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115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气囊及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囊发生器,该气囊发生器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地板上,该气囊收纳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内并与该气囊发生器连接。当气囊打开时,气囊夹持于后排乘员与前排座椅之间,以缓冲后排成员向前排座椅加速的冲力,进而提高了后排乘员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车辆都会在前排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位的前方设置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能够对前排乘客起到保护作用。然而,由于现在还没有相关法规,车辆对后排乘员,特别是后部中部乘员的关注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碰撞时,车内后排乘员,特别是后排中部乘员,没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头部会向前撞击,导致受伤甚至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车辆后排乘员安全性的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
[0004]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的车辆。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气囊及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囊发生器,该气囊发生器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地板上,该气囊收纳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内并与该气囊发生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副仪表板主体上与所述气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供所述气囊通过的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通孔与车辆的后排座相对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气囊为单级发生器或多级发生器。
[0009]优选的,所述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支架,该带气囊发生器通过该支架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地板上。
[00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和车身地板,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气囊及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囊发生器,该气囊发生器设于该副仪表板主体上,该气囊收纳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内并与该气囊发生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副仪表板主体上与所述气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供所述气囊通过。
[0012]优选的,所述车辆还包括后排座椅,所述通孔与该后排座相对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气囊为单级发生器或多级发生器。
[0014]优选的,所述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支架,该带气囊发生器通过该支架固定于该车身地板上。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中,当气囊打开时,气囊夹持于后排乘员与前排座椅之间,以缓冲后排成员向前排座椅加速的冲力,进而提高了后排乘员的安全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应用于车辆上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00,包括一车身地板10、固定于车身地板10上的一后排座椅(图未不)及一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20。
[0021]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20包括一副仪表板主体21、一气囊发生器23、一气囊25及一支架27。
[0022]副仪表板主体21设于车身地板10上。副仪表板主体21上开设有一通孔212(见图2),通孔212设于与后排座椅相对的位置,通孔212用于在气囊25打开时供气囊25通过。
[0023]气囊发生器23通过支架27固定于车身地板10上,气囊发生器23用于在气囊25打开时为气囊25充气。本实施例中,气囊发生器23为单级发生器或多级发生器。具体而言,由于气囊发生器23安装的位置较低,竖直方向展开跨度大,因此,为确保气囊25能在预定的时间展开成设计的形态,可采用多级发生器或者压力较大的单级发生器。至于具体的发生器形式和气囊参数则可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并通过台架试验或实车碰撞试验来加以验证。
[0024]气囊25收纳于副仪表板主体21内并与气囊发生器23连接。
[0025]支架27可以置于副仪表板主体21中的不同位置,至于具体位置可通过气囊标定过程来确定,并通过台架试验或实车碰撞试验来进行验证。
[0026]请一并参阅图2,当气囊25打开时,气囊25夹持于后排乘员与前排座椅之间,以缓冲后排成员向前排座椅加速的冲力,进而提高了后排乘员的安全性。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其特征在于,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气囊及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囊发生器,该气囊发生器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地板上,该气囊收纳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内并与该气囊发生器连接; 该副仪表板主体上与所述气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供所述气囊通过的通孔; 所述通孔与车辆的后排座相对设置,使得所述气囊通过所述通孔夹持于后排乘员与前排座椅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单级发生器或多级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支架,该带气囊发生器通过该支架固定于车辆的车身地板上。
4.一种车辆,包括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和车身地板,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包括副仪表板主体,其特征在于,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气囊及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为所述气囊充气的气囊发生器,该气囊发生器设于该副仪表板主体上,该气囊收纳于所述副仪表板主体内并与该气囊发生器连接; 该副仪表板主体上与所述气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在所述气囊打开时供所述气囊通过; 该车辆还包括后排座椅,所述通孔与该后排座相对设置,使得所述气囊通过所述通孔夹持于后排乘员与前排座椅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单级发生器或多级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带气囊的车用副仪表板还包括支架,该带气囊发生器通过该支架固定于该车身地板上。
【文档编号】B60R21/20GK203496832SQ20132039338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吕崇建, 冯静, 尹佳星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