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浮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219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垫浮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垫浮游装置,包括一气垫主体、气袋、多个主翼和与每个主翼相匹配的襟翼,所述多个主翼与所述气垫主体铰接且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气垫主体周围,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多个主翼与所述气垫主体之间,所述襟翼铰接在主翼上,当所述气袋处于充气状态及气垫浮升状态时,所述气袋支撑的多个主翼和襟翼打开,当所述气袋处于放气状态时,所述多个主翼折叠在所述气垫主体底部且所述襟翼折叠在主翼与气垫主体之间。该气垫浮游装置结构可有效减少气袋的磨损,不仅可以保证气垫船航行的安全性,还可以延长气垫船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气垫浮游装置还可以安装在飞机下方,实现飞机在水面上起飞和降落。
【专利说明】一种气垫浮游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气垫航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垫浮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气垫航行器中,气垫船主要依靠压缩空气喷到地面或水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以及通过压缩空气充满气垫主体底部所产生的浮升作用而在地面或水面上自由航行。目前,广泛使用的气垫系统为高压气室式,由鼓风机得来的压缩空气,连续不断地经由气袋洞孔送入气室内。然而,气室内的空气,会由柔性围裙边缘的缝隙泄露。气垫围裙所采用的柔性材料,在航行过程中,经常因连续快速的挠折和磨损而损坏,不仅影响气垫船的安全性,更缩短了气垫船的使用寿命。为此,气垫船的气垫围裙曾改用复合材料制作,但因被覆的塑胶母材经常产生裂缝,同时海水、河水、湖水或洪水等从裂缝中渗入,更加速了母材与加强子材的剥离,从而使气垫的磨损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垫浮游装置,解决人们长期关注的气垫磨损技术问题。
[0005]一种气垫浮游装置,包括一气垫主体、气袋、多个主翼和与每个主翼相匹配的襟翼,所述多个主翼与所述气垫主体铰接且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气垫主体周围,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多个主翼与所述气垫主体之间,所述襟翼铰接在主翼上,当所述气袋处于充气状态及气垫浮升状态时,所述气袋支撑的多个主翼和襟翼打开,当所述气袋处于放气状态时,所述多个主翼折叠在所述气垫主体底部且所述襟翼折叠在主翼与气垫主体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气袋包括内外两个开口,内外两个开口均连接在所述气垫主体上,且所述气袋上设置有多处出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袋外面包裹一层塑料膜薄片,增加气袋的密闭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每一个主翼上方都固定设置有一液体平衡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平衡管的外形为向下凹的圆弧形,且其一端与主翼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每一个主翼与其相应襟翼铰接处的外侧还安装有一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主翼和襟翼。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中间设置有一阻尼气缸。
[0012]进一步地,每一个襟翼尾部均安装有一刹车蹄。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刹车蹄由硬胶制成。
[0014]进一步地,主翼和襟翼由金属材料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气垫浮游装置,使用金属材料制作主翼和襟翼,增加了装置的耐磨性;主翼上固定的液体平衡管,不仅保证了航行的安全性,更提高了气垫船的平稳性并可以减少气垫船与所接触的地面或水面的摩擦力;主翼和襟翼采用带阻尼气缸的弹簧连接,使主翼和襟翼的打开与折叠更加平滑,更有利于保护气垫,且制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气垫浮游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气垫浮游装置的飞机起落系统展开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气垫浮游装置的飞机起落系统折叠示意图。
[0019]图中:1为气袋,2为主翼,3为襟翼,4为液体平衡管,5为带阻尼气缸的弹簧,6为刹车蹄,7为塑料膜薄片,8为喷气发动机进气道,9为气垫主体,10为气袋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1]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垫浮游装置,包括气垫主体9、气袋1、多个主翼2和与每个主翼2相匹配的襟翼3,气垫主体9呈圆形或者方形,上端有一可安装在船或飞机底部的安装部,而主翼2呈环形分布在气垫主体9周围,主翼2与气垫主体9相铰接,但不限于铰接的连接方式。每一个主翼2均连接有一个相应的襟翼3,连接方式为铰接或者枢接等。所述气袋I设置在所述多个主翼2与气垫主体9之间并连接在气垫主体9上,气袋I为一体化设计,其开口正对气垫船或者飞行器鼓风机的出风口。
