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02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雨刮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雨刮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雨天用户开车过程中,为了避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影响视线,通常开启车辆的前刮水器。在档位切换至R档例如停车时,会通过车辆的后挡风玻璃查看车辆后面的路况,需要手动开启后雨刮器,不够方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出一种雨刮系统,该雨刮系统可以实现后雨刮器的自动控制,为用户提供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包括该雨刮系统的车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包括:变速器、前雨刮器和后雨刮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变速器、所述前雨刮器和所述后雨刮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前雨刮器的运行信号和所述变速器的R档的切换信号时控制所述后雨刮器启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基于变速器、前雨刮器、后雨刮器和控制器的架构,在前雨刮器运行且处于R档时可以自动启动后雨刮器,相较于手动操作后雨刮器启动,更加方便,更加智能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刮系统还包括:雨刮档位切换开关,所述雨刮档位切换开关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雨刮档位切换开关的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前雨刮器的刮水档位,并在检测到所述R档的切换信号时根据所述前雨刮器的档位状态调节所述后雨刮器的刮水速度,更加智能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刮系统还包括: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前雨刮器处于自动刮水档位时,根据所述雨量传感器的检测雨量信息调节所述后雨刮器的刮水速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雨刮器包括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刮水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刮水结构相连。具体地,所述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一线圈、第一动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后雨刷使能端相连,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第二继电器单元,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二线圈、第二动触点、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后雨刷调速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动触点相连,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二端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雨刮器包括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刮水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刮水结构相连。具体地,所述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包括:第三继电器单元,所述第三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三线圈、第三动触点、第三常闭触点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前雨刷使能端相连,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三常开触点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第四继电器单元,所述第四继电器单元包括第四线圈、第四动触点、第四常闭触点和第四常开触点,所述第四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前雨刷调速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所述第四动触点与所述第三动触点相连,所述第四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端相连。基于上述方面实施例的雨刮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方面实施例的雨刮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方面实施例的雨刮系统,更加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多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刮系统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雨刮系统的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雨刮系统的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雨刮系统的雨刮控制的部分电路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和车辆。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100包括变速器101、前雨刮器10、后雨刮器20和控制器30。其中,变速器101用于切换车辆的运行档位例如D档、P档、R档,包括自动式、半自动式或机械式;前雨刮器10用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雨水的刮刷,后雨刮器20用于对车辆的后挡风玻璃的雨水的刮刷。控制器30分别与变速器101、前雨刮器10和后雨刮器20相连,控制器30在检测到前雨刮器10的运行信号和变速器101的R档的切换信号时控制后雨刮器20启动。具体来说,在雨天时,为了避免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对视线的影响,启动前雨刮器10,进而车辆在切换至R档进行倒车时,驾驶员需要通过后挡风玻璃观察后方车况,此时,控制器30自动控制后雨刮器20启动,以对后挡风玻璃上的雨水进行刮刷,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车后方车况,相较于手动打开后雨刮器20,更加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100还包括雨刮档位切换开关40,雨刮档位切换开关40与控制器30,控制器30根据雨刮档位切换开关40的切换指令控制前雨刮器10的刮水档位,并在检测到R档的切换信号时根据前雨刮器10的档位状态调节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例如,通常根据雨量的大小,前雨刮器10可以切换为高速档位、中速档位和慢速档位以及自动刮水档位,在前雨刮器10打开的情况下,控制器30例如车辆的BCM(Body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获取车辆档位状态,如果档位处于R档,则自动控制后雨刮器20起刮,并且后雨刮器20可以按照前雨刮器10选择的档位状态自动调节雨刮速度,避免驾驶员再次操作后雨刮器20的麻烦。