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支腿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11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工程机械支腿垫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支腿垫板。该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包括板体(10)和设置在板体(10)底部的滚轮(20),板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支腿放置槽(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便于搬运,省工省力。
【专利说明】工程机械支腿垫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支撑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机械支腿垫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重型工程机械的发展,要求地面对支腿提供更大的支承力,才能增加设备作业能力,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重型工程机械支腿普遍设置有支撑机构,支腿若直接作用于地面,由于载荷大,容易引起地面的下陷。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在支腿和地面之间设置垫板,支腿通过垫板对地面施加作用力,垫板具有较大的面积,能够将支腿对地面施加的作用力分散,从而减小地面压强,有效避免地面(尤其在非硬化地面,如泥土面)超载而下陷,导致重型工程机械无法工作或引起安全事故。在运输状态或其他状态下,可以将垫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于运载。
[0003]随着重型工程机械的吨位及排量的增长,支腿垫板的规格也不断增大,其质量也大大增加。例如发展迅速的超长臂架泵车,由于整车质量和臂架展开后产生的弯矩都相较于传统泵车增大不少,传统尺寸的垫板无法满足要求,为满足新泵车的支撑,新设计的垫板质量需要大大增加。泵车用的支腿垫板一般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运输至工作位置,每块垫板需要从泵车上取下,然后运输几米至几十米远,质量越大,人工搬运强度越高,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搬运的难度极大甚至无法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支腿垫板,便于搬运,省工省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底部的滚轮,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支腿放置槽。
[0006]进一步地,垫板的同一侧面设置有两个拉环,两个拉环分别位于该侧面的两端。
[0007]进一步地,垫板还包括提手部,提手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拉环上。
[0008]进一步地,提手部包括:第一钩部,与其中一个拉环连接;第二钩部,与另一个拉环连接;第一连接段,与第一钩部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二钩部连接;以及过渡连接段,连接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
[0009]进一步地,垫板还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在过渡连接段上。
[0010]进一步地,提手部包括位于两个拉环之间且长度可调的操作段。
[0011]进一步地,垫板包括第一半体和与第一半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半体,第二半体可叠加在第一半体上。
[0012]进一步地,滚轮为多个,分别位于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的贴合面上。
[0013]进一步地,垫板还包括把手,把手为两根,分别设置在第一半体的远离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以及第二半体的远离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
[0014]进一步地,第一半体与第二半体叠加时,位于第一半体上的滚轮与位于第二半体上的滚轮错位设置,第一半体上具有与位于第二半体上的滚轮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容纳槽,第二半体上具有与位于第一半体上的滚轮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容纳槽。
[00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底部的滚轮,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支腿放置槽。通过在垫板底部设置滚轮的方式,可以使得垫板能够从地面方便地运输,有效降低了人工搬运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垫板的板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垫板的提手部的第一种结构图;
[0021]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垫板的提手部的第二种结构图;
[0022]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垫板板体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3]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垫板板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0、板体;20、滚轮;30、提手部;40、牵引绳;11、支腿放置槽;12、拉环;13、第一半体;14、第二半体;15、把手;31、第一钩部;32、第二钩部;33、第一连接段;34、第二连接段;35、过渡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工程机械支腿垫板(下称垫板)包括板体10和设置在板体10底部的滚轮20,板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支腿放置槽11,用于在垫板与支腿相配合时放置并限位支腿的位置,提高工程机械支腿垫板使用的安全性。垫板为多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采用长方体结构。垫板与支腿接触的一面有一圆形沉孔,沉孔的尺寸与支腿的尺寸相匹配,支腿垫板的厚度大于等于60_。支腿垫板可采用等厚形式也可采用不等厚形式,优选采用等厚形式。优选地,支腿垫板采用密度小、支撑强度大的塑料、TMC等材料等制成。
[0027]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0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板体10的四角,且滚轮20为万向轮。此处的滚轮20也可以为只允许前进后退的简易滚轮。
[0028]通过在垫板底部设置滚轮20的方式,可以使得垫板能够从地面方便地运输,有效降低了人工搬运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靠。
[0029]垫板的同一侧面设置有两个拉环12,两个拉环12分别位于该侧面的两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垫板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拉环12,且各侧面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一个拉环12,以便于更加方便对垫板的操作。
