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13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载导航一般都是前装的。目前应用到前装的导航设备一般功能简单,只是具有收音机、DVD、蓝牙、导航功能。车载导航仪不仅是导航功能,更多还具有娱乐功能。在只有一块显示屏的情况下,通常是将显示屏嵌入驾驶台中,这样的设计在低档车中还算是游刃有余,但是在中级车、高档车中,这样的设计无疑拉低了档次。

普遍的中级车、高档车中都是设置多块显示屏的,在驾驶台设置一块方便驾驶员使用,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后面也设置有显示屏,方便后排座的乘客观看,这种固定的显示屏我们就不讨论了。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看一块显示屏,但是在显示屏反光的情况下,如果对显示屏进行调节,以便于驾驶员观看,那么调节之后就不便于副驾驶座上的乘客观看了。在这种情况下,在高档汽车中,导航仪设置两个屏幕就有了市场,但是现在两个屏幕都固定在驾驶台上,不便于驾驶员调节角度。

在车载导航仪的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的表面会产生静电,在使用完后,显示屏的表面会吸附较多的灰尘。

针对这种情况,现在急需一种能够让副驾驶座上的乘客也方便观看、能够减少显示屏表面灰尘的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车载导航仪不便于副驾驶座上的乘客观看以及显示屏表面会吸附较多灰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

本方案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包括固定在驾驶台内的收纳盒、增压泵、车载电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收纳盒包括顶壁、底壁和内壁,侧壁和内壁均固定在底壁上,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并排,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设有汝铁硼材质的内球,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侧面均设有与内球球面配合的凹孔,凹孔内均设有可被内球吸附的介质层,内球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球铰接,内壁与内球之间设有气动部,气动部为杆状,气动部包括气囊套,气囊套内均设有弹簧,增压泵与气囊套连通,增压泵与车载电瓶电连接,增压泵与车载电瓶之间设有充气开关;

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均设有连接球,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分别与连接球球面配合,连接球的上方设有卡扣开关,卡扣开关固定在顶壁上,两个连接球上设有供卡扣开关锁紧的盲孔,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分别设有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分别与气囊套连通,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在收纳状态时,气动部内的弹簧将气囊套拉回,相当于气囊套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气动部是位于内球与内壁之间的,当气动部处于压缩状态时,即等同于弹簧将内球拉回到内壁。

当需要观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接通充气开关,增压泵开始工作,向气囊套内充入气体,气囊套膨胀、伸长,在气囊套膨胀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弹簧的拉力,弹簧的拉力是随着弹簧的伸长而增大的。在弹簧拉力和气囊套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气囊套会根据内部的压强,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在气囊套内的气体被放出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气囊套会迅速收缩,能够迅速将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收回。如果不在气囊套内设置弹簧,在气压发生变化时,内球将不会向内壁靠近。即气囊套的形变可以在轴向上改变,设置了弹簧之后,气囊套的形变主要集中在径向上,达到充气之后,气囊套的长度会发生变化。

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被气囊套顶出的过程中,连接球会经过卡扣开关,此时,按下卡扣开关,用两个卡扣开关分别将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的连接球扣合。连接球被卡扣开关扣合后,驾驶员或副驾驶座上的乘客可调节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的角度。第一显示屏与内球是球面配合的,内球是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因此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凹孔内设置与可与内球吸附的介质层,汝铁硼材质的内球能够很好的吸引住介质层,即内球与介质层的挤压力非常大,在没有人扳动的情况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不会转动。但是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能够以内球为球心,进行一定的角度调整。

由于收纳盒是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台上的,收纳盒必然是位于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之间的,因此在进行水平角度调整时,可让第一显示屏向驾驶员的角度转动,第二显示屏向副驾驶座的方向转动。此时,可达到水平角度调整目的。

在连接球和卡扣开关扣合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分别于连接球是球面配合,当需要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角度调节时,仅需要接通充气开关,即可让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向上调节。打开第一气阀或者第二气阀,将气囊套内的气体排出一部分,即可达到将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向下调节的效果。

