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0667发布日期:2019-09-11 23:1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在近年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电动汽车有噪音低、直接性污染少、起步速度快等优势,其前景十分光明。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需要利用充电桩或类似充电结构来进行充电。充电桩,主要包括桩本体、充电线、充电枪(或充电插头),充电枪可与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口插接,以进行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分为慢充与快充两种,慢充时,通常需要6-12小时才能将电池电量充满,快充时,一般仅需0.25至一个小时即可将电池电量充至80%。慢充的缺点主要就是慢,好处则是单位时间发热量低,对电池使用寿命的负面影响小,快充的好处就是快,缺点则是单位时间发热量大,尤其是充电枪内的金属插脚和电动汽车充电插口内容易过热,对电池使用寿命的负面影响大,且充电枪的使用寿命折损也会较大。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室外的公共充电桩,大多是快充桩或超充桩(即超级充电桩,也属快充桩),慢充桩则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结构,在充电时,能对核心部件进行持续降温保护,尤其是在快充时,可避免因单位时间发热量大而导致的核心部件使用寿命损耗大的问题,且降温保护过程自动进行,开启、关闭状态自动切换,几乎不增加额外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结构,包括

车道槽板、水冷箱、地面蓄水池及多个充电台结构;

所述车道槽板包括车道底板及两个侧挡板,水冷箱顶部设有水冷单向进气阀及水冷单向出气阀,充电台结构包括停车板、充电桩体及水冷软管,充电桩体包括桩本体及充电线路,充电线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充电线及与充电线连接的充电枪,充电枪与桩本体卡接,充电枪包括外绝缘筒及若干设置在外绝缘筒内的金属插脚,其中一个侧挡板上设有多个与充电台结构一一对应的车辆进出口;

在对应的充电台结构与车辆进出口中:停车板一端与车辆进出口对接,外绝缘筒外套设有导热环,充电枪上设有若干穿过外绝缘筒侧壁的导热杆,导热杆由绝缘导热硅胶制成,导热杆与金属插脚一一对应,导热杆一端连接对应的金属插脚,导热杆另一端连接导热环,导热环上设有铜水冷管,铜水冷管上端设有母管接头,水冷箱底部设有若干与水冷软管一一对应的水冷口,水冷软管一端连通对应的水冷口,水冷软管另一端设有公管接头,公管接头可与母管接头卡接且连通,水冷口上设有出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串联在充电桩体的充电线路中,出水电磁阀得电常开,出水电磁阀失电常闭;

水冷箱上设有多个升水泵,车道槽板上设有多个与升水泵一一对应的减速带结构,在对应的减速带结构与升水泵中:升水泵包括升水缸体,升水缸体内设有与升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升水内活塞,升水内活塞将升水缸体内部分隔成升水气腔及升水液腔,升水气腔内设有升水复位弹簧,升水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升水内活塞,升水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升水缸体,减速带结构包括设置在车道底板上的通孔、穿过通孔的减速带板及设置在减速带板下方的减速缸体,减速带板可沿通孔上下移动,减速缸体内设有与减速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减速内活塞,减速内活塞将减速缸体内部分隔成减速空腔及减速气腔,减速空腔连通大气,减速空腔内设有减速复位弹簧,减速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减速内活塞,减速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减速缸体,减速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减速气腔的减速活塞杆,减速活塞杆与减速缸体滑动密封配合,减速活塞杆连接减速带板,升水气腔、升水液腔、水冷箱内的水面、水冷箱底部、减速带板、减速气腔及减速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减速气腔通过减速升水气管连通至升水气腔,升水缸体上设有与升水液腔连通的升水进水口及与升水液腔连通的升水出水口,升水进水口上设有升水进液单向阀,升水进水口通过升水进水管与地面蓄水池内部连通,升水出水口上设有升水出液单向阀,升水出水口通过升水出水管与水冷箱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挡板互相平行,两个侧挡板分处于车道底板的相对两侧,侧挡板竖直布置,车道底板水平布置,侧挡板长度方向平行于车道底板长度方向。

