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93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所述汽车后拖钩装饰包括设置在汽车尾部的尾端板和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平行于车身宽度的方向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背向车身的一侧,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或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防撞梁共同形成闭合环形结构,所述闭合环形结构设置有平行于车身长度方向的通孔;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拖钩,其第二端沿趋近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拖钩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同时还能保证了汽车后拖钩装置的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后拖钩装置是汽车上的重要的应急部件,当车辆因发生故障或陷入泥泞等原因无法行驶时,需要通过后拖钩装置连接到其它车辆或其它动力装置,以拖走无法行驶的车辆。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汽车后拖钩装置的强度要求较高,以使其能够承受很大的拉力。
[0003]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包括防撞梁1、吸能块2、吸能块安装板3、尾端板4和后拖钩5。所述尾端板4设置在车身的尾部,所述吸能块安装板3连接在所述尾端板4的外侧,所述吸能块2安装在所述吸能块安装板3上,所述防撞梁I平行于车身的宽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吸能块2上,所述防撞梁I在远离车身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后拖钩5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其第一端(图1中的左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其第二端延伸到车身的外部。当车辆无法行驶时,可以将所述后拖钩5的第二端通过链条或钢丝绳等连接到其它车辆或其它动力装置上,以完成对汽车的拖拽。但是,这种汽车后拖钩装置为了提升强度,其防撞梁I 一般比较厚重,另外还增设了吸能块2,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增加了整车的重量。
[0004]图2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图1所示的第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相比,取消了吸能块结构,防撞梁6直接焊接在尾端板4上,而且防撞梁6设计为单层结构,虽然这种设计结构相对简单,也能有效减轻整车的重量,但是若将后拖钩(图2中未示出)连接在防撞梁6上,由于防撞梁6为简单的单层结构,使整个汽车后拖钩装置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强度。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从而在减轻整车重量的同时保证汽车够脱钩装置具有理想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的汽车后拖钩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尾部的尾端板和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平行于车身宽度的方向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背向车身的一侧,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还包括:
[0008]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或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防撞梁共同形成闭合环形结构,所述闭合环形结构设置有平行于车身长度方向的通孔。
[0009]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拖钩,其第二端沿趋近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0010]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进一步,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分别与所述防撞梁和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0011]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更进一步,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固定连接。
[0012]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进一步,所述防撞梁的横截面是一边开口的四边形,所述四边形开口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防撞梁通过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在所述四边形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四边形的开口 ;所述第二加强件是由五面壁构成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中无壁的一面连接到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
[0013]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拖钩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0014]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拖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拖钩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拖钩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所述套筒的第二端沿趋近于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套筒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0015]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套筒沿第二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的外表面抵接。
[0016]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远离车身的一面。
[0017]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中与无壁的一面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0018]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加强筋沿车身长度的方向设置。
[001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拖钩装置,通过优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具体地,是在防撞梁的内侧或外侧设置加强件,使加强件与防撞梁形成闭合环形结构,并将后拖钩固定穿设在闭合环形结构中,从而使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同时还保证了汽车后拖钩装置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7]图7是图6中套筒的立体图;
[0028]图8是图7中A-A向剖视图;
[0029]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四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1]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包括尾端板10、防撞梁20、加强件30和拖钩组件40。所述尾端板10设置在汽车的尾部,所述防撞梁20连接在所述尾端板10上,具体地,所述防撞梁20沿平行于车身宽度的方向连接在所述尾端板10上背向车身的一侧。所述加强件30连接在所述防撞梁20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或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防撞梁20共同形成闭合环形结构,所述闭合环形结构设置有平行于车身长度方向的通孔。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一端设置有拖钩41,其第二端沿趋近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趋近于车身的方向是指由车身的远处指向车身的方向,即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二端从车身的后部沿指向车身的前部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拖钩组件40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0032]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防撞梁20上设置所述加强件30,使所述防撞梁20与所述加强件30共同形成闭合环形结构,所述拖钩组件40与所述防撞梁20和所述加强件30均固定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设置其他厚重的部件(如吸能块等),并且所述防撞梁20也可以设置成单层的较轻便的结构,一方面保证了整车的轻便性能,同时提升了拖钩组件40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汽车后拖钩装置的强度。
[0033]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为了描述方便,图4只示出了其中部分部件。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件30包括第一加强件31,所述第一加强件31连接在所述防撞梁20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件31与所述防撞梁20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第一加强件31具有朝向靠近车身的方向(图4中向左的方向)的凸起部,所述防撞梁20具有朝向远离车身的方向(图4中向右的方向)的凸起部,所述防撞梁20的凸起部的高度范围可以优选为Omm至45mm,所述防撞梁20的厚度范围可以优选为1.8mm至
2.2_,所述第一加强件31的凸起部与所述防撞梁20的凸起部共同形成第一闭合环形结构51。
[0034]设置在所述第一闭合环形结构51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防撞梁20的凸起部,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件31的凸起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一端(图4中的右端)设置有所述拖钩41,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40分别与所述防撞梁20和所述第一加强件31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拖钩组件40同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点焊等方式连接。
