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187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能够改善易组装性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装配部形成于仪表板(2)的侧部(2S)与前立柱板(7)之间,并且缓冲材料(30)为弹性材料,装配至装配部。缓冲材料(30)在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斜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压缩到装配部内。缓冲材料(30)置于前围消音材料上。
【专利说明】车辆的前立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的前立柱结构中,如果在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有间隙,则发动机声和路面噪声会通过该间隙侵入车室内。为解决该问题,传统上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作为这些措施的一个示例,考虑采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技术。
[0003]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中,包括泡沫橡胶层的板以定位在噪声的侵入间隙内的方式经由夹子安装至车身板,并且泡沫橡胶通过在对车身凃漆时产生的热而发泡,由此封闭噪声的侵入间隙。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3545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_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根据上述传统技术,由于板经由夹子安装至车身板,所以将板组装至车身板的组装花费太多时间,致使易组装性降低。包括泡沫橡胶层的板的制造也是昂贵的,致使制造成本增加。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0012]装配部,其形成在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
[0013]其中,缓冲材料为弹性材料,装配至所述装配部,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斜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压缩到所述装配部内。
[0014]根据该构造,能够通过缓冲材料防止发动机声和路面噪声通过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的间隙侵入到车室内。
[0015]由于缓冲材料为弹性材料,装配至装配部,所以无需单独地设置诸如夹子等的固定构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缓冲材料组装至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所以,能够改善易组装性。在维护时,也能够容易地从装配部取出缓冲材料。此外,能够简化缓冲材料的构造,从而能够降低缓冲材料的制造成本。
[0016]即使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的间隙取决于车辆类型而不同,缓冲材料也会通过压缩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变形。所以,缓冲材料能够共用地用在多种车辆类型中。由此,能够减少缓冲材料的种类使得部件控制变得容易,并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缓冲材料的制造成本。
[0017]在本发明中,
[0018]如果所述缓冲材料配置在覆盖前围板或前围侧板的用以吸音的前围消音材料上,
[0019]则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操作优点。
[0020]通过将缓冲材料配置在具有振动控制效果和隔音效果的前围消音材料(dashsilencer)结束所在的上端位置,能够连续获得从前围消音材料至缓冲材料的吸音效果。此夕卜,由于由具有某种程度厚度的前围消音材料从下侧支撑缓冲材料,所以稳定地支撑缓冲材料。所以,能够防止例如由行驶期间的振动引起的缓冲材料的向下位移。
[0021]在本发明中,
[0022]如果所述缓冲材料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狭缝;并且
[0023]沿着所述前立柱板配置的软管穿过所述狭缝,
[0024]则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操作优点。
[0025]即使配置在前立柱内的软管的种类取决于产品规格而不同,缓冲材料的狭缝也以匹配软管的厚度的方式压缩和变形。所以,缓冲材料能够用于各种产品规格。
[0026]甚至在没有软管的车型中,由于狭缝处于闭合状态,所以不存在损害缓冲材料的气密性的可能性。
[0027]由于缓冲材料通过其弹性回复力与软管紧密接触,所以能够获得用于软管的支撑效果和由于气密性的隔音效果。
[0028]仅通过翻起或展开狭缝的周边部分的操作,就能够将软管穿过狭缝,从而能够改善易组装性。
[0029]由于缓冲材料不仅安装并固定至车身而且还安装并固定至软管,所以在维护时,能够容易地从装配部取出缓冲材料。
[0030]在本发明中,
[0031]如果所述狭缝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狭缝部,其从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侧朝向与所述外周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和第二狭缝部,其与所述第一狭缝部连续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狭缝部弯折;
[0032]所述第一狭缝部将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分成两部分;
[0033]所述软管穿过所述第一狭缝部;
[0034]由所述第一狭缝部和所述第二狭缝部包围的缓冲材料部可被翻起;并且
