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481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内保护装置,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防滑护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防滑护板包括与所述滑槽组成滑动副的滑块。所述汽车,包括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部的车用乘员头部防护装置及安装在所述防护装置上的后搁物板;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与前述保护装置基本相同;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后搁物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内。
【专利说明】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是指一种置于汽车内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家用轿车对后搁物板上的物体缺少固定装置,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后搁物板上的物体容易向前活动,撞击后排乘员头部,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防滑护板,所述固定板设有滑槽,所述防滑护板包括与所述滑槽组成滑动副的滑块。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护板的通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个相对的侧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都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板。
[0008]优选地,所述每侧的安装板有2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护板的顶端设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滑槽的长度及宽度。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包括拉手,所述拉手是位于所述平板的侧面的凹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护板的底端的两侧面设有限位块。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防滑护板,所述固定板设有滑槽,所述防滑护板包括与所述滑槽组成滑动副的滑块,这样,所述防滑护板的所述滑块装入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滑槽中,形成滑动副连接,当使用时,将防滑护板从固定板中拉出,以防止物体对乘客头部造成伤害,从而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
[001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7]一种汽车,包括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部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安装在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上的后搁物板;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是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后搁物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0019]上述方案中,所述汽车,包括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部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安装在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上的后搁物板;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是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后搁物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这样,所述防滑护板的所述滑块装入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滑槽中,形成滑动副连接,当后搁物板上放置重物时,将防滑护板从固定板中拉出,以防止物体对乘客头部造成伤害,从而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中的固定板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中固定板的局部(滑槽)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中固定板的局部(安装板)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中防滑护板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中防滑护板(滑块及限位块)的局部不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中防滑护板(拉手)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关闭状态示意图;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汽车进行详细描述。
[0030]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家用轿车对后搁物板上的物体缺少固定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的保护装置。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固定板I和防滑护板2,所述固定板I设有滑槽3,所述防滑护板2包括与所述滑槽3组成滑动副的滑块5。
[0032]由于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I和防滑护板2,所述固定板I设有滑槽3,所述防滑护板2包括与所述滑槽3组成滑动副的滑块5,这样,所述防滑护板2的所述滑块5装入所述固定板I的所述滑槽3中,形成滑动副连接,当使用时,将防滑护板2从固定板I中拉出,以防止物体对乘客头部造成伤害,从而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
[0033]如图2和图3所示,在前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护板2与固定板I的安装结构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固定板I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护板的通孔8,所述滑槽3位于所述通孔8的两个相对的侧面。
[0034]如图4所示,在前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固定板I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都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板4。
[0035]在前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固定板I的安装更稳固,优选地,所述每侧的安装板4有2个。
[003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孔。
[0037]如图5所示,在前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不使用时,为了防滑护板2能够收回并与固定板I保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护板2的顶端设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滑槽3的长度及宽度。
[0038]如图7所示,在前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拉出防滑护板2,所述平板包括拉手7,所述拉手7是位于所述平板的侧面的凹槽
[0039]如图6所示,在前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将防滑护板2拉出固定板1,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护板2的底端的两侧面设有限位块6。
[0040]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家用轿车对后搁物板上的物体缺少固定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的汽车。
[0041]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施例包括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部的车用乘员头部防护装置及安装在所述车用乘员头部防护装置上的后搁物板9 ;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与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基本相同;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后搁物板9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0042]由于所述汽车,包括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部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安装在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上的后搁物板9 ;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是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板I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后搁物板9固定在所述固定板I上,这样,所述防滑护板的所述滑块5装入所述固定板I的所述滑槽3中,形成滑动副连接,当后搁物板9上放置重物时,将防滑护板2从固定板I中拉出,以防止物体对乘客头部造成伤害,从而能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保证后排乘员的头部安全,并且所述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应用。
[004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和防滑护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防滑护板包括与所述滑槽组成滑动副的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防滑护板的通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个相对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都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侧的安装板有2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护板的顶端设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滑槽的长度及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包括拉手,所述拉手是位于所述平板的侧面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护板的底端的两侧面设有限位块。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背部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及安装在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上的后搁物板;所述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为前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乘员头部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后搁物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文档编号】B60N3/00GK203666452SQ20132061358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熊冉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