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及自动汽车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138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及自动汽车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遮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及自动汽车遮阳伞。



背景技术:

汽车在烈日的暴晒下,车体容易过热,不仅会影响乘车体验,还会加快车体各部件老化速度,严重的还会引发汽车自燃等事故。为此,本发明人曾设计了一种名为:“新型汽车遮阳篷”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53612Y),它包括遮阳和支撑架两大部分,支撑架展开后呈X状,由四个相同的组合单体构成,四个相同的组合单体与总成件Z1和Z2转动连接,每组单体由四根连杆经连接件和若干螺栓同步绕点转动连接,并通过螺栓与连接件、吸盘和固定拉绳分别连接,每个连接件与遮阳布用螺栓固定,定位拉绳上连着可调定位件。该设计能轻松折叠收合,能直接架在汽车顶上遮阳,收合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但是,由于该设计在使用时需要手动操作才能完成展开或收合,无法进行自动操控,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电机驱动缠绕在卷线棒上的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拉紧或松开,从而达到控制展开或收合的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进行自动操控,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包括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上连接有四根可沿上连接件向四周转动展开和收合的第一连杆,下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四根与各第一连杆分别形成上下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形成铰接设置,第二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支杆,第一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杆上形成铰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上传动连接有卷线棒,所述的卷线棒和下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各第二连杆上且位于其自身与第一连杆交叉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各第二拉绳的内端固定在卷线棒上且沿卷线棒同向缠绕形成同步拉紧设置,所述的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相对第二拉绳反向缠绕形成拉紧设置。电机工作可以带动卷线棒自转,由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卷线棒上是反向缠绕的,当卷线棒自转时,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其中之一拉绳是相对卷线棒缠绕而拉紧收合的,而另外的拉绳则是相对卷线棒松开的,因此,当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缠绕而收紧时,将会带动第一拉绳另一端连接着的下连接件向卷线棒方向运动,而同时,第二拉绳由于卷线棒的转动而逐步松开,第二拉绳的外端与第二连杆不是处于拉紧状态,从而实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相互靠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铰接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形成铰接设置,当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靠拢时,则会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端部相互靠近,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两者的铰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向外展开,同时,由于第一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支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杆上形成铰接设置,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两者的铰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向外展开的同时,带动第三连杆和支杆转动,使得支杆向外展开,第三连杆在支杆向外展开后对其形成支撑。因此,本发明可通过卷线棒的转动而把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逐渐缠绕收紧从而达到控制整个骨架完全展开。当本发明需要收合时,则只要控制电机驱动卷线棒反向自转,此时,第二拉绳在卷线棒上缠绕逐渐收紧,当第二拉绳处于拉紧状态时,卷线棒继续转动对第二拉绳进行缠绕,由于第二连杆的内端铰接在下连接件上的,第二拉绳在缠绕收合时其外端部对第二连杆在两者的连接点产生牵引力使其向内转动收合,而同时,第一连杆由于与第二连杆交叉铰接,第二连杆上的受力点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点的外侧,当第二连杆向内转动收合的同时也会带动第一连杆转动,驱使第一连杆内端铰接的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相互远离,而卷线棒转动对第二拉绳进行缠绕收紧的同时,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反转而与卷线棒松开,从而保证了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能够运动分离,而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内转动收合的同时,连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第三连杆和支杆也会进行同步转动而实现收合,直至本发明完全收合后,卷线棒停止转动。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电机控制而实现完全展开和收合,可实现自动操控,使用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卷线棒的外侧套设有管状的套筒,套筒的上端与上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拉绳穿设通过的第一穿孔和四个分别用于第二拉绳穿设通过的第二穿孔。套筒套设在卷线棒的外侧,对卷线棒形成较好地保护,防止外物对卷线棒的转动卷线过程造成干扰,同时,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卷线棒上缠绕拉紧或松开的绳子部分均位于套筒内,使得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拉紧或松开过程中不易与其他部件接触而产生打结,有利于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在套筒的侧壁上开设第一穿孔和四个第二穿孔用于第一拉绳和四根第二拉绳独立穿过与卷线棒连接,使得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之间以及各第二拉绳之间不易打结,本发明展开收合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连接件上开设有四个分别用于第二拉绳穿设通过的上穿孔,且各上穿孔分别位于各第二连杆与卷线棒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由于卷线棒是和电机一起固定在上连接件上且相对上连接件朝下设置的,而第二连杆是铰接在下连接件上向上倾斜设置,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交叉铰接,因此,上连接件设置上穿孔,第二拉绳穿过上穿孔再与卷线棒连接,在第二拉绳拉紧收合时,第二拉绳与第二连杆形成的拉动角度更接近90°,第二拉绳对第二连杆的拉动收合较为省力,使得本发明收合较为顺畅。每个上穿孔位于对应的第二连杆与卷线棒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因此,当第二拉绳在拉紧收合的过程中,每个第二连杆是沿着自身与卷线棒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转动,转动收合顺畅,较为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拉绳固接于第二连杆的外端部。第二拉绳固接于第二连杆的外端部,此时第二连杆转动的力臂最大,第二拉绳对第二连杆的拉动收合最省力,可以减小所使用电机的额定功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穿孔沿套筒的侧壁上下间隔分布,卷线棒的侧壁上设有四个上下分布且为同轴设置用于连接第二拉绳的第一绕线槽。四个第二穿孔沿套筒的侧壁上下间隔分布,使得各第二拉绳与卷线棒连接时相互间隔,保证在缠绕收紧或松开时不易相互打结,四个第二穿孔可以是同直线分布,也可以两个两个上下同直线分布;四个第一绕线槽在卷线棒侧壁上下分布且同轴设置,分别用于连接四根第二拉绳,各第二拉绳与各第一绕线槽连接后形成同步缠绕收紧或松开,对第二连杆形成同步拉动收合,收合效果较好,四个第一绕线槽上下依次分布,有利于第二拉绳在缠绕收紧或松开时不易相互打结。

