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散热器、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290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前散热器、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散热器、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其中所述车辆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其中所述冷却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还包括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之间的安装孔,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减振插件,所述减振插件包括一锥形安装头和一蘑菇状的减振头;所述安装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上述方案中,在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增加了定位孔,并设置了减振插件。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增设减振机构的方式来降低前散热器的振动传递,有效避免在汽车研发过程中频繁调整冷却风扇的设计导致的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辆前散热器、车辆前散热器 减振机构。 一种车辆前散热器、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设计者和制造者都越来越关注车辆的舒适性。其中 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 NVH)是影响车辆舒适性的 一个重要指标,且最容易被用户直接感知到。当用户坐在车内时,车身的任何部位带来的振 动和噪音都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特别是来自方向盘的振动,甚至会影响驾驶安全。而 车辆的机械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因此如何降低振动传输到方向盘上 的隔震技术成为了降低车辆NVH的一个重要技术。
[0003] 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车辆上都安装有如图1所示的前散热器1,而前散热器1 一 般包括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发动机前置的车辆的前散热器距离仪表板非常近,因此如何降 低前散热器的振动对于降低车辆NVH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车内空调的空压机 开始工作后冷却风扇就开始转动,而空调本身的动不平衡引起的振动通过冷却风扇与散热 器传递到车身并引起方向盘的振动。由于冷却风扇本身的模态频率基本都属于低频,与车 体频率极其容易耦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更大的振动传递。而冷却风扇在设计之初很难避免 某些频率的存在,因此就需要通过设置减振机构的方式来避免前散热器对车身NVH性能影 响。而冷却风扇属于长周期部件,因此在设计后期对车辆进行调校时一旦需要更改设计,就 会影响车型的整个设计周期。而如果要求必须一次就设计成型显然是不太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对前散热器进行设计更改就可以 更好地提高减振性能的
[0005] 结构更为合理的车辆前散热器隔震机构、车辆前散热器总成,以提高减振效果,降 低散热机构的振动对方向盘的影响。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前散热器,所述车辆前散 热器包括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其中所述冷却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还包括减振机构,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之间的安装孔,以及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与 冷却风扇之间的安装孔内的减振插件,所述减振插件包括一锥形安装头和一蘑菇状的减振 头;所述安装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0007] 其中,在所述前散热器的两侧还设有减振垫。
[0008] 其中,所述前散热器上设有四个减振机构。
[0009] 其中,所述四个减振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冷却风扇的边沿。
[0010]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包括 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减振插件,所述减振插件包括一锥形安装头和一蘑菇状的减振头; 所述安装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 上述方案中,在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增加了定位孔,并设置了减振插件。这种结 构可以通过增设减振机构的方式来降低前散热器的振动传递,有效避免在汽车研发过程中 频繁调整冷却风扇的设计导致的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的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2中减振机构中的减振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图2中的减振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7]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8] 1:前散热器;
[0019] 2:减振垫;
[0020] 21 :减振机构;
[0021] 3 :减振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 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车辆需要不断调整前散热器的设计以降低振动传递的问 题,提出了一种车辆前散热器、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
[0024] 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的,所述车辆前散热器1包括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其中所 述冷却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还包括减振机构21,所述减振机构21包括设置在所述散 热器和冷却风扇之间的安装孔,以及如图3所示的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减振插件3,所述 减振插件3包括一锥形安装头和一蘑菇状的减振头;所述安装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 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0025] 如图2所示的,在所述前散热器1的两侧还设有减振垫2。如图2所示的,在本实 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散热器上设置了四个减振机构21,且四个减振机构分别设置 在散热器与冷却风扇的边沿。
[0026]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 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的安装孔内的如图3所示的减振插件3,所述减振插件3包括一锥形 安装头和一蘑菇状的减振头;所述安装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0027] 上述方案中,在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增加了定位孔,并设置了减振插件。这种结 构可以通过增设减振机构的方式来降低前散热器的振动传递,有效避免在汽车研发过程中 频繁调整冷却风扇的设计导致的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0028]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 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其中所述冷却风扇固定在所述散热器 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之间的 安装孔,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减振插件,所述减振插件包括一锥形安装头和一蘑菇 状的减振头;所述安装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散热器的两侧还设有 减振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散热器上设有四个减振 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减振机构分别设置于 所述散热器与冷却风扇的边沿。
5. -种车辆前散热器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 的安装孔内的减振插件,所述减振插件包括一锥形安装头和一蘑菇状的减振头;所述安装 头与减振头之间设有颈部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文档编号】B60K11/04GK203832239SQ20142017936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张海娟, 刘建娅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