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2587发布日期:2019-06-05 23:1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织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系统中的织带调整装置,尤指一种应用于三点式安全带系统的织带上方区域高度调整的织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汽车等机动车辆中的驾驶员与乘客的安全,各式的机动车辆中均设置有安全带系统。一般而言,安全带系统的卷缩器装设于汽车内的支柱上且位于座椅的一侧,安全带系统的织带由卷缩器拉出后,织带先通过上方的组设于汽车车体上的上导环后,以织带由上而下斜置于驾驶员或乘客等使用者的身体前侧,再以织带上的舌片插设于座椅另一侧的座椅扣中,织带通过舌片的另一区段则延伸至座椅邻近卷缩器的侧边处,构成一组三点式安全带系统,并藉由该安全带系统的织带能将使用者的身体限制于座椅上。

目前已知机动车辆的三点式安全带系统中,当织带束紧时,若无法调整织带位于使用者肩部附近的固定点的安全带高度,于紧急状态下,有可能造成驾驶员或乘客等使用者的颈部被织带割伤等伤害,故须通过一织带高度调整机构予以克服。随着机动车辆中的驾驶员与乘客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带的织带高度调整机构已成为必备的安全装置。

现有的安全带系统的织带高度调整机构,仅适用于特定机动车辆,且现有织带高度调整机构的组成构造存在有构造复杂、调整行程较短、无法无段调整以及操作较麻烦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好用的织带调整装置,让安全带的织带能够依据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调整至适于使用者肩部的高度位置,以期达到较佳的安全使用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调整装置,解决现有安全带的织带调整装置的构造复杂、调整行程较短、无法无段调整,以及操作麻烦等问题。

为了达成前揭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织带调整装置,用以连接一安全带系统的织带,该织带调整装置包含:

一外盖,所述外盖包含一盖体基部以及成形于该盖体基部的两侧边呈相对排列的两盖体侧板,该盖体基部与两盖体侧板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间,该盖体基部的面向该活动空间的侧面上段形成至少一上挡部,两盖体侧板的面向该活动空间的侧面分别于邻近该盖体基部处形成由上往下延伸的一导槽,以及位于所述导槽的底缘的一槽底壁,且两盖体侧板的面向该活动空间的侧面分别形成由下向上延伸的一套合槽,以及位于所述套合槽的顶端的一槽顶扣接部;

一活动框板,所述活动框板能上下移动地装设于该外盖中,该活动框板包含一具有组接孔的框板本体以及一具有连接孔的连接框部,该连接框部成形于该框板本体的底端,该框板本体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纵向框边,两纵向框边能上下滑移地分别组设于该外盖的导槽中,所述连接框部用以连接所述织带的一区段;

一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该外盖中,且所述移动件能移动地装设于该活动框板的框板本体中,该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板部、一第二侧板部以及一穿设部,该第一侧板部与该第二侧板部相对设置,该穿设部成形于该第一侧板部与该第二侧板部之间,该穿设部中形成一穿槽,所述穿槽用以供所述织带的另一区段穿设,该移动件与该活动框板能相对运动而对所述织带的另一区段产生锁定或解锁的作用;以及

一上环构件,所述上环构件能离合地被组设于该外盖中,该上环构件包含一上环以及连接于该上环的上端的定位件,该上环用以提供织带穿设其中,结合该活动框板与该移动件的外盖能套设于该上环,该上环的两侧边能分别伸入该外盖的相对应的盖体侧板的套合槽中,且所述盖体侧板的槽顶扣接部能扣接于该上环上。

如上所述的织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的所述第一侧板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部上下偏位设置,所述第一侧板部的顶缘高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顶缘,所述穿设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部的下段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板部的上段,所述穿槽是由所述第二侧板部的上端朝所述第一侧板部的下端方向倾斜延伸的斜槽。

如上所述的织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的穿设设于所述穿槽的相对的两侧边各具有一边壁,所述第一侧板部与所述第二侧板部的两侧边相对于两所述边壁的外侧分别形成一滑槽,所述框板本体的两所述纵向框边分别伸入所述移动件的两所述滑槽中。

