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990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的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包括有:于一轮圈框所围设内径缘设有呈薄板状的至少一薄板轮辐组,并于其上一体环设形成有至少一薄板轮辐;设于各所述轮圈框及薄板轮辐组间的若干定位组,与设于各所述轮圈框及薄板轮辐组中心部位的一轮毂组4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金属薄板以一体方式冲压形成具多辐板环设的轮辐组,配合一定位组于环设薄板轮辐延伸部位的凸缘后进行穿设,再螺设定位于框体上,使所述定位组同时具有定位及微调等双重效果,且可依需求增加辐板数量,以增加对框体拉引的部位,同时以一体式整片形成,可有效将来自框体及轮毂组的力量均力分散,而具有较高的力量承受性,其强度高又可降低断辐的情形发生。
【专利说明】自行车的轮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尤指一种以薄板弯折一体形成板体状的轮辐板,以增进轮圈支撑强度,及简化组设与调整作业的自行车轮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的轮圈主要为提供自行车车架可于地面上顺畅滚动的组件,其一方面可接受链条装置驱动,另一方面则必须承受来自车架与骑乘者体重、及地面冲击等力量,因此自行车轮圈其在真圆度、旋转顺畅度及强度等部分必须符合较高的结构设计要求。
[0003]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大致上为框体围设成一圆框状,结合于框体中央设置一轮毂座,以及于框体及轮毂座间以放射状环设有至少一轮辐组件,为轮圈的整体结构;其中框体的外径缘可与一轮胎接设;所述轮毂座内则设有可与车架相接设的一轮轴组;借由上述构件,使各所述轮毂座、轮辐组件及框体等整体轮圈结构可于所述轮轴组上作顺畅的旋转。
[0004]以轮辐组件作进一步分析,以其两端分别组设于各所述框体及轮毂组间,借各所述轮辐组件一端固接环设于所述轮毂组外径缘,并同时拉引固接于框体的另一端,可有效维持框体的真圆度。一般常见的轮辐组件依其结构大致可分为「辐条式」及「辐板式」两大类,其中「辐条式」指以条状的金属条作为拉引框体,其多以钢丝或钢条为其应用;「辐板式」则指以预定轮廓的板体状配合预设材质作为拉引框体维持真圆度。
[0005]按,现有属「辐条式」的轮辐组件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94220389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轮圈组」,其包括一围绕一中心轴线设置的围绕壁,以及数片沿着围绕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往径向外端突出的第一架设壁,在每一架设壁上都具有一个第一架设孔;一轮框,围绕所述花毂;及数条轮辐钢丝,用以连结所述花毂及轮框,每条轮辐钢丝都包括两个安装在轮框上的组装部、一穿过花毂的架设孔的架靠部,以及两个介于架靠部及组装部间的延撑段。
[0006]另有一种现有属「辐条式」的轮辐组件结构,如中国台湾第102204779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轮圈辐条的结构」,包括:数个辐条本体;一黏合于所述些辐条本体至少一端处、以减少磨耗的锁合件;及一与所述锁合件相互耦接的固定件。
[0007]前述属「辐条式」的轮辐组件结构,均为利用钢丝条或辐丝条以放射状环设于所述轮毂组的外径缘及框体内径缘之间,其中第一种结构为一钢丝弯折穿设于所述轮毂组上后,其两端分别固设于框体于二预设部位,第二种则以一钢丝未弯折而使其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轮毂组的外径缘及框体内径缘,故两种结构有所差异。但是,此类钢条或钢丝的拉引方式,在组装并同步调整框体真圆度时,必须将环设的各所述辐条逐一接设于各所述轮毂组及框体上后并进行螺旋调整,此一组装调整作业于技术上相当困难,必须有相当资历的技术人员才得调整出符合真圆精度要求的框体;另一方面,条状式轮辐于骑乘路况差的路段时,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形,一经断辐则框体局部以致丧失拉引力,且逐渐失去其真圆度,并使框体产生变形,进而造成骑乘上的危险。由于框体的真圆度因大大影响轮圈骑乘时的顺畅性及安全性,为能解决辐条于调整上的问题,因而业界则发展出「辐板式」的轮辐结构。
