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油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392发布日期:2018-07-04 06:54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防尘油箱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盖,特别是一种防尘油箱盖。



背景技术:

油箱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对于货运车来说油箱的容积较大,可以容纳大量燃油,传统的油箱盖结构简单,不具备防盗功能,经常会出现燃油被盗的情况发生,给车主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人们研发了带锁的油箱盖,每次加油时先用钥匙将锁打开,然后再用手旋转油箱盖,由于油箱盖通常采用金属制成,且表面做了抛光处理,因此旋转油箱盖时经常发生打滑的现象,导致油箱盖不宜拆卸,加满油后,由于打滑而无法完全拧紧。而且这种油箱盖通常没有护罩,油箱锁直接暴露在外,锁孔容易被异物或油污堵塞,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尘油箱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便于安装和拆卸,且能够有效防尘,防止油箱锁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油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所述油箱盖本体内安装有油箱锁,所述油箱盖本体的外端面上形成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中心位置具有安装孔,所述油箱锁的锁头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油箱盖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防尘罩上还设有第一锁止件,所述油箱盖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件配合的第二锁止件。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油箱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有防尘罩定位环,所述防尘罩的内径等于所述防尘罩定位环的外径;所述防尘罩定位环的外缘具有倒角。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手柄为长条状结构,其长度与所述防尘罩定位环的内径相等。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具有防滑凸起。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防尘罩内具有手柄容纳槽,当所述防尘罩扣合在所述油箱盖本体上时,所述手柄容置于所述手柄容纳槽内。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转轴、转轴安装筒和转轴固定筒,所述转轴安装筒固定在所述油箱盖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转轴固定筒固定在所述防尘罩的外侧壁上,且与所述转轴安装筒相对设置,所述转轴安装筒上具有贯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转轴固定筒固定连接。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贯通孔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所述转轴由两段构成,分别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转轴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的直径与所述台阶孔的下部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与所述台阶孔的上部直径相等。

前述的防尘油箱盖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止件包括连接杆和卡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尘罩的外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卡齿形成于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上,所述第二锁止件为U形限位环,所述U形限位环固定在所述油箱盖本体的外壁上,且位置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当所述防尘罩扣合在所述油箱盖本体上时,所述卡齿卡接在所述U形限位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油箱本体内设置了油箱锁,可以通过油箱锁将油箱盖本体锁在油箱上,防止燃油丢失。为了使油箱盖本体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在油箱盖本体的外端面上设置了手柄,通过手柄可以快速地安装和拆卸油箱盖本体,而且不会打滑。此外,通过设置防尘罩,可以有效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油箱锁的锁孔内,防止油箱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罩即将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尘罩的轴测图;

图4是油箱盖本体的轴测图;

图5是转轴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油箱盖本体,2-手柄,3-安装孔,4-锁头部,5-防尘罩, 6-连接件,7-第一锁止件,8-第二锁止件,9-防尘罩定位环,10-手柄容纳槽, 11-转轴,12-转轴安装筒,13-转轴固定筒,14-贯通孔,15-第一段,16-第二段,17-连接杆,18-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尘油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1,油箱盖本体1内安装有油箱锁,油箱盖本体1的外端面上形成有手柄 2,所述外端面指的是远离油箱的端面,手柄2的中心位置具有安装孔3,油箱锁的锁头部4安装在安装孔3内,所述锁头部即用于插钥匙的部位,该部位具有钥匙孔;还包括防尘罩5,防尘罩5通过连接件6与油箱盖本体1活动连接,防尘罩5上还设有第一锁止件7,油箱盖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锁止件7配合的第二锁止件8。

具体地,通过手柄2的设置,可有效解决打滑的问题,在安装和拆卸油箱盖本体1时,只需用手捏住手柄2,然后用力旋转即可,非常便于操作,提高了油箱盖本体1的安装和拆卸效率。通过防尘罩5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异物或灰尘堵塞锁头部上的钥匙孔,对油箱锁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需要卸掉油箱盖本体1时,打开第一锁止件7和第二锁止件8,然后打开防尘罩5,再用钥匙打开油箱锁,然后用手捏住手柄2用力旋转,即可将油箱盖本体1从油箱上卸下,安装过程与拆卸过程步骤相反。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油箱盖本体1的外端面上设有防尘罩定位环9,防尘罩5的内径等于防尘罩定位环9的外径。通过防尘罩定位环9 的设置,可以对防尘罩5起到定位的作用,防尘罩5通过与防尘罩定位环9的插接实现与油箱盖本体1的扣合,为了使防尘罩5便于安装,还在防尘罩定位环9 的外缘上加工有倒角,倒角可以起到导向和引导作用,使防尘罩5可以顺利地与防尘罩定位环9插接。

为了便于操作,手柄2优选为长条状结构,其长度与防尘罩定位环9的内径相等。手柄2的中心线与油箱盖本体1的轴线共线,手柄2的外表面具有防滑凸起。采用长条状结构的手柄2,使人手更便于施力,而且用手捏住手柄2进行旋转操作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防滑凸起的设置可以增大手指与手柄2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打滑。

进一步,如图3所示,防尘罩5内具有手柄容纳槽10,当防尘罩5扣合在油箱盖本体1上时,手柄2容置于手柄容纳槽10内。手柄容纳槽10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防尘罩5的内部空间,使防尘罩5无需做的太厚,其厚度只需略大于手柄2 的高度即可。而且手柄容纳槽10的设置可以将手柄2完全包裹起来,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6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合页、转轴、连接线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方式,如图3-图5所示,连接件6包括转轴11、转轴安装筒12和转轴固定筒13,转轴安装筒12固定在油箱盖本体1的外侧壁上,转轴固定筒13固定在防尘罩5的外侧壁上,且与转轴安装筒12相对设置,转轴安装筒12上具有贯通孔14,转轴11穿过贯通孔14后与转轴固定筒13固定连接。通过转轴11连接转轴安装筒12和转轴固定筒13,使转轴11既可以沿转轴安装筒 12的轴向移动,也可沿其周向转动。使防尘罩5非常便于安装和拆卸。

为了防止防尘罩5从油箱盖本体1上脱落而丢失或摔坏,优选地,将贯通孔 14设计为台阶孔,台阶孔的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如图5所示,转轴11也由两段构成,分别为第一段15和第二段16,第二段16与转轴固定筒13固定连接, 第一段15的直径与台阶孔的下部直径相等,第二段16的直径与台阶孔的上部直径相等。采用这种结构时,转轴11的第一段15容置在贯通孔14的下部,可在贯通孔14的下部大直径区域自由上下移动,当移动至大直径与小直径的连接位置时运动至上极限位置,此时手柄2完全与手柄容纳槽10分离,此时可转动防尘罩5至其它位置,以便解锁油箱锁并拆卸油箱盖本体1。当防尘罩5完全扣合在油箱盖本体1上时,转轴11的第一段15运动至贯通孔14的最下端,且此时转轴安装筒12与转轴固定筒13相接触。

同样的,第一锁止件7与第二锁止件8的配合方式也可以为多种,例如卡接、扣接或吸附式连接。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优选卡接方式,请结合图2 和图3,第一锁止件7包括连接杆17和卡齿18,连接杆17的一端固定在防尘罩5 的外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卡齿18形成于连接杆17的自由端上,第二锁止件 8为U形限位环,U形限位环固定在油箱盖本体1的外壁上,且位置与连接杆17 相对,当防尘罩5扣合在油箱盖本体1上时,卡齿18卡接在U形限位环上。当需要打开防尘罩5时,只需轻轻按压卡齿18,使卡齿18与U形限位环分离,同时向上拔防尘罩5即可。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