作为优选,各充电台结构沿车道底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减速带结构沿车道底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作为优选,另一个侧挡板上设有多个与充电台结构一一对应的广角镜,在对应的充电台结构与广角镜中:停车板与广角镜分处于车道底板的相对两侧,广角镜的镜面朝向停车板。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台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停车板上方的水冷支架,在一个充电台结构中:水冷支架通过支架杆固定在停车板上,水冷支架上设有定位卡槽,公管接头与定位卡槽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气腔内设有减速限位体,减速限位体接触减速内活塞,升水液腔内设有升水限位体,升水限位体接触升水内活塞。

作为优选,所述地面上设有多个与减速缸体一一对应的地槽,减速缸体设置在对应的地槽上,车道槽板通过若干槽板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车道槽板与地面之间距离为5至20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充电时,能对核心部件进行持续降温保护,尤其是在快充时,可避免因单位时间发热量大而导致的核心部件使用寿命损耗大的问题,且降温保护过程自动进行,开启、关闭状态自动切换,几乎不增加额外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道槽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侧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充电台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9是升水缸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减速缸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车道槽板1、车道底板11、减速带板111、侧挡板12、车辆进出口12a、广角镜121、水冷箱2、水冷单向进气阀21、水冷单向出气阀22、停车板31、水冷软管32、桩本体33、充电线34、充电枪35、外绝缘筒351、水冷支架36、支架杆361、导热环4、铜水冷管41、母管接头421、公管接头422、升水缸体5、升水气腔5a、升水液腔5b、升水内活塞51、升水复位弹簧52、升水限位体53、减速缸体6、减速空腔6a、减速气腔6b、减速内活塞61、减速复位弹簧62、减速活塞杆63、减速限位体64、减速升水气管71、升水进水管72、升水出水管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结构,包括

车道槽板1、水冷箱2、地面蓄水池及多个充电台结构;

所述车道槽板包括车道底板11及两个侧挡板12,水冷箱顶部设有水冷单向进气阀21及水冷单向出气阀22b,充电台结构包括停车板31、充电桩体及水冷软管32,充电桩体包括桩本体33及充电线路,充电线路包括与电网连接的充电线34及与充电线连接的充电枪35,充电枪与桩本体卡接,充电枪包括外绝缘筒351及若干设置在外绝缘筒内的金属插脚,其中一个侧挡板上设有多个与充电台结构一一对应的车辆进出口12a;

在对应的充电台结构与车辆进出口中:停车板一端与车辆进出口对接,外绝缘筒外套设有导热环4,充电枪上设有若干穿过外绝缘筒侧壁的导热杆,导热杆由绝缘导热硅胶制成,导热杆与金属插脚一一对应,导热杆一端连接对应的金属插脚,导热杆另一端连接导热环,导热环上设有铜水冷管41,铜水冷管上端设有母管接头421,水冷箱底部设有若干与水冷软管一一对应的水冷口,水冷软管一端连通对应的水冷口,水冷软管另一端设有公管接头422,公管接头可与母管接头卡接且连通,水冷口上设有出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串联在充电桩体的充电线路中,出水电磁阀得电常开,出水电磁阀失电常闭;

水冷箱上设有多个升水泵,车道槽板上设有多个与升水泵一一对应的减速带结构,在对应的减速带结构与升水泵中:升水泵包括升水缸体5,升水缸体内设有与升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升水内活塞51,升水内活塞将升水缸体内部分隔成升水气腔5a及升水液腔5b,升水气腔内设有升水复位弹簧52,升水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升水内活塞,升水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升水缸体,减速带结构包括设置在车道底板上的通孔、穿过通孔的减速带板111及设置在减速带板下方的减速缸体6,减速带板可沿通孔上下移动,减速缸体内设有与减速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减速内活塞61,减速内活塞将减速缸体内部分隔成减速空腔6a及减速气腔6b,减速空腔连通大气,减速空腔内设有减速复位弹簧62,减速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减速内活塞,减速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减速缸体,减速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减速气腔的减速活塞杆63,减速活塞杆与减速缸体滑动密封配合,减速活塞杆连接减速带板,升水气腔、升水液腔、水冷箱内的水面、水冷箱底部、减速带板、减速气腔及减速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减速气腔通过减速升水气管71连通至升水气腔,升水缸体上设有与升水液腔连通的升水进水口及与升水液腔连通的升水出水口,升水进水口上设有升水进液单向阀,升水进水口通过升水进水管72与地面蓄水池内部连通,升水出水口上设有升水出液单向阀,升水出水口通过升水出水管73与水冷箱内部连通。

