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车。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现有汽车一般实现了混动汽车,由于汽车一部分里程采用电力驱动电机来实现,现有汽车不能利用太阳能,导致汽车无法实现自身充电,影响续航里程,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车,包括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上端一侧上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汽车本体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表面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另一侧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汽车本体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汽车本体之间为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为气杆或液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粘贴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表面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这样可以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下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部,为车辆提供电能,有效的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节能效果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本体;2.第一固定板;3.第一调节杆;4.第一太阳能电池板;5.第二固定板;6.第二调节杆;7.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逆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节能车,包括汽车本体1,所述汽车本体1上端一侧上设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汽车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杆3,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表面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另一侧上设有第二固定板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6与汽车本体1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与汽车本体1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6,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6为气杆或液压杆,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5的张开与折叠。
所述第二固定板5上表面设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第二太阳能电池板7通过逆变器8与蓄电池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第二太阳能电池板7分别粘贴在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6上表面上。这样可以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第二太阳能电池板7的作用下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部,为车辆提供电能,有效的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节能效果好,实用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