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0680发布日期:2019-09-11 23:1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对于现在生活来说早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而作为当今最主流的代步工具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但是多年来不论汽车外观如何改变,汽车科技如何发展,座椅是一直存在并且不断发展的部件。而早期的座椅发展,可以简单的说成是从板凳到沙发的发展过程。随着全球法规对于乘用车的燃料标准以及对尾气排放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汽车产品的节能减排已经刻不容缓。在汽车的节能减排中,轻量化是重要的一个技术手段,而座椅作为汽车内饰件中重要且较大的零部件,对其进行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现有座椅骨架结构单一,为保证座椅强度,整体重量偏高;而且座椅骨架材料为普通钢材,重量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内座椅布局不合理、车用结构强度不合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包括驾驶室座椅、以及设置于驾驶室座椅后方的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所述驾驶室座椅设置与乘用车驾驶室内,且驾驶室座椅左右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为乘用车的车头到车尾依次排列,且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均为3座座椅设置,所述的驾驶室座椅、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均由高强度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前排座椅和中排座椅均为左侧座椅、中间折叠座椅和右侧座椅组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中间折叠座椅与左侧座椅为铰接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前排座椅和中排座椅均与乘用车车体之间为滑轨滑移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为分离式设置,通过滑轨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能够能够在乘用车内单独滑移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右侧座椅与对应配合连接的滑轨之间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后排座椅为一体式3座座椅。

优选的,所述的后排座椅与乘用车的车体之间为滑轨滑移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驾驶室座椅、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均具有靠背折叠功能。

优选的,所述的驾驶室座椅、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其座椅靠背侧边板、后排靠背纵向方管均由高强度钢制成,其座椅的座盆骨架由镁铝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驾驶室座椅、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的合理布局,能够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效率,且能够保证正常的车用功能,通过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的滑移设置,能够对车尾段进行利用形成后备箱功能,通过前排座椅和中排座椅的设计,能够方便车内人员行走移动,通过座椅由高强度钢和铝镁合金制成整体座椅,能够降低,座椅重量来降低整车重量,达到节能减排又兼顾动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座椅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侧座椅与中间座椅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侧座椅转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中后排座椅滑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后排座椅折叠示意图。

图中:1、驾驶室座椅;2、前排座椅;3、中排座椅;4、后排座椅;5、左侧座椅;6、中间折叠座椅;7、右侧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包括驾驶室座椅1、以及设置于驾驶室座椅1后方的前排座椅2、中排座椅3和后排座椅4,所述驾驶室座椅1设置与乘用车驾驶室内,且驾驶室座椅1左右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前排座椅2、中排座椅3和后排座椅4为乘用车的车头到车尾依次排列,且前排座椅2、中排座椅3和后排座椅4均为3座座椅设置,所述的驾驶室座椅1、前排座椅2、中排座椅3和后排座椅4均由高强度钢制成。

所述的前排座椅2和中排座椅3均为左侧座椅5、中间左侧座椅5和右侧左右7组合设置。

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左侧座椅5与左侧座椅5为铰接配合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的前排座椅2和中排座椅3均与乘用车车体之间为滑轨滑移连接。

所述的左侧座椅5和右侧左右7为分离式设置,通过滑轨左侧座椅5和右侧左右7能够能够在乘用车内单独滑移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右侧左右7与对应配合连接的滑轨之间为转动连接。

所述的后排座椅4为一体式3座座椅。

如图4所示,所述的后排座椅4与乘用车的车体之间为滑轨滑移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的驾驶室座椅1、前排座椅2、中排座椅3和后排座椅4均具有靠背折叠功能。

所述的驾驶室座椅1、前排座椅2、中排座椅3和后排座椅4,其座椅靠背侧边板、后排靠背纵向方管均由高强度钢制成,其座椅的座盆骨架由镁铝合金制成。

通过本技术方案,①全车座椅靠背骨架的侧边板、后排靠背纵向方管使用高强度钢,全车座椅座盆骨架采用镁铝合金,高强度钢厚度相比普通强度钢厚度薄,能有效减轻整椅的重量,同时也能保证强度,应用在靠背侧边板、后排靠背纵向方管、座盆骨架等区域。

②在全车座椅钣金骨架的制作工艺上采用激光焊接,能解决高强度钢的焊接,焊接效率和精度高。激光拼焊板是将不同厚度、不同材质、不同表面状态的钢板拼接在一起,进行冲压成形为零件,它的最大好处就是减少零件数量,利于减重。

③全车座椅的坐垫和靠背泡沫采用epp发泡工艺,epp发泡相对较轻,且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支撑性能,可以代替座椅上部分的pur发泡,起到减重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乘用车11座座椅系统,包括驾驶室座椅、以及设置于驾驶室座椅后方的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所述驾驶室座椅设置与乘用车驾驶室内,且驾驶室座椅左右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为乘用车的车头到车尾依次排列,且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均为3座座椅设置,所述的驾驶室座椅、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均由高强度钢制成,本发明合理对车体内进行座椅布局,提高了车内空间的利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19.0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