如上所述的织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上环为具有导磁性材料制成的部件,所述外盖的所述盖体侧板于所述套合槽的上段的侧壁中分别设置一磁铁,所述磁铁用以磁吸所述上环。

如上所述的织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框板的所述连接框部的所述连接孔供所述织带穿设。

如上所述的织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框板的所述连接框部连接一具有可挠性的连接带,以所述连接带组接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用以供所述织带穿设。

本发明所提出的织带调整装置,能够应用于安全带系统中,该织带调装置的上环构件固定于车内的座椅一侧上方,使安全带系统的织带穿过该上环构件的上环,活动组设于外盖中的活动框板与移动件的组合连接该织带相对于上环两侧的区段,当织带调整装置不使用或无须调整织带的上定位点高度位置时,可通过该外盖扣接于上环上定位,设于外盖内的活动框板与移动件相对织带呈解锁状态,使织带呈能自由被拉伸的状态。

当需要使用织带调整装置调整该织带的上定位点高度位置时,使用者可将结合活动框板与移动件的外盖自上环构件上取下,且利用外盖提供使用者手持,而以直觉方式向上或向下调整织带的上定位点高度位置,即使外盖内的移动件与活动框架产生相对运动即能使织带变换至解锁状态,而达成向上或向下均能无段调整织带上定位点高度,并达到适当位置后松手放开外盖,该织带调整装置即会因织带的张力作用带动活动框板与移动件自动对织带产生锁定状态,确定织带位于使用者肩部的高度位置。借此,使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车辆,且该织带调整装置的整体组成构造简单,容易组装,生产成本与组装成本低;使用时具备无段式连续调整、可调整行程较大、操作简便、及自动锁定功能等多项优点。

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还能进一步使该上环为具有导磁性材料制成的部件,该外盖的盖体侧板于该套合槽上段的侧壁中分别设置一磁铁,用以磁吸该上环。借以在该外盖扣接于上环上定位时,利用外盖内的磁铁磁吸上环,增加定位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增设连接带与连接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另一观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分离上环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中的外盖、活动框板与移动件的组合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分离上环构件状态,及外盖增设磁铁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安全带系统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是图8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安全带系统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织带调整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安全带系统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应用于织带上呈解锁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12是图9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于织带向下调整高度位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13是图9所示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应用于织带上,并将外盖扣合于上环构件上的操作示意图。

部分附图标号说明:

1织带调整装置

10外盖11盖体基部

12盖体侧板14导槽

20活动框板22连接框部

40上环构件41上环

42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揭示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的多种较佳实施例,由各附图中可以看出,该织带调整装置1包含一外盖10、一活动框板20、一移动件30以及一上环构件40。

如图3至图6所示,该外盖10包含一盖体基部11以及两盖体侧板12,两盖体侧板12分别形成于该盖体基部11相对的两侧边呈相对排列,该外盖10于该盖体基部11与两盖体侧板12之间形成一上下贯通且朝后呈开放状的活动空间100,该盖体基部11面向该活动空间100的侧面为一基部背面111,该盖体基部11于其基部背面111上段形成至少一上挡部13。于本较佳实施例,该基部背面111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上挡部13。

如图3至图6所示,前述的外盖10中,两盖体侧板12面向活动空间100的侧面为一侧板内面121,两盖体侧板12分别于所述侧板内面121邻近盖体基部11的部位形成由盖体侧板12顶缘纵向向下延伸的一导槽14以及一位于所述导槽14底缘的槽底壁15。两盖体侧板12分别于所述侧板内面121中形成由盖体侧板12底缘向上延伸的一套合槽16,以及位于所述套合槽16槽顶的一槽顶扣接部17。