作为优选,各第一绕线槽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穿孔,且相互对应的第一绕线槽与第二穿孔为等高设置。第一绕线槽与第二穿孔等高,因此,第二拉绳从第二穿孔穿过后沿水平方向向内与第一绕线槽形成连接,当第二拉绳在拉紧收合时向外延伸至第二穿孔也是基本处于水平状态,有利于减小第二拉绳与第二穿孔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拉绳的缠绕收紧较为省力。

作为优选,第一穿孔位于第二穿孔的下方,所述卷线棒的侧壁上且位于第一绕线槽的下方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拉绳的第二绕线槽,第二绕线槽与第一穿孔为等高设置。第一穿孔位于第二穿孔的下方,第一拉绳从下连接件往上延伸再穿过第一穿孔与卷线棒连接,有利于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相互独立,防止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在缠绕收紧或松开过程打结。第二绕线槽与第一穿孔为等高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拉绳与第一穿孔侧壁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穿孔设有两个且沿卷线棒的轴线对称设置,两第一穿孔内均穿设有第一拉绳且与卷线棒形成同向缠绕,两第一拉绳的下端分别与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且两者长度相同。设置两根对称的第一拉绳同时与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且两者长度相同,两第一拉绳与卷线棒形成同向缠绕,使得第一拉绳对下连接件的拉动较为有力,且能保证下连接件沿卷线棒轴向向上运动与上连接件形成靠拢,结构稳定性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杆的外端部还铰接有向左右两外侧延伸设置侧杆,第一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第四支杆,第四支杆的另一端与侧杆相铰接。侧杆和第四支杆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的端部,可随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形成同步展开或收合,展开后,侧杆向左右两外侧张开,第四支杆对侧杆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止其下垂,从而使得侧杆可增加本发明向左右两侧的遮阳面积。当然,侧杆并不一定是要位于垂直前后方向的轴线的平面内,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偏差,只要侧杆的外端部凸出于支杆外端部的左右外侧即可,从而在装上遮阳布之后使得左右两侧向的遮阳面积进一步增大。

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包括有遮阳布和骨架,该骨架为上述的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由于上述的骨架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具有该骨架的自动汽车遮阳伞也具有上述相同的技术效果。

因此,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电机驱动卷线棒的转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内端反向缠绕在卷线棒上,利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拉紧和松开达到控制骨架的展开和收合,可自动操控,使用方便;2.在卷线棒的外侧套设套筒,套筒上开设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供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独立穿过,不易打结,展开收合顺畅;3.设置两根对称的第一拉绳,对下连接件的拉动较为有力,且能保证下连接件沿卷线棒轴向向上运动与上连接件形成靠拢,结构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3是本发明去除了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B部放大图;

