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7526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翻转轴座(4)设在大厢底架(5)下,用于大厢升降,其特征在于:翻转轴主体(1)设于翻转轴座(4)内,在翻转轴主体(1)两头加工面上设有内垫套(2),内垫套(2)外设有钢套(3)。在翻转轴两头加工面上增加带有油槽的尼龙套,再安装钢套,可提高翻转轴与钢套的润滑质量,减缓钢轴与钢套之间的磨损,而且升降灵活,防尘性能好,降低了售后服务成本,提高用户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且安全可靠。适应于自卸车上装行业厢体制造过程。
【专利说明】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车厢体制造上装行业,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自卸车上装行业在制造自卸车翻转轴总成时,大多数都采用钢轴配装钢套的方法进行大厢翻转,钢与钢之间钢性磨擦,再加上灰尘作用,磨损速度快,损坏频率高,不但增加了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而且给车辆用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避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翻转轴座(4)设在大厢底架(5)下,用于大厢升降,其特征在于:翻转轴主体(1)设于翻转轴座(4)内,在翻转轴主体(1)两头加工面上设有内垫套(2 ),内垫套(2 )外设有钢套(3 )。
[0005]所述内垫套(2)带有注油槽,注油槽的油孔与内垫套(2)同位贯通。
[0006]所述内垫套(2)由尼龙制成。
[0007]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在翻转轴两头加工面上增加带有油槽的尼龙套,再安装钢套,可提高翻转轴与钢套的润滑质量,减缓钢轴与钢套之间的磨损,而且升降灵活,防尘性能好,降低了售后服务成本,提高用户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且安全可靠。适应于自卸车上装行业厢体制造过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0010]图中:1-翻转轴主体,2-内垫套,3-钢套,4-翻转轴座,5-大厢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2]实例1,见图1、2,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翻转轴座4设在大厢底架5下,用于大厢升降,其特征在于:翻转轴主体I设于翻转轴座4内,在翻转轴主体I两头加工面上设有内垫套2,内垫套2外设有钢套3。
[0013]所述内垫套2带有注油槽,注油槽的油孔与内垫套2同位贯通。
[0014]所述内垫套2由尼龙制成。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翻转轴座(4)设在大厢底架(5)下,其特征在于:翻转轴主体(I)设于翻转轴座(4 )内,在翻转轴主体(I)两头加工面上设有内垫套(2 ),内垫套(2 )外设有钢套(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套(2)带有注油槽,注油槽的油孔与内垫套(2)同位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耐磨翻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套(2)由尼龙制成。
【文档编号】B60P1/04GK203580736SQ20132076692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郑洪波, 张志春 申请人:甘肃新北重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