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8750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电控部件越来越多,使得汽车上所有电控部件的总功耗越来越高。为了使蓄电池有限的电量支撑更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尽量减小电控部件的静态功耗,即:需要保证停车等休眠状态下电控部件的功耗较低。但是,为了使用户正常使用汽车的启动等功能,又需要保证电控部件能够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唤醒信号,以使电控部件从休眠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控部件的上电唤醒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电控部件和上电唤醒电路。其中,电控部件包括系统电源模块和主处理器,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可以是常电kl30。上电唤醒电路包括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各模块/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见图1。在图1中,当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系统电源模块和主处理器不工作,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正常工作,并且,辅处理器时刻监测是否接收到唤醒信号。若辅处理器监测到其接收了唤醒信号,则辅处理器控制系统电源模块上电,从而为主处理器供电,这样主处理器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实现唤醒电控部件的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正常工作,这会消耗一部分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场景下的电量消耗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件和控制电 路。电控部件包括系统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转换模块。第一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转换模块通过无源器件实现以下功能:若第一输入端输入唤醒信号,则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系统电源模块包括使能端,使能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其中,若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则系统电源模块为处理器供电。

该技术方案中,在由唤醒信号经无源器件转换之后得到的信号,使得系统电源模块的使能端有效时,系统电源模块为电控部件供电。与现有技术中的“因在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正常工作,而需要为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供电”的技术方案相比,不需要供电电源,因此能够节省电量。

可选的,无源器件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示例的,第一转换模块可以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每个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一种类型的唤醒信号;m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该情况下,该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每个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阻之间设置有二极管,其中,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输入端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连接。第二种,通过在第一转换模块中设置m个第一电阻和m个第二电阻实现,其中,每个第一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出端与一个第一输入端之间,m个所述第一电阻与m个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一一对应,不同的第一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出端与不同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每个第二电阻与第一输出端之间设置有二极管;其中,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阻连接,负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

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具有节省器件的有益效果,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唤醒信号的电压的差异较大的场景。

可选的,电控部件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收发器与处理器连接;第一转换模块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m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收发器与一个第一输入端连接。该可选的实现方式,能够将电控部件的收发器接收到的信号作为唤醒信号,从而提高系统性能。示例的,收发器与系统电源模块 的供电电源连接。这样,可以不需要额外的供电电源,即可实现前述的提高系统性能的效果。

可选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驱动模块。该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入端与处理器连接,第二输出端与使能端连接。驱动模块用于将处理器向第二输入端输入的待驱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控制信号,并在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若第二控制信号使得使能端失效,则系统电源模块停止为处理器供电。该可选的实现方式用于实现将电控部件由上电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

示例的,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待驱动信号的触发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可选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包括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其中,第三输入端用于输入唤醒信号,第三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实现以下功能:若第三输入端输入唤醒信号,则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处理器用于:若监测到第三控制信号,则向第二输入端输入自保持信号;若监测不到第三控制信号,则向第二输入端输入自保持失效信号;自保持信号用于使使能端保持有效,自保持失效信号用于使使能端失效。该可选的实现方式能够在电控部件由上电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安全。

在该示例中,进一步可选的,驱动模块与第二转换模块连接;驱动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转换模块输入第二控制信号。第二转换模块还可以包括第四输出端;第四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第二转换模块还用于将第二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得到的信号从第四输出端输出。处理器还用于采集第四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并根据所采集到的信号,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向驱动模块输出待驱动信号。该可选的实现方式能够降低驱动模块在执行转换动作的过程中的出错率,从而降低系统的出错率,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的,第二转换模块可以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设置在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之间,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阻与第二输出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上设置有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该芯片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上电唤醒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利用图1中所示的上电唤醒电路实现唤醒电控部件的功能的过程中,当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正常工作,这会消耗一部分电量,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件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唤醒电控部件,即:可以用于使电控部件由休眠状态(或称为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也可以用于使电控部件由上电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当该控制电路用于唤醒电控部件时,可以将控制电路称为上电唤醒电路。

电控部件可以包括:系统电源模块、处理器和收发器。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可以是低压常电kl30或kl15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系统电源模块用于将低压常电进行转换,然后为电控部件内部的处理器和收发器等器件提供电源。处理器是控制系统的主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各部件执行相应功能。收发器是该系统与其他电控部件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具体可以是控制器局域网络(英文全称:controllerareanetwork,英文缩写:can)收发器等,其可以接收外部的can消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系统电源模块与处理器一直处于连接状态,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控制是否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来实现系统电源模块是 否为处理器正常供电。其中,图1所示的系统中,是通过辅处理器向系统电源模块的通信端口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是否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是通过输入系统电源模块的使能端的信号来控制是否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的。其中,电源模块的通信端口是否能够正常接收数据是根据使能端确定的,因此,可以认为图1中的电源模块的通信接口相当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的使能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汽车领域、通信领域、光伏领域等所有对休眠状态下低功耗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具有唤醒需求的场景的控制器中。

