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37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长时间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驾驶,会损害驾乘人员的健康。现有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对整个车体空间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由于车内空间大,流通死角多,空气无法实现有序流动,在空气进口和出口之间很容易形成气流短路,使车体内总的过滤净化效率降低,洁净空气不能有效的被驾乘人员吸入,不能满足驾乘人员获得洁净健康空气的需求。现有技术改进多针对过滤装置的滤芯材质和过滤方法进行改进,而忽略了对洁净空气的有效利用这一方面的内容。

申请号为201510760010.X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多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透明容器、网孔体、高分子聚合材料、触媒材料、植物、吸气管、送气管、到温管、导温板、隔温材料、吸送气装置、半导体制冷制热装置、固定装置,其主要特征之一:有一个能安装透明容器的底座,所述的透明容器,在其底部开有吸气管孔,吸气管孔上安装一个网孔体,网孔体的周边和上方放置高分子聚合材料,并栽种上植物;所述的底座,是一个用硬质材料制成的分割成上下两层的密封盒体,盒体的上层朝上面板上开有吸气管孔,分割板上开有离心风机吸风口,下层的周边开有出风孔,将透明容器与底座通过吸气管相连接,将离心风机安装在盒体下层的分割板的吸风口上,将触媒材料液体喷洒到透明容器中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上,接通电源,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污染空气经植物的叶面、根系、高分子聚合材料和专门配制的液体净化后输出。上述结构复杂,驾乘人员不能有效地呼吸洁净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好,洁净空气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的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包含底座、过滤装置、排风装置、风口、风量调节器;底座与过滤装置相连接,排风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上,风口与排风装置相连接,风量调节器与排风装置电连接,通过风量调节器调节排风装置的风量大小。

优选地,所述风口的方向可调。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夹持部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过滤装置相连接,所述夹持部夹持在汽车上。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中设有活性炭和滤纸。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驾乘人员附近,并通过调整风口方向来获得合适的喷吹方向,能为驾乘人员快速直接地补充洁净的空气,满足驾乘人员的健康需求。同时在炎热的夏季,洁净空气气流也会对驾乘人员起到降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过滤装置

3、排风装置 4、风口

5、风量调节器 11、夹持部

1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载空气净化装置,包含底座1、过滤装置2、排风装置3、风口4、风量调节器5;所述底座1与过滤装置2相连接,所述排风装置3设置在过滤装置2上,风口4与排风装置3相连接,所述风量调节器5与排风装置3电连接,通过风量调节器5调节排风装置3的风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装置2中设有活性炭和滤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车内的空气首先被抽入过滤装置2中,经活性炭和滤纸的过滤后,进入排风装置3中,再经与排风装置3相连接的风口4排出,风口4的安装优选用万向节可调方式,驾乘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风口朝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包括夹持部11和支撑杆12,支撑杆12与过滤装置2相连接,夹持部11可以夹持在汽车上,例如汽车颈部靠垫的伸缩杆上。所述支撑杆12优先选用可伸缩式或可弯曲式,驾乘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也可以通过吸盘吸附于车体上或通过磁铁吸附于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驾乘人员附近,并通过调整风口方向来获得合适的喷吹方向,使驾乘人员直接呼吸洁净空气,提高了洁净空气的利用率,同时在炎热的夏季,洁净空气气流也会对驾乘人员起到降温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好,洁净空气利用率高,能为驾乘人员快速直接地补充洁净的空气,满足驾乘人员的健康需求。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