实际应用中,车道槽板一端可作为驶入端,另一端可作为驶出端。当需要充电时,电动汽车从驶入端驶上车道底板,通过一个车辆进出口进入一个空闲的停车板。司机下车,将充电枪插到电动汽车充电插口上,将公管接头与母管接头卡接,由于出水电磁阀串联在充电桩体的充电线路中,所以在充电过程中,出水电磁阀得电常开,从而水冷箱中的水可以源源不断地经过水冷软管、铜水冷管。由于铜水冷管设置在导热环上,而金属插脚上产生的热量会第一时间通过导热杆传导到导热环上,所以流经铜水冷管的水可以快速带走大量的热,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水冷散热效果。充电结束后,拔出公管接头、拔出充电枪,司机可开走电动汽车。

需要强调以下几点:当充电结束后(不论是手动结束,还是自动结束),出水电磁阀失电常闭,此时水流自动停止;铜水冷管内的单位时间流量可以很小(例如铜水冷管口径可以设计成很小),因为已经足够实现散热效果了,不必浪费多余流量,并且,在充电过程中,可以避免水冷箱内水流光(可保障持续散热);导热杆由绝缘导热硅胶制成(绝缘导热硅胶属于现有技术,导热杆也可以由其它的绝缘导热材料制成),既实现了导热功能,又能避免水冷时出现短路;若有必要,还可以回收从铜水冷管流出的水,使其再次回到蓄水池(例如,可以设计成蓄水池水面低于铜水冷管下端的形式,然后铜水冷管下端通过水管、导水槽板等常规导水结构连通回蓄水池即可)。

减速带板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减速结构之一,可提行车升安全性。电动汽车在车道槽板上行驶的过程中,会压过多个减速带板,减速带板受压下移,带动减速内活塞下移,减速复位弹簧受压,减速气腔变大,升水气腔内一部分气体进入减速气腔中,升水内活塞上移,升水复位弹簧受压,地面蓄水池内一部分水经升水进水管被抽到升水液腔中,电动汽车离开减速带板后,在减速复位弹簧、升水复位弹簧作用下,升水液腔中一部分水经升水出水管被压到水冷箱内,从而对水冷箱内部进行了“补水”。

所述两个侧挡板互相平行,两个侧挡板分处于车道底板的相对两侧,侧挡板竖直布置,车道底板水平布置,侧挡板长度方向平行于车道底板长度方向。侧挡板可以起到“护栏”的作用,为车道底板上的电动汽车提供保护。各充电台结构沿车道底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减速带结构沿车道底板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电动汽车进、出充电台结构的过程中,可依次压过多个减速带板,可为水冷箱提供足量的水以用于水冷散热。另一个侧挡板上设有多个与充电台结构一一对应的广角镜121,在对应的充电台结构与广角镜中:停车板与广角镜分处于车道底板的相对两侧,广角镜的镜面朝向停车板。广角镜可辅助司机观察停车板、车道槽板处的路况,提高安全性。所述充电台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停车板上方的水冷支架36,在一个充电台结构中:水冷支架通过支架杆361固定在停车板上,水冷支架上设有定位卡槽,公管接头与定位卡槽卡接。平时,公管接头卡接在定位卡槽上,可有效进行定位收纳。所述减速气腔内设有减速限位体64,减速限位体接触减速内活塞,升水液腔内设有升水限位体53,升水限位体接触升水内活塞。减速限位体与升水限位体能限制减速带板和升水内活塞的位置,避免减速带板上升过度、避免升水内活塞下降过度。所述地面上设有多个与减速缸体一一对应的地槽,减速缸体设置在对应的地槽上,车道槽板通过若干槽板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车道槽板与地面之间距离为5至20毫米。减速缸体直接设在地面上(地槽上),稳定性好,车道槽板离地距离不宜过大,否则电动汽车开上车道槽板更为“费力”,电动汽车开下车道槽板震动更大,本实施例中取“车道槽板与地面之间距离为5至20毫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