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0572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



背景技术:

型材是指按照一定标准,采用人造材料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制造的材料。这类材料具有一定外观尺寸,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铝型材的密度只有2.7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的密度(分别为7.83g/ cm3,8.93g/ cm3),的1/3。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铝型材的可机加工性是优良的。在各种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中,以及在这些合金产出后具有的各种状态中,机加工特性的变化相当大,这就需要特殊的机床或技术。

汽车行李架在汽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如何减轻汽车行李架重量、保证汽车行李架的强度、提高汽车行李架的适应性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包括横梁以及设置于横梁底部左右两端的支架,所述横梁水平设置且个数为两个,所述支架为弧形,所述支架的底端设有分压板,所述横梁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防护柱,所述防护柱上均匀的开设有圆孔,所述横梁的顶部均匀地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互相平行,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间隔距离在25mm-30mm之间,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型材插接于第一型材内的空腔中,所述第二型材的内部均匀地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分压板的厚度不小于4mm,所述分压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横梁垂直于防护柱,所述横梁和防护柱之间焊接。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孔径在15mm-30mm之间,所述圆孔之间的间隔距离在50mm-6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横梁底部以及支架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之间互相搭接且构成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通过在横梁的顶部均匀地设置支撑架,方便使用,第二型材插接于第一型材内的空腔中,方便对支撑架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使用型材,并且减轻重量负担,并保证结构强度,提高适应性,通过在横梁顶部的左右两端设置防护柱,并在防护柱上均匀的开设圆孔,进行有效防护,通过设置加强杆,提高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支架、3分压板、4加强杆、5防护柱、6圆孔、7支撑架、8第一型材、9第二型材、10空腔、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包括横梁1以及设置于横梁1底部左右两端的支架2,所述横梁1水平设置且个数为两个,所述支架2为弧形,所述支架2的底端设有分压板3,所述横梁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防护柱5,所述防护柱5上均匀的开设有圆孔6,所述横梁1的顶部均匀地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之间互相平行,所述支撑架7之间的间隔距离在25mm-30mm之间,所述支撑架7包括第一型材8和第二型材9,所述第一型材8内部设有空腔10,所述第二型材9插接于第一型材8内的空腔10中,所述第二型材9的内部均匀地设有加强筋11,所述分压板3的厚度不小于4mm,所述分压板3的底部设有橡胶垫,所述横梁1垂直于防护柱5,所述横梁1和防护柱5之间焊接,所述圆孔6的孔径在15mm-30mm之间,所述圆孔6之间的间隔距离在50mm-60mm之间,所述横梁1底部以及支架2之间设有加强杆4,所述加强杆4之间互相搭接且构成三角形。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型材行李架,使用时,通过在横梁1的顶部均匀地设置支撑架7,方便使用,第二型材9插接于第一型材8内的空腔10中,方便对支撑架7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使用型材,并且减轻重量负担,并保证结构强度,提高适应性,通过在横梁1顶部的左右两端设置防护柱5,并在防护柱5上均匀的开设圆孔6,进行有效防护,通过设置加强杆4,提高稳定性,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适应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