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208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属于汽车安全气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为常见汽车安全性能)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相撞时,汽车安全气囊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在汽车中,前座乘员座椅安全气囊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以保护前座乘员座椅上的乘员,前座乘员座椅安全气囊装置使用布置在汽车前座乘员座椅前方的仪表盘部分作为安全气囊门。

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送碰撞事故时,各种传感器响应,电子控制器继而工作,控制气体发送器启动,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侧部或顶部形成弹性气垫,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为高温气体,这些假若直接充入气囊袋内,会使得气囊袋的温度迅速升高,除了会导致气囊袋破损之外,还会对接触到的人体产生二次伤害。目前一般在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处设置隔热装置的方式来使得喷出的气体温度降低,但是这种隔热装置的降温效果较差,且成本较高,不宜推广使用。为此,需要设计新型的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能够综合性地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汽车安全气囊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其结构简单,在满足使用方便的前提下,能够克服气体充气后温度过高的问题,避免了气囊因温度过高而破损,确保了人体不会受到二次伤害,提高了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包括:气囊袋以及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袋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通,所述气囊袋内设置有气囊内胆,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气囊内胆内,所述气囊内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黑色吸热材料层,所述气囊内胆上分别若干通气孔和降温总成机构,所述降温总成机构包括装有冷却介质的喷袋,所述喷袋与所述气囊内胆通过热压密封缝合,在所述喷袋与所述气囊内胆缝合处的气囊内胆上设置有隙缝,在所述喷袋与所述气囊内胆缝合处的喷袋上设置有机械针刺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黑色吸热材料层是通过热喷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气囊内胆的内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内胆的形状为球状结构,且所述气囊内胆的最大容积为气囊袋最大容积的30-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袋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处周围设置有密封连接片总成,所述密封连接片总成与所述气囊袋通过热压缝合,且所述密封连接片总成上设置有干燥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其结构简单,在满足使用方便的前提下,当发生碰撞时启动气体发生器,气囊内胆和气囊袋立即膨胀起来,此时,在较强的高温和压力作用下,气囊内胆和喷袋缝合处的隙缝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会破损张开,喷带内的冷却介质会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通过机械针刺孔被挤出,冷却介质会对高温热气流进行降温作用,能够克服气体充气后温度过高的问题,避免了气囊因温度过高而破损,而且降温迅速,效果非常好,确保了人体不会受到二次伤害,提高了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中所述喷袋与所述气囊内胆缝合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包括:气囊袋10以及气体发生器20,气囊袋10与气体发生器20相连通,气囊袋10内设置有气囊内胆30,气体发生器20的出气口延伸至气囊内胆30内,气囊内胆3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黑色吸热材料层40,气囊内胆30上分别若干通气孔31和降温总成机构50,降温总成机构50内包括装有冷却介质的喷袋51,所述喷袋51与气囊内胆30通过热压密封缝合,在喷袋51与气囊内胆30缝合处的气囊内胆30上设置有隙缝32,在喷袋51与气囊内胆30缝合处的喷袋51上设置有机械针刺孔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高温汽车安全气囊,其结构简单,在满足使用方便的前提下,当发生碰撞时启动气体发生器,气囊内胆30和气囊袋10立即膨胀起来,此时,在较强的高温和压力作用下,气囊内胆30和喷袋51缝合处的隙缝31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会破损张开,喷带51内的冷却介质会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通过机械针刺孔52被挤出,冷却介质会对高温热气流进行降温作用,能够克服气体充气后温度过高的问题,避免了气囊因温度过高而破损,而且降温迅速,效果非常好,确保了人体不会受到二次伤害,提高了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使用要求。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黑色吸热材料层40是通过热喷涂的方式设置在气囊内胆 30的内侧壁上。能够进一步起到对高压高温气流进行降温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使用要求。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气囊内胆30的形状为球状结构,且气囊内胆30的最大容积为气囊袋10最大容积的30-45%。能够使使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保证了对高温高压气流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气囊袋10与气体发生器20连接处周围设置有密封连接片总成60,密封连接片总成60与气囊袋10通过热压缝合,且密封连接片总成60上设置有干燥层61。密封连接片总成60能够保护气囊袋10的密封性,干燥层61能够吸收气囊袋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水珠,起到保护气囊袋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