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2695发布日期:2019-11-16 0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胎体,其呈环状地横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至少一层倾斜带束层,其穿过轮胎赤道地配置在该胎体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并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为30°以上的帘线;以及胎面,其配置在所述倾斜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

该充气轮胎具有:

至少一层第1周向帘线层,其配置在所述倾斜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内侧,并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以及

第2周向帘线层,其覆盖所述倾斜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端地配置在轮胎径向外侧,并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在将帘线的杨氏模量设为y,该y的单位是gpa,将经纬密度设为n,该n的单位是根/50mm,将周向帘线层设为m层,将帘线直径设为d,该d的单位是mm,从而定义为x=y×n×m×d时,该第2周向帘线层的x小于所述第1周向帘线层的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周向帘线层具有包含轮胎赤道的高刚度区域和所述高刚度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低刚度区域,在所述高刚度区域,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每单位宽度的轮胎周向刚度较高,在所述低刚度区域,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每单位宽度的轮胎周向刚度较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周向帘线层的高刚度区域相对于轮胎赤道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非对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倾斜带束层具有包含轮胎赤道的高刚度区域和所述高刚度区域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低刚度区域,在所述高刚度区域,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每单位宽度的轮胎周向刚度较高,在所述低刚度区域,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每单位宽度的轮胎周向刚度较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倾斜带束层的高刚度区域相对于轮胎赤道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非对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2周向帘线层的x为所述第1周向帘线层的x的50%以下。


技术总结
充气轮胎具有:胎体(12);至少一层倾斜带束层(13),其配置在胎体(12)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并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为30°以上的帘线;至少一层第1周向帘线层(14),其配置在倾斜带束层(13)的轮胎径向内侧,并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胎面(16),其配置在倾斜带束层(13)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及第2周向帘线层(15),其覆盖倾斜带束层(13)的轮胎宽度方向端地配置在轮胎径向外侧,并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在将帘线的杨氏模量设为Y(GPa)、将经纬密度设为n(根/50mm)、将帘线直径设为d(mm)、将第1周向帘线层(14)设为m层而定义为X=Y×n×m×d时,该第2周向帘线层(15)的X小于第1周向帘线层(14)的X。

技术研发人员:桑山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技术研发日:2017.12.22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