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90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天窗遮光系统的驱动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的截面示意图所示,汽车天窗遮光系统在天窗导轨1中滑行,由驱动链条2的一端注塑连接的包塑块带动,驱动链条2与驱动链总成3成连接,驱动链总成3的机械动力由马达提供。

遮光系统的人工移动把手4亦和驱动链总成3连接。由于导轨1上半开放式的圆形凹槽,使得驱动链条2只能在圆形凹槽的径向移动。

导轨1通常由铝质型材制作而成,在折弯过程中容易变形,出现尺寸参差,因此折弯工艺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另外,导轨1和天窗玻璃5之间用胶6连接,使用粘胶工艺,不光要清洁玻璃表面,也需要清洁导轨表面。涂覆底涂也是如此,使得天窗的安装工序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汽车天窗遮光系统的驱动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程序简单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可应用于不同的汽车天窗。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包括马达、驱动链总成、驱动链条、PU和包塑块,

所述的马达与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链条与驱动链总成连接;

所述的PU与天窗玻璃或天窗框架直接连接,PU的一侧设有圆形凹槽和盲槽,驱动链条设于PU的圆形凹槽内可径向移动,驱动链总成的部分插入盲槽内;

驱动链总成与天窗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不设置导轨。

进一步,所述的PU与天窗玻璃或天窗框架通过WST或者WST+技术固定链接。

进一步,驱动链总成与天窗把手固定连接的部分与PU不接触。

上述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不需要天窗导轨,直接将驱动链总成和驱动链条插入PU内部,驱动链总成部分插入一侧的PU,驱动链条插入PU的圆形凹槽内,马达传递机械动力至驱动链条,驱动链条再稳定的传递机械动力之驱动链总成,由于两侧PU的夹持和阻挡,驱动链条只能在凹槽的径向移动。

马达、驱动链总成、驱动链条和PU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稳定的驱动系统。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PU高度,使得同一款遮光系统可使用在不同的汽车天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可以省去传统的天窗导轨及粘胶材料。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可以省去粘胶工艺及传统导轨一侧的表面处理工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减少了人工处理时间和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可以轻易使用在不同的天窗上,适应性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相对粘胶工艺,风险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导轨

2 驱动链条

3 驱动链总成

4 把手

5 玻璃

6 胶

7 PU 701 圆形凹槽 702 盲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包括马达、驱动链总成3、驱动链条2、PU7和包塑块,马达与驱动链条2连接,驱动链条2与驱动链总成3连接;PU7与天窗框架直接连接,PU7的一侧设有圆形凹槽701和盲槽702,驱动链条2设于PU7的圆形凹槽701内可径向移动,驱动链总成3的部分插入盲槽702内;驱动链总成3与天窗把手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不需要设置导轨。驱动链总成与天窗把手固定连接的部分与PU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PU与天窗玻璃或天窗框架通过WST或者WST+技术固定链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遮光系统驱动结构,去掉了天窗导轨,直接将驱动链总成和驱动链条插入PU内部,驱动链总成部分插入一侧的PU,驱动链条插入PU的圆形凹槽内,马达传递机械动力至驱动链条,驱动链条再稳定的传递机械动力之驱动链总成,由于两侧PU的夹持和阻挡,驱动链条只能在凹槽的径向移动。

马达、驱动链总成、驱动链条和PU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稳定的驱动系统。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PU高度,使得同一款遮光系统可使用在不同的汽车天窗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