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24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通过电磁感应等技术,在充电器和被充电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能,从而为被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技术。由于无线充电相对于有线充电来说,具有不易漏电、全自动操作以及无人值守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

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上安装有副边线圈,地面停车位上安装有原边线圈。当电动汽车停靠在停车位上的预设充电位置时,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组成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线圈发射的高频磁场能够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振动的方式被副边线圈接收,进而被副边线圈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达到为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在无线充电系统不但充电效果不佳,能量转化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由于现有无线充电站体积庞大,通常都不能沿着车辆运营路线设置,因此在充电时,都需要电动汽车停靠在预设充电位置时才能实现充电。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需要从正常行驶路线驶入预设充电位置,则这段进出充电站路程对于车主来说是无用路程。另外,由于需要实现无线充电,需要增加车载设备和增加电池容量,这无形增加了车体的重量和尺寸,也使得电动车制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并以无线方式传送到电动汽车端,在电动汽车端将电磁能转化为电能对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其充电效果好,能量转化率高、安全性好。无线电充电系统的充电站点可以根据车辆运营线路定制,在起点充电后发车,终点补满电返程,完全消除往返充电站的空驶里程。电动车改造不增加电动车车身重量,由于采用无线充电,可以让车辆在运营线路上进行直接补电,大大缩短了现有技术中车辆每次去充电的行驶空里程,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容量,大幅降低电动车成本。整个电动车充电工作自动完成,无线人工干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基建侧系统、车载侧系统、车载电池、车载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基建侧系统外接电网;所述车载侧系统与基建侧系统无线连接;所述车载侧系统包括拾取线圈PuC、功率拾取控制PPC、车载单元和身份识别单元,所述拾取线圈PuC与功率拾取控制PPC连接;所述功率拾取控制PPC的输出端与车载电池相连;所述功率拾取控制PPC还分别与所述车载单元和身份识别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控制器分别和功率拾取控制PPC和车载单元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载单元为车内单元IVU或者监控显示单元DCD。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无线射频识别控制器RFID。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建侧系统包括户外柜、原边线圈PrC、无线充电管理监控系统WCCMS;所述户外柜的输入端与外接电网连接,户外柜的输出端与原边线圈PrC和无线充电管理监控系统WCCMS均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户外柜包括配电防雷48V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PFC电路、功率发送控制器PTC、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所述电防雷48V电源与PFC电路连接;所述PFC电路与功率发送控制器PTC连接;所述功率发送控制器PTC与原边线圈PrC连接,且功率发送控制器PTC还通过CAN控制器与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连接;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连接无线充电管理监控系统WCCM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身份识别单元,在车辆接近充电位时完成基建侧系统和车载侧系统的相互识别,无线充电过程中任何人摸不着电,安全性能高。基建侧系统简单可靠、结构紧凑,采用此种基建侧系统,可以使该基建侧系统沿着车辆运营线路设点,在起点充电后发车,终点补满电返程,完全消除往返充电站的空驶里程。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基建侧系统可以直接将现有路面和停车场改建为汽车充电位,使其能够确保防盗防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基建侧系统、车载侧系统、车载电池、车载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基建侧系统外接电网;所述车载侧系统与基建侧系统无线连接;所述车载侧系统包括拾取线圈PuC、功率拾取控制PPC、车载单元和身份识别单元,所述拾取线圈PuC与功率拾取控制PPC连接;所述功率拾取控制PPC的输出端与车载电池相连;所述功率拾取控制PPC还分别与所述车载单元和身份识别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控制器分别和功率拾取控制PPC和车载单元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单元可以为车内单元IVU或者监控显示单元DCD。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无线射频识别控制器RFID。采用车内单元IVU时,车内单元IVU可以对整个充电流程进行控制。采用监控显示单元DCD时,监控显示单元DCD提供有人机交互和配置界面,也可以对整个充电流程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建侧系统包括户外柜、原边线圈PrC、无线充电管理监控系统WCCMS;所述户外柜的输入端与外接电网连接,户外柜的输出端与原边线圈PrC和无线充电管理监控系统WCCMS均连接。所述户外柜包括配电防雷48V电源、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PFC电路、功率发送控制器PTC、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所述电防雷48V电源与PFC电路连接;所述PFC电路与功率发送控制器PTC连接;所述功率发送控制器PTC与原边线圈PrC连接,且功率发送控制器PTC还通过CAN控制器与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连接;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连接无线充电管理监控系统WCCMS。

本实施例中拾取线圈PuC用于接收原边线圈PrC发射的高频电磁能并将其转换成高频交流电。功率拾取控制PPC将拾取线圈PuC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输出到车载电池或负载上。通讯服务单元CSU-B板用于完成车辆和缴费载体身份认证和信息交互。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