[0008]目前,现有属「辐板式」的轮辐组件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91206171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轮圈结构的改良」,其构成包括:一轮圈本体、一轮辐组及一轮轴组;其中所述轮辐组支撑架设于轮圈本体内径缘处,而轮轴组则搭设于轮辐组中央部,使轮轴组与自行车前叉或后叉相互连结后,得使轮圈产生旋转功效者;其特征在于:上述轮辐组包括有弯折概呈拱桥状的左、右对称轮辐片,使轮辐片中央段得适当弯突成一隆突部,并令左、右轮辐片以垂直交叉配置,同时隆突部分别突伸于左右侧的形态,于中央段隆突部间锁设轮轴组后,得将左、右轮辐片四端点分别锁固于轮圈本体内径壁缘上,以构成所需的轮圈结构者。
[0009]另有一种现有属「辐板式」的轮辐组件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96142798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的嵌卡式轮辐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轮毂座,其外缘径预定部位设有至少一接设部;至少一轮辐,其一端套设于所述接设部,另一端则与一轮圈相接设;所述轮辐具有一套接环,并使若干预定数量的轮辐以所述轮毂的轴向将各所述套接环呈迭置套设于所述接设部上,各所述轮辐于各所述轮毂座及轮圈间则分别呈预设角度的放射状态;一嵌卡装置,设于各所述轮辐及接设部相互套设的部位,提供所述轮辐可于所述接设部上呈稳固定位不旋转的状态。
[0010]上述所揭第三种及第四种结构中,均属于「辐板式」的自行车轮辐组件,其中第三种属「一体型」即以一体方式形成一整体状的辐板,再将二辐板使其相互呈交叉位置分别接设于轮毂座的两侧;第四种结构则以「分离型」的若干辐板以放射状环设于轮毂座的一侧,轮毂座的另侧亦相同方式组设各所述辐板。
[0011]前述「分离型」的轮辐结构,于组装及调整时仍必须逐一将各所述辐板两端分别组接定位于各所述轮毂座及框体间,且于轮圈滚动骑乘时各别承受地面的冲击力,及车架与骑乘者重量的下压力,以单片分离的轮辐而言,即使呈板状其强度已较优于条状辐条,然而各力量均得由各别单一辐板来承受,以致产生破裂的机率高。相较的下,「一体型」的轮辐结构为整体辐板来承接地面的冲击力及车架与骑乘者重量的下压力,则其承受性又较佳于各别的单片分离型辐板。
[0012]但是,现有「一体型」的轮辐结构其轮辐,于轮毂座的一侧其轮辐仅能以单一径向延伸至框体,除无法再另增设其它辐板,亦无法增加可提供拉引框体真圆度的辐板构件,使得仅得以单一径向拉引框体于两处,轮毂座两侧的轮辐板虽呈交叉垂直状设置,亦仅最多可拉引框体于四处,使得提供拉引框体呈真圆的部位过少,以致无法达到必须具高真圆度精度需求;另一方面,前述第三种的「一体型」轮辐结构,仅以于轮辐板的两端分别锁设于框体的两处,因其未具有可调整功能,而无法作进一步进行拉引调整真圆度的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001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利用金属薄板以一体方式形成具多辐板环设的轮辐组,而具有可依需求增加辐板数量,以增加对框体拉引的部位,因应较高真圆精度需求时,可达到较佳的框体真圆度。
[0014]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以薄板以一体方式冲压形成具多辐板环设的轮辐组,配合一定位组于环设薄板轮辐延伸部位的凸缘后进行穿设,再螺设定位于框体上,使所述定位组同时具有定位轮辐组于框体上的功能,以及可提供框体受拉引后其真圆度的微调等双重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一体形成的薄板轮辐具有多辐板环设,尤其以一体式整片形成,可有效将来自框体及轮毂组的力量均力分散,而具有较高的力量承受性,其强度高又可降低断辐的情形发生。
[0016]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定位组利用于薄板轮辐上形成凸缘状的定位缘,配合环设于所述定位缘上并穿设的钢条状定位件,两者以充份接触相当面积并卡制定位,可将力量借由接触部位传递,减少单一部位受力的情形,而具有薄板轮辐组及定位组间力量分散的效果,进而降低由定位件部位发生断裂的情形。
[00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8]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包括有:
[0019]一轮圈框,呈环设框体状;
[0020]至少一薄板轮辐组,呈薄板状,设于所述轮圈框所围设内径缘,并于其上一体环设形成有朝所述轮圈框内径缘延伸的至少一薄板轮辐;
