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7842阅读:19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



背景技术:

在冬季行车时,轮胎与冰雪路面会形成一层水膜,导致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造成轮胎打滑。镶钉雪地轮胎在低温地区使用效果更加明显,它能增强车辆在冰雪路面上的附着能力,从而增大了牵引力,提高了越野机动性,另外还能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稳定性。

现有的轮胎镶钉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镶钉整体呈圆柱状结构,对于镶钉在轮胎内的固定效果不好,导致镶钉早期脱落;

2、圆柱面的镶钉与冰面接触为点接触,导致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镶钉的抓地力不好,操纵性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圆柱状镶钉抓地力不好,与轮胎易脱落而提出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以及镶钉,所述镶钉镶嵌在轮胎胎面上,所述镶钉包括镶嵌部以及抓地部,所述镶嵌部与抓地部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镶嵌部与连接柱共同内嵌于轮胎内部,在轮胎内部的镶嵌部设有多个第一尖角,所述抓地部凸出于轮胎胎面,并设有多个第二尖角。

本发明增强轮胎在冰雪路面的抓地力,主要是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当镶钉直角边部位与冰面接触时(线接触),产生类似冰刀在冰面急刹车的效果,增加冰面阻力;二是当镶钉抓地部的第二尖角在轮胎接触冰面时,通过合理设置镶钉镶嵌的角度,可以同时有多个第二尖角刺破冰面并增大轮胎在冰面的抓地力,其增加的抓地力可以为传统镶钉的多倍;镶钉位于轮胎内部的镶嵌部也设有第一尖角,可以更加稳定的镶嵌在轮胎胎面材料中,避免镶钉在轮胎钉孔内的转动打滑。

优选的,所述镶嵌部的第一尖角至少设置四个。可以根据行驶的需要,进行增加。

优选的,所述镶嵌部的多个第一尖角位于同一平面内或是围成锥形。第一尖角主要用来在轮胎内部实现对轮胎的“抓”的功能,防止镶钉在轮胎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镶钉抓地部的第二尖角至少设置四个。

优选的,所述镶钉抓地部的第二尖角设置四个,横截面为四角星形。

优选的,所述镶钉抓地部的多个第二尖角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尖角设有顶面、侧面、底面;所述侧面垂直于顶面和底面之间。

在轮胎上设有多个第二尖角,第二尖角之间在车辆形式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尖角边缘为锋利的直角边结构,使得轮胎胎面不留冰雪,使得轮胎的自洁性提高,提高操纵性。

优选的,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尖角的侧面为弧形过渡。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沿着连接部向抓地部延伸为圆柱、棱柱、圆柱锥或棱锥中的一种。

镶钉采用锥形的结构形式,可以更容易的嵌入轮胎内,连接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棱柱、棱锥至少为四条棱。

棱柱增加了摩擦面积,减少镶钉与轮胎的相对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镶钉镶嵌部的第一尖角最优的是设计成锥形,可以更容易的嵌入轮胎内部,增强镶钉与轮胎结合的稳定性,镶钉的抓地部设有第二尖角,具有很强的冰雪咬地能力,使得镶嵌有本镶钉的轮胎具有优异的抓地力与牵引力,同时加强了压雪排雪能力,增强了轮胎防侧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镶钉主视图;

图2为镶钉仰视图;

图3镶钉与轮胎结合,行驶状态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镶钉,1-1镶嵌部,1-2连接柱,1-3抓地部,1-3-1第二尖角,2冰面,3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包括轮胎本体3以及镶钉1,所述镶钉1镶嵌在轮胎3胎面上,所述镶钉1包括镶嵌部1-1以及抓地部1-3,所述镶嵌部1-1与抓地部1-3之间设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沿着连接部向抓地部延伸为圆柱、棱柱、圆柱锥或棱锥中的一种。镶钉采用锥形的结构形式,可以更容易的嵌入轮胎内,连接更稳固。所述棱柱、棱锥至少为四条棱。棱柱增加了摩擦面积,减少镶钉与轮胎的相对转动。

所述镶嵌部1-1与连接柱1-2共同内嵌于轮胎3内部,在轮胎3内部的镶嵌部设有多个第一尖角,所述镶嵌部1-1的第一尖角至少设置四个。可以根据行驶的需要,进行增加。所述镶嵌部的多个第一尖角位于同一平面内或是围成锥形。第一尖角主要用来在轮胎内部实现对轮胎的“抓”的功能。使镶钉更稳定的嵌在轮胎内部。

所述抓地部1-3凸出于轮胎胎面,并设有多个第二尖角1-3-1。所述镶钉抓地部1-3的第二尖角至少设置四个。所述镶钉抓地部的多个第二尖角1-3-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镶钉抓地部的第二尖角1-3-1设置四个,横截面为四角星形。也可以根据行驶的需要进行增加。

所述第二尖角1-3-1设有顶面、侧面、底面;所述侧面垂直于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尖角的侧面为弧形过渡。避免了镶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应力集中,提高镶钉的使用寿命。

在轮胎上设有多个第二尖角1-3-1,第二尖角之间在车辆形式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尖角边缘为锋利的直角边结构,使得轮胎胎面不存留冰雪,使得轮胎的自洁性提高,提高操纵性。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轮胎是橡胶弹性材料,镶钉为金属刚体材料,当轮胎接触冰雪路面时,轮胎表面被压缩,从而使金属镶钉受到轮胎挤压产生变形,而金属镶钉抗变形而发挥抓地作用,本发明的特殊结构可以大大增加冰雪路面的抓地力。

本发明在车辆行驶的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轮3与冰面2接触,镶钉1抓地部1-3的第二尖角1-3-1在轮胎接触冰面时,通过合理设置镶钉镶嵌的角度,可以同时有多个第二尖角1-3-1刺破冰,面并增大轮胎在冰面的抓地力,增加的抓地力可以为传统镶钉的多倍;镶钉1位于轮胎3内部的镶嵌部1-1也设有第一尖角,可以更加稳定的镶嵌在轮胎胎面材料中,避免镶钉在轮胎钉孔内的转动打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以及镶钉,所述镶钉镶嵌在轮胎胎面上,所述镶钉包括镶嵌部以及抓地部,所述镶嵌部与抓地部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镶嵌部与连接柱共同内嵌于轮胎内部,在轮胎内部的镶嵌部设有多个第一尖角,所述抓地部凸出于轮胎胎面,并设有多个第二尖角。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镶钉镶嵌部的第一尖角最优的是设计成锥形,可以更容易的嵌入轮胎内部,增强镶钉与轮胎结合的稳定性,镶钉的抓地部设有第二尖角,具有很强的冰雪咬地能力,使得镶嵌有本镶钉的轮胎具有优异的抓地力与牵引力,同时加强了压雪排雪能力,增强了轮胎防侧滑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卫;王钰;田健;陈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11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