本申请中的“上电状态”是指电控部件中的系统电源模块能够为处理器正常供电。“休眠状态”是指电控部件中的系统电源不能为处理器供电。其中,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该处理器是指主处理器。本申请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表示“或”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件和控制电路。电控部件包括系统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转换模块1。第一转换模块1包括第一输入端11和第一输出端12;第一转换模块1通过无源器件实现以下功能:若第一输入端11输入唤醒信号,则第一输出端1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另外,系统电源模块包括使能端(附图中标记为en),使能端与第一输出端12连接;若第一输出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则系统电源模块为处理器供电。

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唤醒电控部件,该情况下,可以将该控制电路称为上电唤醒电路。另外,一般地,将电控部件唤醒之后,唤醒信号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以使得电控部件保持在上电状态,因此,该控制电路也可以用于保持电控部件处于上电状态。也就是说,可以在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或上电状态时使用该控制电路。这样,“若第一输出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则系统电源模块为处理器供电”可以包括:当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若第一输出端12输出的第一控制 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则系统电源模块开始为处理器供电;或,当电控部件处于上电状态时,若第一输出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则系统电源模块继续为处理器供电。

第一转换模块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端11,每个第一输入端11用于输入一种类型的唤醒信号。其中,将来自同一个模块/设备的唤醒信号作为同一种类型的唤醒信号,将来自不同模块/设备的唤醒信号作为不同种类的唤醒信号。例如,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汽车领域为例进行说明,唤醒信号可以是:ign_on,wakeup和others;其中,ign_on是指车辆上的电信号,如车钥匙或一键启动信号等;wakeup是指来自整车控制器的唤醒信号;others是指来自车辆内其他电控部件的唤醒信号或者其他来自车辆外部的唤醒信号。若第一转换模块1包括多个第一输入端11,则每个第一输入端11中有唤醒信号输入时,均可以使得使能端有效。

不同类型的唤醒信号的电压一般不同。由于目前的系统电源模块一般有一个使能端,因此,第一转换模块1一般包括一个第一输出端12。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上,系统电源模块上可以包括多个使能端,该情况下,第一转换模块1上可以设置多个使能端。可选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出端12与同一个使能端连接。可选的,每个第一输出端12与一个使能端连接。

一般地,唤醒信号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与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不同,第一转换模块1用于将唤醒信号的电压转换为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即: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属于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中的一个值。当然,若唤醒信号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与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相同,则第一转换模块1可以不对唤醒信号的电压进行转换,该情况下,唤醒信号的电压与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唤醒信号的电压大于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因此,可以使用无源器件实现电压转换。示例的,对于汽车上的蓄电池的电压是12v的系统来说,唤醒信号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一般是9~16v;对于汽车上的蓄电池的电压是24v的系统来说,唤醒信号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一般是18~32v。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一般小于5v。

系统电源模块的使能端所接收到的信号用于控制系统电源的供电电 源是否为电控部件内部的处理器等模块供电。当输入使能端的信号满足第一条件时,该使能端有效,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可以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从而使得系统电源模块可以为处理器正常供电;该情况下,电控部件处于上电状态。当输入使能端的信号满足第二条件时,该使能端失效,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不再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从而使得系统电源模块不能为处理器正常供电;该情况下,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具体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另外对利用输入使能端的信号控制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是否为电控部件内部的处理器等模块供电的具体实现方式也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电路向系统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输入信号,并在该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时,系统电源模块为电控部件供电。由于该信号是由唤醒信号经无源器件转换之后得到的,因此,当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不需要为控制电路供电,与现有技术中的“因在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正常工作,而需要为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供电”的技术方案相比,能够节省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图1中所示的上电唤醒电路实现唤醒电控部件的功能的技术方案中,静态功耗取决于辅处理器和辅处理器电源,以及电控部件的外围电路;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静态功耗取决于电控部件的外围电路。另外,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在保持电控部件处于上电状态的过程中,主处理器与辅处理器之间需要进行协同工作,这会导致软件开销比较大,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只有一个处理器,因此不需要与其他处理器之间进行协同工作,因此能够降低软件开销。