[0021]一定位组,设于各所述轮圈框及薄板轮辐间,其具有设于所述薄板轮辐延伸端上呈凸状的一定位缘,为薄板弯折方式形成预设形状,于所述定位缘的凸缘轮廓预设部位绕设有呈条状的一定位件,于绕设后其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薄板轮辐于二预设部位,再朝所述轮圈框延伸穿设,并配合二锁固件由所述轮圈框外径穿设,以分别螺设所述定位件的两穿设端,使所述薄板轮辐组锁固定位于所述轮圈框上;
[0022]一轮毂组,设于各所述轮圈框及薄板轮辐的中心部位,以提供一轮轴组件组设且可于其内顺畅旋转的部位,其具有穿设于所述薄板轮辐中央处的一套座,及分别于所述套座两侧锁固的二固接座,使所述轮毂组可固接于所述薄板轮辐组的中心轴线部位。
[0023]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各所述薄板轮辐及套座间以凹凸方式相互嵌设卡制,于所述薄板轮辐中央以薄板弯折方式形成环设齿状的若干第一卡部;于所述套座上相对于所述薄板轮辐的接设部位,则形成有可与各所述第一卡部相互嵌设的若干第二卡部。
[0024]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所述定位件为可弯折的金属材质制成。
[0025]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各所述薄板轮辐预设部位形成有贯设状的一镂空部。
[0026]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所述轮毂组具有一筒座,同轴线方式套设于所述套座外部,其两侧端缘可分别抵接于二薄板轮辐的侧面上。
[0027]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各所述套座及固接座两者以螺设方式相接设,所述套座的螺纹设于所述第一卡部上,于所述第一、第二卡部相互嵌设后,所述第一卡部及其上螺纹外露于所述第二卡部有相当高度,提供与所述固接座相互螺设的部位。
[0028]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所述第一卡部预设部位凸设有预设高度的一抵缘,提供所述第二卡部嵌设后所述薄板轮辐侧缘面可抵接定位的部位。
[0029]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所述定位缘以薄板弯折方式在所述薄板轮辐上的一侧形成凸缘状,并同时于另一侧形成凹槽状。
[0030]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各所述薄板轮辐组、薄板轮辐及定位缘等构件,为复合材质制成。
[0031]上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各所述薄板轮辐组、薄板轮辐及定位缘等构件,为塑性材质制成。
[00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利用金属薄板以一体方式形成具多辐板环设的轮辐组,而具有可依需求增加辐板数量,以增加对框体拉引的部位,因应较高真圆精度需求时,可达到较佳的框体真圆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一。
[003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004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三。
[004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定位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0044]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定位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004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其中:
[0047]轮圈框10轮毂组40
[0048]薄板轮辐组20套座41
[0049]薄板轮辐21第二卡部411
[0050]第一^^部211 抵缘 412
[0051]镂空部22固接座42
[0052]穿设孔23筒座43
[0053]定位组30轮轴组件50
[0054]定位缘31
[0055]定位件32
[0056]锁固件33。

【具体实施方式】
