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220发布日期:2018-07-10 18:5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定位系统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 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



背景技术:

危险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需要特别防护。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危险品运输的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同时配合港区的管理要求,需要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进出港区、行驶路线、港区驻留时间、违规监控、应急处理等进行统一管理。

实施卡口通行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园区内企业自主申报车辆通行计划,并按照企业装卸能力限时限量通行,进而达到对入区车辆进行管控的目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区内企业周边待接卸作业车辆随意停放、违章占道、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主要目标是加强对进入园区运输车辆的管理,采集相关车辆信息,为日常安全监管的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满足日常运输车辆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能成为高危行业安全运输监督管理、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指挥提供可追溯性信息,可以为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基础大数据。

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关系到车辆及货物的安全,关系到港区业主的安全,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实时、有效的管理,将大大提高整个涉及危险品的港区安全等级,提高管理效率,并积极促进此类管理的科技水平和效率。本系统集成RFID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确实有效可行的实现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信号的采集,每种信号源均基于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编码和信号传输均不同一,兼容性差,影响反应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包括处理部分、音频输入部分、音频输出部分、音频控制部分、SIM信号部分、GPS信号部分,所述音频输出部分、音频控制部分、SIM信号部分、GPS信号部分均与所述处理部分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入部分与所述音频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处理部分、音频控制部分与信息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处理部分与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处理部分为芯片SIM808,所述信息处理电路包括芯片STM32F103RBT6。

所述处理部分、GPS信号部分中,

芯片SIM808的4脚、5脚、6脚接42V电源,

芯片SIM808的8脚为PWRKEY端子,

芯片SIM808的10脚接电阻R57的一脚,电阻R57的另一脚为Ring 端子,

芯片SIM808的14脚接电阻R39的一脚,电阻R39的另一脚为 UART3_RXD端子,与信息处理电路中芯片STM32F103RBT6的UART3_RXD 脚电连接,

芯片SIM808的15脚接电阻R41的一脚,电阻R39的另一脚、电阻R40的一脚为UART3_TXD端子,与信息处理电路中芯片 STM32F103RBT6的UART3_TXD脚电连接,