[0030]优选地,垫板还包括提手部30,提手部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侧面的两个拉环12上。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手部30对垫板进行操作,以便转移垫板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提手部30包括第一钩部31、第二钩部32、第一连接段33、第二连接段34以及过渡连接段35。其中第一钩部31与同一侧面上的其中一个拉环12连接;第二钩部32与另一个拉环12连接;第一连接段33的第一端与第一钩部31连接;第二连接段34的第一端与第二钩部32连接;过渡连接段35连接在第一连接段33和第二连接段34之间,从而使提手部3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优选地,此处的过渡连接段35为弧形过渡段。提手部30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先成型各部分,最后再进行组装连接成型。提手部30通过第一钩部31和第二钩部32与拉环12之间实现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地转移垫板。由于采用了拖拽方式运输,因此不会出现长距离搬运时操作不慎造成垫板跌落,可以有效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
[0031]提手部30包括位于两个拉环12之间且长度可调的操作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位于两个拉环12之间的提手部30的长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
[0032]优选地,第一连接段33和第二连接段34为直线段,第一连接段33与第二连接段3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提手部3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垫板的所处位置来限定。例如操作空间较小,则可以选用钝角结构,例如图5所示。如果需要长距离拉运,则可以选用锐角结构,例如图4所示。
[0033]优选地,垫板还包括牵引绳40,牵引绳40的第一端连接在过渡连接段35上。垫板可以通过牵引绳40连接到其它辅助结构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方便垫板的搬运。牵引绳40的端部连接有脱钩,可以更加方便牵引绳40的连接和拆卸。
[0034]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垫板包括第一半体13和与第一半体13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半体14,第二半体14可叠加在第一半体13上,滚轮20为多个,分别位于第一半体13和第二半体14的贴合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0为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一半体13上,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半体14上。两片半块的垫板,中间用铰链连接,铰链旋转,可使两片板闭合在一起,两片板使用时可完全展开,从而对支腿进行支撑。对于需要垫板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再寻找其他的垫板,可以直接将本实施例中的垫板的第一半体13和第二半体14进行折叠,从而可以满足使用需要。相比传统垫板,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垫板可满足泵车底盘空间小,离地高度低等限制,同时可以适用于更多种的情况。
[0035]优选地,垫板还包括把手15,把手15为两根,分别设置在第一半体13的远离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中间位置以及第二半体14的远离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中间位置。当第一半体13和第二半体14进行折叠后,可以通过操作两个把手15对垫板进行操作,方便垫板从车上取出及归位的操作。在第一半体13和第二半体14的把手15所在侧相邻的侧面上,也可以分别设置提手部30,该提手部30可以与把手15配合,更方便地实现垫板的搬运。如果垫板尺寸增大,质量也会随之增大,每组两根把手15和两个提手部30,还可有效增大手受力面积,增加手提时的舒适性。
[0036]优选地,第一半体13与第二半体14叠加时,位于第一半体13上的滚轮20与位于第二半体14上的滚轮20错位设置,第一半体13上具有与位于第二半体14上的滚轮2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容纳槽,第二半体14上具有与位于第一半体13上的滚轮2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容纳槽。在进行折叠时,可以将滚轮20放置入相应的容纳槽内,从而可以防止滚轮20对垫板的折叠造成干涉,使得垫板可以顺利折叠。
[003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底部的滚轮,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支腿放置槽。通过在垫板底部设置滚轮的方式,可以使得垫板能够从地面方便地运输,有效降低了人工搬运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靠。
[00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0)和设置在所述板体(10)顶部的滚轮(20 ),所述板体(10 )的上表面设置有支腿放置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同一侧面设置有两个拉环(12),两个所述拉环(12)分别位于该侧面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还包括提手部(30),所述提手部(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拉环(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30)包括: 第一钩部(31),与其中一个所述拉环(12)连接; 第二钩部(32),与另一个所述拉环(12)连接; 第一连接段(33),与所述第一钩部(31)连接; 第二连接段(34),与所述第二钩部(32 )连接;以及 过渡连接段(35 ),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33 )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4 )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段(33 )与所述第二连接段(34 )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还包括牵引绳(40),所述牵弓I绳(40)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过渡连接段(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30)包括位于两个所述拉环(12)之间且长度可调的操作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包括第一半体(13)和与所述第一半体(13)可转动连接的第二半体(14),所述第二半体(14)可叠加在所述第一半体(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0)为多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体(13)和所述第二半体(14)的贴合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还包括把手(15),所述把手(15)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体(13)的远离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半体(14)的远离所述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支腿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13)与所述第二半体(14)叠加时,位于所述第一半体(13)上的滚轮(20)与位于所述第二半体(14)上的滚轮(20)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半体(13)上具有与位于所述第二半体(14)上的滚轮(2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半体(14)上具有与位于所述第一半体(13)上的滚轮(20)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容纳槽。
【文档编号】B60S9/02GK203698236SQ20132039024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余德海, 万民顺, 王佳茜, 邝昊, 杨钢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