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12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组件及车辆;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前述安全带卷收器;由两根带对接组成的安全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上调器后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下调器后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由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中具有两个卷轴,因此可以将安全带卷绕在该两个卷轴上后形成闭环结构,这样当乘员将形成闭环结构的安全带系好后,该安全带的上下两端均可以自由伸缩,使乘员可以活动自如,改善了现有安全带使用不舒适的缺点,可以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
【专利说明】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显得愈发重要,市面上在售的车型基本都配备了安全气囊,稍微好一点的汽车还安装由侧气帘,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乘员的安全。但是要想使气囊与气帘发挥应有的作用,乘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0003]虽然系好安全带的重要性被人所熟知,但是即使是在扣分、罚款的强制要求下,仍旧会有人在没有交警与监控器的路段松开安全带,为自己的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通过交警调查,大部分人不系安全带的理由都是“不舒服”。这是因为,现有的安全带组件虽然能够提高乘坐汽车的安全性,但是舒适性较差,也限制了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正常动作。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安全带组件包括安全带2,其一端不可伸缩地连接于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固定在车体上,其另一端穿过上调器I而卷绕在卷收器3中。此外,在安全带2上还套有卡环4和调整环7 ;卡环4能够和固定在车体上的卡套5连接,以完成乘员对安全带的佩戴;调整环7则用于调整安全带2的长度,拉动调整环7能够将安全带2从卷收器3中拉出,松开调整环7则能够使安全带2卷入卷收器3中。
[0005]卷收器是安全带组件的核心零部件,其具有自锁功能。系上安全带后,卷收器自动将其拉紧,当车辆出现紧急制动、正面碰撞或侧面翻滚时,车辆的惯性使乘员身体前倾,进而乘员使安全带受到快速而猛烈的拉伸,此刻卷收器的自锁功能可在瞬间卡住安全带,使乘员紧贴座椅,避免摔出车外或碰撞受伤。如图2和图3所示,图1中的卷收器3包括一个卷轴31及与其配合工作的锁止装置32。安全带2卷绕在卷轴31上,锁止装置32能够在车辆发生事故时自动锁紧卷轴31。
[0006]由于现有的卷收器中仅具有一个卷轴,因此安全带与固定支架连接的一端无法活动,仅其卷绕在卷收器中的一端可以自由活动,这样使得安全带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收放。此时,卡环与安全带之间的摩擦力会导致乘员腹部区域的安全带(即位于固定支架和卡环之间的一段安全带)难以自如收放,即安全带伸缩不畅甚至卡滞,从而使乘员产生被勒住的感觉,影响乘坐舒适性。
[0007]因此提高安全带使用舒适性,主要就是在满足法规(法规要求安全带在正常使用时能够提供1-7N的拉紧力)要求的同时改善乘员腹部区域安全带伸缩不畅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组件及车辆,能够改善现有安全带使用不舒适的缺点,提高安全带使用率。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0011]在具体设置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的位置时,可以使所述第二卷轴位于所述第一卷轴的斜下方。
[0012]在具体设置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的大小时,可以使所述第二卷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卷轴的直径。
[0013]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带组件,该安全带组件包括:安全带卷收器,其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由两根带对接组成的安全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上调器后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下调器后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
[0014]所述下调器的两侧中,一侧距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较近、另一侧距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较远,在所述下调器远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一侧的安全带上设有安全带限位块,该安全带限位块可以限制安全带通过所述下调器。
[0015]类似地,所述上调器的两侧中,一侧距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较近、另一侧距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较远,在所述上调器远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一侧的安全带上套设有卡环,在所述卡环两侧的安全带上均设有卡环限位块,该两个卡环限位块能够限制安全带在所述卡环中蹿动。
[0016]为了使所述安全带形成闭环结构,可以将所述安全带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实现安全带两端连接的一个方法是: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后所述安全带形成闭环结构。
[0017]其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上均设有通孔和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凸耳,所述第一接头上的凸耳伸入到所述第二接头的通孔中,所述第二接头的凸耳伸入到所述第一接头的通孔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中设置通孔和凸耳的配合结构可以辅助增强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连接。
[0018]在连接好的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外部套设有护套,该护套可以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0019]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安全带组件。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中具有两个卷轴和与该两个卷轴一一对应配合的两个锁止装置,因此可以将安全带依次卷绕在该两个卷轴上后形成闭环结构,这样当乘员将形成闭环结构的安全带系好后,该安全带的上下两端均可以自由伸缩,即安全带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收放,因此不再限制乘员调整坐姿,使乘员可以活动自如,改善了现有安全带使用不舒适的缺点,可以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保障了乘员的安全,也提升了车辆的品质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安全带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卷收器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所示的卷收器示的A-A剖视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卷收器示意图;[0025]图5为图4所示的卷收器的B-B剖视图;
