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前独立悬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4619发布日期:2018-11-07 07: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前独立悬挂。



背景技术:

底盘的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轮之间传递各种力的连接装置,悬架可以传递车身以及车轮受到的各种力,并减缓由于路面不平整带来的车身震动。现有的客车常用前独立悬挂主要作为转向桥用,通过气囊将车身的重量传递到轮毂上,并最终传递到地面。

普通的前独立悬挂由于主要作为转向桥,因此无法直接与驱动电机相连,从而实现前轮驱动行驶,同时,由于悬挂主要是供客车使用,在悬挂整体尺寸上较大,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布置,同时重量也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前独立悬挂,实现将驱动电机布置于悬挂中间,通过左右两个半轴来直接驱动前轮行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前独立悬挂,所述前独立悬挂设于客车车架上,包括左右两个悬挂单元,所述每个悬挂单元均包括气囊承载机构、悬挂固定机构、减震缓冲机构、限位块、轮毂机构、转向机构和安装块,所述悬挂固定机构的一端安装客车的车架上,另一端与安装块转动连接,震缓冲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悬挂固定机构上,另一端与客车的车架相连;轮毂机构和转向机构均固定于安装块上;限位块固定于悬挂固定机构上,气囊承载机构固定于悬挂固定机构上;

所述悬挂固定机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块的上下两端,气囊承载机构固定于上支架上,减震缓冲机构铰接于下支架上,限位块固定于下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包括一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轮轴孔,本体上设有第一折弯边和第二折弯边,两个折弯边均垂直于本体,每个折弯边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

在本体上设有第一延伸边和第二延伸边,两个延伸边设于第二折弯边的两侧,在两个延伸边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边与第二延伸边相垂直,第一延伸边平行于两个折弯边。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上固定连接有高度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上设有固定架,高度控制阀固定于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缓冲机构为气压减震器,气压减震器的自由端铰接于下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机构上设有带花键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均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块体位于第二块体的内侧,第一块体用于限制轮毂机构的左右转动角度,第二块体用于限制下支架的上下摆动幅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支架与下支架将悬挂与车架相连接,气囊承载机构与车架和悬挂的上支架连接,将车身的力传递到悬挂上,通过高度控制阀控制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来承载重量以及调整车身的高度。轮毂机构将悬挂与轮胎连接,并通过轮毂中心的花键孔与左右半轴连接来驱动前轮行驶。转向时,轮毂机构通过前方的安装块与转向机构连接,从而带动车轮转向,本发明结构紧凑,固定方式灵活,能够方便的与驱动电机以及转向机构的固定装置集成在车架上,更容易实现整车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装块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应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本发明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前独立悬挂,前独立悬挂设于客车车架上,包括左右两个悬挂单元,每个悬挂单元均包括气囊承载机构1、悬挂固定机构2、减震缓冲机构3、限位块4、轮毂机构6、转向机构7和安装块8,悬挂固定机构2的一端安装客车的车架上,另一端与安装块8转动连接,震缓冲机构3的一端铰接于悬挂固定机构2上,另一端与客车的车架相连。轮毂机构6和转向机构7均固定于安装块8上;限位块4固定于悬挂固定机构2上,气囊承载机构1固定于悬挂固定机构2上。

本发明中的悬挂固定机构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块8的上下两端,气囊承载机构1顶部与车架连接,底部固定在悬架的上支架21上,用于支撑车体。减震缓冲机构3铰接于下支架22上,限位块4固定于下支架22上。

安装块8包括一本体81,在本体81上设有轮轴孔82,本体81上设有第一折弯边83和第二折弯边84,两个折弯边均垂直于本体81,每个折弯边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折弯边83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折弯边84上的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折弯边83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折弯边84上的第一安装孔上。

在本体81上设有第一延伸边85和第二延伸边86,两个延伸边设于第二折弯边84的两侧,在两个延伸边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延伸边85与第二延伸边86相垂直,第一延伸边85平行于两个折弯边。

转向机构7固定于第一延伸边85上,轮毂机构6固定于第二延伸边86上。

下支架22上固定连接有高度控制阀5。高度控制阀5的阀体固定在车架上,下端固定在支架22上,通过控制对气囊承载机构1的充气和放气来调整气囊承载机构1的压力和高度。

为便于固定安装高度控制阀5,在下支架22上设有固定架221,高度控制阀5固定于固定架221上。

减震缓冲机构3为气压减震器,上端固定在车架上,自由端铰接于下支架22上。轮毂机构6用于安装车轮,其中心部位为带花键的通孔。

本发明中的限位块4包括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第一块体41和第二块体42均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块体41位于第二块体42的内侧,第一块体41用于限制轮毂机构6的左右转动角度,第二块体42用于限制下支架22的上下摆动幅度。

本发明结构紧凑,固定方式灵活,能够方便的与驱动电机以及转向机构的固定装置集成在车架上,更容易实现整车轻量化。

气囊承载机构1上平面固定在车架上,气囊承载机构1的下平面固定在悬架上支架21上,通过高度控制阀5可以控制对气囊承载机构1的充气和放气,并以此来调整气囊承载机构1的压力和高度,气囊承载机构1所承受的车身重量通过悬挂固定机构2传递到轮毂机构6上,并通过轮毂机构6上安装的车轮传递到地面。减震缓冲机构3上端与车架连接,下端安装在下支架22上,通过减震器的拉伸与压缩时产生的阻尼,可以迅速的降低气囊承载机构1的震动,提升整车的平顺性。

结合图6,第一块体41位于下支架22的前方,当车轮向左或者向右转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块体41会与轮毂机构6内侧接触,限制车轮不能继续转动。第二块体42位于下支架22的后方,当下支架22上下摆动时,第二块体42与车架接触,限制下支架22的摆动幅度。转向机构7通过安装块8和轮毂机构6固定在一起,转向机构7带动安装块8左右转动时,安装块8带动轮毂6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方向控制。轮毂机构6的中间是一个内部带有花键的连接通孔,前驱动电机可以通过左右两根半轴与连接通孔连接,从而实现电机直接驱动前轮行驶。

本发明中的转向机构7与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机构结构相同,故本发明在各附图中未完全画出,亦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上支架与下支架将悬挂与车架相连接,气囊承载机构1与车架和悬挂的上支架连接,将车身的力传递到悬挂上,通过高度控制阀控制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来承载重量以及调整车身的高度。轮毂机构将悬挂与轮胎连接,并通过轮毂中心的花键孔与左右半轴连接来驱动前轮行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