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数控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067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数控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汽车,包括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个车轮装置、平台、钢柱、车外层的顶部钢梁、电机、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制动装置、气缸升降装置以及齿轮,车轮装置包括车轮和车轮中轴,平台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由钢柱斜拉或垂拉连接,车内层四个车轮装置通过钢柱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连接;车外层的顶部钢梁与平台由钢柱斜拉或垂拉连接,外部四个车轮装置通过钢柱与车外层的顶部钢梁连接;顶部钢梁之间由钢柱相连接;车内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小型空压机。
【专利说明】一种计算机数控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电气一体化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工业缺陷如下:
[0003]1、由方向盘和转向杆控制转向,会出现方向盘反应不灵活或转向速度慢的情况,易发生意外。
[0004]2、四轮结构的设计,一旦发生爆胎就无法行驶。
[0005]3、不能全方位地观察车周围的环境。
[0006]4、车轮更换繁琐。
[0007]5、现有的驱动方式有前驱、后驱及四驱三种,前驱和后驱的动力都不及四驱的动力足,而四驱车在堵车时却显得浪费动力。
[0008]6、现有车辆转弯时需要有差速器装置,浪费动能。
[0009]7、驾驶人员在停车或驻车时,需拉手刹。
实用新型内容
[0010]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底盘,无方向盘,无变速箱,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电气一体化装置的汽车。其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8个车轮装置10、平台7、钢柱9、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气缸升降装置4以及齿轮,车轮装置10包括车轮I和车轮中轴5,平台7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由钢柱9斜拉或垂拉连接,车内层四个车轮装置10通过钢柱9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连接;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与平台7由钢柱9斜拉或垂拉连接,外部四个车轮装置10通过钢柱9与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连接;顶部钢梁8之间由钢柱9相连接;车内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小型空压机;每个车轮装置10上设有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和气缸升降装置4,所述的气缸升降装置4用于实现车轮I可被提升和下降的功能;所述的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由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气动齿轮17、气动传动系统
14、进给伺服电机15组成,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与气动齿轮17依次啮合连接,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与进给伺服电机15相连接,气动齿轮17与气动传动系统14相连接。此结构有四种实现方式:
[0012]方式一:
[0013]所述的电机2设于车轮中轴5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I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两侧的车轮中轴5上。
[0014]方式二:
[0015]所述的电机2为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且设于车轮I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中轴5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两侧的车轮中轴5上。
[0016]方式三:
[0017]所述的电机2设于车轮中轴5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I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一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的车轮中轴5上。
[0018]方式四:
[0019]所述的电机2为轮毂电机驱动装置且设于车轮I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中轴5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一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的车轮中轴5上。
[0020]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上可设有摄像头。
[0021]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可呈向下弧度。
[0022]所述的制动装置11可以是气动制动装置或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的气动制动装置通过手动旋钮调节气压大小实现控制车轮转动速度,所述的电机2设置有两个接线盒,一个用于控制电机正转,一个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0023]车内层所有连接车轮装置10的钢柱9由钢柱9相互连接,平台7及车外层所有连接车轮的钢柱9设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是弹簧或气垫。