[0022]进一步地,气袋I包括内外两个开口,内外两个开口中间形成进风口,而在气袋I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气孔10,以形成气流通道。气垫船或飞行器的鼓风机从气袋I的两个开口中间形成的进风口为气袋充气,气体从气袋I的出气孔10吹出,在气袋I处于充气状态时,气袋I不断增大,将主翼2和襟翼3支撑开,直到气垫处于完全浮升状态时,主翼2和襟翼3完全打开,气袋I的进气与出气达到动态平衡;而当所述气袋I处于放气状态时,所述多个主翼2折叠在所述气垫主体9底部且所述襟翼3折叠在主翼2与气垫主体9之间。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浮游装置的打开与折叠,也进一步实现船在水面或地面的航行或者飞机的起降。同时设计多个环形布局的主翼有利于增加气垫整体的密闭性,使所述装置受力更加均匀合理,有力地保证了航行的安全。而在襟翼尾部设置刹车蹄6,可以很好地保护气袋及襟翼不被磨损。
[0023]该浮游装置整体呈围裙状,通过为气袋充放气,可以有效控制围裙的形状、高度,从而主动调控船或飞机的运动方向、高度和平稳度,同时气袋受主翼和襟翼保护,使其更加耐用可靠。
[0024]进一步地,由于主翼与主翼之间存在缝隙,部分气流会从缝隙中流出,降低装置的气密性,因此,本实施例在气袋I外面设置一层塑料膜薄片7,所述塑料膜薄片7的两端分别连接主翼2和襟翼3的尾端,该塑料膜薄片7可以很好的包裹住气袋,从气袋I的出气孔10喷出的气流会从气袋I与塑料膜薄片7间的缝隙流出,而即使气袋有破损,气袋内的气体也不会从主翼与主翼间的缝隙中流出,增加了气袋I的密闭性,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航行中能源消耗,提升效率,从而可以保证长时间和长距离航行。
[0025]优选地,为了应对水面波浪起伏以及路面颠簸,本发明在每一个主翼2上方都固定有一液体平衡管4,用于平衡主翼2和襟翼3产生的力矩,液体平衡管4的外形为向下凹的圆弧形,其一端与主翼的顶端固定。当主翼2或襟翼3产生逆时针或顺时针的力矩时,液体平衡管4会产生相对应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力矩,以达到受力平衡,使浮游装置的起伏更加安全地随地面或水面升降。
[0026]进一步地,所述每一个主翼2与其相应襟翼3铰接处的外侧还连接有一弹簧5,弹簧5两端分别连接主翼2和襟翼3,在主翼2和襟翼3间设置弹簧5,可以使主翼和襟翼的打开与折叠更加平稳。而为了进一步增加这种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在弹簧中设置一阻尼气缸11。
[0027]进一步地,主翼2和襟翼3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制成的主翼2和襟翼3,有利于增加气垫的耐磨和支撑力以及整体结构的坚固性,同时在每一个襟翼3尾部均有一个包裹在襟翼3尾部的刹车蹄6,刹车蹄6由硬胶制成。在襟翼上设置的刹车蹄,可以更加方便的控制航行,也有利于保护襟翼,增加襟翼的耐磨性。
[0028]本发明可以在创建新型航空母舰中加以应用,使飞机无需弹射器或滑跃即可实现起飞,并可以使飞机降落地点不受限制。
[0029]综上所述,该气垫浮游装置结构可有效减少气垫的磨损,不仅可以保证气垫船航行的安全性,还可以延长气垫船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气垫浮游装置还可以安装在飞机下方,实现飞机在水面上起飞和降落。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垫主体、气袋、多个主翼和与每个主翼相匹配的襟翼,所述多个主翼与所述气垫主体铰接且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气垫主体周围,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多个主翼与所述气垫主体之间,所述襟翼铰接在主翼上,当所述气袋处于充气状态及气垫浮升状态时,所述气袋支撑的多个主翼和襟翼打开,当所述气袋处于放气状态时,所述多个主翼折叠在所述气垫主体底部且所述襟翼折叠在主翼与气垫主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包括内外两个开口,内外两个开口均连接在所述气垫主体上,且所述气袋上设置有多处出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外面包裹一层塑料膜薄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主翼上方都固定设置有一液体平衡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平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平衡管的外形为向下凹的圆弧形,且其一端与主翼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主翼与其相应襟翼铰接处的外侧还安装有一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主翼和襟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中间设置有一阻尼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襟翼尾部均安装有一刹车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蹄由硬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浮游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翼和襟翼由金属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60V1/00GK103863296SQ20141006534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范振汝 申请人:范振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