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车专用后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915阅读:2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车专用后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货车专用后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正逐步进入普通家庭,随着大批新手驾驶员的出现,新手驾驶员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不断上升,这其中轿车追尾大型货车事故不在少数。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轿车追尾大货车事故约占到追尾交通事故的50%,致死比例是轿车与其他车型碰撞致死比例的四倍,可见轿车追尾货车的事故危害相当严重。造成这种巨大伤害的原因是轿车通常会撞入货车底部,货车车厢会挤压甚至削去轿车的车顶,虽然货车的车厢后侧安装有h型防护钢板,但h型防护钢板通常会被高速行驶的轿车撞击变形或断裂,此外由于轿车的高度在70厘米至80厘米,而大货车尾部距离地面是100厘米以上,这个高度差刚好是驾驶员头部和胸部的高度,一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和车顶前部会直接撞到货车尾部,轿车充入货车车厢底部,货车车厢挤压甚至削去轿车车顶时会直接对驾驶人员的头部和胸部造成伤害。

此外,由于大多轿车的安全气囊安装在汽车的头部,只有当轿车车头部位受到撞击时,安全气囊才会被触动和弹出。也就是说即使轿车追尾不是特别严重,货车车厢没有挤压和削掉轿车车顶,但是由于轿车车头没有直接撞击货车,轿车的安全气囊也不能及时的弹出,因此,此时安全气囊无法及时启动,那么轿车前排的人员也无法得到安全气囊的及时保护。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性能更好的货车专用后防撞梁,以保护追尾轿车的驾乘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并且可以很好的保护追尾轿车驾乘人员安全的货车专用后防撞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车专用后防撞梁,包括一根横向设置的防撞杆以及左右两组竖向设置的支撑杆组,防撞杆用以对后面的追尾轿车进行缓冲,支撑杆组用以对防撞杆进行加强固定,所述支撑杆组由两根与货车底部大梁固定连接组成三角形的支撑杆组成,两根支撑杆的下端连接并固定在防撞杆上,这种三角形的稳固结构可以使得支撑杆能够在被撞击时尽量保持位置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缓冲撞击的情况,所述防撞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备用轮胎的连接座,备用轮胎安装在连接座后,可以使得后面的轿车追尾时,首先撞击到备用轮胎,而备用轮胎的本身的弹性可以很好的吸收车头的撞击力,从而减轻对后车的伤害,避免后车钻入货车的底部,所述连接座与防撞杆的端部上下转动铰接,连接座中心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备用轮胎的最大半径,连接座中心距离货车后端的距离不超过备用轮胎最大半径的的1.5倍,所述防撞杆的长度不超过备用轮胎直径的两倍;所述两支撑杆组的下端分别铰接有向车辆后方开口的c形卡,c形卡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下夹臂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杆,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间连接有拦截网,这样后面的轿车车头冲击拦截网时,拦截网向后缓冲的同时,会与上连杆、下连杆一起夹住汽车的车头,避免小轿车继续钻入货车底部。

优选的,为了使得拦截网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张开状态,所述上连接杆的上部吊装在货车车厢的底部。

优选的,为了对上夹臂和下夹臂的端部进行保护,降低尖端部位可能对追尾车头的危害,所述上连接杆固定在上夹臂的端部,所述下连接杆固定在下夹臂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防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拦截网由尼龙或钢丝绳交织构成。

优选的,为了使得备用轮胎保持特定的角度,以利于对追尾轿车的缓冲或者提高备用轮胎的离地高度,所述防撞杆上还设置有钩住备用轮胎轮毂的钩子。

优选的,为了提高防撞杆的强度,同时使得防撞杆具备更好的缓冲能力,所述防撞杆为圆柱形的封闭钢管,且钢管内壁涂覆有防锈涂层,钢管内封装有水,钢管的上方设置泄压塞;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通过弧形抱箍固定在防撞杆的外壁上,所述弧形抱箍与防撞杆间隙配合,并在配合面涂覆有润滑油脂。