[0035]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后表面通过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与所述软管紧密接触,
[0036]则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操作优点。
[0037]通过翻起由第一狭缝部和第二狭缝部所包围的缓冲材料部,能够容易地将软管穿过第一狭缝部。由此,能进一步改善易组装性。
[0038]因为缓冲材料部的后表面由于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与软管紧密接触,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用于软管的支撑效果和由于气密性的隔音效果。
[0039]在本发明中,
[0040]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构造成所述缓冲材料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
[0041]所述第一狭缝部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0042]所述第二狭缝部从所述第一狭缝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
[0043]所述前立柱板的在车辆前侧的端部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弯折,并且形成为凸缘;
[0044]所述凸缘的后表面构成所述装配部前侧的前侧装配表面;
[0045]在所述仪表板的侧部中设置成朝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前表面构成所述装配部后侧的后侧装配表面;
[0046]所述缓冲材料装配至所述前侧装配表面和所述后侧装配表面;并且
[0047]被翻起的所述缓冲材料部受到所述前立柱板的凸缘抑止,并且通过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支起所述前立柱板的凸缘和所述软管,
[0048]则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操作效果。
[0049]由于缓冲材料部借助于其弹性回复力支起前立柱板的凸缘和软管,所以缓冲材料能够更加可靠地与软管紧密接触,使得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用于软管的支撑效果和由于气密性的隔音效果。
[0050]在本发明中,
[0051]如果被翻起的所述缓冲材料部发生弹性变形成使得其后表面呈圆弧形状;并且
[0052]所述软管沿着所述缓冲材料部的所述后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
[0053]则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操作优点。
[0054]能够增加软管与缓冲材料之间的紧密接触面积,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用于软管的支撑效果和由于气密性的隔音效果。
[0055]发明的效果
[0056]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易组装性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7]图1是在组装有缓冲材料的状态下的基本产品规格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立体图。
[0058]图2是仪表板安装至车身之前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立体图。
[0059]图3是仪表板安装至车身之后的基本产品规格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立体图。
[0060]图4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61]图5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0062]图6是缓冲材料的立体图。
[0063]图7是在组装有缓冲材料的状态下的天窗型产品规格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立体图。
[0064]图8是仪表板安装至车身之后的天窗型产品规格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立体图。
[0065]图9是沿着图7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0066]附图标记说明
[0067]2 仪表板
[0068]2S仪表板的侧部
[0069]7前立柱板
[0070]7F凸缘(前立柱板的凸缘)
[0071]20突出部
[0072]25装配部
[0073]25A前侧装配表面(第一装配表面)
[0074]25B后侧装配表面(第二装配表面)
[0075]30缓冲材料
[0076]31缓冲材料部
[0077]3IU缓冲材料部的后表面
[0078]30S缓冲材料的外周面(缓冲材料的侧面)
[0079]40前围消音材料
[0080]Fr车辆前侧
[0081]H软管(排水管)
[0082]S 狭缝
[0083]SI第一狭缝部
[0084]S2第二狭缝部
[0085]Wl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
[0086]W2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87]现在将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88][第一实施方式]
[0089]图1、图4和图5示出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前立柱I倾斜成越朝向上侧越位于车辆后侧Rr。由前立柱装饰件(未示出)覆盖形成前立柱I的前立柱板7。
[0090]如图3所示,在仪表板2的侧部2S与前立柱板7之间设置有装配部25,缓冲材料30 (参见图1)为弹性材料并装配至该装配部25。缓冲材料30由聚氨酯泡沫构成并且形成为长方体形状。
[0091][装配部25的构造]
[0092]如图4和图5所示,前立柱板7的在车辆前侧Fr的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Wl弯折并且形成为凸缘7F,该凸缘7F的板表面指向后下侧。
