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物板及多功能遮物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92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遮物板及多功能遮物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物板及多功能遮物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的后备箱都可安装遮物帘或遮物板,以防止他人透过后备箱上的玻璃窗看到里面的物品,无法隐藏后备箱物体。现有的遮物板安装后,不方便用户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的物体,且结构不可靠,当汽车运动不平稳时,该遮物板会发出异响,影响驾车体验;同时其制造成本高、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遮物板及多功能遮物板结构,便于用户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的物品,且结构可靠、能避免遮物板安装后因汽车运动不平稳而发出异响。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遮物板,包括遮物板本体,所述遮物板本体设有与汽车后备箱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及缺口,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缺口相错开;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翻转体,所述翻转体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翻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遮物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翻转体的第二端可相对于所述缺口转动;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遮物板本体、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翻转体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其中,当所述翻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翻转体与所述缺口相适配、且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当所述翻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翻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遮物板本体的上方。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物板本体包括靠近汽车后备箱门的第三端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遮物板本体的第三端与 所述遮物板本体的第四端之间的卡条,所述卡条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遮物板本体的两对称侧;或所述安装部为对称固定于所述遮物板本体的第四端的两侧的第一卡固端及第二卡固端,所述第一卡固端为弹性伸缩端,或/和所述第二卡固端为弹性伸缩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设有卡部,所述翻转体设有与所述卡部可拆卸卡固配合的扣部;或所述限位部设有卡孔,所述翻转体设有与所述卡孔可拆卸卡固配合的卡柱,所述卡柱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卡孔间隙配合的导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设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翻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相吸合的第二磁吸部;或所述翻转体的自由端设弹性抵压件,所述弹性抵压件可与汽车后备箱门相抵压;或所述遮物板本体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拨片,所述第一拨片与所述限位部形成固定所述翻转体的第一夹固部;或所述翻转体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拨片,所述第二拨片与所述限位部形成固定所述翻转体的第二夹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物板本体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向内凹设或向外凸起形成;或/和所述翻转体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向内凹设或向外凸起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遮物板本体之间设有连接体,所述翻转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遮物板本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体与所述遮物板本体之间设有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翻转体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遮物板本体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体的第一端设有安设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凹部,所述遮物板本体设有安设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凹部。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遮物板结构,包括上述的遮物板,还包括储物组件,所述遮物板本体设有用于安设所述储物组件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缺口之间,所述储物组件设有储物腔。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储物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凹槽卡合的框架及固定于框架边缘的网兜,所述网兜向外凹设形成所述储物腔。

上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遮物板通过安装部固定于汽车后备箱的预设位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翻转体,当所述翻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翻转体与所述缺口相适配、且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进行固定,使翻转体不会继续向下翻转,可将物品存放于翻转体及遮物板本体上,且可遮蔽遮物板下方的物品,同时可避免汽车运动不平稳时,该翻转体发生振动;当所述翻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翻转体固设于所述遮物板本体的上,便于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物品。本实用新型的遮物板不仅可以遮蔽存放的物品,同时可作为支撑板,进而后备箱的物品可分层存放,同时可翻转翻转体,便于用户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的物品,且结构可靠、能避免遮物板安装后因汽车运动不平稳而发出异响。

