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30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回转支座因分开制作而存在轴孔的同轴度、耳板的平行度和对称度均不能保证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由第一纵梁、第一横梁、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焊接而成的方形整体结构的主体构架;该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的凹槽内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套管与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销轴与第一套管紧配合,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销轴与第二套管紧配合,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性好、承载大、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简单的特点,主要用于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
【专利说明】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金属矿、水利工程等大型工地实用的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部件。
【背景技术】
[0002]矿用自卸车属于一种非公路自卸车,多用于大型露天煤矿、金属矿区,是现代矿山企业重要的运输设备,载重量也从20吨到400吨不等。由于车厢整体尺寸太大(宽度在7m左右),矿用自卸车车厢大多采用分块制作,常见的是把车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制作、加工,然后分别运输到安装现场,再把两部分进行对接拼焊。传统车厢回转支座如图4所示的制作加工也分为两部分,分别焊接在车厢左右两部分上,然后现场进行拼接。由于回转支座右半部分18、回转支座左半部分19是分开制作,其轴孔的同轴度、耳板的平行度和对称度均不能保证,车厢和车架的对接安装也受到影响。另外,车厢在装载、运输和举升卸货过程中,货物对车厢底板及中间对接焊缝冲击力很大。由于传统方法制作的回转支座是分开加工,其整体承载性和强度均不太好,车厢中间对接焊缝易开裂。另外,传统的支座轴孔内没有套管(见图5),如有磨损,需更换整个回转支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结构的回转支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此回转支座整体结构性好、承载大、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简单。在举升卸货过程中回转支座套管与销轴间无磨损、无匡动,安全可靠,能提高车厢整体的使用效率和寿命,并降低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纵梁、第一横梁、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焊接而成的方形整体结构的主体构架;该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的凹槽内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套管与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销轴与第一套管紧配合,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销轴与第二套管紧配合,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的两侧设有补强板。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的底部对称焊接有第
一走线管、第二走线管。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的两个端面为倾斜断面;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两个端面为横断面。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内部对应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腹板位置焊有补强筋板。
[0009]由于本实用新型回转支座为单独制作,因而焊接、安装和机加工工艺均比较简单易行,对机加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其加工精度也容易得到保证,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由于车厢翻转销轴穿在回转支座套管和车架尾部支座中,并用螺栓连接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性好、承载大、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矿用自卸车的车厢总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0013]图4是传统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传统回转支座的剖视图。
[0015]图中:第一纵梁1、第一横梁2、第一销轴固定螺栓3、第一套管4、第一销轴5、第二横梁6、第一走线管7、第二走线管8、第二纵梁9、第二销轴固定螺栓10、第二销轴11、第二套管12、车厢前纵梁13、回转支座14、车厢底板15、车厢后纵梁16、低板现场对接焊缝17、回转支座右半部分18、回转支座左半部分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回转支座14包括由第一纵梁1、第一横梁2、第二纵梁9和第二横梁6焊接而成的方形整体结构的主体构架。第一纵梁I与第二纵梁9之间的间距与车厢底板15上车厢后纵梁16之间的间距、车厢前纵梁13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9的两个端面为倾斜断面,可分别与车厢后纵梁16、车厢前纵梁13的两个倾斜断面对应焊接,为主要的承载件,更加牢固。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6的间距与车厢底板15上对应横梁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6的两个端面为横断面,两端连接在纵梁的侧板上。第一套管4镶嵌在第一纵梁I内,两侧有补强板进行补强,第一销轴5和第一套管4紧配合,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螺栓3把第一销轴5和第一套管4固定在一起,防止第一销轴5转动和纵向窜动。第二套管12镶嵌在第二纵梁9内,两侧有补强板进行补强,第二销轴11与第二套管12紧配合,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螺栓10把第二销轴11与第二套管12固定在一起,防止第二销轴11转动和纵向窜动。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9内部对应于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6腹板位置焊有补强筋板,此结构不仅对纵梁起到补强作用,还使得整个回转支座的整体承载性更好。第一横梁2或第二横梁6的底部对称焊接有第一走线管7、第二走线管8,以便于车厢转向灯的布线,使得车厢的布线更为紧凑、美观。
[0018]回转支座加工过程:回转支座单独拼装、焊接,时效处理后上镗铣床进行镗孔(镗套管的内孔)、铣面(铣套管两端的补强板)等机加工,最后整体拿到拼装好的车厢底板上进定位,焊接固定工艺螺栓。在车厢运输的过程中,车厢和回转支座是分开运输的,到矿区安装现场再通过工艺螺栓进行定位焊接到车厢底板上。由于回转支座外形尺寸小、结构简单,所以在做时效处理和机加工时,工艺简单易行,精度上易保证。
[0019]回转支座14焊接在车厢底板15上,车厢和车架在回转支座14处通过销轴连接,起到举升卸货时的转动和承载作用。工作举升时,回转支座14在举升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力,是主要的承载件。[0020]工作举升时,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11通过第一销轴固定螺栓3、第二销轴固定螺栓10的固定和回转支座14同步转动,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11和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12之间没有相对转动,无磨损,回转支座14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权利要求】
1.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纵梁(I)、第一横梁(2)、第二纵梁(9)和第二横梁(6)焊接而成的方形整体结构的主体构架;该第一纵梁(I)、第二纵梁(9)的凹槽内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套管(4)与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11)与第二套管(12);所述第一销轴(5)与第一套管(4)紧配合,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螺栓(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销轴(11)与第二套管(12)紧配合,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螺栓(10)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12)的两侧设有补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梁(2)或第二横梁(6)的底部对称焊接有第一走线管(7)、第二走线管(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纵梁(I)、第二纵梁(9)的两个端面为倾斜断面;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6)的两个端面为横断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自卸车车厢回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纵梁(I)、第二纵梁(9)内部对应于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6)腹板位置焊有补强筋板。
【文档编号】B60P1/28GK203766581SQ201420185386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韩阁, 张光明, 李满, 袁强, 段蒙蒙, 何奇, 杨正昌, 李聪力 申请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