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及车辆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001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及车辆后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一种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及一种车辆后排座椅。



背景技术:

在今天,一些豪华车型中后排座椅设计为40-20-40的尺寸布局。通常后排座椅可以有四个方向的调整,即靠背的倾角的前后调整和座垫的前后调整,从而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合适的姿势。

然而,现有的车辆后排座椅的靠背通常通过两个调角器来连接至座垫上,调角器向来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因此,车辆后排座椅的成本大幅增加。

例如,欧洲专利ep0614781a1公开了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后排座椅,从而相应存在车辆后排座椅的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车辆座椅的制造成本的倾角调节机构。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上的闩锁;可枢转地连接至车体的撞销;其中,撞销的至少一部分可选择地锁定在闩锁中,并且闩锁随着撞销的枢转可沿着撞销移动以调节靠背的倾角。

根据本发明,撞销构造成两端均朝向车体延伸,其中一端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至车体,另一端通过第二枢轴与设置在车体上的驱动机构连接。

根据本发明,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至车体的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上的蜗轮驱动连接的蜗杆。

根据本发明,蜗杆与第二枢轴之间通过轴套连接,蜗杆与轴套之间设置有轴承。

根据本发明,闩锁包括基部以及与基部枢转连接的钩状锁舌,钩状锁舌与基部形成供撞销穿过的锁孔。

根据本发明,锁孔的延伸方向为车辆的高度方向。

根据本发明,闩锁还包括与钩状锁舌连接以打开锁孔释放撞销的释放机构。

根据本发明,闩锁设置在靠背的顶部中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包括:可相对于车辆地板前后移动的底座;铰接至底座上的靠背;设置在靠背的顶部的闩锁;可枢转地连接至车体的撞销;其中,撞销的至少一部分可选择地锁定在闩锁中,并且闩锁随着撞销的枢转可沿着撞销移动以调节靠背的倾角。

根据本发明,车体包括后窗台板,撞销的一端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基座上,撞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枢轴与设置在后窗台板上的驱动机构连接。

根据本发明,后窗台板包括用于形成腔室的内表面,驱动机构设置在内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至内表面上的电动机、与电动机上的蜗轮驱动连接的蜗杆以及通过轴承连接至蜗杆上的轴套。

根据本发明,轴套穿过在后窗台板上开设的通孔与第二枢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撞销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穿过闩锁上的锁孔。

根据本发明,车辆地板和底座中的一者设置有沿从车头至车尾方向延伸的滑道,车辆地板和底座中的另一者设置有滑轨,滑轨容纳在滑道中。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通过简单的闩锁和撞销的配合,在撞销枢转时闩锁便可沿着撞销移动以调节靠背的倾角,从而以较低的成本便实现了车辆座椅靠背的倾角调节。同时闩锁和撞销的活动连接与底座的滑轨和滑道的活动连接,共同实现了车辆座椅的四向调节,即靠背的倾角的双向调节和底座的前后双向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的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车辆后排座椅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车辆后排座椅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1上的闩锁10;可枢转地连接至车体2的撞销20;其中,撞销20的至少一部分可选择地锁定在闩锁10中,并且闩锁10随着撞销20的枢转可沿着撞销20移动以调节靠背1的倾角。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通过简单的闩锁10和撞销20的配合,在撞销10枢转时闩锁20便可沿着撞销10移动以调节靠背1的倾角,从而以较低的成本便实现了车辆座椅的靠背1的倾角调节。图1至图3是随着螺杆43的前进,撞销20朝向靠背1转动,从而使得靠背1的倾角变小的过程示意图。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撞销20构造成两端均朝向车体2延伸,其中一端21通过第一枢轴31连接至车体2,另一端22通过第二枢轴32与设置在车体2上的驱动机构40连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撞销20构造成u字型,u字型撞销的底部锁定在闩锁10中,驱动机构40能够驱动撞销20绕第一枢轴31转动,从而使得撞销20在闩锁10的锁孔中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撞销20可构造成其他合适的形状,以方便撞销的滑动和靠背倾角的调节。

继续参照图1至图3,驱动机构40包括固定至车体2的电动机41以及与电动机41上的蜗轮42驱动连接的蜗杆43。具体而言,电动机41驱动蜗轮41,蜗轮42与蜗杆43啮合从而间接驱动蜗杆43前进或后退,蜗杆43的前后运动带动撞销20绕着第二枢轴32转动,同时也使得撞销20绕第一枢轴31转动,从而撞销20相对于靠背1能够前进或后退,撞销20在闩锁10中的滑动带动靠背1相对于底座4转动,从而调节了靠背倾角。当然可以理解,驱动机构40还可以构造为其他合适的结构来驱动撞销20转动,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继续参照图1至图3,蜗杆43与第二枢轴32之间通过轴套44连接,蜗杆43与轴套44之间设置有轴承。轴套44及轴承的设置,使得蜗杆43的周向转动不会把扭矩传递给第二枢轴32及撞销,也即将扭矩消解在轴套44和轴承上。

