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脚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42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脚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移动,脚轮装置也就在全世界应用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几乎离不开脚轮装置。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也越来越多功能和高利用率,脚轮装置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部件。脚轮装置的发展也就更为专业化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行业。

但是目前的脚轮装置由于只有一个脚轮具有天生的缺陷,比如在负重较轻的时候,可以很好使用,但是在负重较大的场所,仅有一个脚轮的脚轮装置在使用次数不多以后就会损坏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增加脚轮的数量,这样就刻意承受更大的重量。但是增加较多的脚轮后,又导致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脚轮装置空载的时候,较多的脚轮会增大滚动摩擦的阻力,使脚轮装置运动增加了不必要的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脚轮装置,保证在空载时仅有一个脚轮着地,可以减少滚动摩擦力;而在负重载时,两个脚轮同时下压着地,可以分担整个重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脚轮装置,包括:支撑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一脚轮,其中第一脚轮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设置在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脚轮,其中第二脚轮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滑槽对称的第二滑槽,第一转动轴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其中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上,且第二滑槽中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上,以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挤压第一转动轴。

其中,第一滑槽的长度比第一弹簧的长度短,第二滑槽的长度比第二弹簧的长度短。

其中,第一滑槽包括第一滑动收容槽和与第一滑动收容槽连通的第一弹簧卡槽,其中第一滑动收容槽的宽度比第一弹簧卡槽的宽度大,第一弹簧卡槽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弹簧的宽度。

其中,第一转动轴的外径小于第一滑动收容槽的宽度,且第一转动轴的外径大于第一弹簧卡槽的宽度,以使得第一转动轴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收容槽内,且卡置在第一弹簧卡槽外。

其中,第一弹簧卡槽和第一弹簧卡槽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一收容槽,其中第一收容槽与支撑板的距离等于第二转动轴和第三支撑柱的连接处与支撑板的距离。

其中,第二滑槽包括第二滑动收容槽和与第二滑动收容槽连通的第二弹簧卡槽,其中第二滑动收容槽的宽度比第二弹簧卡槽的宽度大,第二弹簧卡槽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弹簧的宽度。

其中,第二转动轴的外径小于第二滑动收容槽的宽度,且第二转动轴的外径大于第二弹簧卡槽的宽度,以使得第二转动轴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收容槽内,且卡置在第二弹簧卡槽外。

其中,第二弹簧卡槽和第二弹簧卡槽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收容槽,其中第二收容槽与支撑板的距离等于第二转动轴和第四支撑柱的连接处与支撑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脚轮装置包括:支撑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一脚轮,其中第一脚轮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设置在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脚轮,其中第二脚轮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滑槽对称的第二滑槽,第一转动轴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其中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上,且第二滑槽中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上,以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挤压第一转动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脚轮装置能够保证在空载的时候仅有一个脚轮着地,其他的脚轮由于不与地面接触可以减少滚动摩擦力;而在负重载的时候,两个脚轮同时下压着地,通过两个脚轮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分担整个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新型脚轮装置包括支撑板10、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一脚轮13、第三支撑柱14、第四支撑柱15和第二脚轮16。

支撑板10用于与设备(如病床、推出或柜子)连接。

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

第一脚轮13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进一步的,第一脚轮13通过第一转动轴131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三支撑柱14和第四支撑柱15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0的底部。应理解,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4和第四支撑柱15都是间隔设置的。

第二脚轮16设置在第三支撑柱14和第四支撑柱15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进一步的,第二脚轮16通过第二转动轴161与第三支撑柱14和第四支撑柱15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撑柱1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滑槽对称的第二滑槽,其中第一转动轴131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

进一步的,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弹簧111,第二滑槽中设有第二弹簧121,其中第一弹簧1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槽靠近支撑板10的一端上,第一弹簧111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131上,且第二弹簧12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靠近支撑板10的一端上,第二弹簧121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131上,以通过第一弹簧111和第二弹簧121挤压第一转动轴131,使得第一脚轮13具有缓冲减震作用。

应理解,第一滑槽的长度比第一弹簧111的长度短,第二滑槽的长度比第二弹簧121的长度短,使得第一弹簧111和第二弹簧121挤压第一转动轴1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包括第一滑动收容槽113和与第一滑动收容槽113连通的第一弹簧卡槽112,其中第一滑动收容槽113的宽度比第一弹簧卡槽112的宽度大,第一弹簧卡槽112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弹簧111的宽度,使得第一弹簧111卡置在第一弹簧卡槽112中。应理解,为了保证第一弹簧111稳定固定在第一弹簧卡槽112中,第一弹簧卡槽112中固定有第一长杆,第二弹簧111的一端穿设在第一长杆中,其中第一长杆的长度等于第一弹簧卡槽112的长度。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轴131的外径小于第一滑动收容槽113的宽度,且第一转动轴131的外径大于第一弹簧卡槽112的宽度,以使得第一转动轴131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收容槽113内,且卡置在第一弹簧卡槽112外。

应理解,第一弹簧卡槽112和第一滑动收容槽11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一收容槽114。其中第一收容槽114呈圆形状,主要用于收容第一转动轴1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包括第二滑动收容槽和与第二滑动收容槽连通的第二弹簧卡槽122,其中第二滑动收容槽的宽度比第二弹簧卡槽122的宽度大,第二弹簧卡槽122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弹簧121的宽度,使得第二弹簧121卡置在第二弹簧卡槽122中。应理解,为了保证第二弹簧121稳定固定在第二弹簧卡槽122中,第二弹簧卡槽122中固定有第二长杆,第二弹簧121的一端穿设在第二长杆中,其中第二长杆的长度等于第二弹簧卡槽122的长度。

进一步的,第二转动轴161的外径小于第二滑动收容槽的宽度,且第二转动轴161的外径大于第二弹簧卡槽122的宽度,以使得第二转动轴161可移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收容槽内,且卡置在第二弹簧卡槽122外。

应理解,第二弹簧卡槽122和第二滑动收容槽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收容槽123,其中第二收容槽123呈圆形状,主要用于收容第一转动轴1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槽114与支撑板10的距离等于第二转动轴131和第三支撑柱14的连接处与支撑板10的距离,第二收容槽123与支撑板10的距离等于第二转动轴161和第四支撑柱15的连接处与支撑板10的距离,使得该新型脚轮装置在空载时仅有第一脚轮13着地,可以减少滚动摩擦力;而该新型脚轮装置在负重载时,第一脚轮13和第二脚轮16同时下压着地,可以分担整个重力。

也就是说,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长度相等,第三支撑柱14和第四支撑柱15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支撑柱11的长度比第三支撑柱14的长度长。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脚轮装置包括:支撑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一脚轮,其中第一脚轮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的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设置在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脚轮,其中第二脚轮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滑槽对称的第二滑槽,第一转动轴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其中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上,且第二滑槽中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一转动轴上,以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挤压第一转动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脚轮装置能够保证在空载的时候仅有一个脚轮着地,其他的脚轮由于不与地面接触可以减少滚动摩擦力;而在负重载的时候,两个脚轮同时下压着地,通过两个脚轮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分担整个重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