[0026]图6为应用图4所示卷收器的安全带组件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所示安全带连接处省略了护套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的爆炸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图1至图3中:1_上调器、2-安全带、3-卷收器、31-卷轴、32-锁止装置、4-卡环、5-卡套、6-固定支架、7-调整环;
[0031]图4至图8中:8_安全带卷轴器、81-第一卷轴、82-第二卷轴、83-第一锁止装置、84-第二锁止装置、9-安全带、1-上调器、10-下调器、91-卡环限位块、92-安全带限位块、
4-卡环、5_卡套、7_调整环、94-第一接头、94' _第二接头、941-柳钉孔、942-通孔、943-凸耳、95-护套、11-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卷收器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第一卷轴81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83,第二卷轴82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84。
[0034]由于所述安全带卷收器中具有两个卷轴81、82和与该两个卷轴一一对应配合的两个锁止装置83、84,因此可以将安全带的一端卷绕在第一卷轴上、另一端卷绕在第二卷轴上,之后安全带可以借助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形成闭环结构,这样当乘员将形成闭环结构的安全带系好后,该安全带的上下两端(即卷绕在第一卷轴上的一端和卷绕在第二卷轴上的一端)均可以自由伸缩,即安全带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收放,因此不再限制乘员调整坐姿,使乘员可以活动自如,改善了现有安全带使用不舒适的缺点,可以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保障了乘员的安全,也提升了车辆的品质感。
[0035]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安全带9的一端卷绕于第一卷轴81的下半部分、另一端卷绕于第二卷轴82的上半部分,但并不局限于此,安全带9也可以卷绕于第一卷轴81的上半部分和第二卷轴82的下半部分,即本实施例并不对安全带9的卷绕方向作过多的限制,只需安全带卷绕在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上后能够顺畅地通过在安全带卷收器8的壳体上开设的缝隙即可。
[0036]在具体设置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的位置时,可以使第二卷轴82位于第一卷轴81的斜下方,此时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在图5所示的X方向和Y方向上均有重叠,两个卷轴整体所占用的空间较小,因此与传统的仅具有一个卷轴的卷收器相比,具有两个卷轴的卷收器8的尺寸依旧小巧,不会造成X和Y中某一方向上的尺寸过大。另一方面,此种设置还有利于卷绕在该两个卷轴上的安全带灵活伸缩。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平行并排设置或竖直并排设置。
[0037]在具体设置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的大小时,可以使第二卷轴82的直径小于第一卷轴81的直径。这样设置有以下优点:
[0038]第一、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闭环结构的安全带9与图1所示的传统安全带2总长度相等,虽然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卷收器8与图1所示的传统卷收器3相比多了第二卷轴82,但是由于第二卷轴82本身的直径较小,再加上第二卷轴82设置在第一卷轴81的斜下方,因此具有两个卷轴的卷收器8依然能够保持较为小巧的外形;
[0039]第二、在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使用同样的弹性元件(通过对弹性元件弹力的控制,可以使安全带正常使用时能够提供IN至7N的拉紧力)制成时,由于第二卷轴82直径较小,因此对于卷收于其上的安全带而言,力臂较小;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卷轴81直径较大,因此对于卷收于其上的安全带而言,力臂较大;这样,在卷绕于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上的安全带处于平衡状态时,卷绕于第一卷轴81上的安全带所承受的力大于卷绕于第二卷轴82上的安全带所承受的力,因此安全带具有从第二卷轴82向第一卷轴81运动的趋势,在下面的安全带组件实施例中将详细描述该趋势的有利方面;
[0040]第三、由于第二卷轴82的直径较小,其上卷收的安全带较少,而第一卷轴81的直径较大,其上卷收的安全带较多,因此有利于保持现有的乘员向下拉动安全带的使用习惯,这也将在下面的安全带组件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0041]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全带组件的实施例。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安全带组件包括:安全带卷收器8,其包括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第一卷轴81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第二卷轴82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由两根带对接组成的安全带9,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上调器I后卷绕在第一卷轴81上,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下调器10后卷绕在第二卷轴82上,上述一根带的另一端与上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
[0042]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位于图6右侧上部的所述一根带经过上调器I后转向下移动至图6的左侧,并卷绕在第一卷轴81上;类似地,位于图6右侧下部的所述另一根带经过下调器10后转向上移动至图6的左侧,并卷绕在第二卷轴82上,从而使所述一根带和所述另一根带的相互对应的两端彼此结合,安全带9形成闭环的结构,这样当乘员将形成闭环结构的安全带系好后,该安全带的上下两端(即卷绕在第一卷轴上的一端和卷绕在第二卷轴上的一端)均可以自由伸缩,即安全带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收放,因此不再限制乘员调整坐姿,使乘员可以活动自如,改善了现有安全带使用不舒适的缺点,可以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保障了乘员的安全,也提升了车辆的品质感。并且,由于安全带两端都可以伸缩,因此能够始终与乘员身体贴合,降低了撞击时人体的运动行程,提高了安全性。
[00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安全带卷收器8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对于与安全带卷收器8有关的且已经详细描述过的内容,在此处予以省略。下面仅描述一些不同之处。
[0044]由图6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在下调器10的两侧中,一侧(即图6所示的左侧)距离安全带卷收器8较近、另一侧(即图6所示的右侧)距离安全带卷收器8较远,在下调器10远离安全带卷收器8的一侧(即右侧)的安全带9上设有安全带限位块92,该安全带限位块92可以限制安全带9通过下调器10,从而限制安全带9与下调器10的相对位置。
