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0681发布日期:2019-09-11 23: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的调节方法是驾驶员通过安装在座椅侧旁旋转按钮调节座椅的前后、高低、靠背倾斜角度等,通过反复尝试,达到舒适并适合驾驶的座椅姿态。而外后视镜调节往往需要在完成座椅调节后,驾驶员通过外后视镜调节旋钮进行反复调节,并且需要左右观察外后视镜中驾驶员的视野适合驾驶,调节过程繁琐。

上述方式是由驾驶员反复对座椅和外后视镜进行调节,最终达到适合驾驶的状态,调节过程繁杂,且调节准确度不高。一旦座椅姿态需要重新调节,则驾驶员还需要重复上述繁杂的调节过程,驾驶员体验效果不佳。如果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对座椅和外后视镜进行调节,势必会严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自动化的对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进行调节,过程简单,使得驾驶员有更好的体验,且最大程度的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

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一阈值范围;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第二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二阈值范围;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第三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三阈值范围,以及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四阈值范围;

如果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未处于所述预设第三阈值范围,或所述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未处于所述预设第四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包括:

在预先存储的驾驶员双眼位置信息与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的对应关系中,查询与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对应的外后视镜调节数据;

根据所述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一阈值范围之前,还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判断车门是否打开;

如果车门打开,则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一速度移动至最后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车门未打开,则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

如果是,则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以及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如果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则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二速度移动至最前端。

可选的,所述汽车座椅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

可选的,驾驶员正前方车顶安装有至少3个红外接收器,驾驶员头戴左右两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的辅助驾驶眼镜;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

根据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获取驾驶员的双眼坐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一阈值范围;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二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二阈值范围;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三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三阈值范围,以及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四阈值范围;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未处于所述预设第三阈值范围,或所述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未处于所述预设第四阈值范围时,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查询子模块,用于在预先存储的驾驶员双眼位置信息与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的对应关系中,查询与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对应的外后视镜调节数据;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判断车门是否打开;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是时,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一速度移动至最后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五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

第六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以及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时,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二速度移动至最前端。

可选的,所述汽车座椅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

可选的,驾驶员正前方车顶安装有至少3个红外接收器,驾驶员头戴左右两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的辅助驾驶眼镜;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获取驾驶员的双眼坐标。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于座椅靠背上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安装于座椅坐垫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安装于驾驶员正前方车顶上的至少3个红外线接收器,左右两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的辅助驾驶眼镜,以及处理器;

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获取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以及双眼坐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以及双眼坐标,对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提供的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中,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并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并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动化的完成对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位置的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提高驾驶员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红外接收器与红外发生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位置的调节方式,是由驾驶员反复对座椅和外后视镜进行调节,最终达到适合驾驶的状态,调节过程繁杂,且调节准确度不高。一旦座椅姿态需要重新调节,则驾驶员还需要重复上述繁杂的调节过程,驾驶员体验效果不佳。如果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对座椅和外后视镜进行调节,势必会严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能够自动化的完成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的智能联合调节,过程简单易操作,提高驾驶员的体验,避免驾驶过程中对座椅和外后视镜进行调节造成的行车安全隐患。

具体的,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s101: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获取到的汽车座椅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

实际应用中,预设调节信号可以由驾驶员通过预设按钮进行触发,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调节不仅包括对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还包括对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还包括对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到的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包括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等,用于完成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调节。

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汽车座椅上安装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汽车座椅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信息。具体的,可以在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上分别安装距离传感器,分别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一传感器测得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lc,通过第二传感器测得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zc。

在对汽车座机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包括以下几种调节过程:

一、对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

当处理器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lc,并判断lc是否处于预设第一阈值范围,如果否,则说明汽车座椅需要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此时处理器确定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假设第一阈值范围为0.85lb~1.1lb,lb=mlo,其中,汽车座椅上未坐人时,第一传感器检测到距靠背前表面的距离为lo,m为座椅舒适度系数,通过改变m可以改变驾驶员调节座椅时的感受。如果lc处于0.85lb~1.1lb之间,则说明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不需要进行调节;如果lc小于0.85lb,则说明汽车座椅需要向后进行调节,处理器产生向后调节的电机信号;如果lc大于1.1lb,则说明汽车座椅需要向前进行调节,处理器产生向前调节的电机信号。

二、对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当处理器接收到预设第二调节信号时,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lc,并判断lc是否处于预设第二阈值范围,如果否,则说明汽车座椅需要进行靠背倾斜角度的调节,此时处理器确定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电机信号。

假设第二阈值范围也是0.85lb~1.1lb,则如果lc处于0.85lb~1.1lb之间,则说明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不需要进行调节;如果lc小于0.85lb,则说明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需要增大,处理器产生增大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的电机信号;如果lc大于1.1lb,则说明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需要减小,处理器产生的增大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的电机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阈值范围可以与第一阈值范围相同,也可以与第一阈值范围不同。

三、对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

当处理器接收到预设第三调节信号时,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zc,并判断zc是否处于预设第三阈值范围,如果否,则说明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需要调节;另外,获取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nc,并判断nc是否处于预设第四阈值范围,如果否,则也说明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需要调节;当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需要进行调节时,处理器确定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调节电机信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条件只需满足一个即可认为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需要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使得zc处于预设第三阈值范围,同时nc处于预设第四阈值范围,最终驾驶员可以获得最佳的前视视野。