[0057]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先以金属冲压一体成形薄板状轮辐的应用方式作实施说明,其主要包括有:一轮圈框10,以及设于所述轮圈框内部的二薄板轮辐组20,与设于各所述轮圈框10及薄板轮辐组20间的若干定位组30,与设于各所述轮圈框10及薄板轮辐组20中心部位的一轮毂组40。
[0058]所述轮圈框10,呈环设框体。
[0059]各所述薄板轮辐组20,呈薄板状,设于所述轮圈框10所围设内径缘,并于其上一体环设形成有朝所述轮圈框10内径缘延伸的五薄板轮辐21 ;各所述薄板轮辐21预设部位形成有贯设状的一镂空部22。
[0060]各所述定位组30,设于各所述轮圈框10及薄板轮辐21间,其具有设于所述薄板轮辐21延伸端上呈凸状的一定位缘31,为薄板弯折方式形成预设形状,所述定位缘31以薄板弯折方式于所述薄板轮辐21上的一侧形成凸缘状,并同时于另一侧形成凹槽状;于所述定位缘31的凸缘轮廓预设部位绕设有呈条状的一定位件32,为可弯折的金属材质应用,于绕设后其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薄板轮辐21于二预设部位,再朝所述轮圈框10延伸穿设;二锁固件33,由所述轮圈框10外径穿设以分别螺设所述定位件32的两穿设端,使所述薄板轮辐组20锁固定位于所述轮圈框10上。
[0061]所述轮毂组40,设于各所述轮圈框10及薄板轮辐21的中心部位,以提供一轮轴组件50组设且可于其内顺畅旋转的部位;一套座41,穿设于所述薄板轮辐21中央处;二固接座42,分别于所述套座41两侧锁固,使所述轮毂组40可固接于所述薄板轮辐组20的中心轴线部位;各所述薄板轮辐21及套座41间以凹凸方式相互嵌设卡制,于所述薄板轮辐21中央以薄板弯折方式形成环设齿状的若干第一卡部211 ;于所述套座41上相对于所述薄板轮辐21的接设部位,则形成有可与各所述第一卡部211相互嵌设的若干第二卡部411 ;所述第一卡部211预设部位凸设有预设高度的一抵缘(212),提供所述第二卡部411嵌设后所述薄板轮辐21侧缘面可抵接定位的部位;各所述套座41及固接座42两者以螺设方式相接设,其中所述套座41的螺纹设于所述第一卡部411上,于所述第一、第二卡部211411相互嵌设后,所述第一卡部411及其上螺纹外露于所述第二卡部211有相当高度,可提供与所述固接座42相互螺设锁固的部位;一筒座43,同轴线方式套设于所述套座41外部,其两侧端缘可分别抵接于各所述薄板轮辐21的侧面上。
[0062]借由上述构件,利用金属薄板以一体方式冲压形成具多个所述薄板轮辐21环设的所述薄板轮辐组20,配合所述定位组30于环设所述薄板轮辐21延伸部位的所述定位缘31后穿设所述穿设孔23至后方,再螺设定位于所述框体10上,使所述定位组30同时具有定位及微调等双重效果,且可依需求增加各所述薄板轮辐21数量,以增加对所述框体10拉引的部位,同时以一体式整片形成的所述薄板轮辐组20,可有效将来自各所述框体10及轮毂组40的力量均力分散,而具有较高的力量承受性,其强度高又可降低断辐的情形发生,故整体结构可达便利实用性者。
[0063]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0064]本实用新型的组设,请参照图3、图5及图9所示,首先预先以挤制方式将所述框体10 —体形成具凹槽及中空柱预设形状的轮框,再于适当部位由所述框体10的凹槽侧钻设若干组设孔后,将所述框体10前后端面相接,以弯曲围成圆形框状;再以冲压成形方式一体形成所述薄板轮辐组20,同时形成各所述薄板轮辐21、定位缘31、穿设孔23、镂空部22及第一^^部211等构件。组设时,将所述筒座43套设于所述套座41外,此时所述套座41两侧的各所述第二卡部411及抵缘412分别外露于所述筒座43外;将所述薄板轮辐组20分别接设于各所述筒座43及套座41的两侧端面,此时所述薄板轮辐组20的接设面抵接于所述抵缘412,且呈齿状环设的各所述第一、第二卡部211、411其凹凸部相互卡设,再以各所述固接座42分别螺设于所述第二卡部412上予以锁固定位;将各所述定位件32分别围设于所述定位缘31外后,穿设各所述穿设孔23使所述定位件32的两端延伸;将各所述定位件32的延伸端穿设于所述框体10预设部位,并配合各所述锁固件33由所述框体10外径缘穿设螺接于各所述定位件32的延伸端上,使所述薄板轮辐21及其上的轮毂组40接设定位于所述框体10内,即组设完成。
[0065]请参照图10,于所述轮毂组40内则再进一步组设所述轮轴组件50,使本实用新型可与车架相结合,并可让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可于车架上顺畅地转动。
[0066]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框体10真圆精度调整时,请参照图11及图12,旋转各所述锁固件33除了可使所述定位件32与定位缘31间的距离缩小,进而相互紧箍抵接以迫紧外,另一方面可作为调整所述薄板轮辐21延伸端与所述框体10内径缘间的距离,亦即指可调整各所述薄板轮辐21及框体10间的拉引距离,而可有效调整所述框体10的真圆度。由于自行车轮圈的真圆度攸关轮圈于骑乘时滚动的顺畅性,真圆度不佳的轮圈略呈变形状,于地面上滚动时则顺畅性亦不佳,与地面的磨灭力增加而影响骑乘速度,因此如欲获得较佳的滚动顺畅性,则必须使所述框体10呈较佳的真圆度,若真圆精度提高,可增进骑乘时的速度,亦可达到骑乘时较为省力的效果。