芯片SIM808的17脚接电容C24的一脚,

芯片SIM808的35脚接电容C36的一脚、电阻R48的一脚,电阻 R48的另一脚、电容C37的一脚接天线H1的1脚,

芯片SIM808的49脚为SATAUS端子,与信息处理电路电连接,

芯片SIM808的66脚接电容C27的一脚、电阻R46的一脚,电阻R46的另一脚接电容C26的一脚、芯片GPRS1的1脚,

芯片SIM808的1脚、28脚、34脚、36脚、40脚、51脚、52脚、 54脚64脚、65脚、67脚、68脚接参考地,

电容C24的另一脚、电阻R40的另一脚、电容C36的另一脚、电容C37 的另一脚、电容C26的另一脚、电容C27的另一脚、芯片GPRS1的2-4 脚接参考地,

极性电容C21的正极接42V电压、电容C22的一脚、电容C23的一脚,极性电容的C21的负极、电容C22的另一脚、电容C23的另一脚、接参考地。

所述音频输入部分中,

电阻SPK1的一脚接二极管D14的正极、电容C39的一脚、电容C40 的一脚、电容C43的一脚、电容C44的一脚,芯片Uamp FM8002的VO2 脚,

电阻SPK1的另一脚接二极管D15的正极、电容C40的另一脚、电容C44的另一脚、电容C41的一脚、电容C45的一脚、芯片Uamp FM8002 的VO1脚,

二极管D14的负极、二极管D15的负极、电容C39的另一脚、电容C41 的另一脚、电容C43的另一脚、电容C45的另一脚接参考地。

所述音频输出部分中,

电阻MIC1的一脚接二极管D12的正极、电容C30的一脚、电容C31 的一脚、电容C33的一脚、电容C34的一脚,芯片SIM808的MIC1P脚,

电阻MIC1的另一脚接二极管D13的正极、电容C31的另一脚、电容C34的另一脚、电容C32的一脚、电容C35的一脚、芯片SIM808的 MIC1N脚,

二极管D12的负极、二极管D13的负极、电容C30的另一脚、电容C32 的另一脚、电容C33的另一脚、电容C35的另一脚接参考地。

所述音频控制部分中,

芯片Uamp FM8002的SHUTDOWN脚接电阻R49的一脚、三极管Q6 的集电极脚、三极管Q6的基极脚接电容C50的一脚、电阻R50的一脚、电阻R51的一脚,电阻R50的另一脚、电容C50的另一脚为SPK CATRL 端子,与芯片STM32F103RBT6的SPK_CTRL脚电连接,

芯片Uamp FM8002的BYPASS脚接电阻R31的一脚,电容C49的一脚,

芯片Uamp FM8002的+IN脚接电阻R31的另一脚、电阻R30的一脚,电阻R30的另一脚接电容C48的一脚,电容C48的另一脚接芯片SIM808 的SPK1P脚,

芯片Uamp FM8002的-IN脚接电阻R28的一脚、电阻R29的一脚,电阻R29的另一脚接电容C47,电容C47的另一脚接芯片SIM808的 SPK1N脚,电阻R28的另一脚接芯片Uamp FM8002的VO1脚,

芯片Uamp FM8002的VDD脚接5V电源、电容C46的一脚,电阻R51的另一脚、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容C49的另一脚、电容C46 的另一脚、芯片Uamp FM8002的GND脚接参考地。

所述SIM信号部分中,

芯片SIM1的2脚接芯片SMF05C的6脚、电容C20的一脚、芯片 SIM808的SIM VDD脚,

芯片SIM1的4脚接芯片SMF05C的3脚、芯片SIM808的SIM RST 脚,

芯片SIM1的5脚接芯片SMF05C的5脚、芯片SIM808的SIM DATA 脚,

芯片SIM1的6脚接芯片SMF05C的4脚、芯片SIM808的SIM CLK 脚,芯片SIM1的1脚、芯片SIM1的7脚、芯片SIM1的8脚接参考地。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其有益效果是:

将信号同一进行整合,再与核心的控制电路进行读写传输,提高信号的整合度和兼容性,提高应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部分、GPS信号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音频输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音频输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音频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SIM信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车载定位系统信号电路,包括处理部分、音频输入部分、音频输出部分、音频控制部分、SIM信号部分、GPS信号部分,所述音频输出部分、音频控制部分、SIM信号部分、GPS信号部分均与所述处理部分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入部分与所述音频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处理部分、音频控制部分与信息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处理部分与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处理部分为芯片SIM808,所述信息处理电路包括芯片STM32F103RBT6。

所述处理部分、GPS信号部分中,

芯片SIM808的4脚、5脚、6脚接42V电源,

芯片SIM808的8脚为PWRKEY端子,

芯片SIM808的10脚接电阻R57的一脚,电阻R57的另一脚为Ring 端子,

芯片SIM808的14脚接电阻R39的一脚,电阻R39的另一脚为 UART3_RXD端子,与信息处理电路中芯片STM32F103RBT6的UART3_RXD 脚电连接,

芯片SIM808的15脚接电阻R41的一脚,电阻R39的另一脚、电阻R40的一脚为UART3_TXD端子,与信息处理电路中芯片STM32F103RBT6的UART3_TXD脚电连接,

