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的自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485发布日期:2018-07-13 18:4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慢慢的普及到了每家每户成为了人们必备的代步工具,汽车行业为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管是人们的出行或是货物的运输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运输或是出行时汽车的轮胎作为汽车设备里消耗和工作量都是最大的,汽车轮胎在出现故障或是某个轮胎气压达不到时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命安全,因此对轮胎的保养维修是重中之重,轮胎在长期的使用中会慢慢的减少气压,若得不到及时的补气加压很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事故,为了人们出行或运输的安全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充气并且能够保持气压的轮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动充气装置,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自动对轮胎进行充气,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胎压传感器、气嘴、加压机构和控制器;

气嘴固定在轮辋上,气嘴上设有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第一调节腔通过第一通道与轮辋内部相连通,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之间通过第二通道相连通;

第一调节腔中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通过第一弹簧可移动的设有在第一调节腔中,第一活塞的端部设有第一插接端子,第一插接端子可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二调节腔中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塞杆穿过气嘴与压盖固定连接,压盖为半球体结构,压盖上设有至少3个导向杆,导向杆插入式的设置在气嘴上的导向槽中,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进行连接;

第二调节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三通道,第三通道中部向外延伸的形成第三调节腔,第三调节腔中设有第二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通过第三弹簧可移动的固定在第三调节腔中,第二插接端子位于远离第二调节腔的一侧,第二插接端子用于封堵第三通道;

加压机构包括加压环和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固定在车架底部,加压环通过电动推杆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固定基座上,加压环为圆环形结构,加压环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形结构的凸环,凸环可压动压盖;

胎压传感器设置在轮胎内,胎压传感器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端子为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插接端子为球体结构。

进一步的,气嘴的数量为3个,3个气嘴均匀固定在轮辋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凸环的数量为2个,2个凸环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状态时,电动推杆处于收缩状态,加压环不与气嘴上的压盖相接触;

胎压传感器实时感应轮胎内的气压,当压力降低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运动,使加压环移动至气嘴之间,气嘴随轮辋进行旋转,加压环不旋转,当气嘴运动至不与凸环相接触的位置时,此时,第一插接端子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封堵第二通道,第三弹簧处于自由状态、第二插接端子未封堵第三通道;

随着气嘴的运动,凸环逐渐压下压盖,使第二活塞向内压缩,此时,第一插接端子压缩第一弹簧离开第二通道,向轮胎内充气,第二插接端子封堵第三通道;

气嘴运动至移出凸环位置后,压盖、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复位,以此循环,直至胎压正常,电动推杆复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自动对轮胎进行充气,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布置图(1)。

图2为本发明布置图(2)。

图3为气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气嘴1、第一调节腔2、第二调节腔3、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5、第一活塞6、第一弹簧7、第一插接端子8、第二活塞9、压盖10、导向杆11、第二弹簧12、第三通道13、第三调节腔14、第二插接端子15、第三弹簧16、加压环17、固定基座18、车架19、电动推杆20、凸环21、轮辋22。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胎压传感器、气嘴1、加压机构和控制器;

气嘴固定在轮辋22上,气嘴上设有第一调节腔2和第二调节腔3,第一调节腔通过第一通道4与轮辋内部相连通,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之间通过第二通道5相连通;

第一调节腔中设有第一活塞6,第一活塞通过第一弹簧7可移动的设有在第一调节腔中,第一活塞的端部设有第一插接端子8,第一插接端子可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二通道中;

第二调节腔中设有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的塞杆穿过气嘴与压盖10固定连接,压盖为半球体结构,压盖上设有至少3个导向杆11,导向杆插入式的设置在气嘴上的导向槽中,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2进行连接;

第二调节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三通道13,第三通道中部向外延伸的形成第三调节腔14,第三调节腔中设有第二插接端子15,第二插接端子通过第三弹簧16可移动的固定在第三调节腔中,第二插接端子位于远离第二调节腔的一侧,第二插接端子用于封堵第三通道;

加压机构包括加压环17和固定基座18,固定基座固定在车架19底部,加压环通过电动推杆20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固定基座上,加压环为圆环形结构,加压环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形结构的凸环21,凸环可压动压盖;

胎压传感器设置在轮胎内,胎压传感器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端子为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插接端子为球体结构。

进一步的,气嘴的数量为3个,3个气嘴均匀固定在轮辋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凸环的数量为2个,2个凸环对称设置。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状态时,电动推杆处于收缩状态,加压环不与气嘴上的压盖相接触;

胎压传感器实时感应轮胎内的气压,当压力降低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运动,使加压环移动至气嘴之间,气嘴随轮辋进行旋转,加压环不旋转,当气嘴运动至不与凸环相接触的位置时,此时,第一插接端子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封堵第二通道,第三弹簧处于自由状态、第二插接端子未封堵第三通道;

随着气嘴的运动,凸环逐渐压下压盖,使第二活塞向内压缩,此时,第一插接端子压缩第一弹簧离开第二通道,向轮胎内充气,第二插接端子封堵第三通道;

气嘴运动至移出凸环位置后,压盖、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复位,以此循环,直至胎压正常,电动推杆复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动充气装置,包括胎压传感器、气嘴、加压机构和控制器;气嘴固定在轮辋上,加压机构包括加压环和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固定在车架底部,加压环通过电动推杆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固定基座上,加压环为圆环形结构,加压环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形结构的凸环,凸环可压动压盖;胎压传感器设置在轮胎内,胎压传感器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自动对轮胎进行充气,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宏;雷宜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神行太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27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