可选的,在第一转换模块1中,可以利用电阻分压电路实现“若第一输入端11输入唤醒信号,则第一输出端1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具体的:无源器件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入端11与第一输出端12之间;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端12连接,另一端接地。如图3所示。其中,图3中的r1表示的第一电阻,r2表示第二电阻。当然,具体实现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无源器件实现“若第一输入端11输入唤醒信号,则第一输出端1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 不进行限定。

其中,r1与r2的取值与唤醒信号的电压所在的范围和系统电源模块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有关。

在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可选的,第一转换模块1可以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11,每个第一输入端11用于输入一种类型的唤醒信号;m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转换模块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现方式实现。

实现方式1;每个第一输入端11与第一电阻r1之间设置有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输入端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图4中是以m=5为例进行说明的,任意两个二极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实现方式1可以具有节省器件的有益效果。

实现方式2:无源器件包括:m个第一电阻r1和m个第二电阻r2,每个第一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出端12与一个第一输入端11之间,不同的第一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出端12与不同的第一输入端11之间。每个第二电阻与第一输出端12之间设置有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阻连接,负极与第一输出端12连接。如图5所示。其中,图5中是以m=5为例进行说明的,图5中的任意两个r1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任意两个r2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和r2的取值与其所对应的第一输入端所输入的唤醒信号的类型有关。实现方式2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唤醒信号的电压的差异较大的场景。

具体实现时,实现方式1和实现方式2可以组合使用。例如,一部分第一输入端11对应一个r1和一个r2;另一部分第一输入端11中的每个第一输入端11对应一个r1和一个r2。

可选的,电控部件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收发器与处理器连接;第一转换模块1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11,m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一个第一输入端11与收发器连接。如图6所示。该可选的实现方式,能够将电控部件的收发器接收到的信号作为唤醒信号,从而提高系统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的上电唤醒电路只能应用于唤醒信号直接作用于辅助处理器的场景中,不能应用于唤醒信号作用于收发器的场景中,而本该可选的方案能够应用于唤醒信号直接作用于第一转换模块1的场景中,也能够应用于唤醒信号作用于收发器的场景中,因此,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的,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与收发器连接,如图6所示。具体实现时,电控部件处于上电状态时,系统电源模块可以直接为收发器供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为收发器供电的系统架构,具体的,该情况下,由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为收发器供电。

上文中提供的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将电控部件由休眠状态切换至上电状态,下面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将电控部件由上电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的可选的实现方案。

可选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驱动模块2。驱动模块2包括第二输入端21和第二输出端22;第二输入端21与处理器连接,第二输出端22与使能端连接。驱动模块2用于将处理器向第二输入端21输入的待驱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控制信号,并在第二输出端2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若第二控制信号使得使能端失效,则系统电源模块停止为处理器供电。如图7所示。其中,第一输出端12与第二输出端22可以与系统电源模块的同一个使能端连接,也可以与系统电源模块的不同的使能端连接;由于一般的,系统电源模块包括一个使能端,因此,图7中是以二者与同一个使能端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的。

一般地,处理器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小于使能端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驱动模块2用于实现将一个较小的电压转换为一个较大的电压,因此,具体实现时,驱动模块2需要供电电源,即是由有源器件实现的。需要说明的是,为驱动模块2供电的电源可以是受控电源,在电控部件处于休眠状态时,该电源可以不为驱动模块2供电,从而使得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属于无源电路,以节省电量。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属于系统电源模块能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中的一个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区分由第一转换模块1产生并输出至第一输出端12的信号,和由驱动模块2产生并输出至第二输出端22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转换模块1产生并输出至第一输出端12的信号称为第一控制信号,将由驱动模块2产生并输出至第二输出端22的信号称为第二控制信号。但是,实际实现时,由于第一输出端12与第二输出端22均与系统电源模块的使能端连接,因此,对于系统电源模块来说,并不知道该信号来自于第一转换模块1还是驱动模块2,因此,对于控制系统电源模 块的供电电源是否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的模块/装置而言,只要输入使能端的信号满足上文所描述的第一条件,则使能端有效,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开始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只要输入使能端的信号满足上文所描述的第二条件,则使能端失效,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电源停止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对处理器向驱动模块2输出待驱动信号的触发条件,以及待驱动信号如何得到等均不进行限定。下面提供一种处理器向驱动模块2输出待驱动信号的触发条件的可选的实现方式,具体的:

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转换模块3;第二转换模块3包括第三输入端31和第三输出端32;第三输入端31用于输入唤醒信号,第三输出端32与处理器连接。如图8所示。第二转换模块3用于:若第一输入端11输入唤醒信号,则第三输出端32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处理器用于:若监测到第三控制信号,则向第二输入端21输入自保持信号;若监测不到第三控制信号,则向第二输入端21输入自保持失效信号;其中,自保持信号用于使使能端保持有效,自保持失效信号用于使使能端失效。

其中,自保持信号用于使使能端保持有效,可以理解为:通过驱动模块2对第二输入端21中所输入的自保持信号进行转换后所得到的信号,从第二输出端22输出至使能端之后,能够使使能端有效。同理,自保持失效信号用于使使能端失效,可以理解为:通过驱动模块2对第二输入端21中所输入的自保持失效信号进行转换后所得到的信号,从第二输出端22输出至使能端之后,能够使使能端失效。

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自保持信号和自保持失效信号均是上述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待驱动信号的具体实现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若处理器监测到第三控制信号,则说明第一转换模块1能够接收到唤醒信号,因此会通过第一转换模块1的第一输出端11输出的信号,使得使能端有效;若处理器监测不到第三控制信号,原理上使能端会失效;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处理器在使能端有效期间(即有唤醒信号期间)向驱动模块2发送自保持信号,从而使得使能端继续有效。这样,可以实现在没有唤醒信号之后,使得电控部件保持一段时间的上电状态,在该时间段内,处理器可以对一些重要 信息进行保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没有唤醒信号,而导致电控部件立即处于休眠状态”而导致的重要信息丢失的问题,从而能够在电控部件由上电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安全。

可选的,驱动模块2与第二转换模块3连接;驱动模块2还用于向第二转换模块3输入第二控制信号。第二转换模块3还可以包括:第四输出端33;第四输出端33与处理器连接;如图9所示。第二转换模块3还用于将第二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得到的信号从第三输出端输出。处理器还用于采集第四输出端33输出的信号,并根据所采集到的信号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向驱动模块2输出待驱动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第三输出端32与第四输出端33与处理器上不同的端口连接,如图10所示。

结合图8和9,在该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驱动模块2在将待驱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控制信号之后,除了将第二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二输出端22之外,还会将第二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二转换模块3,从而使得第二控制信号经第二转换模块3之后,通过第四输出端33返回给处理器,从而形成一个反馈回路,如图9中的虚线框所示。接着,处理器可以采集第四输出端33输出的信号,若所采集到的信号与预设的信号相同,则认为驱动模块2在将待驱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控制信号的过程中没有出错,从而不需要重新向驱动模块2发送待驱动信号;若所采集到的信号与预设的信号不同,则认为驱动模块2在将待驱动信号转换为第二控制信号的过程中出错,从而需要重新向驱动模块2发送待驱动信号,这样,能够降低系统的出错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的,第二转换模块3可以通过电阻分压电路实现,具体的,可以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设置在第三输入端31与第三输出端32之间,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阻与第三输出端32之间,另一端接地。其具体实现过程均可以参考图3。

第一转换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11与第二转换模块2的第二输入端12均用于输入唤醒信号,当第一转换模块1包括m个第一输入端11时,可以按照图10所示的方式实现第二转换模块3,具体的,图10中的第二转换模块3包括所有r3和所有r4,其中,图10中的是以m=4为例进行说明的。其中,r3和r4的取值与唤醒信号的电压所在的范围和处理器能 够接受的电压所在的范围有关。不同的r3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的r4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10中的虚线框表示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中的第一转换模块1包括:4个二极管d1、r1和r2;第二转换模块3包括:4个r3、4个r4、r5和r6;驱动模块2包括:q1、二极管d2、r1和r2。另外,图10中是以使用常电kl30为系统电源模块供电为例进行说明的。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是以第一转换模块1和驱动模块2共用r1和r2构成的分压电路的,实际实现时,这两个模块中的分压电路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的第二转换模块3的第三输出端32与第三输入端31是一一对应的,这样能够使处理器获知作用于第一转换模块1/第二转换模块3的唤醒信号来自哪个模块/装置(即确定唤醒信号是哪一种类型的唤醒信号,如ign_on,wakeup或others等),这说明该模块/装置在后续开始执行一些功能,处理器可以据此为该模块/装置将要执行的功能做些预备性工作,例如,准备必要的信息等。另外,具体实现时,也可以按照图4或图5所示的方式实现第二转换模块3。

上文所描述的控制电路和电控部件可以集成在一个设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设备上。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上文提供的任一种电控部件的控制系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