参照图4,闩锁10包括基部11以及与基部11枢转连接的钩状锁舌12,钩状锁舌12与基部11形成供撞销20穿过的锁孔13。闩锁10还包括与钩状锁舌12连接以打开锁孔13释放撞销20的释放机构14。锁孔13的延伸方向为车辆的高度方向a。车辆的高度方向a示例性地包括车顶至车底的方向。沿车辆高度方向a延伸的锁孔13能够使得撞销20的延伸方向也为车辆的高度方向a,从而在这样的方向引导下,靠背1能够顺利地调节其倾角。释放机构14可以为常见的缆索、拉杆等能够使得钩状锁舌12转动以锁孔13的装置。

参照图4,闩锁10设置在靠背1的顶部中央。如此设置可使得靠背1与底座4只通过简单的转轴连接,即可短力臂地、低成本地调节靠背1的倾角。

返回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倾角调节机构的操作过程如下:

在图1示出的第一状态中,螺杆43几乎没有朝向靠背1伸出,相应地,撞销20也没有向靠背1枢转,闩锁10的锁孔大体位于撞销20的下部,靠背1的倾角此时最大。

在图2示出的第二状态中,随着电机41的驱动,螺杆43向靠背1伸出一部分,蜗轮42大体上位于螺杆43的中间部位,此时撞销20相应地绕枢轴31枢转并在闩锁10中滑动,闩锁10的锁孔大体位于撞销20的中部,从而使得靠背1向前转动,靠背1的倾角相应地减小。

在图3示的第三状态中,螺杆43继续向靠背1运动,螺杆43几乎全部从驱动机构中伸出,撞销20枢转的角度也达到最大,闩锁10的锁孔大体位于撞销20的上部,从而使得靠背1继续向前转动,靠背1的倾角达到了最小。

相反地,如果需要将靠背1的倾角放大,进行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即可实现。

参照图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包括:可相对于车辆地板3前后移动的底座4;铰接至底座4上的靠背1;设置在靠背1的顶部的闩锁10;可枢转地连接至车体2的撞销20;其中,撞销20的至少一部分可选择地锁定在闩锁中10,并且闩锁10随着撞销20的枢转可沿着撞销20移动以调节靠背1的倾角。车体2包括后窗台板50,撞销20的一端21通过第一枢轴31连接至后窗台板50的基座51上,撞销20的另一端22通过第二枢轴32与设置在后窗台板50上的驱动机构40连接。车辆地板3和底座4中的一者设置有沿从车头至车尾方向延伸的滑道61,车辆地板3和底座4中的另一者设置有滑轨62,滑轨62容纳在滑道61中。可以理解,在底座4前后滑动时,即使驱动机构40不驱动撞销20转动,由于底座4的前后位置的变化,也会使得撞销20在闩锁10中滑动,从而间接调节了靠背1的倾角,以此多途径地调节靠背的倾角。

继续参照图5,后窗台板50包括用于形成腔室的内表面52,驱动机构40设置在内表面52上。轴套44穿过在后窗台板50上开设的通孔52与第二枢轴32连接。将驱动机构40隐藏在后窗台板50后的腔室内,一方面可以获得车内良好的外观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驱动机构带来的人员伤害。

返回参照图4,驱动机构40包括固定至内表面52上的电动机41、与电动机41上的蜗轮42驱动连接的蜗杆43以及通过轴承连接至蜗杆43上的轴套44。撞销20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a穿过闩锁上的锁孔13。

参照图6,当闩锁10释放撞销20后,靠背1可以相对于底座4折叠,以在后排座椅不使用时,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来存放行李或其他物品。当使用后排座椅时,只要将靠背1扶起,用闩锁10撞击撞销20,撞销20就会撞入锁孔13中,从而锁定靠背1。

图5示出的第一状态为车辆后排座椅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即靠背1锁定在车体2上,靠背1的倾角可以通过倾角调节机构和/或底座4的滑轨前后移动来调节。

图6示出的第二状态为车辆后排座椅处于折叠状态,即靠背1从车体2上解锁,靠背1折叠以释放出更多的物品存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