[002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25]1、现有技术由方向盘控制转向,会出现方向盘反应不灵活或转向速度慢的情况,易发生意外。而本实用新型的完全实现了计算机数控转向,无需方向盘,用微机操作即可实现。由计算机数控装置控制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并在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和车轮I间添加一个气动传动系统14,增加动力。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能控制气动传动系统,可实现二者同时启动,同时停止,即电气一体化的操作。整个过程由微机控制,方便快捷,达到转向功能。
[0026]2、车轮I由进给伺服系统装置3控制,不会转向,驾驶人员不用时刻紧握方向盘。
[0027]3、八车轮的设计,可以避免因爆胎或车轮漏气而停车更换车轮。可以利用气缸将爆胎的车轮I或漏气的车轮I提升,使车轮I离开地面继续行驶,节省时间。
[0028]4、现有技术不能全方位地观察车周围的环境,驾驶人员在行车中会有死角看不至|J,而本实用新型设有摄像头16,让驾驶人员对车身周围情况一目了然。
[0029]5、现有技术车轮不易更换,而本实用新型在车轮上设有气缸升降装置4,可以在出现状况时将车轮I提升,有两个作用:(1)驾驶人员在发生车祸撞倒行人且行人在车轮I下,可立即用汽缸装置将车轮I升起,快速移开伤员并进行抢救,节省时间。(2)当夏天气温和路面温度较高时,驾驶人员可将车外层四个车轮I提升,让车内层四个车轮I行驶,过一段时间后,可将车外层四个车轮I降下来,把车内层四个车轮I提升,循环使用车内层和车外层的车轮I,安全又高效,整个过程汽车不用停留,还不用担心爆胎。
[0030]6、现有技术的驱动方式有前驱、后驱及四驱三种,前驱和后驱的动力都不及四驱的动力足,而四驱车在堵车时却显得浪费动力。本实用新型有八个电机2驱动,八个电机2都有开关,在不同的路段,驾驶人员可根据所在环境来确定需要开几个电机工作,有效节约能源。
[0031]7、现有技术的车辆转弯时需要有差速器装置,浪费动能。本实用新型电机驱动的设计使得驾驶人员驾驶人员可在转弯时关闭转弯一侧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电机驱动,如此也能形成差速,且节约动能和能源,避免无用功的存在。[0032]8、现有技术驾驶人员在停车或驻车时,需拉手刹,本实用新型由于是8个车轮1,每个车轮I都可以90°或180度转向,驾驶人员可将车内层或车外层的四个车轮I转向90°,也能停车或驻车。驾驶人员可以将车轮I转向90°进行横向行驶。
[0033]所有功能由主机控制实现,操作盘与主机相连,在操作盘上设置:电机正转键、电机反转键、电源总开关、8个电机电源开关、前4个车轮转向键、后四个车轮转向键、车外层四个车轮转向90°转向键、车内层四个车轮转向90°转向键、8个汽缸升降开关、左转向快速键和慢速键、右转向快速键和慢速键、回零(就是车轮摆正)快速键、中速键和慢速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1_车轮,2-电机,3-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4-气缸升降装置,5-车轮中轴,7-平台,8-顶部钢梁,9-钢柱,10-车轮装置,11-制动装置,12-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3-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4-气动齿轮装置,15-进给伺服电机,16-摄像头,17-气动齿轮。
[0035]图1、图2、图3、图4是在车轮装置10上设置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气缸升降装置4的四种实现装置的示意图。
[0036]图5、图6、图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汽车的俯视图,且依次与图1、图2、图
3、图4的结构——对应。
[0037]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汽车的车外层轮胎被气缸升起后的侧视图。
[003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汽车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被做成向下的弧度的侧视图。
[0039]图11是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是将电机2设置在车轮I上时的示意图。
[0041]图13是顶部钢梁8与钢柱9连接的示意图的俯视图。
[0042]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43]本实用新型数控汽车有五个特点:
[0044]1.有多种选择性。
[0045]2.有多种功能性。
[0046]3.有多种用途性。
[0047]4.提高安全系数。
[0048]5.能与现有的汽车车型组合为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实施例1
[0050]本实用新型的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如图11所示,车内设置有计算机数控装置,由计算机数控装置控制进给伺服电机4,并在进给伺服电机4和车轮I间添加一个气动传动系统14,增加动力。进给进给伺服电机4能控制气动传动系统14,可实现二者同时启动,同时停止,即电气一体化的操作。所述的气动传动系统14通过依次相互啮合的气动齿轮17、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5和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与连接在车轮中轴的钢柱连接。整个过程由微机控制,方便快捷,比如向左转弯时,按向左转弯键,车轮I转向到需要的位置时,进给伺服电机4与气动传动系统14会停止转向,具体有两个操作方法:
[0051](I)驾驶人员向左转小弯时,就按操作键盘中的向左转小弯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快速回零键或慢速回零键。注:回零就是方向盘摆正。
[0052](2)可用手动操作,按向左转弯键之后按向右转弯键,可以选择快速键或慢速键,看数字显示零,就正确。
[0053]以上两个操作方法在计算机中设置数据、设置向左转弯(一W),向右转弯(W)、设置回零程序分为:快速回零、中速回零和慢速回零三个数据;设置手动转向操作程序,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三个数据;设置四组自动转向数据,例如:第一组数据是转向15°小转弯数据,向左转弯即为-W15,向右小转弯即为W15。第二组数据是转向30°中转弯数据,向左中转弯为-W30,向右中转弯为W30。第三组数据是转向45°大转弯数据,向左大转弯为-W45,向右大转弯为W45。第四组数据时转向90°平行行驶,用于特殊情况驶入或驶出数据,向左转向为-W90,向右转向为W90。
[0054]实施例2