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驾驶员正前方车顶安装有至少3个红外线接收器,同时驾驶员头戴左右两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的辅助驾驶眼镜。通过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处理器可以获得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nc。

具体的,确定车舱室的参考点和参考坐标系,如图2,以左侧发射器1为例,处理器确定3个红外线接收器a、b、c到发射器1的距离分别为la、lb、lc,并且b、c以a为参考点,以a为原点的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发射器1在a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a1,ya1,za1),a在车舱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a,ya,za),经过坐标变化后,得到发射器1在车舱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1,y1,z1);同理可得右侧发射器2在车舱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2,y2,z2),计算发射器1、2中点的坐标(x中,y中,z中),最终计算出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nc。

计算过程如下:已知a(0,0,0),b(xb,yb,zb),c(xc,yc,zc),发射器1距a,b,c点距离分别为la,lb,lc,发射器1在车舱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1,y1,z1),解如下三个式子的方程:

x12+y12+z12=la2

(x1-xb)2+(y1-yb)2+(z1-zb)2=lb2

(x1-xc)2+(y1-yc)2+(z1-zc)2=lc2

求解得到符合条件的解(x1,y1,z1)(注:根据实际情况和参考点b,c位置的选择,要求解z1<zb,z1<zc,即发射器垂向坐标小于b,c的坐标),同理可以求得发射器2的坐标(x2,y2,z2)。综合可知,双眼中点的坐标为((x1+x2)/2,(y1+y2)/2,(z1+z2)/2),对应((x1+x2)/2,(y1+y2)/2)横纵坐标下的车顶点的垂坐标为z3,则双眼中点距离车顶距离nc=z3-(z1+z2)/2。

值得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信号、第二调节信号、第三调节信号可以是由驾驶员按压同一按钮触发的,也可以由驾驶员按压不同按钮触发的,还可以由驾驶员对相同按钮的不同组合按压方式触发的,在此不做限定。

s102: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在确定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后,驱动电机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具体的,首先,处理器基于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其次,基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最后,基于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顺序可基于驾驶员的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只是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s103: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完成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调节后,或者在对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处理器还可以获得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并基于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用于对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对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的获取,也可以是由任一种调节信号触发,如由驾驶员通过预设按钮触发,在此不做限定。

实际应用中,通过车舱内安装的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处理器可以获得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具体获取方式可参考图2中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存储了驾驶员双眼位置信息与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的对应关系,处理器在获得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后,与预先存储的驾驶员双眼位置信息与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的对应关系进行比较,确定与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对应的外后视镜调节数据,并根据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s104: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在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后,驱动电机对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中,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并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并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动化的完成对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位置的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提高驾驶员的体验。

实际应用中,驾驶员下车时,通常希望汽车座椅能够快速后移,以方便驾驶员下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首先判断车门是否打开,如果车门打开,说明驾驶员即将下车,则可以直接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一速度移动至最后端,以达到将汽车座椅快速后移至最后端的目的。

如果处理器在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确定车门未打开,则可以继续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如果是,则可以认为驾驶员刚进入车舱内,驾驶员起身向前附身,即将开始进行汽车座椅位置的调节,此时,处理器具体可以通过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以及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进行确定。如果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则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二速度移动至最前端,以达到快速调节座椅位置的目的。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装置,参考图3,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

第一驱动模块302,用于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第二驱动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一阈值范围;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二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二阈值范围;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倾斜角度调节电机信号。

所述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三调节信号时,判断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三阈值范围,以及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是否处于预设第四阈值范围;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未处于所述预设第三阈值范围,或所述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未处于所述预设第四阈值范围时,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上下位置调节电机信号。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查询子模块,用于在预先存储的驾驶员双眼位置信息与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的对应关系中,查询与驾驶员的双眼坐标对应的外后视镜调节数据;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后视镜调节数据,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预设第一调节信号时,判断车门是否打开;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是时,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一速度移动至最后端。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五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判断当前车速是否为零;

第六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子模块的结果为否时,判断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以及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时,将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调节电机信号确定为以预设第二速度移动至最前端。

实际应用中,所述汽车座椅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

驾驶员正前方车顶安装有至少3个红外接收器,驾驶员头戴左右两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的辅助驾驶眼镜;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获取驾驶员的双眼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装置中,当接收到预设调节信号时,根据汽车座椅与驾驶员的距离信息,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并基于所述汽车座椅的调节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汽车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根据驾驶员的双眼坐标,确定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并基于所述外后视镜转向电机信号,驱动电机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动化的完成对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位置的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提高驾驶员的体验。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系统,参考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安装于座椅靠背上的第一距离传感器401,安装于座椅坐垫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402,安装于驾驶员正前方车顶上的至少3个红外线接收器403,左右两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的辅助驾驶眼镜404,以及处理器;

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红外发射器的信号,获取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以及双眼坐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座椅靠背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所述座椅坐垫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驾驶员的双眼中点距车顶的距离以及双眼坐标,对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系统,能够自动化的完成对汽车座椅和外后视镜位置的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提高驾驶员的体验。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调节汽车座椅与外后视镜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