[0067]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薄板轮辐组20以金属冲压方式的单一制程,一次且一体形成各所述薄板轮辐21、定位缘31、穿设孔23、镂空部22及第一卡部211等构件,配合所述定位件32以绕设各所述定位缘31及穿设所述薄板轮辐21后,再进一步螺设于所述框体的结构设计,可达到下列功效:
[0068]一、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体方式冲压成形所需各所述薄板轮辐21的数量,可依需求增加所述薄板轮辐21以相对增加拉引所述框体10的部位,借以因应对于轮圈真圆精度要求较高时,可达到较佳的真圆度,以提升骑乘的速度及顺畅性。
[0069]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定位组30以所述定位件32,于环设所述薄板轮辐21延伸部位的各所述定位缘31后,再穿设各所述薄板轮辐21至后方,最后螺设定位于所述框体10上,因而具有将各所述薄板轮辐组20及轮毂组40定位固设于所述框体10的功能;另一方面,亦具有调整各所述薄板轮辐21延伸端与所述框体10的距离,借以调整拉引所述框体10真圆状态,而具有所述框体真圆度的微调效果;故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定位组具有双重功效。
[0070]三、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薄板轮辐组20以金属冲压的单一制程方式一体形成各所述薄板轮辐21、定位缘31、穿设孔23、镂空部22及第一^^部211等构件,于制程上大大减少制造流程,于组设上亦有效简化构件组装作业,使制程及组设时间快速,而具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0071]四、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定位组30于各所述框体10及薄板轮辐21间的微调作业亦相当简便,维修时无需拆解本实用新型任何构件即可旋调各所述锁固件33即可进行调整,故具有便利性及实用性。
[0072]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薄板轮辐21以一体式整片金属薄板形成,除具有多辐板环设外,其一体式金属薄板可有效将来自各所述框体10及轮毂组40的力量均力分散至整片金属薄板,减少力量集中于某一部位而造成断裂的状况,因而具有较高的力量承受性,故其强度高又可解决现有辐条式结构容易发生断辐的问题,可有效降低断辐情况产生。
[0073]六、各所述定位缘31及定位件32以绕设紧箍的方式相互接设,其利用于所述薄板轮辐21上冲压形成凸缘状的所述定位缘31,配合环设于所述定位缘31外围后再行穿设所述薄板轮辐21的钢条状所述定位件32,进而锁固于所述框体10上的结构设计,可使各所述定位缘31及定位件32两者以充份接触相当面积,且于所述定位件32穿设至所述定位缘31后方而定位,借使将整体轮圈承受的力量有较大面积的传递,而使各所述薄板轮辐组20及定位组30间具有力量分散的效果,可解决因小面积传导力量容易因剪力于所述部位造成断裂的问题。
[0074]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镂空部22则具有可减轻所述薄板轮辐组20的重量,以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筒座43具有防止水分或尘土进入所述套座41内,而具有防水及防尘效果,同时又提供两侧各所述薄板轮辐组20于中央预设部位结合所述抵缘412而共同形成较大面积的抵接部位,可使相关构件的组设达到较为稳固的效果。
[0075]此外,本实用新型以一体方式形成所述薄板轮辐组20,同时形成各所述薄板轮辐21、定位缘31、穿设孔23、镂空部22及第一卡部211等构件,除前述利用金属材质以冲压加工制程一次成形的方式外,亦可利用碳纤维或塑性材质,配合各材质特性不同而实施其各式加工方式所应用而一体形成的制造方法,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0076]请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所述薄板轮辐组20可依需求增加各所述薄板轮辐21的数量,同样于冲压加工时以单一制程一体方式形成,无须其它额外的加工流程;此一实施方式借由所述薄板轮辐21的数量增加,以相对增加拉引所述框体10的部位,配合所述定位组30适当的微调作业,以因应对于轮圈真圆精度要求较高时,可达到较佳的真圆度,以提升骑乘的速度及顺畅性。其它组设方式、调整作业及所预期达到的功效,均与前述实施例完全相同。
