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自走式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的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及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种价格适中、适应我国种植规模和经济条件、作业省工的自走式水稻插秧机在水稻插秧作业中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在自走式水稻插秧机结构设计上采用前、后铰连组合机架,在前机架上配装发动机、电瓶、变速箱总成及行走驱动轮,在转向运动时,前机架带动发动机、电瓶、变速箱总成及行走驱动轮整体一并同时绕与后机架的铰连点转动,操作非常费力,机具转弯运行效率低,且转弯后合堑精准度不易掌控。另外,现有的自走式水稻插秧机均为独轮驱动,作业时易打滑,驱动动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自走式水稻插秧机转向机构,达到结构合理、操作省力、转弯效率高、驱动动力充足、合堑精度高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走式水稻插秧机转向机构包括插秧作业机构总成,所述插秧作业机构总成配置安装在刚性整体式机架的后侧部上,在所述刚性整体式机架前部上从前至后依次固装发动机、变速箱总成和转向机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的变速箱体下侧部通过轴承与传动箱总成的传动箱体上侧部连接,将传动箱总成可转动的吊挂安装在变速箱总成的下侧部位上,齿轮轴配装在变速箱体下侧内部与传动箱体上侧内部之间部位上,在所述齿轮轴上侧部上、位于变速箱体内可转动的安装双联上锥齿轮,在所述齿轮轴下侧部上、位于传动箱体内可转动的安装双联下锥齿轮,中介锥齿轮轴与齿轮轴呈垂直的配装在传动箱体上部上,中介锥齿轮可转动的配装在中介锥齿轮轴上,所述中介锥齿轮分别与双联上锥齿轮和双联下锥齿轮啮合,在传动箱总成的动力输出轴两侧外端部上分别固装行走驱动轮,在所述传动箱体上端后方外侧部位上固装圆弧形内齿圈,在所述转向机总成底部上沿水平圆周方向可摆动的安装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转向驱动齿轮固装在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圆弧形内齿圈啮合。
本发明创造采用刚性整体式机架、并在变速箱总成上可转动的吊挂配装带有圆弧形内齿圈和双行走驱动轮的传动箱总成、以及在转向机总成上配装转向驱动齿轮驱动传动箱总成转动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自走式水稻插秧机的转弯运动,具有结构新颖、合理、操作省力、转弯效率高、驱动力充足、合堑精度高、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自走式水稻插秧机转向机构总体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向局部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刚性整体式机架、2、转向机总成、3、变速箱总成、4、发动机、5、传动箱总成、6、动力输出轴、7、行走驱动轮、8、圆弧形内齿圈、9、插秧作业机构总成、10、齿轮轴、11、变速箱体、12、中介锥齿轮、13、中介锥齿轮轴、14、双联下锥齿轮、15、轴承、16、双联上锥齿轮、17、传动箱体、18、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19、转向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自走式水稻插秧机转向机构包括插秧作业机构总成9,所述插秧作业机构总成9配置安装在刚性整体式机架1的后侧部上,在所述刚性整体式机架1前部上从前至后依次固装发动机4、变速箱总成3和转向机总成2所述变速箱总成3的变速箱体11下侧部通过轴承15与传动箱总成5的传动箱体17上侧部连接,将传动箱总成5可转动的吊挂安装在变速箱总成3的下侧部位上,齿轮轴10配装在变速箱体11下侧内部与传动箱体17上侧内部之间部位上,在所述齿轮轴10上侧部上、位于变速箱体11内可转动的安装双联上锥齿轮16在所述齿轮轴10下侧部上、位于传动箱体17内可转动的安装双联下锥齿轮14,中介锥齿轮轴13与齿轮轴10呈垂直的配装在传动箱体17上部上,中介锥齿轮12可转动的配装在中介锥齿轮轴13上,所述中介锥齿轮12分别与双联上锥齿轮16和双联下锥齿轮14啮合,在传动箱总成5的动力输出轴6两侧外端部上分别固装行走驱动轮7,在所述传动箱体17上端后方外侧部位上固装圆弧形内齿圈8,在所述转向机总成2底部上沿水平圆周方向可摆动的安装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18,转向驱动齿轮19固装在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18上,所述驱动齿轮19与圆弧形内齿圈8啮合。
作业时,发动机4的旋转动力依次经变速箱总成3、双联上锥齿轮16、中介锥齿轮12、双联下锥齿轮14、传动箱总成5及动力输出轴6驱动两个行走驱动轮7转动,完成自走式水稻插秧机前行运动。转弯时,转动转向机总成2的手轮,经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18带动转向驱动齿轮19转动,转动的转向驱动齿轮19通过圆弧形内齿圈8带动传动箱总成5在变速箱总成3下部上转动,经转向驱动动力输出轴18实现行走驱动轮7的转弯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