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栖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298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栖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三栖自行车,属于多功能自行车和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但现在的城市交通中经常遇到堵车,现有的普通自行车也只能堵在当中,常常耽误人们的工作。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设计一种多范围使用的自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三栖自行车,采用浮力和流体原理,并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节能减排,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三栖自行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及与车架一体制成的车把手,及安装于车架前侧的前轮,及安装于车架后侧的后轮,及设置于车架上的座位,及安装于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踏板,及设置于前轮上方的车篮;所述车把手设置于前轮上方;所述座位后侧于后轮上方设置有车后座;所述前轮和后轮外侧分别设置有挡泥板;两所述挡泥板外侧均安装有压缩气囊,用于在水中产生浮力;所述前轮和后轮上分别安装有一水下螺旋桨,水下螺旋桨转动,产生前进动力;所述车把手和车后座上分别设置有一飞行螺旋桨,在空中行驶时将飞行螺旋桨和水下螺旋桨打开,分别产生向上、向前的动力;所述座位活动安装有按摩靠背;所述车后座上于按摩靠背和车后座的飞行螺旋桨之间放置有备用降落伞,以防事故发生时安全降落;两所述飞行螺旋桨底部安装有变速器,变速器可调整起飞和前进速度;所述座位底部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变速器与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踏板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按摩靠背通过按钮固定于座位上,不用时可将按摩靠背翻转过来,并通过旋钮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压缩气囊其排水体积为1立方米。

进一步地,两所述水下螺旋桨分别与前轮和后轮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车体为无链条自行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栖自行车,采用浮力和流体原理,并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节能减排;通过车体上设有的飞行螺旋桨和水下螺旋桨,使得车体可在水中、陆地及空中运行,大大方便了使用者,既节能环保,又能锻炼身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螺旋桨伸展前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飞行螺旋桨伸展前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部件标注为:1-压缩气囊,2-飞行螺旋桨,3-水下螺旋桨,4-备用降落伞,5-按摩靠背,6-变速器,7-动力机构,8-车架,9-车把手,10-前轮,11-后轮,12-座位,13-踏板,14-车篮,15-车后座,16-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三栖自行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架8,及与车架8一体制成的车把手9,及安装于车架8前侧的前轮10,及安装于车架8后侧的后轮11,及设置于车架8上的座位12,及安装于前轮10和后轮11之间的踏板13,及设置于前轮10上方的车篮14;所述车把手9设置于前轮10上方;所述座位12后侧于后轮11上方设置有车后座15;所述前轮10和后轮11外侧分别设置有挡泥板16;两所述挡泥板16外侧均安装有压缩气囊1,用于在水中产生浮力;所述前轮10和后轮11上分别安装有一水下螺旋桨3,水下螺旋桨3转动,产生前进动力;所述车把手9和车后座15上分别设置有一飞行螺旋桨2,在空中行驶时将飞行螺旋桨2和水下螺旋桨3打开,分别产生向上、向前的动力;所述座位12活动安装有按摩靠背5;所述车后座15上于按摩靠背5和车后座15的飞行螺旋桨2之间放置有备用降落伞4,以防事故发生时安全降落;两所述飞行螺旋桨2底部安装有变速器6,变速器6可调整起飞和前进速度;所述座位12底部安装有动力机构7;所述变速器6与动力机构7电连接;所述动力机构7与踏板13连接。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按摩靠背5通过按钮(未图示)固定于座位12上,不用时可将按摩靠背5翻转过来,并通过旋钮(未图示)固定。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气囊1其排水体积为1立方米。

再一实施例中,两所述水下螺旋桨3分别与前轮10和后轮11连接。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为无链条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三栖自行车,采用浮力和流体原理,并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节能减排;通过车体上设有的飞行螺旋桨和水下螺旋桨,使得车体可在水中、陆地及空中运行,大大方便了使用者;成本低、造价低,且可以锻炼身体;另外,在现在城市交通中遇到堵车时,本实用新型的三栖自行车可以飞起来,既节能环保,又能锻炼身体,可广泛应用于旅游娱乐景点。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