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轮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55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轮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轮辐结构。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车轮一般由轮辋、轮辐、轮心组成,轮辐部分成型多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目前,铝合金低压铸造技术中,铸件需要具备至少7º的脱模角度,铝合金车轮轮辐的侧面更是铸造脱模需要关注的重点。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脱模角度的限制,轮辐侧面经常会有粘铝、刮伤,甚至抱紧力大、不脱模的现象。

近年来,轮辐造型多变、个性化设计已经成为铝合金车轮车轮的显著特点和基本优势。由于造型表现力的需要,轮辐侧面小角度、零角度甚至负角度也更多地被多样化设计理念加以应用。显然传统的轮辐结构不能够满足外观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辐结构,将铸造面和铣削面相结合,形成轮辐的造型结构。铸造面和铣削面之间采用斜倒角加圆角的方式过渡。这样的结构既满足了个性化设计需求,又解决了轮辐存在脱模缺陷的问题。斜倒角加圆角的过渡方式有效地降低了铸造面和铣削面相贯穿的风险,同时减轻了铣削面边缘产生尖角、毛刺的趋势,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轮辐结构,由铸造面、过渡面、铣削面和底面组成,其特征是:铸造面和铣削面垂直,两者之间由过渡面连接,底面和铸造面平行。其中,过渡面由大小为R3的圆角和斜倒角组成,斜倒角与铸造面夹角呈45度。

该结构旨在将铸造无法形成的零度拔模轮辐侧面用铣削面实现。同时,采用了斜倒角过渡的方式将铸造面和铣削面进行连接,避免了不同方式成型的表面相互贯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轮辐结构剖面图。

图2为改进的轮辐结构剖面图。

图中:1、侧面,2、铸造面,3、过渡面,4、圆角,5、斜倒角,6、铣削面,7、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轮辐结构中,侧面1为低压铸造成型,必须具备7º以上的脱模角度,设计结构受限,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脱模缺陷。一种改进的轮辐结构,由铸造面2、过渡面3、铣削面6和底面7组成。由于铣削面6与铸造面2垂直,不仅满足多样的个性化设计要求,同时可以将铸造缺陷铣掉,使成品不受铸造过程中脱模缺陷的影响。

在铣削面6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定位、变形等原因,铣削面6与铸造面2间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容易相互贯穿,产生外观缺陷。过渡面3使铣削面6与铸造面2之间形成缓冲带。当铣削面6偏移时,过渡面3中的斜倒角5被部分地加工掉,从而保证了铸造面2和铣削面6不会相互贯穿,保证了两者的完整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