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11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使用的汽车安全带调节装置特点是驾乘人员可以根据自己身体形态手动将安全带调整到自己感觉松紧程度比较舒适的位置后固定住,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或突然减速时的一瞬间,安全带会将驾乘人员紧紧的固定在座位上,它对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保护作用,其主要功能是遭遇事故时限制驾驶员或乘客的位移,避免发生与车体其他部位的碰撞伤害,降低事故对乘员的伤害程度。现有汽车安全带由插扣端与锁扣端两部份组成,调节装置一般设置在插扣端并与插扣是一体结构.织带穿入调节装置内部,使得织带的松紧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做调整,使人们乘坐时松紧度更加适合但是由于现在的汽车安全带的调节装置一般只设置在插扣端,而因各种汽车座椅离安装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目前固定长度的锁扣端无法适用于所有不同车型。各类驾乘人员的身体形态大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目前结构的汽车安全带驾乘人员无法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的调整插扣与锁扣的位置。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根据驾乘人员身体形态大小进行调节的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插扣端、锁扣端、主调节装置;所述主调节装置设置在插扣端并与插扣端一体装配,所述织带穿入主调节装置内部;所述锁扣端连接有副调节装置,织带穿过副调节装置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副调节装置与锁扣端使用铆钉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使用在汽车上,主调节装置与副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安全带的连接端可以向插扣和锁扣位置的两端任意调节;副调节装置与锁扣端使用铆钉连接,安全性更高,同时铆钉连接为一种铰连接,所述插扣端与锁扣端扣接时更加的自由方便。

图1是本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副调节装置与锁扣端使用铆钉连接的侧视图。图3是副调节装置与锁扣端使用铆钉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3]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本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它包括织带1、插扣端2、锁扣端3、主调节装置4 ;所述主调节装置4设置在插扣端2并与插扣端2 —体装配,所述织带I穿入主调节装置4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端3连接有副调节装置5,所述织带I穿过副调节装置5内部。本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使用在汽车上,不仅可以使用主调节装置4方便调节该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松紧,同时主调节装置4与副调节装置5的设置,使得安全带的连接端可以向插扣和锁扣位置的两端任意调节;可以使得插扣端2、锁扣端3在锁扣时相对不同车型,不同身材处在一个更方便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副调节装置5与锁扣端3使用铆钉6连接为一体。副调节装置与锁扣端使用铆钉6连接,安全性更高,同时铆钉6连接为一种铰连接,所述插扣端2与锁扣端3扣接时更加的自由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它包括织带(I)、插扣端(2)、锁扣端(3)、主调节装置⑷;所述主调节装置⑷设置在插扣端⑵并与插扣端⑵一体装配,所述织带⑴穿入主调节装置(4)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端(3)连接有副调节装置(5),所述织带(I)穿过副调节装置(5)内部。
2.根据权利I所述的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要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调节装置(5)与锁扣端(3)使用铆钉 (6)连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它包括织带、插扣端、锁扣端、主调节装置;所述主调节装置设置在插扣端并与插扣端一体装配,所述织带穿入主调节装置内部;所述锁扣端连接有副调节装置,织带穿过副调节装置内部。本双边可调节式汽车安全带使用在汽车上,主调节装置与副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安全带的连接端可以向插扣和锁扣位置的两端任意调节;副调节装置与锁扣端使用铆钉连接,安全性更高,同时铆钉连接为一种铰连接,所述插扣端与锁扣端扣接时更加的自由方便。
文档编号B60R22/30GK203157928SQ20132015056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洪光台 申请人: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