如图7所示,该外盖10的盖体侧板12还可于套合槽16上段的侧壁中分别设置一磁铁18。

如图3至图6所示,该活动框板20能上下移动地装设于该外盖10中,该活动框板20包含一框板本体21以及一连接框部22,该框板本体21中形成一组接孔211,该框板本体21于组接孔211相对两侧边各具有一纵向框边212,该连接框部22形成于框板本体21的下端且具有一连接孔221,该连接孔221位于该连接框部22中可为一封闭式穿孔,或者,该连接孔221也可以在该连接框部22上形成一狭缝而为开放式穿孔。该活动框板20以该框板本体21的两纵向框边212分别伸入所述外盖10的两盖体侧板12的导槽14中,使该活动框板20能于外盖10中上下滑移,且通过所述导槽14下方的槽底壁15位于所述纵向框边212下方限位。

如图1以及图3、图4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该活动框板20的具有连接孔221的连接框部22能直接穿设一织带。或者,如图2所示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以该连接框部22外接一具有可挠性的连接带23,再以该连接带23组接一连接环24,以连接环24穿设该织带,使活动框板20的连接框部22通过串接的连接带23与连接环24的组合间接连接所述织带,该连接带23可为不具有伸缩性的带体或是具有伸缩性的带体。

如图3至图6所示,该移动件30设于该外盖10的活动空间100内且装设于该活动框板20的框板本体21中,该移动件30与该活动框板20能上下相对运动,该移动件30包含一第一侧板部31、一第二侧板部32以及一穿设部33,该第一侧板部31与该第二侧板部32相对设置,该穿设部33中形成一穿槽331以及两边壁332,该穿槽331位于第一侧板部31与第二侧板部32之间,两边壁332位于该穿槽331相对的两侧边,且两边壁332分别连接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部31与第二侧板部32,该第一侧板部31与该第二侧板部32的两侧边相对于两边壁332外侧分别形成一滑槽34。该移动件30以该穿设部33通过该活动框板20的框板本体21的组接孔211,该移动件30的第一侧板部31与第二侧板部32分别位于该活动框板20相对两侧,该第一侧板部31面向该外盖10的盖体基部11的基部背面111,该框板本体21的两所述纵向框边212分别伸入该移动件30的两所述滑槽34中,并通过框板本体21中的组接孔211对移动件30的穿设部33的限位,使移动件30能于活动框板20的框板本体21与外盖10内的有限范围内上下滑移。

如图3至图6所示,前述移动件30中,第一侧板部31与第二侧板部32上下偏位设置,第一侧板部31顶缘高于第二侧板部32顶缘,两所述边壁332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部31的下段侧边与相对应的第二侧板部32的上段侧边,该穿槽331是由第二侧板部32的上端朝第一侧板部31的下端方向倾斜延伸的斜槽。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侧板部32上端还可进一步形成一顶凸缘321。

前述中,该移动件30结合该活动框板20能于该外盖10中上下相对运动,该外盖10的盖体基部11的基部背面111上段的上挡部13位于该移动件30的第一侧板部31上方。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上环构件40能离合地被组设于该外盖10中,该上环构件40包含一上环41以及连接于该上环41上端的定位件42,该上环41可选用具有导磁性的材料所制成,使上环41具备可被磁吸的功能,该上环41用以提供织带穿设其中,结合活动框板20与移动件30的该外盖10能由上往下套设于该上环41外,该上环41两侧边分别伸入外盖10的两所述盖体侧板12的套合槽16中,通过槽顶扣接部17扣设于该上环41的上端而组合,且结合活动框板20与移动件30的该外盖10也能相对于上环构件40向上移动而脱离该上环41。

如图8及图9所示,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应用于车辆的安全带系统中,以图1所示织带调整装置1较佳实施例为例,该织带调整装置1以该上环构件40的定位件42以固定元件锁固于机动车辆的车体相对于座椅一侧上方,由座椅一侧的卷缩器3拉出的织带2先穿过该活动框板20下端的连接框部22中,再接续穿过该上环构件40的上环41以及位于活动框板20中的移动件30的穿槽331,该织带2位于上环41与卷缩器3之间的区段为一织带前段部2a,该织带2由该上环41通过外盖10、活动框板20与移动件30及连接舌片4至座椅一侧的卷缩器3侧边的区段为一织带后段部2b。