上述多功能遮物板结构通过安装部固定于汽车后备箱的预设位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翻转体,当所述翻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翻转体与所述缺口相适配、且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进行固定,使翻转体不会继续向下翻转,可将物品存放于翻转体及遮物板本体上,且可遮蔽遮物板下方的物品,同时可避免汽车运动不平稳时,该翻转体发生振动;当所述翻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翻转体固设于所述遮物板本体的上,便于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物品;同时通过设置储物组件,用户可将物品存放于储物组件的储物腔内,便于后排乘客取用该物品。该多功能遮物板结构不仅可对汽车后备箱进行遮蔽、分层存放物品,还设有便于后排乘客取拿的储物腔,大大提升了遮物板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遮物板的仰视(翻转体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遮物板的后视(翻转体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链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与扣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柱与卡孔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拨片与限位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拨片与限位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遮物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遮物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遮物板本体,102、第三端,104、第四端,110、安装部,113、卡条,114、第一卡固端,116、第二卡固端,120、缺口,130、第一拨片,132、第一夹固部,140、第一加强筋,150、第二凹部,160、开口,162、安装凹槽,200、翻转体,202、第一端,204、第二端,210、扣部,220、卡柱,222、导入部,230、第二磁吸部,240、第二拨片,244、第二夹固部,250、第二加强筋,260、第一凹部,300、限位件,310、限位部,313、卡部,314、卡孔,316、第一磁吸部,400、连接体,500、铰链组件,510、第一连接部,520、第二连接部,600、储物组件,610、框架,620、网兜,622、储物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遮物板及多功能遮物板结构,包括遮物板本体100,遮物板本体100设有与汽车后备箱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110及120,安装部110与120相错开;与120相适配的翻转体200,翻转体200包 括第一端202及与第一端202相对的第二端204,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与遮物板本体100转动连接,翻转体200的第二端204可相对于120转动;及限位件300,限位件300的一端固定于遮物板本体100、另一端设有与翻转体200限位配合的限位部310;其中,当翻转体200处于第一位置时,翻转体200与120相适配、且与限位部310限位配合;当翻转体200处于第二位置时,翻转体200的第二端204位于遮物板本体100的上方。

如图1及2所示,该遮物板通过安装部110固定于汽车后备箱的预设位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翻转体200,当翻转体200处于第一位置时,翻转体200与120相适配、且与限位部310限位配合进行固定,使翻转体200不会继续向下翻转,可将物品存放于翻转体200及遮物板本体100上,且可遮蔽遮物板下方的物品,同时可避免汽车运动不平稳时,该翻转体200发生振动;当翻转体200处于第二位置时(优选的,翻转体200的第二端204靠近车头设置,且翻转体200与遮物板本体100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翻转体200固设于遮物板本体100的上,便于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物品。本实用新型的遮物板不仅可以遮蔽存放的物品,同时可作为支撑板,进而后备箱的物品可分层存放,同时可翻转翻转体200,便于用户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的物品,且结构可靠、能避免遮物板安装后因汽车运动不平稳而发出异响。

如图1至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遮物板本体100包括靠近汽车后备箱门的第三端102及与第三端102相对的第四端104;安装部110为设置于遮物板本体100的第三端102与遮物板本体100的第四端104之间的卡条113,卡条113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遮物板本体100的两对称侧,因而可通过卡条113与汽车后备箱上的卡槽相卡合,将遮物板本体100安设于汽车后备箱上;或安装部110为对称固定于遮物板本体100的第四端104的两侧的第一卡固端114及第二卡固端116,第一卡固端114为弹性伸缩端,或/和第二卡固端116为弹性伸缩端,因而可通过第一卡固端114及第二卡固端116分别与汽车后备箱上的两个卡孔314进行配合,第一卡固端114为弹性伸缩端或/和第二卡固端116为弹性伸缩端可改变遮物板本体100的安装长度,便于遮物板本体100的安装与拆卸。安装时,先将第二卡固端116插入汽车后备箱上的卡孔中,再压缩弹性伸缩端, 使遮物板本体100的长度缩短,便于插入卡孔,进入卡孔后,压缩力消除后,再弹性作用力下,弹性伸缩端复位,使遮物板本体100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上;同理拆卸时,先压缩弹性伸缩端时,缩短遮物板本体100安装长度,使第一卡固端114移出卡孔,进而可完成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翻转体200与限位部310的限位配合包括卡固、支撑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固定、磁吸固定、插销固定等配合形式。

