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314发布日期:2018-07-07 14:5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拖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



背景技术:

拖车钩一般是汽车的一种牵引装置,以前的拖车钩主要用于拖拽汽车用的,而随着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现在更多的人装拖车钩是为了出去玩的时候方便搭载房车、自行车架、行李箱、滑雪板架等一些户外装备,应用于货运车辆的则主要用来拖挂拖车,拖车钩防脱落装置则尤为重要,它关系到车辆运行中是否安全的问题。现存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整个装置的质量较大结构复杂,强度不够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包括牵引车、安装板、螺母、固定套、拖车钩,所述牵引车一侧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有拖车钩底座,所述拖车钩底座的四个角有安装孔,所述拖车钩底座的下方有所述拖车钩,所述拖车钩的上方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上方有凸台,所述凸台上有销孔,所述销孔上方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上有弹簧,所述半圆板的另一端有圆孔,所述拖车钩底座的一侧有所述螺母,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有卡子,所述卡子上有螺栓。

上述结构中,当所述拖车钩上钩挂拖车时,将所述半圆板按下,用销轴穿过所述圆孔和所述螺母,使之与所述拖车钩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再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套之后与所述拖车钩底座连在一起,防止被拖部分拖钩的上下位移,进而防止脱钩。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所述牵引车与所述安装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拖车钩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卡子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拖车钩与所述拖车钩底座通过焊接连接。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所述拖车钩与所述固定套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凸台与所述拖车钩底座通过焊接连接。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所述弹簧与所述拖车钩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卡通过卡扣连接。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减速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键连接。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所述螺母与所述拖车钩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半圆板通过销轴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使整个装置结构布局更加简单,整个拖车钩的质量也相应的减小,操作更加方便,由于配备了两套防脱落装置,使整个拖车钩的安全性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半圆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拖车钩局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牵引车;2、安装板;3、螺母;4、固定套;5、拖车钩;6、拖车钩底座;7、螺栓;8、卡子;9、安装孔;10、螺栓孔;11、凸台;12、销孔;13、弹簧;14、半圆板;1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运输车辆拖车车钩防脱落装置,包括牵引车1、安装板2、螺母3、固定套4、拖车钩5,牵引车1一侧有安装板2,安装板2用于安装拖车钩底座6,安装板2上有拖车钩底座6,拖车钩底座6用于固定拖车钩5,拖车钩底座6的四个角有安装孔9,安装孔9用于安装固定,拖车钩底座6的下方有拖车钩5,拖车钩5用于钩挂拖车,拖车钩5的上方有螺栓孔10,螺栓孔10的上方有凸台11,凸台11用于固定半圆板14,凸台11上有销孔12,销孔12用于连接半圆板14,销孔12上方有半圆板14,半圆板14上有弹簧13,弹簧13用于提起半圆板14,半圆板14的另一端有圆孔15,拖车钩底座6的一侧有螺母3,安装板2的一侧有卡子8,卡子8上有螺栓7,卡子8用于固定螺栓7。

上述结构中,当拖车钩5上钩挂拖车时,将半圆板14按下,用销轴穿过圆孔15和螺母3,使之与拖车钩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再用螺栓7穿过固定套4之后与拖车钩底座6连在一起,防止被拖部分拖钩的上下位移,进而防止脱钩。

为了能够提高拖车钩拖车的安全性和减轻脱钩的重量,牵引车1与安装板2通过焊接连接,安装板2与拖车钩底座6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板2与卡子8通过螺栓连接 ,拖车钩5与拖车钩底座6通过焊接连接,拖车钩5与固定套4通过焊接连接,凸台11与拖车钩底座6通过焊接连接,半圆板14与凸台11通过销连接,半圆板14与弹簧13通过圆环连接,弹簧13与拖车钩底座6通过螺栓连接,螺栓7与卡子8通过卡扣连接,螺母3与拖车钩5通过焊接连接,螺母3与半圆板14通过销轴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