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拉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47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捆绑拉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起重机械设备运输的捆绑拉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汽车运输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时,如塔吊、升降电梯等在汽车上的捆绑加固方式是采用金属丝或绳子缠绕在起重机械和汽车的绳柱上,然后用木棒或金属棒拧紧,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镀锌钢丝,一般要四股到八股金属丝,甚至更多,根据起重机械重量的不同,这样多股的金属丝要用Γιο道不等,一般车辆的加固需要多人合作,而且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费工费时,而且金属丝是一次性使用,用完一次不能再次使用,金属丝浪费严重。近年来有用钢丝绳来捆绑加固的,紧固时间缩短,且能多次使用,但是钢丝绳与汽车接触部位在运输过程中,极易磨断,给车辆的运输留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捆绑拉索器,通过本实用新型将大型建筑机械固定在运输工具上,捆绑牢固,不会出现松脱现象,且可反复多次使用,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操作简单方便,节约劳动力,省工省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捆绑拉索器,其中:包括高塔吊具、短链环、双吊钩挂环、调整索具、起重短链条、起重长链条、锁止器及挂钩环,高塔吊具通过短链环挂在双吊钩挂环上,双吊钩挂环与调整索具连接,调整索具通过起重短链条与锁止器的一端连接,起重长链条穿装在锁止器内,其一端与挂钩环连接。
所述的双吊钩挂环包括双吊钩,双吊钩上铰接有卡索板,双吊钩与连接螺套螺纹连接,连接螺套上设置有卡套,连接螺套与卡套相对滑动,连接螺套与卡套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及卡套将卡索板卡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将大型建筑机械固定在运输工具上,捆绑牢固,不会出现松脱现象,且可反复多次使用,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操作简单方便,节约劳动力,省工省时。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整索具,可有效的保证在捆绑结实,防止松脱,保证物品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3、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紧凑、整套装置作用可靠、使用方便、装拆快捷,其安全性、快速性和经济性等经济效果十分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捆绑拉索器,它包括高塔吊具1、短链环2、双吊钩挂环、调整索具、起重短链条11、起重长链条13、锁止器12及挂钩环14,高塔吊具I为高塔U形环吊具,高塔吊具I通过短链环2挂在双吊钩挂环的双吊钩3上,双吊钩3上铰接有卡索板4,双吊钩3与连接螺套7的内螺纹连接,连接螺套7上设置有卡套5,连接螺套7与卡套5相对滑动,连接螺套7与卡套5之间设置有弹簧6,弹簧6及卡套5将卡索板4卡死,连接螺套7的内螺纹还与螺旋套8的外螺纹连接,螺旋套8与手柄9铰接,螺旋套8内设置内螺纹,螺旋套8的内螺纹与拉杆螺栓10连接,拉杆螺栓10的一端通过起重短链条11与锁止器12连接。起重长链条13穿装在锁止器12内,其一端与挂钩环14连接。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重复实施例一,有以下不同点,高塔吊具I为钢丝绳。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捆绑拉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塔吊具(I)、短链环(2)、双吊钩挂环、调整索具、起重短链条(11)、起重长链条(13)、锁止器(12)及挂钩环(14),高塔吊具(I)通过短链环(2)挂在双吊钩挂环上,双吊钩挂环与调整索具连接,调整索具通过起重短链条(11)与锁止器(12)的一端连接,起重长链条(13)穿装在锁止器(12)内,其一端与挂钩环(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绑拉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吊钩挂环包括双吊钩(3 ),双吊钩(3 )上铰接有卡索板(4 ),双吊钩(3 )与连接螺套(7 )螺纹连接,连接螺套(7 )上设置有卡套(5 ),连接螺套(7 )与卡套(5 )相对滑动,连接螺套(7 )与卡套(5 )之间设置有弹簧(6),弹簧(6)及卡套(5)将卡索板(4) 卡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建筑机械设备运输用的捆绑拉索器,它包括高塔吊具、短链环、双吊钩挂环、调整索具、起重短链条、起重长链条、锁止器及挂钩环,高塔吊具通过短环链挂在双吊钩挂环上,双吊钩挂环与调整索具连接,调整索具通过起重短链条与锁止器的一端连接,起重长链条穿装在锁止器内,其一端与挂钩环连接。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紧凑、整套装置作用可靠、使用方便、装拆快捷,其安全性、快速性和经济性等经济效果十分明显,可适用于大型建筑施工机械的运输。
文档编号B60P7/06GK203126636SQ20132010851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刘余, 徐伟巍, 袁祖杰, 苏莉维, 赵东明 申请人:河南四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