芯片SIM808的17脚接电容C24的一脚,

芯片SIM808的35脚接电容C36的一脚、电阻R48的一脚,电阻 R48的另一脚、电容C37的一脚接天线H1的1脚,

芯片SIM808的49脚为SATAUS端子,与信息处理电路电连接,

芯片SIM808的66脚接电容C27的一脚、电阻R46的一脚,电阻 R46的另一脚接电容C26的一脚、芯片GPRS1的1脚,

芯片SIM808的1脚、28脚、34脚、36脚、40脚、51脚、52脚、 54脚64脚、65脚、67脚、68脚接参考地,

电容C24的另一脚、电阻R40的另一脚、电容C36的另一脚、电容C37 的另一脚、电容C26的另一脚、电容C27的另一脚、芯片GPRS1的2-4 脚接参考地,

极性电容C21的正极接42V电压、电容C22的一脚、电容C23的一脚,极性电容的C21的负极、电容C22的另一脚、电容C23的另一脚、接参考地。

所述音频输入部分中,

电阻SPK1的一脚接二极管D14的正极、电容C39的一脚、电容C40 的一脚、电容C43的一脚、电容C44的一脚,芯片Uamp FM8002的VO2 脚,

电阻SPK1的另一脚接二极管D15的正极、电容C40的另一脚、电容C44的另一脚、电容C41的一脚、电容C45的一脚、芯片Uamp FM8002 的VO1脚,

二极管D14的负极、二极管D15的负极、电容C39的另一脚、电容C41 的另一脚、电容C43的另一脚、电容C45的另一脚接参考地。

所述音频输出部分中,

电阻MIC1的一脚接二极管D12的正极、电容C30的一脚、电容C31 的一脚、电容C33的一脚、电容C34的一脚,芯片SIM808的MIC1P脚,

电阻MIC1的另一脚接二极管D13的正极、电容C31的另一脚、电容C34的另一脚、电容C32的一脚、电容C35的一脚、芯片SIM808的 MIC1N脚,

二极管D12的负极、二极管D13的负极、电容C30的另一脚、电容C32 的另一脚、电容C33的另一脚、电容C35的另一脚接参考地。

所述音频控制部分中,

芯片Uamp FM8002的SHUTDOWN脚接电阻R49的一脚、三极管Q6 的集电极脚、三极管Q6的基极脚接电容C50的一脚、电阻R50的一脚、电阻R51的一脚,电阻R50的另一脚、电容C50的另一脚为SPK CATRL 端子,与芯片STM32F103RBT6的SPK_CTRL脚电连接,

芯片Uamp FM8002的BYPASS脚接电阻R31的一脚,电容C49的一脚,

芯片Uamp FM8002的+IN脚接电阻R31的另一脚、电阻R30的一脚,电阻R30的另一脚接电容C48的一脚,电容C48的另一脚接芯片SIM808 的SPK1P脚,

芯片Uamp FM8002的-IN脚接电阻R28的一脚、电阻R29的一脚,电阻R29的另一脚接电容C47,电容C47的另一脚接芯片SIM808的 SPK1N脚,电阻R28的另一脚接芯片Uamp FM8002的VO1脚,

芯片Uamp FM8002的VDD脚接5V电源、电容C46的一脚,

电阻R51的另一脚、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容C49的另一脚、电容C46 的另一脚、芯片Uamp FM8002的GND脚接参考地。

所述SIM信号部分中,

芯片SIM1的2脚接芯片SMF05C的6脚、电容C20的一脚、芯片 SIM808的SIM VDD脚,

芯片SIM1的4脚接芯片SMF05C的3脚、芯片SIM808的SIM RST 脚,

芯片SIM1的5脚接芯片SMF05C的5脚、芯片SIM808的SIM DATA 脚,

芯片SIM1的6脚接芯片SMF05C的4脚、芯片SIM808的SIM CLK 脚,芯片SIM1的1脚、芯片SIM1的7脚、芯片SIM1的8脚接参考地。

对于音频信号、SIM信号、GPS信号,可以统一通过芯片SIM808 进行分析和整合,并将预处理的信号数据传输给芯片STM32F103RBT6,尤其对机械执行组件发布指令,通过本电路所描述的电路连接,即可实现其功能,不需要实践操作。

芯片SIM808上还预留有其他接线端子,可以在需要增加信号种类的时候选择使用,提高其功能性和泛用性。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