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100还包括雨量传感器50,雨量传感器50与控制器30相连,控制器30在前雨刮器10处于自动刮水档位时,根据雨量传感器50的检测雨量信息调节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具体地,目前只能雨刮器的控制逻辑基本是根据雨量传感器50例如RLS(RainLightSensor,雨量光照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获取外界雨量的大小,继而控制前雨刮器10的刮刷速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也利用了雨量传感器50的检测信息,在根据雨量启动前雨刮器10的同时,根据外界雨量的大小,相应地控制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更加智能化。表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雨刮器10和后雨刮器20的刮刷动作的真值表。如表1所示,控制器30可以根据雨刮档位切换开关40的切换指令控制前雨刮器10的刮水速度,并且在R档时自动根据前雨刮器10的档位信息相应地调节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在雨刮档位切换开关40切换至自动档位时,控制器30根据雨量传感器50的检测信息决定前雨刮器10和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更加灵活。表1雨刮档位切换开关状态前雨刮器的刮水速度后雨刮器的刮水速度OFF(关闭)OFFOFFAUTO(自动)根据RLS信息决定刮速根据RLS信息决定刮速LO(低速)LOLOHI(高速)HIHI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雨刮器20包括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21、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一刮水结构23,其中,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21分别与控制器30和第一驱动装置22相连,第一驱动装置22与第一刮水结构23相连。具体地,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21可以通过继电器形式实现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实现,第一驱动装置22可以包括电机、减速器、机械联动机构例如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第一刮水结构23可以包括刮水片。总之,后雨刮器20的驱动和联动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实现,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启动和调速开关21包括第一继电器单元211和第二继电器单元212。第一继电器单元211包括第一线圈、第一动触点a1、第一常闭触点b1和第一常开触点c1,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控制器30的后雨刷使能端相连,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预设电源例如Vbatt相连,第一常闭触点b1与接地端相连,第一常开触点c1与预设电源相连。第二继电器单元212包括第二线圈、第二动触点a2、第二常闭触点b2和第二常开触点c1,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控制器30的后雨刷调速输出端相连,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第二动触点a2与第一动触点a1相连,第二常闭触点b2与第一驱动装置2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常开触点c1与第一驱动装置22的第二端相连。具体地,控制器30在检测到前雨刮器10的运行信号且车辆切换至R档时,通过后雨刷使能端输出后雨刮器20使能信号,此时,第一继电器单元211的第一线圈通电,第一动触点a1从第一常闭触点b1切换连接至第一常开触点c1,第一驱动装置22运行以启动雨刮片动作,实现后雨刮器20的启动。控制器30根据前雨刮器10的档位状态或者雨量传感器50的检测信息通过后雨刷调速输出端输出速度调节信息,此时,第二继电器单元212的第二线圈通电,第二动触点a2从第二常闭触点b2切换连接至第二常开触点c1,根据控制调节信号调节第一驱动装置22的动作例如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对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的调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雨刮器10包括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11、第二驱动装置12和第二刮水结构13,其中,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11分别与控制器30和第二驱动装置12相连,第二驱动装置12与第二刮水结构13相连。同理地,前雨刮器10的驱动和联动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实现,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11可以通过继电器形式实现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实现,如图4所示,第二启动和调速开关11包括第三继电器单元111和第四继电器单元112。其中,第三继电器单元111包括第三线圈、第三动触点a3、第三常闭触点b3和第三常开触点c3,第三线圈的一端与控制器30的前雨刷使能端相连,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第三常闭触点b3与接地端相连,第三常开触点c3与预设电源相连;第四继电器单元112包括第四线圈、第四动触点a4、第四常闭触点b4和第四常开触点c4,第四线圈的一端与控制器30的前雨刷调速输出端相连,第四线圈的另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第四动触点a4与第三动触点a3相连,第四常闭触点b4与第二驱动装置12的第一端相连,第四常开触点c4与第二驱动装置12的第二端相连。具体地,如图4中BCM还可以包括LSD(LimitedSlipDifferential,限滑差速器)模块。控制器30例如BCM在检测到前雨刮器10的启动指令时通过前雨刷使能端输出前雨刮器使能信号,此时,第三继电器单元111的第三线圈通电,第三动触点a3从第三常闭触点b3切换连接至第三常开触点c3,第二驱动装置12运行以启动雨刮片动作,实现前雨刮器10的启动。控制器30根据雨刮档位切换开关40的切换指令或者雨量传感器50的检测信息通过前雨刷调速输出端输出速度调节信息,此时,第四继电器单元112的第四线圈通电,第四动触点a4从第四常闭触点b4切换连接至第四常开触点c4,根据控制调节信号调节第二驱动装置12的动作例如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对前雨刮器10的刮水速度的调节。概括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刮系统100,可以实现后雨刮器20的自动启动,并可以根据前雨刮器10的档位状态或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节后雨刮器20的刮水速度,为用户提供很大方便。基于上述方面实施例的雨刮系统,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上述方面实施例的雨刮系统100,雨刮系统100的具体工作过程参照前面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采用上述方面实施例的雨刮系统100,更加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多方便。需要说明的额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