距P的85%以上,更优选为88%以上。这样的中间花纹块6确保轮胎周向的刚性高,从而提高驱动力、制动力,提高冰路性能。在上述长度Lc过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排水性能变差。因此上述长度Lc优选为95%以下,更优选为92%以下。
[0050]在中间花纹块6设置有中间横纹沟20,该中间横纹沟20从胎肩主沟3B向轮胎赤道C侧延伸且在中间花纹块6内形成终端。这样的中间横纹沟20包括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进一步提闻驱动力、制动力。
[0051 ] 如图1所示,中间横纹沟20与胎肩横沟4B连接。由此将中间花纹块6的踏面的水膜顺畅地向接地端Te侧排出,因此提高排水性能。中间横纹沟20与胎肩横沟4B连接是指:胎肩横沟4B在胎肩主沟3B处的开口端与中间横纹沟20在胎肩主沟3B处的开口端,在轮胎周向上重叠的状态。
[0052]如图2所示,中间花纹块6设置有5条以下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间刀槽21。由此能够确保中间花纹块6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另外,借助中间刀槽21的边缘效果,提高冰路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中间刀槽21优选为2条以上,更优选为3条以上,另外优选为4条以下。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刀槽21在各中间花纹块上设置有4条。
[0053]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刀槽21包括:从中央主沟3A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在中间花纹块内6形成终端的半开型第一刀槽21a ;和从胎肩主沟3B向轮胎赤道C侧延伸并且在中间花纹块6内形成终端的半开型第二刀槽21b。并且第一刀槽21a和第二刀槽21b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由此中间花纹块6的轮胎周向的刚性均匀,更均衡地提高操纵稳定性能和冰路性能。另外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中间刀槽21优选为以与中间横沟4A的上述角度α 3相同的角度α 6形成。
[0054]如图1所示,胎肩花纹块7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胎肩细沟24。由此胎肩花纹块7被划分成:配置在比胎肩细沟24靠轮胎轴向内侧的内侧花纹块7Α、和配置在比内侧花纹块7Α靠轮胎轴向外侧的外侧花纹块7Β。这样的胎肩细沟24沿轮胎周向发挥大的边缘效果,提高转弯性能。
[0055]在胎肩细沟24的沟宽度W5大的情况下,内侧花纹块7Α或外侧花纹块7Β的轮胎轴向的刚性减小,有可能使转弯性能变差。在胎肩细沟24的沟宽度W5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排水性能。因此上述沟宽度W5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7mm以上,另外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3mm以下。根据同样的观点,胎肩细沟24的沟深度D5 (图3所示)优选为4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另外优选为9mm以下,更优选为8mm以下。
[0056]在内侧花纹块7A以及外侧花纹块7B设置有一端向胎肩细沟24开口、另一端在内侧花纹块7A内或外侧花纹块7B内形成终端的半开型内侧胎肩刀槽25a以及外侧胎肩刀槽25b。由此进一步提高冰路性能。另外,通过在内侧花纹块7A和外侧花纹块7B设置半开型刀槽25a、25b,由此确保转弯时作用有大的横向力的胎肩花纹块7的刚性。
[0057]内侧胎肩刀槽25a例如优选以与胎肩横沟4B的倾斜部13a相同的角度α 8配置。由此确保内侧花纹块7Α的刚性高。根据同样的观点,外侧胎肩刀槽25b例如优选为沿着轮胎轴向延伸。[0058]另外,在中间花纹块6以及胎肩花纹块7设置有封闭刀槽26,该封闭刀槽26与中间刀槽21、内侧胎肩刀槽25a以及外侧胎肩刀槽25b正交,并且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与设置于中央陆地部5的封闭刀槽18同样,在各花纹块6、7的外侧区域设置有一条刀槽,在内侧区域设置有两条刀槽。
[0059]图4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如图4所示,在中央陆地部5、中间花纹块6以及胎肩花纹块7设置有锯齿状的刀槽27。这样的刀槽27能够在多个方向上发挥边缘效果,进一步提高雪路上的行驶性能。
[0060]以上,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0061]实施例
[0062]基于表I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基本花纹的尺寸为195/80R15的充气轮胎,并测试了各供试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排水性能以及冰路性能。另外,基于表2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4的基本花纹的尺寸为195/80R15的充气轮胎,同样测试了各供试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排水性能以及冰路性能。各轮胎的共通规格如下。除了表I或表2记载的沟以外,各沟的沟宽度和角度如图1或图4所示。
[0063]胎面接地宽度TW: 162mm
[0064]<各主沟>
[0065]沟深度D1、D2:12.5mm
[0066]< 横沟 >
[0067]中间横沟的沟深度D3:9.0mm
[0068]中间横纹沟的沟深度:9.0mm
[0069]胎肩横沟的沟深度D4:7.0mm
[0070]胎肩细沟的沟深度D5:10.5mm
[0071]<中央刀槽>
[0072]中间花纹块列的一个节距内开放型刀槽的条数:I条
[0073]半开型刀槽的另一端与陆地部边缘的轮胎轴向距离Lb/TW:16?20%
[0074]< 其他 >
[0075]各刀槽的深度:8.0mm
[0076]各封闭刀槽的深度:4.0mm
[0077]测试方法如下。
[0078]<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0079]在下述条件下,将各供试轮胎安装于排气量2700CC的4轮驱动车的全部车轮,由I名驾驶员驾车在压雪路的测试路线上行驶。并且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对与此时的转向盘响应性、刚性感以及抓地性等相关的行驶特性进行了评价。以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1R评为100的评分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0080]轮辋:15X 6.0J
[0081]内压:350kPa(前轮)
[0082]内压:425kPa(后轮)
[0083]载荷:4.9kN (半装载条件)[0084]<排水性能(横向水漂测试)>
[0085]对利用上述测试车辆在半径102m、宽度5m的整个浙青路面设置水深IOmm的水洼的路线上以将速度阶段性地增加到60?90km/h的方式行驶时前轮的平均横向加速度(横G)进行了计算。以实施例1和实施例1R评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0086]<冰路性能(制动力)>
[0087]利用上述测试车辆在冰路的测试路线上行驶,测量了从速度30km/h开始实施ABS制动,直到停止为止的制动距离。以实施例1和实施例1R的制动距离的倒数评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0088]测试的结果示于表I。
[0089]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通过在胎面部设置:在轮胎赤道的轮胎轴向两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中央主沟、在该中央主沟的轮胎轴向外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沟、以及将上述中央主沟与上述胎肩主沟之间连接起来的多条中间横沟, 由此在所述胎面部具有:由上述一对中央主沟划分而成的一条中央陆地部、以及将中间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一对中间花纹块列,其中中间花纹块由上述中央主沟、上述胎肩主沟以及上述中间横沟划分而成,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主沟形成为将多条长边部和短边部交替地配置的锯齿状,其中上述长边部相对于轮胎周向而向一侧倾斜,上述短边部将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上述长边部之间连接起来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小于上述长边部, 上述中央陆地部在上述中间花纹块列的一个节距内设置有6条以上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央刀槽, 各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为上述中间花纹块列的一个节距的85%?95%,并且各上述中间花纹块设置有5条以下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中间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陆地部具有凸部,该凸部由上述长边部和与该长边部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上述短边部包围且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刀槽的一端在上述凸部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刀槽包括:从上述中央主沟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在上述中间花纹块内形成终端的第一刀槽、和从上述胎肩主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并且在上述中间花纹块内形成终端的第二刀槽, 上述第一刀槽和上述第二刀槽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被配置。
【文档编号】B60C11/03GK103991336SQ20131039980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5日
【发明者】松田阳介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