[0093]凸缘7F的后表面构成装配部25前侧的第一装配表面25A。此外,如图1和图4所示,在仪表板2的侧部2S中设置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W2突出的突出部20,并且突出部20的前表面构成装配部25后侧的第二装配表面25B。
[0094]如图5所示,仪表板2的侧部2S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W2的表面构成装配部25的第三装配表面25C,并且前立柱板7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Wl的表面构成装配部25的第四装配表面25D。如图4和图5所示,缓冲材料30弹性地装配至第一装配表面25A、第二装配表面25B、第三装配表面25C和第四装配表面25D,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上压缩至装配部25内。
[0095]基于这些特征,能够通过缓冲材料30防止发动机声和路面噪声通过仪表板2的侧部2S与前立柱板7之间的间隙侵入到车室内。
[0096]由于缓冲材料30弹性地装配至装配部25,所以无需单独设置诸如夹子等的固定构件,结果是缓冲材料30能够容易地装配到仪表板2的侧部2S与前立柱板7之间。所以,能够改善易组装性。在维护时,也能够容易地从装配部25取出缓冲材料30。此外,能够简化缓冲材料30的构造,从而能够降低缓冲材料30的制造成本。
[0097]即使仪表板2的侧部2S与前立柱板7之间的间隙取决于车型而不同,缓冲材料30也会通过压缩而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变形。所以,缓冲材料30能够共用地用在多种车型中。由此,能够减少缓冲材料30的种类使得部件控制变得容易,并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缓冲材料30的制造成本。
[0098]由于缓冲材料30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上压缩到装配部25内,所以缓冲材料30能够可靠地装配至装配部25,并且能够使得装配状态稳定。
[0099][缓冲材料30的构造]
[0100]如图4所示,缓冲材料30倾斜成越朝向车辆前侧Fr越位于上方。缓冲材料3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W2的侧部的前端部(参见图4)和后端部(参见作为缓冲材料30的后端部的截面图的图5)置于覆盖前围板的用以吸音的前围消音材料40之上。由此,确定了缓冲材料3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0101]通过如上所述地将缓冲材料30置于具有振动控制效果和隔音效果的前围消音材料40结束所在的上端位置,能够连续地获得从前围消音材料40到缓冲材料30的吸音效果。此外,由于由具有某种程度厚度的前围消音材料40从下侧支撑缓冲材料30,所以稳定地支撑缓冲材料30。所以,能够防止例如由行驶期间的振动引起的缓冲材料30的向下位移。
[0102]如图6所示,缓冲材料30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L形狭缝S。狭缝S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狭缝部SI,其从缓冲材料3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Wl的侧面30S (对应于缓冲材料30的外周面)侧朝向垂直于侧面30S的方向延伸;和第二狭缝部S2,其与第一狭缝部SI连续并且相对于第一狭缝部SI弯折。
[0103]第一狭缝部SI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第二狭缝部S2从第一狭缝部SI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W2的端部朝向车辆前侧Fr (因为缓冲材料30朝向前侧向上倾斜,所以严格地讲是朝向前上侧)延伸。第一狭缝部SI将缓冲材料3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Wl的侧面30S分成两部分。第一狭缝部SI和第二狭缝部S2之间的角部呈圆弧形状。
[0104][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组装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步骤]
[0105](I)图2示出仪表板2安装至车身之前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用具有吸音功能的ill围消首材料40覆盖如围板。发动机声、路面噪声等噪声沿着箭头标记A表不的方向如进。
[0106](2)如图3所示,将仪表板2以覆盖前围消音材料40 (参见图2)的方式安装至车身。
[0107](3)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将缓冲材料30弹性地装配至装配部25。
[0108][第二实施方式]
[0109]第二实施方式是天窗型产品规格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如图7所示,沿着前立柱板7安置有排水管H (对应于软管)。排水管H插入通过缓冲材料30中的狭缝S。
[0110]如图7和图9所示,排水管H插入通过第一狭缝部SI (参见图6)。由第一狭缝部SI和第二狭缝部S2包围的缓冲材料部31可被翻起,并且缓冲材料部31的后表面31U通过缓冲材料部31的弹性回复力从车辆前侧Fr与排水管H紧密接触。由此,能够获得用于排水管H的支撑效果和由于气密性的隔音效果。
[0111]如上所述,通过使由第一狭缝部SI和第二狭缝部S2所包围的缓冲材料部31翻起,能够容易地使排水管H插入通过第一狭缝部SI。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易组装性。
[0112]如图9所示,被翻起的缓冲材料部31发生弹性变形成使得其后表面31U呈圆弧形状,并且由前立柱板7的凸缘7F从前上侧抑止该缓冲材料部31。被翻起的缓冲材料部31通过其弹性回复力支起前立柱板7的凸缘7F和排水管H。排水管H沿着缓冲材料31的后表面3IU弯曲成为圆弧形状。
[0113]结果,能够增加排水管H与缓冲材料30之间的紧密接触面积,并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用于排水管H的支撑效果和由于气密性的隔音效果。