在打开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的过程中,由于气囊套内的空气被急速排出,气体在经过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后,会吹拂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表面,会将表面的灰尘吹拂掉,达自动清洁显示屏的目的。并且在气囊套内的气体排出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还会向内壁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会有轻微的振动,在振动的过程中再加上表面吹拂的气体,进一步提升了自动清洁的效果。

本方案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第一显示屏和第二现实的可视角度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独立调节,达到方便副驾驶座的乘客观看的目的。利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在收纳时,气囊套内排出的的气体,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表面进行吹拂,从而达到每次使用观看完显示屏后,都能够自动清洁。

进一步,增压泵与气动部的气囊套之间设有单向阀。在增压泵停止工作后,单向阀能够防止气囊套内的气体倒灌,保证气囊套内的气压。

进一步,所述介质层的材质为铁,在介质层的表面做磨砂处理。介质层在经过磨砂处理之后,介质层与内球的摩擦力增大,防止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因汽车振动而改变角度。

进一步,内球包括汝铁硼材质的球心和包括在球心表面的硅胶材质的球面。球面对球心有保护作用,防止球心被磨损。

进一步,气动部的气囊套上均匀设有弱化痕。弱化痕能够让气囊套在收缩时沿着弱化痕收拢。

进一步,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均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台上。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收纳盒1、第一显示屏2、第二显示屏21、内球22、气动部3、弹簧31、卡扣开关4、第一气嘴5、第二气嘴51。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车载导航仪的双屏收纳系统,包括固定在驾驶台内的收纳盒1、增压泵、车载电瓶、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收纳盒1主要是在驾驶台内开设一个向外开口的空间,增压泵是依靠车载电瓶提供动力的。

收纳盒1包括顶壁、底壁和内壁,侧壁和内壁均固定在底壁上,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并排,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之间设有汝铁硼材质的内球22,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的侧面均设有与内球22球面配合的凹孔,凹孔内均设有可被内球22吸附的铁质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都可以与内球22球面配合,让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可以绕着内球22的球面略微的转动。两块显示屏相向转动的角度主要与内球22的直径和两块显示屏的厚度以及凹孔的深度有关,这个转动角度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本实施例中,两块显示屏可相向转动的角度为30°。

内球22与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之间球铰接,内壁与内球22之间设有气动部3,气动部3为杆状,气动部3包括气囊套,气囊套内设有弹簧31,增压泵与气囊套连通,增压泵与车载电瓶电连接,增压泵与车载电瓶之间设有充气开关。这样的设计,让增压泵向气囊套内充气时,气囊套会发生长度变化。

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上均设有连接球,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分别与连接球球面配合,连接球的上方设有卡扣开关4,卡扣开关4固定在顶壁上,两个连接球上设有供卡扣开关4锁紧的盲孔(如图2所示),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上分别设有第一气嘴5和第二气嘴51,第一气嘴5和第二气嘴51分别与气囊套连通,第一气嘴5和第二气嘴51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

在收纳状态时,气动部3内的弹簧31将气囊套拉回,相当于气囊套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气动部3是位于内球22与内壁时间的,当气动部3处于压缩状态时,即等同于弹簧31将内球22拉回到内壁。

在需要调节时,驾驶员仅需要用手转动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21调节横向的角度,通过调节气囊套的压力,可以调节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21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在将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收回时,气囊套内气体排出时,能够对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的表面进行清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增压泵与气动部3的气囊套之间设有单向阀, 所述介质层的材质为铁,在介质层的表面做磨砂处理。介质层在经过磨砂处理之后,介质层与内球22的摩擦力增大,防止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21因汽车振动而改变角度。在增压泵停止工作后,单向阀能够防止气囊套内的气体倒灌,保证气囊套内的气压。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内球22包括汝铁硼材质的球心和包括在球心表面的硅胶材质的球面, 气动部3的气囊套上均匀设有弱化痕, 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均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台上。弱化痕能够让气囊套在收缩时沿着弱化痕收拢。球面对球心有保护作用,防止球心被磨损。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