[0055]本实用新型车轮中轴5上的气缸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工作过程如下:由小型空压机提供气压,打开电气开关,气缸提升;关闭电气开关,气缸下降。
[0056]实施例3
[0057]为本实用新型配备的监控设备的设置如图10所示,车外层外部有六个定向或转向摄像头16 (车前2个,车中部2个,车后2个),车内控制室设有显示屏,显示摄像头16拍摄到的车身周围的情况。
[0058]实施例4
[0059]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所述的电机2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安装在车轮中轴5上,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电机2也可安装在车轮I上,如图2、图4所示,由计算机数控装置控制,每个电机都设置功率数据。
[0060]例如:第一组数据是时速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1]第二组数据是时速20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2]第三组数据是时速3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3]第四组数据是时速4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4]第五组数据是时速5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5]第六组数据是时速7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6]第七组数据是时速8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7]第八组数据是时速115公里时的电量功率;
[0068]以上是在交通法规规定的时速范围内设定的,做到文明驾驶。
[0069]实施例5
[0070]如图10所示,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可呈向下的弧度,以减小阻力。
[0071]实施例6
[0072]如图12所示,所述的轮毂电机安装在车轮中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8个车轮装置(10)、平台(7)、钢柱(9)、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气缸升降装置(4)以及齿轮,车轮装置(10)包括车轮(I)和车轮中轴(5),平台(7)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由钢柱(9)斜拉或垂拉连接,车内层四个车轮装置(10)通过钢柱(9)与车内层的顶部钢梁(8)连接;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与平台(7)由钢柱(9)斜拉或垂拉连接,外部四个车轮装置(10)通过钢柱(9)与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连接;顶部钢梁(8)之间由钢柱(9)相连接;车内设有计算机数控装置和小型空压机;每个车轮装置(10)上设有电机(2)、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制动装置(11)和气缸升降装置(4);所述的进给伺服转向系统装置(3)由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气动齿轮(17)、气动传动系统(14)、进给伺服电机(15)组成,与钢柱连接的转向齿轮(12)、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 )与气动齿轮(17 )依次啮合连接,进给伺服电机齿轮(13 )与进给伺服电机(15 )相连接,气动齿轮(17)与气动传动系统(1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设于车轮中轴(5)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I)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两侧的车轮中轴(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为轮毂电机且设于车轮(I)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中轴(5)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两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两侧的车轮中轴(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设于车轮中轴(5)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I)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一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的车轮中轴(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为轮毂电机且设于车轮(I)上;制动装置(11)设于车轮中轴(5)上;每个车轮装置(10)上的气缸升降装置(4)包括一个气缸,设于每个车轮(I)的车轮中轴(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上设有摄像头(16)。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外层的顶部钢梁(8)呈向下弧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装置(11)是气动制动装置或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的电机(2)设置有两个接线盒,一个用于控制电机正转,一个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9.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数控汽车,其特征在于:车内层 所有连接车轮装置(10)的钢柱(9)由钢柱(9)相互连接,平台(7)及车外层所有连接车轮的钢柱(9)设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是弹簧或气垫。
【文档编号】B60R16/023GK203410315SQ20132028027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福海 申请人:王福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