[0045]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二个优点可以知道,安全带9具有从第二卷轴82向第一卷轴81运动的趋势,即安全带9具有从下调器10的右侧向其左侧运动的趋势,因此位于图6中右侧的安全带9向下移动,直到安全带限位块92与下调器10接触并限制安全带9继续移动,此时安全带9处于平衡状态。通常而言,一般会在图6中右侧的安全带9上设置卡环4,以便卡环4和固定在车体上的卡套5配合从而帮助乘员完成对安全带的佩戴。由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安全带9上的安全带限位块92始终与下调器10接触,因此安全带9与下调器1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借此可以保证设置在安全带9上的卡环4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上,例如乘员右侧的肩膀上方(变换设置方式,也可以使卡环保持在乘员左侧的肩膀上方),这样乘员每次佩戴安全带时都可以在同一位置处找到卡环4,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0046]类似地,在上调器I的两侧中,一侧(即图6所示的左侧)距离安全带卷收器8较近、另一侧(即图6所示的右侧)距离安全带卷收器8较远,在上调器I远离安全带卷收器8的一侧(即右侧)的安全带9上套设有卡环4,在卡环4两侧的安全带9上均设有卡环限位块91,在正常使用时,该两个卡环限位块91能够限制安全带9不会由于使用了具有两个卷轴的卷收器8而在卡环4中蹿动。
[0047]通常而言,卡环4设置在安全带9的靠上部位置处,这样乘员在使用安全带9时,习惯于先向下拉动安全带9,然后再将卡环4插入到卡套5中。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三个优点可以知道,直径较大的第一卷轴81上卷收的安全带较多,因此在将安全带9向下拉时可以保证有较多的下拉余量,从而可以保持乘员已经形成的安全带佩戴习惯。
[0048]此外,在上调器I和卷收器8之间的安全带上还设有调整环7,调整环7用于调整安全带9使其来回伸缩和移动,从而便于乘员更舒适地佩戴和调整安全带。
[0049]前面提到安全带9要形成闭环结构,为此可以将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和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实现该连接的一个方法是:在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接头94、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头94',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连接后,即可使安全带9形成闭环结构。
[0050]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卡扣连接形式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接头形式,且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7所示,第一接头94或第二接头94'为片体结构:其上设有一个供穿设安全带9的孔,该孔通常设为椭圆形,方便安全带安装和受力;其上还设有多个,如四个铆钉孔941,在对接时,将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叠加,使两个接头上的铆钉孔941重叠,之后通过铆钉11即可固定该两个接头。
[0051]此外,如图8中更清楚地显示,在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上还都设有通孔942和与该通孔942配合的凸耳943,第一接头94上的凸耳943伸入到第二接头94'的通孔942中,第二接头94'的凸耳943伸入到第一接头94的通孔942中。这样,除通过铆钉11连接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之外,设置通孔942和凸耳943的配合结构可以辅助增强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的连接。
[0052]上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并采用冲压工艺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冲压工艺制作上述各接头时,可以采用弯折的工艺,使凸耳朝向接头本身弯折约90度,这样凸耳可以和其接头一体成型,既简化了制作工序又增强了两个接头的连接强度。
[0053]在连接好的第一接头94和第二接头94'的外部可以套设有护套95,该护套95可以有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可以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0054]在组装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组件时:可以首先将图6所示的组成安全带9的一根带穿过上调器1,之后在该一根带上套设调整环7,再之后将该一根带卷绕在安全带卷收器8的第一卷轴上;然后将组成安全带9的另一根带穿过下调器10,并卷绕在安全带卷收器8的第二卷轴上;再然后将安全带限位块92卡接到安全带9的带体上;此后,再将卡环4套设在安全带9上,并在卡环4两侧的带体上分别卡接卡环限位块91 ;最后,在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和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均安装上述接头,并使接头相互连接后套上护套,最终完成组装。
[0055]由此,根据上面的描述综合而言,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带显著改善了使用舒适性、安装方便、且使用可靠。
[00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安全带组件。
[0057]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轴位于所述第一卷轴的斜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卷轴的直径。
4.一种安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带卷收器,其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有第二锁止装置; 由两根带对接组成的安全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上调器后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另一根带的一端穿过下调器后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调器远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一侧的安全带上设有安全带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调器远离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一侧的安全带上套设有卡环,在所述卡环两侧的安全带上均设有卡环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另一根带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后所述安全带形成闭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上均设有通孔和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凸耳,所述第一接头上的凸耳伸入到所述第二接头的通孔中,所述第二接头的凸耳伸入到所述第一接头的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好的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外部套设有护套。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组件。
【文档编号】B60R22/44GK203472791SQ20132039050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高博伦, 马良策, 丁祎, 顾镭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