如图1至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310设有卡部313,翻转体200设有与卡部313可拆卸卡固配合的扣部210,因而翻转体200可通过扣部210与卡部313的配合,使翻转体200固定在限位部310上,即将该翻转体200固定在遮物板本体100上,进而可在翻转体200上存放物品,同时可避免因汽车行驶不稳而导致异响情况的发生;或限位部310设有卡孔314,翻转体200设有与卡孔314可拆卸卡固配合的卡柱220,卡柱220的自由端设有与卡孔314间隙配合的导入部222,因而可通过卡柱220与卡孔314的配合实现翻转体200的固定,该卡柱220通过设置导入部222,便于引导卡柱220与卡孔314配合。或进一步的,限位部310设有第一磁吸部316,翻转体200设有与第一磁吸部316相吸合的第二磁吸部230,因而可利用磁吸作用力实现翻转体200的固定,且该方案可避免摩擦失效,提高翻转体200固定的可靠性,该第一磁吸部316及第二磁吸部230均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或翻转体200的自由端设弹性抵压件(未示出),弹性抵压件可与汽车后备箱门相抵压,因而可利用汽车后备箱门对翻转体200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可靠,安装便捷;或遮物板本体100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拨片130,第一拨片130与限位部310形成固定翻转体200的第一夹固部132,当需要固定时只需转动拨片与限位部310相配合形成第一夹固部132,即可将翻转体200固定,当需要翻转翻转体200时,只需转动拨片,使拨片与限位部310相错开,便可翻转该翻转体200;或同理翻转体200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拨片240,第二拨片240与限位部310形成固定翻转体200的第二夹固部244。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遮物板本体100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140,第一加强筋140向内凹设或向外凸起形成,因而可增加遮物板本体100的抗弯抗压能力;或/和翻转体200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筋250, 第二加强筋250向内凹设或向外凸起形成,因而可增加遮物板本体100的抗弯抗压能力,提高遮物板承重能力。

如图1至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与遮物板本体100之间设有连接体400,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通过连接体400与遮物板本体100转动连接,因而利用该连接体400可实现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与遮物板本体100之间的的转动连接,能减少制造成本,能保证表面的平整性,进而可在翻转体200及遮物板本体100上粘附皮革制品,使本遮物板的整体更加美观,且便于在本连接结构上增设其他转动连接的结构,形成双重连接方式;该遮物板本体100、连接体400及翻转体200可通过一体成型技术一次成型。进一步的,翻转体200与遮物板本体100之间设有铰链组件500,铰链组件500包括第一连接部510及与第一连接部510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0,第一连接部510与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固定,第二连接部520与遮物板本体100固定,因而可进一步提高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与遮物板本体100的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形成双重转动连接方式,当利用连接体的转动方式失效后,该铰链组件的连接方式仍可使翻转体转动;同时本方案亦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前述转动连接方案配合使用。再进一步的,翻转体200的第一端202设有安设第一连接部510的第一凹部260,遮物板本体100设有安设第二连接部520的第二凹部150,因而便于安装铰链组件500;优选的,该第一连接部510与第二连接部520转动摩擦配合,使该翻转体200在自由状态下不翻转,需克服该转动摩擦力才能实现转动;优选的,第一凹部26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部510的厚度,第二凹部150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部520的厚度,便于在遮物板本体100及翻转体200本体上粘附皮革制品,使本遮物板的整体更加美观。

如图1至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遮物板结构,包括上述的遮物板,还包括储物组件600,遮物板本体100设有用于安设储物组件600的开口160,开口160设置于安装部110与120之间,储物组件600设有储物腔622。

如图1至13所示,该多功能遮物板结构通过安装部110固定于汽车后备箱的预设位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翻转体200,当翻转体200处于第一位置时,翻转体200与120相适配、且与限位部310限位配合进行固定,使翻转体200 不会继续向下翻转,可将物品存放于翻转体200及遮物板本体100上,且可遮蔽遮物板下方的物品,同时可避免汽车运动不平稳时,该翻转体200发生振动;当翻转体200处于第二位置时(优选的,翻转体200的第二端204靠近车头设置,且翻转体200与遮物板本体100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翻转体200固设于遮物板本体100的上,便于取拿存放于后备箱物品;同时通过设置储物组件600,用户可将物品存放于储物组件600的储物腔622内,便于后排乘客取用该物品。该多功能遮物板结构不仅可对汽车后备箱进行遮蔽、分层存放物品,还设有便于后排乘客取拿的储物腔622,大大提升了遮物板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1至13所示,进一步的,开口160的边缘设有安装凹槽162,储物组件600包括与安装凹槽162卡合的框架610及固定于框架610边缘的网兜620,网兜620向外凹设形成储物腔622,通过安装凹槽162与框架610卡合的配合关系,便该储物组件600的安装拆卸,同时卡合固定后,该框架610不会随汽车的运动而振动;同时采用网兜620形成储物腔622,使储物腔622能够因被存储物品体积及重量的大小而发生形变,更加贴合物品,表面物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驾驶体验。再进一步的,还包括盖体(未示出),盖体与安装凹槽162相适配,进而可合上盖体,避免被存储的物品被外露或被抛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