附图5是套筒和上连接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剖视图;

附图7是卷线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卷线棒装配在套筒内带局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3、图4,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包括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连接件1和下连接件2,上连接件1上连接有四根可沿上连接件1向四周转动展开和收合的第一连杆3,下连接件2上转动连接有四根与各第一连杆3分别形成上下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形成铰接设置,第二连杆4的外端部铰接有支杆5,第一连杆3的外端部铰接有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杆5上形成铰接设置,上连接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上传动连接有卷线棒8,卷线棒8和下连接件2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9,各第二连杆4上且位于其自身与第一连杆3交叉处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10,各第二拉绳10的内端固定在卷线棒8上且沿卷线棒8同向缠绕形成同步拉紧设置,第一拉绳9在卷线棒8上相对第二拉绳10反向缠绕形成拉紧设置。电机工作可以带动卷线棒自转,由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卷线棒上是反向缠绕的,当卷线棒自转时,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其中之一拉绳是相对卷线棒缠绕而拉紧收合的,而另外的拉绳则是相对卷线棒松开的,因此,当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缠绕而收紧时,将会带动第一拉绳另一端连接着的下连接件向卷线棒方向运动,而同时,第二拉绳由于卷线棒的转动而逐步松开,第二拉绳的外端与第二连杆不是处于拉紧状态,从而实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相互靠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铰接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形成铰接设置,当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相互靠拢时,则会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端部相互靠近,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两者的铰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向外展开,同时,由于第一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有支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杆上形成铰接设置,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两者的铰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向外展开的同时,带动第三连杆和支杆转动,使得支杆向外展开,第三连杆在支杆向外展开后对其形成支撑。因此,本发明可通过卷线棒的转动而把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逐渐缠绕收紧从而达到控制整个骨架完全展开。当本发明需要收合时,则只要控制电机驱动卷线棒反向自转,此时,第二拉绳在卷线棒上缠绕逐渐收紧,当第二拉绳处于拉紧状态时,卷线棒继续转动对第二拉绳进行缠绕,由于第二连杆的内端铰接在下连接件上的,第二拉绳在缠绕收合时其外端部对第二连杆在两者的连接点产生牵引力使其向内转动收合,而同时,第一连杆由于与第二连杆交叉铰接,第二连杆上的受力点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点的外侧,当第二连杆向内转动收合的同时也会带动第一连杆转动,驱使第一连杆内端铰接的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相互远离,而卷线棒转动对第二拉绳进行缠绕收紧的同时,第一拉绳在卷线棒上反转而与卷线棒松开,从而保证了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能够逐渐远离,而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内转动收合的同时,连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的第三连杆和支杆也会进行同步转动而实现收合,直至本发明完全收合后,卷线棒停止转动。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电机控制而实现完全展开和收合,可实现自动操控,使用较为方便。

见图1、图2、图5,卷线棒8的外侧套设有管状的套筒11,套筒11的上端与上连接件1形成固定连接,套筒1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拉绳9穿设通过的第一穿孔12和四个分别用于第二拉绳10穿设通过的第二穿孔13。套筒套设在卷线棒的外侧,对卷线棒形成较好地保护,防止外物对卷线棒的转动卷线过程造成干扰,同时,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卷线棒上缠绕拉紧或松开的绳子部分均位于套筒内,使得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拉紧或松开过程中不易与其他部件接触而产生打结,有利于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在套筒的侧壁上开设第一穿孔和四个第二穿孔用于第一拉绳和四根第二拉绳独立穿过与卷线棒连接,使得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之间以及各第二拉绳之间不易打结,本发明展开收合顺畅。