[0077]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自行车的轮圈结构」,提供一具可简化制程及组设作业,且具轮圈框真圆精度微调功能,及具较高冲击承受力及强度的自行车轮圈结构,主要利用金属薄板以一体方式冲压形成具多个所述薄板轮辐环设的所述薄板轮辐组,配合所述定位组于环设所述薄板轮辐延伸部位的所述定位缘后穿设所述穿设孔至后方,再螺设定位于所述框体上,使所述定位组同时具有定位及微调等双重效果,且可依需求增加各所述薄板轮辐数量,以增加对所述框体拉引的部位,同时以一体式整片形成的所述薄板轮辐组,可有效将来自各所述框体及轮毂组的力量均力分散,而具有较高的力量承受性,其强度高又可降低断辐的情形发生。
[0078]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为了清楚地说明各部件的组合关系,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部件的组合是实现哪种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装置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轮圈框,呈环设框体状; 至少一薄板轮辐组,呈薄板状,设于所述轮圈框所围设内径缘,并于其上一体环设形成有朝所述轮圈框内径缘延伸的至少一薄板轮辐; 一定位组,设于各所述轮圈框及薄板轮辐间,其具有设于所述薄板轮辐延伸端上呈凸状的一定位缘,为薄板弯折方式形成预设形状,于所述定位缘的凸缘轮廓预设部位绕设有呈条状的一定位件,于绕设后其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薄板轮辐于二预设部位,再朝所述轮圈框延伸穿设,并配合二锁固件由所述轮圈框外径穿设,以分别螺设所述定位件的两穿设端,使所述薄板轮辐组锁固定位于所述轮圈框上; 一轮毂组,设于各所述轮圈框及薄板轮辐的中心部位,以提供一轮轴组件组设且可于其内顺畅旋转的部位,其具有穿设于所述薄板轮辐中央处的一套座,及分别于所述套座两侧锁固的二固接座,使所述轮毂组可固接于所述薄板轮辐组的中心轴线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薄板轮辐及套座间以凹凸方式相互嵌设卡制,于所述薄板轮辐中央以薄板弯折方式形成环设齿状的若干第一卡部;于所述套座上相对于所述薄板轮辐的接设部位,则形成有可与各所述第一卡部相互嵌设的若干第二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可弯折的金属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薄板轮辐预设部位形成有贯设状的一镂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具有一筒座,同轴线方式套设于所述套座外部,其两侧端缘可分别抵接于二薄板轮辐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套座及固接座两者以螺设方式相接设,所述套座的螺纹设于所述第一卡部上,于所述第一、第二卡部相互嵌设后,所述第一卡部及其上螺纹外露于所述第二卡部有相当高度,提供与所述固接座相互螺设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部预设部位凸设有预设高度的一抵缘,提供所述第二卡部嵌设后所述薄板轮辐侧缘面可抵接定位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缘以薄板弯折方式在所述薄板轮辐上的一侧形成凸缘状,并同时于另一侧形成凹槽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薄板轮辐组、薄板轮辐及定位缘构件,为复合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的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薄板轮辐组、薄板轮辐及定位缘构件,为塑性材质制成。
【文档编号】B60B3/00GK204123882SQ20142050299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黄政章 申请人:优贸仕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