进一步,所述防撞杆外壁上焊接有筒状的加强护筒,所述弧形抱箍与加强护筒转动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整体安装在货车的下方,轿车追尾撞击时,自动作用,不需要人工介入,不仅可以通过备用轮胎对追尾车辆的车头进行撞击缓冲,而且可以通过拦截网以及上连杆、下连杆来对追尾轿车的车头进行抱紧,将追尾的冲击力通过防撞杆、支撑杆最终传递给卡车的大梁,从而避免轿车直接宠物货车车厢底部,避免车厢对轿车轿厢可能造成的挤压,从而实现对后车驾乘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货车专用后防撞梁的车尾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货车专用后防撞梁的车尾方向转动备用轮胎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货车专用后防撞梁的车身侧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货车专用后防撞梁的轿车追尾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防撞杆1,支撑杆2,大梁3,铰链41,连接座42,备用轮胎43,上夹臂51,下夹臂52,上连接杆53,下连接杆54,拦截网55,加强护筒56,货车车厢6,轿车车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货车专用后防撞梁,具体包括一根横向的防撞杆1以及左右两组竖向设置的支撑杆组,支撑杆组由两根与货车底部的大梁3焊接固定并组成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杆2组成,支撑杆组优选焊接在货车大梁3的外侧壁,支撑杆2采用抗弯效果优异的槽形钢,两根支撑杆2的下端焊接固定在防撞杆1上,防撞杆1为圆柱形的封闭钢管,且钢管内壁涂覆有防锈涂层,钢管内封装满水,钢管的上方设置了泄压塞,泄压塞采用一般的橡胶塞即可,其主要作用是在撞击瞬间及时的被水压冲开,以将部分撞击力转变成水的动力排走;防撞杆1的两端分别敢接有一个转动竖向转动的铰链41,铰链41的另一端焊接有一个连接座42,连接座42通过螺栓固定备用轮胎43,为了使得备用轮胎43可以在碰到地面较大的障碍物时可以滚动跨越,优选的方式是连接座42由两个中心通过转动轴连接的钢板组成,一侧的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备用轮胎43,另一侧的钢板与铰链41的外侧一端焊接,当需要收折备用轮胎43,以提高货车的通过性时,可以通过防撞杆上的钩子(图中未标出)钩住备用轮胎43的轮毂即可,如图2所示;连接座42中心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备用轮胎43的最大半径,这样可以避免备用轮胎43的磨损,为了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优选的方式是保证备用轮胎43与地面保持150mm以上的距离,此外,连接座42的中心距离货车后端的距离不超过备用轮胎43最大半径的的1.5倍,这样以便于轿车追尾后可以让车头9及时的碰撞备用轮胎43,通过备用轮胎43的缓冲及时停下来,避免轿车轿厢卡入货车车厢6,防撞杆1的长度不超过备用轮胎43直径的两倍,这样可以保证两个备用轮胎43之间的间隙不至于过大;另外在两支撑杆组的下端分别铰接有向车辆后方开口的c形卡,c形卡包括钢铁铸造成型的上夹臂51和下夹臂52,上夹臂5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上连接杆53,下夹臂52之间焊接固定有下连接杆54,上连接杆53与下连接杆54可选择强度较大的槽钢或者无缝钢管,上连接杆53固定在上夹臂51的端部,下连接杆54固定在下夹臂52的端部,上连接杆53与下连接杆54间固定连接有拦截网55,拦截网55优选由尼龙或钢丝绳交织构成的网,本实施例选择的是焊接固定的钢丝绳网,为保证拦截网55平常保持张开状态,上连接杆53被吊装在货车车厢6的底部,上夹臂51和下夹臂52分半通过弧形抱箍固定在防撞杆1的外侧,防撞杆1的外壁与弧形抱箍相对应的位置上上焊接有筒状的加强护筒56,弧形抱箍与加强护筒56转动连接并间隙配合,在配合面涂覆有润滑油脂。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货车专用后防撞梁是这样工作的:如图4所示,当轿车车头7追尾货车时,会首先接触拦截网55或者备用轮胎43,或者同时接触二者,如果首先接触备用轮胎43,由于备用轮胎43弹性好,不仅可以很好的吸收一部分撞击,而且能够将撞击力通过防撞杆1以及支撑杆2,最终传递给货车的大梁3,从而避免轿车继续向货车车厢6的底部前进,从而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如果轿车车头7首先接触拦截网55,则拦截网55收缩的过程中会使得上连接杆53和下连接杆54向中间运动从而夹住轿车车头7,以将轿车的撞击力通过上夹臂51和下夹臂52,以及防撞杆1、支撑杆2最终传递给大梁3,夹住轿车车头7的方式相比与传统的货车保险杠,可以避免轿车因撞坏传统货车保险杠底部而钻入货车车厢6底部的情况,因此更加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说明,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没有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简单变形、修改和替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