见图3、图4、图5,上连接件1上开设有四个分别用于第二拉绳10穿设通过的上穿孔16,且各上穿孔16分别位于各第二连杆4与卷线棒8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由于卷线棒是和电机一起固定在上连接件上且相对上连接件朝下设置的,而第二连杆是铰接在下连接件上向上倾斜设置,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交叉铰接,因此,上连接件设置上穿孔,第二拉绳穿过上穿孔再与卷线棒连接,在第二拉绳拉紧收合时,第二拉绳与第二连杆形成的拉动角度更接近90°,第二拉绳对第二连杆的拉动收合较为省力,使得本发明收合较为顺畅。每个上穿孔位于对应的第二连杆与卷线棒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因此,当第二拉绳在拉紧收合的过程中,每个第二连杆是沿着自身与卷线棒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内转动,转动收合顺畅,较为省力。

见图1、图3,第二拉绳10固接于第二连杆4的外端部。第二拉绳固接于第二连杆的外端部,此时第二连杆转动的力臂最大,第二拉绳对第二连杆的拉动收合最省力,可以减小所使用电机的额定功率,降低生产成本。

见图2、图3、图6、图7、图8,第二穿孔13沿套筒11的侧壁上下间隔分布,卷线棒8的侧壁上设有四个上下分布且为同轴设置用于连接第二拉绳10的第一绕线槽81。四个第二穿孔沿套筒的侧壁上下间隔分布,使得各第二拉绳与卷线棒连接时相互间隔,保证在缠绕收紧或松开时不易相互打结,四个第二穿孔可以是同直线分布,也可以两个两个上下同直线分布;四个第一绕线槽在卷线棒侧壁上下分布且同轴设置,分别用于连接四根第二拉绳,各第二拉绳与各第一绕线槽连接后形成同步缠绕收紧或松开,对第二连杆形成同步拉动收合,同步收合效果较好,四个第一绕线槽上下依次分布,有利于第二拉绳在缠绕收紧或松开时不易相互打结。

见图8,各第一绕线槽81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穿孔13,且相互对应的第一绕线槽81与第二穿孔13为等高设置。第一绕线槽与第二穿孔等高,因此,第二拉绳从第二穿孔穿过后沿水平方向向内与第一绕线槽形成连接,当第二拉绳在拉紧收合时向外延伸至第二穿孔也是基本处于水平状态,有利于减小第二拉绳与第二穿孔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拉绳的缠绕收紧较为省力。

见图5、图6、图7、图8,第一穿孔12位于第二穿孔13的下方,卷线棒8的侧壁上且位于第一绕线槽81的下方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拉绳9的第二绕线槽82,第二绕线槽82与第一穿孔12为等高设置。第一穿孔位于第二穿孔的下方,第一拉绳从下连接件往上延伸再穿过第一穿孔与卷线棒连接,有利于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相互独立,防止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在缠绕收紧或松开过程打结。第二绕线槽与第一穿孔为等高设置,即第二绕线槽的中心与第一穿孔的中心等高,有利于减小第一拉绳与第一穿孔侧壁的摩擦力。

见图3、图4、图6,第一穿孔12设有两个且沿卷线棒5的轴线对称设置,两第一穿孔12内均穿设有第一拉绳9且与卷线棒8形成同向缠绕,两第一拉绳9的下端分别与下连接件2固定连接且两者长度相同。设置两根对称的第一拉绳同时与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且两者长度相同,两第一拉绳与卷线棒形成同向缠绕,使得第一拉绳对下连接件的拉动较为有力,且能保证下连接件沿卷线棒轴向向上运动与上连接件形成靠拢,结构稳定性较好。

见图1、图3,第二连杆4的外端部还铰接有向左右两外侧延伸设置侧杆14,第一连杆3的外端部铰接有第四支杆15,第四支杆15的另一端与侧杆14相铰接。侧杆和第四支杆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的端部,可随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形成同步展开或收合,展开后,侧杆向左右两外侧张开,第四支杆对侧杆形成稳定的支撑,防止其下垂,从而使得侧杆可增加本发明向左右两侧的遮阳面积。当然,侧杆并不一定是要位于垂直前后方向的轴线的平面内,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偏差,只要侧杆的外端部凸出于支杆外端部的左右外侧即可,从而在装上遮阳布之后使得左右两侧向的遮阳面积进一步增大。

一种自动汽车遮阳伞,包括有遮阳布和骨架,该骨架为上述的自动汽车遮阳伞的骨架。由于上述的骨架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具有该骨架的自动汽车遮阳伞也具有上述相同的技术效果,由于遮阳布与本骨架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阐述。

本发明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