[0035]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截面图,为描述方便,图5同样只示出其中的部分部件。如图5所示,所述加强件30包括第二加强件32,所述第二加强件32连接在所述防撞梁20上远离车身的一侧。与第一种实施例相类似,所述防撞梁20和所述第二加强件32均是单层结构,所述防撞梁20沿朝向车身的前部方向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二加强件32沿朝向车身的后部的方向设置有凸起部,所述防撞梁20的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加强件32的凸起部共同形成第二闭合环形结构52,通过所述第二闭合环形结构52提升所述拖钩组件40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32的厚度范围可以优选为1.5mm至2.2mm,所述第二加强件32的凸起部的高度范围可以优选为20mm至30mm。
[0036]设置在所述第二闭合环形结构52上的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20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拖钩组件40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强件32和所述防撞梁2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撞梁20与所述第二加强件32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点焊连接,所述拖钩组件40与所述防撞梁20、以及所述第二加强件3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0037]图6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截面图;图7是图6中套筒42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A-A向剖视图。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防撞梁20的横截面是一边开口的四边形,所述四边形开口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防撞梁20通过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尾端板10上。
[0038]所述加强件30同时包括所述第一加强件31和所述第二加强件32。所述第一加强件31连接在所述防撞梁20上靠近车身的一侧,即设置在所述防撞梁20与所述尾端板10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31连接在所述防撞梁20的截面四边形的开口处,并封闭截面四边形的开口。所述第二加强件32连接在所述防撞梁20上远离车身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32是由五面壁构成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中无壁的一面连接到所述防撞梁20上远离车身的一侧。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加强件31与所述防撞梁20共同形成第一闭合环形结构51,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与所述防撞梁20共同形成第二闭合环形结构
52。所述防撞梁2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加强件31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上设置有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同轴设置,其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并且该中心轴线贯穿所述第一闭合环形结构51和所述第二闭合环形结构52,以利于所述拖钩组件40的穿设。
[00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拖钩组件40包括拖钩41和套筒42,所述套筒4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拖钩4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拖钩41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套筒42的第一端(图6中的右端);所述套筒42的第二端沿趋近于车身的方向(图6中从右向左的方向)顺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套筒42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闭合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拖钩组件40的连接强度更高。
[0040]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套筒42沿第二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壁43,所述限位壁43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的外表面抵接。具体地,所述限位壁43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51的外壁抵接,即与所述第一加强件31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抵接。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壁43限制所述拖钩组件40沿车身从前向后方向上相对于车身的位移,即限制所述拖钩组件40沿图6中从左向右方向上的位移,从而提高所述拖钩组件40的连接强度。
[0041]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拖钩装置第四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如图9所示,所述防撞梁20是槽状结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车身宽度的方向设置,所述防撞梁2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第一加强件31是由三面壁构成的槽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加强件31的开口朝向所述防撞梁20,并与所述防撞梁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件32是由五面壁构成的槽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上无壁的一面与所述防撞梁20固定连接。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尾端板10上远离车身的一面,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一端顺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并与三个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在保持所述拖钩组件40与所述防撞梁20、所述第一加强件31和所述第二加强件32连接的同时,将所述拖钩组件4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尾端板10上,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尾端板10能够承担一部分载荷,从而提高了所述拖钩组件40的连接强度。
[0042]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中与无壁的一面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壁上设置有加强筋33,以减少所述第二加强件32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从而减少所述拖钩组件40在长度方向上的形变,增加所述拖钩组件40的强度。所述加强筋33优选地可以沿车身长度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上,也可以设置为水滴形状,并连接在所述第二加强件32上的壁之间的连接处,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形变量。
[004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拖钩装置,通过优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具体地,是在防撞梁20的内侧或外侧设置加强件30,使加强件30与防撞梁20形成闭合环形结构50,并将后拖钩41固定穿设在闭合环形结构50中,从而使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同时还保证了汽车后拖钩装置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
[00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尾部的尾端板和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平行于车身宽度的方向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背向车身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还包括: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或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防撞梁共同形成闭合环形结构,所述闭合环形结构设置有平行于车身长度方向的通孔; 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拖钩,其第二端沿趋近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分别与所述防撞梁和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横截面是一边开口的四边形,所述四边形开口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防撞梁通过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在所述四边形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四边形的开口 ;所述第二加强件是由五面壁构成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中无壁的一面连接到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拖钩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拖钩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拖钩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所述套筒的第二端沿趋近于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套筒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沿第二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的外表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远离车身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中与无壁的一面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壁上设置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车身长度的方向设置。
【文档编号】B60D1/56GK204095416SQ20142047306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汪霞, 寇宏滨, 石锦, 徐凯, 卢宇峰, 王得天, 赵婷婷, 黄歆明, 雷晓东, 程超, 赵阳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