如图8及图9所示,当乘坐在座椅上的使用者系上织带2后,并以织带后段部2b的舌片4插扣于座椅侧边的舌片插座5后,安全带系统的织带2于使用者身上形成使该织带调整装置1能够利用该移动件30与该活动框板20的相对运动,而对该织带后段部2b产生锁定或解锁的作用,且该织带调整装置1能够于安全带系统接近上环41处的织带前段部2a与织带后段部2b之间形成一定位滑动点。

如图9及图11所示,当使用者欲调整该织带调整装置1位于织带2上的定位点高度位置时,使用者能直觉地单手手持外盖10,以外盖10带动活动框板20或移动件30产生相对运动而对织带后段部2b产生解锁,同时以上推外盖10或下拉外盖10的动作,即能以无段方式将该织带调整装置1调整至适当高度位置,于松手后,该织带调整装置1即在织带2的张力作用下,使活动框板20与移动件30再度相对夹紧织带后段部2b,并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自动对织带2产生锁定作用,并使连接舌片4与上环41之间的织带后段部2b与该织带调整装置1无法产生相对运动。

如图9及图11所示,当该织带调整装置1欲向上调整高度位置时,使用者对外盖10施以向上力量,其中通过外盖10两侧板部位于导槽14底端的槽底壁15上推活动框板20移动,使外盖10带动活动框板20相对于移动件30向上移动,且可避免外盖10脱离,此时,移动件30与活动框板20即无法对织带后段部2b提供足够夹紧力量,使该织带调整装置1能够相对于织带后段部2b进行向上运动。

如图12所示,当该织带调整装置1欲向下调整高度位置时,使用者对外盖10施以向下力量,其中通过外盖10顶端的上挡部13下压移动件30移动,使外盖10带动移动件30相对于活动框板20向下移动,此时,移动件30与活动框板20即无法对织带后段部2b提供足够夹紧力量,使该织带调整装置1能够相对于织带后段部2b进行向下运动。

如图12所示,前述织带调整装置1向上及向下调整高度位置后,使用者仅须释放外盖10,该织带调整装置1即在织带2的张力作用下,利用活动框板20与移动件30相对夹紧织带后段部2b,自动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对织带后段部2b的锁定作用,使连接舌片4与上环41之间的织带后段部2b与该织带调整装置1无法产生相对运动。

如图13所示,当织带调整装置不使用或无须调整织带2的上定位点高度位置时,可通过该外盖10扣接于上环41上定位,设于外盖10内的活动框板20与移动件30相对织带2呈解锁状态,使织带2呈能自由被拉伸的状态。如图13所示,该外盖10还可进一步利用其两盖体侧板12中磁铁18磁吸具有导磁性的上环41而增加定位的稳固性。

如图10所示,当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1于该活动框板20的连接框部22以具有可挠性的连接带23连接连接环24的较佳实施例时,其是将座椅一侧的卷缩器拉出的织带先穿过该连接环24,再接续穿过该上环构件40的上环41以及装设于活动框板20中的移动件30的穿槽331。此较佳实施例应用于安全带系统的组装及其使用操作方式,大致上与前揭织带调整装置较佳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织带调整装置能够应用于安全带系统位于上环下方的织带前段部与织带后段部之间,使织带后段部通过该织带调整装置,通过该织带调整装置限制安全带系统接近上环构件的织带的定位点位置,确保安全带使用时,不会造成驾驶员等使用者颈部的伤害。同时,需要调整织带调整装置织带的定位点高度位置时,仅需使移动件与活动框板产生相对运动即能产生对织带的解锁状态,使用者能够以直觉方式向上或向下无段调整至适当位置后松手,该织带调整装置即会因织带的张力作用而自动对织带产生锁定作用,确定织带位于使用者肩部附近的高度位置。再者,本发明安全带的织带调整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车辆,且该织带调整装置的整体组成构造简单,容易组装,且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与组装成本;使用时,织带调整装置于织带上具备无段式连续调整、可调行程较大、操作简便、且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等多项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