[0114]由于缓冲材料30不仅安装并固定至车身而且安装并固定至排水管H,所以在维护时,能够容易地从装配部25取出缓冲材料30。
[0115][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用于组装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的步骤]
[0116](I)图2示出仪表板2安装至车身之前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用具有吸音功能的ill围消首材料40覆盖如围板。发动机声、路面噪声等噪声沿着箭头标记A表不的方向如进。
[0117](2)如图8所示,将仪表板2以覆盖前围消音材料40的方式(参见图2)安装至车身。还沿着前立柱板7在前立柱板7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Wl安置排水管H。
[0118](3)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将缓冲材料30弹性地装配至装配部25。此时,使缓冲材料部31翻起,并且通过缓冲材料部31的弹性回复力使缓冲材料部31的后表面3IU从车辆前侧Fr与排水管H紧密接触。
[0119]根据本发明,即使安置在前立柱I内的诸如排水管H等的软管的种类取决于产品规格而不同,但是缓冲材料30的狭缝S也以匹配软管的厚度的方式压缩和变形。所以,缓冲材料30能够用于各种产品规格。
[0120]甚至在没有软管的车辆类型(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本产品规格车辆类型)中,由于狭缝S变成闭合状态,所以不存在损害缓冲材料30的气密性的可能性。
[0121][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实施方式]
[0122](I)缓冲材料30可以构造成在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斜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压缩。
[0123](2)不是必须要将缓冲材料30置于覆盖前围侧板的用以吸音的前围消音材料上。
[0124][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实施方式]
[0125](3)软管不限于排水管H,而可以是缆线或线束。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前立柱结构,该结构包括: 装配部,其形成在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 其中,缓冲材料为弹性材料,装配至所述装配部,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斜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压缩到所述装配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材料配置在覆盖前围板或前围侧板的用以吸音的前围消音材料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材料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狭缝;并且 沿着所述前立柱板配置的软管穿过所述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狭缝部,其从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侧朝向与所述外周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和第二狭缝部,其与所述第一狭缝部连续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狭缝部弯折; 所述第一狭缝部将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分成两部分; 所述软管穿过所述第一狭缝部; 由所述第一狭缝部和所述第二狭缝部包围的缓冲材料部可被翻起;并且 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后表面通过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与所述软管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构造成所述缓冲材料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 所述第一狭缝部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狭缝部从所述第一狭缝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 所述前立柱板的在车辆前侧的端部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弯折,并且形成为凸缘; 所述凸缘的后表面构成所述装配部前侧的前侧装配表面; 在所述仪表板的侧部中设置成朝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前表面构成所述装配部后侧的后侧装配表面; 所述缓冲材料装配至所述前侧装配表面和所述后侧装配表面;并且被翻起的所述缓冲材料部受到所述前立柱板的凸缘抑止,并且通过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支起所述前立柱板的凸缘和所述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被翻起的所述缓冲材料部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其后表面呈圆弧形状;并且 所述软管沿着所述缓冲材料部的所述后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
【文档编号】B60R13/08GK104071093SQ20141004299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安原良太郎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