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318发布日期:2018-07-07 14:5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景视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动态识别技术是现代工业和商业及物流领域中,在生产自动化、销售自动化和流通自动化过程中,所必备的自动识别设备以及配套的自动识别软件所构成的体系;全景视频是一种用3D摄像机进行全方位360度进行拍摄的视频,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随意调节视频上下左右进行观看。

目前,市场上的生成装置虽然大多都能进行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但是由于生成装置的安装大多采用固定方式,或者移动时,用人来进行移动,这样不仅不能满足使用者对生成装置安装方式的要求,而且通过人进行移动的空间有限,这样既耗时,又可能达不到要移动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生成装置虽然大多都能进行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但是由于生成装置的安装大多采用固定方式,或者移动时,用人来进行移动,这样不仅不能满足使用者对生成装置安装方式的要求,而且通过人进行移动的空间有限,这样既耗时,又可能达不到要移动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装置,包括生成装置本体、保护网罩、连接柱、第一电动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机、螺旋桨叶片、信号接收器、蓄电池、移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生成装置本体顶端两侧均设置有保护网罩,所述保护网罩一端内置有连接柱,所述保护网罩一端通过连接柱与生成装置本体顶端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柱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所述第一电动马达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柱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动马达顶端通过齿轮啮合与连接柱一端连接,所述保护网罩中部顶端内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顶端安装有螺旋桨叶片,所述生成装置本体前端上部外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生成装置本体底端内置有蓄电池,所述生成装置本体底端四角内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空腔、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马达和轮子,所述空腔顶端内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内置有第二电动马达,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设置有轮子,所述第二电动马达通过锥齿轮啮合与轮子一端连接,所述生成装置本体、第一电动马达、电机、信号接收器、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马达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生成装置本体通过无线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外壳、S7-200PLC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左右控制杆、前后控制杆和干电池,所述外壳顶端中部外侧S7-200PLC控制器,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所述外壳顶端下部一侧设置有左右控制杆,且外壳顶端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前后控制杆,所述外壳靠近S7-200PLC控制器一侧内置有干电池,所述S7-200PLC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左右控制杆和前后控制杆均与干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输入端与信号发射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输入端与S7-200PLC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成装置本体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优选的,所述生成装置本体外侧设置有防撞条。

优选的,所述生成装置本体底端安装有减震垫片。

优选的,所述生成装置本体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充电插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等机构,通过齿轮啮合,可以使保护网罩绕生成装置本体顶端转动,便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设置有电机和螺旋桨叶片,通过电机和螺旋桨叶片,可以达到飞行的效果,便于生成装置本体高度的调整,设置有移动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和轮子,可以节省轮子占用的空间,便于放置,也可以通过轮子,便于生成装置本体的移动,有利于节省人力,设置有控制装置,便于对飞行和轮子的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生成装置本体;2、保护网罩;3、连接柱;4、第一电动马达;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电机;8、螺旋桨叶片;9、信号接收器;10、蓄电池;11、移动装置;12、控制装置;111、空腔;112、电动伸缩杆;113、第二电动马达;114、轮子;121、外壳;122、S7-200PLC控制器;123、信号发射器;124、左右控制杆;125、前后控制杆;126、干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动态识别技术和全景视频实时生成装置,包括生成装置本体1、保护网罩2、连接柱3、第一电动马达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电机7、螺旋桨叶片8、信号接收器9、蓄电池10、移动装置11和控制装置12,生成装置本体1顶端两侧均设置有保护网罩2,保护网罩2一端内置有连接柱3,保护网罩2一端通过连接柱3与生成装置本体1顶端一侧连接,连接柱3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4,第一电动马达4顶端安装有第一齿轮5,连接柱3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6,第一电动马达4顶端通过齿轮啮合与连接柱3一端连接,保护网罩2中部顶端内置有电机7,电机7顶端安装有螺旋桨叶片8,生成装置本体1前端上部外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9,生成装置本体1底端内置有蓄电池10,生成装置本体1底端四角内置有移动装置11,移动装置11包括空腔111、电动伸缩杆112、第二电动马达113和轮子114,空腔111顶端内置有电动伸缩杆112,电动伸缩杆112顶部内置有第二电动马达113,电动伸缩杆112顶端设置有轮子114,第二电动马达113通过锥齿轮啮合与轮子114一端连接,生成装置本体1、第一电动马达4、电机7、信号接收器9、电动伸缩杆112和第二电动马达113均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生成装置本体1通过无线电连接有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12包括外壳121、S7-200PLC控制器122、信号发射器123、左右控制杆124、前后控制杆125和干电池126,外壳121顶端中部外侧S7-200PLC控制器122,外壳121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123,外壳121顶端下部一侧设置有左右控制杆124,且外壳121顶端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前后控制杆125,外壳121靠近S7-200PLC控制器122一侧内置有干电池126,S7-200PLC控制器122、信号发射器123、左右控制杆124和前后控制杆125均与干电池126电性连接,信号接收器9输入端与信号发射器123输出端电性连接,信号发射器123输入端与S7-200PLC控制器122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生成装置本体1内部的散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生成装置本体1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为了便于保护生成装置本体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生成装置本体1外侧设置有防撞条。

为了便于生成装置本体1底端的安装,减少震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生成装置本体1底端安装有减震垫片。

为了便于蓄电池10的充电,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生成装置本体1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充电插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进行地面移动时,S7-200PLC控制器122通过信号接收器9和信号发射器123进行控制,使电动伸缩杆112进行伸长,轮子114随着电动伸缩杆112的伸长从空腔111内往下移动,当轮子114完全露出生成装置本体1底端时,通过S7-200PLC控制器122使电动伸缩杆112停止伸长,使第二电动马达113进行工作,第二电动马达113通过锥齿轮啮合带动轮子114进行转动,再通过左右控制杆124和前后控制杆125对轮子114方向进行控制,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S7-200PLC控制器122使第二电动马达113停止工作,使电动伸缩杆112进行回缩,直到轮子114完全进入空腔111内,电动伸缩杆112停止通过即可,生成装置本体1进行工作;当进行空间移动时,S7-200PLC控制器122通过信号接收器9和信号发射器123进行控制,使第一电动马达4进行转动,保护网罩2通过连接柱3与第一电动马达4的齿轮啮合,绕生成装置本体1顶端转动,当保护网罩2与生成装置本体1顶端平行时,通过S7-200PLC控制器122使第一电动马达4停止转动,使电机7进行工作,螺旋桨叶片8随着电机7的工作进行转动,随着螺旋桨叶片8的转动使生成装置本体1进行上升,再通过左右控制杆124和前后控制杆125对轮子114方向进行控制,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即可,生成装置本体1进行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