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房车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7140发布日期:2018-10-19 21:0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车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房车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吃胎是一个或者几个轮胎内侧或者外侧不正常的加速磨损现象,是行车中的常见问题;吃胎使得某一个胎的某个部分比起其他轮胎磨损的特别快,在检查轮胎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出轮胎某部分的花纹磨损比别的轮胎或者同一轮胎另一边磨损的严重,造成偏磨,导致该轮胎报废。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房车没有设置轮胎角度调节装置,房车在不同路况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会相对于路面偏斜,出现吃胎现象,加速了轮胎的磨损,减少了轮胎的使用寿命,经济效应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房车及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房车,包括车体,车体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车尾、车厢、车头;车头、车厢的下端均设置有车轮,车轮为多个;车轮的内侧均设置有独立悬架,独立悬架与车轮一一对应;独立悬架的上端设置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轮胎偏心调节装置通过独悬固定梁与车体下端的车架相连接;独悬固定梁包括一号独悬固定梁、三号独悬固定梁、二号独悬固定梁、四号独悬固定梁;一号独悬固定梁、三号独悬固定梁、二号独悬固定梁、四号独悬固定梁均与车架固定相接;

轮胎偏心调节装置包括螺栓、偏心调节板;偏心调节板包括上板、下板;下板为圆形板,上板偏心固定于下板上;上板的上侧为六角形,六角形的内部开设有螺栓孔,下板与上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栓孔;上板和下板的螺栓孔内插置有螺栓;上板、下板为一体结构且一体成型;

独立悬架包括二号纵臂、一号纵臂;一号纵臂设置于车轮的内侧,一号纵臂的内侧设置有二号纵臂;二号纵臂的后端与一号纵臂的后端向中间收拢通过横梁相连接;横梁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向外突出与车轮连接在一起;一号纵臂的前端向左倾斜设置于一号独悬固定梁与三号独悬固定梁之间;二号纵臂的前端向右倾斜设置于二号独悬固定梁与四号独悬固定梁之间;

一号独悬固定梁的下侧开设有竖直的一号活动孔;一号独悬固定梁的左端设置有偏心调节板,偏心调节板的螺栓孔内插置的螺栓向右穿过一号活动孔将偏心调节板、一号独悬固定梁、一号纵臂、三号独悬固定梁连接在一起;车轮在竖直平面内逆顺时针翻转带动连接臂移动,连接臂通过一号纵臂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一号活动孔竖直上下移动;

二号独悬固定梁的下端开设有水平的二号活动孔;二号独悬固定梁的右端设置有偏心调节板,偏心调节板的螺栓孔内插置的螺栓向左穿过二号活动孔将偏心调节板、二号独悬固定梁、二号纵臂、四号独悬固定梁连接在一起;车轮在水平平面内左右转动带动连接臂移动,连接臂通过二号纵臂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二号活动孔水平前后移动。

一号活动孔的外侧设置有一号限位座,用于限制偏心调节板沿一号活动孔在竖直方向的移动;一号限位座固定设置于一号独悬固定梁上。

二号活动孔的外侧设置有二号限位座,用于限制偏心调节板沿二号活动孔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二号限位座固定设置于二号独悬固定梁上。

一号纵臂与二号纵臂之间设置有加固梁,用于增强独立悬架的稳固性。

独立悬架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弹簧减震器,用于缓和不平路面带来的冲击。

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为:当房车在不同路况的路面上行驶时,不同路况的路面给房车的车轮相应的作用力,车轮在路面力的作用下通过轮胎偏心调节装置自动调整轮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角度,保证轮胎与路面竖直,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吃胎现象;自动调整轮胎竖直方向的角度时,车轮在竖直平面内逆顺时针翻转带动连接臂移动,连接臂通过一号纵臂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一号活动孔竖直上下移动;自动调整轮胎水平方向的角度时,车轮在水平平面内左右转动带动连接臂移动,连接臂通过二号纵臂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二号活动孔水平前后移动。

本发明的房车的轮胎偏心调节装置能根据不同的路况自动调整轮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角度,保证轮胎与路面竖直,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吃胎现象;减缓了轮胎的磨损,增加了轮胎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轮、独立悬架、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偏心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号独悬固定梁的左视图。

图4为一号活动孔的示意图。

图5为二号独悬固定梁的右视图。

图6为二号活动孔的示意图。

图7为行车过程中车轮在竖直方向调整轮胎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行车过程中车轮在水平方向调整轮胎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一号独悬固定梁;2、三号独悬固定梁;3、二号独悬固定梁;4、四号独悬固定梁;5、偏心调节板;6、螺栓;7、一号纵臂;8、二号纵臂;9、横梁;10、连接臂;11、一号活动孔;12、二号活动孔;13、一号限位座;14、二号限位座;15、加固梁;16、弹簧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房车,包括车体,车体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车尾、车厢、车头;车头、车厢的下端均设置有车轮,车轮为多个;车轮的内侧均设置有独立悬架,独立悬架与车轮一一对应;独立悬架的上端设置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轮胎偏心调节装置通过独悬固定梁与车体下端的车架相连接;独悬固定梁包括一号独悬固定梁1、三号独悬固定梁2、二号独悬固定梁3、四号独悬固定梁4;一号独悬固定梁1、三号独悬固定梁2、二号独悬固定梁3、四号独悬固定梁4均与车架固定相接;独立悬架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弹簧减震器16,用于缓和不平路面带来的冲击。

如图2所示,轮胎偏心调节装置包括螺栓6、偏心调节板5;偏心调节板5包括上板、下板;下板为圆形板,上板偏心固定于下板上;上板的上侧为六角形,六角形的内部开设有螺栓孔,下板与上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栓孔;上板和下板的螺栓孔内插置有螺栓6;上板、下板为一体结构且一体成型;

独立悬架包括二号纵臂8、一号纵臂7;一号纵臂7设置于车轮的内侧,一号纵臂7的内侧设置有二号纵臂8;二号纵臂8的后端与一号纵臂7的后端向中间收拢通过横梁9相连接;横梁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臂10,连接臂10向外突出与车轮连接在一起;一号纵臂7的前端向左倾斜设置于一号独悬固定梁1与三号独悬固定梁2之间;二号纵臂8的前端向右倾斜设置于二号独悬固定梁3与四号独悬固定梁4之间;一号纵臂7与二号纵臂8之间设置有加固梁15,用于增强独立悬架的稳固性。

如图3、4所示,一号独悬固定梁1的下侧开设有竖直的一号活动孔11;一号独悬固定梁1的左端设置有偏心调节板,偏心调节板的螺栓孔内插置的螺栓向右穿过一号活动孔11将偏心调节板、一号独悬固定梁1、一号纵臂7、三号独悬固定梁2连接在一起;车轮在竖直平面内逆顺时针翻转带动连接臂10移动,连接臂10通过一号纵臂7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一号活动孔11竖直上下移动;一号活动孔11的外侧设置有一号限位座13,用于限制偏心调节板沿一号活动孔11在竖直方向的移动;一号限位座13固定设置于一号独悬固定梁1上。

如图5、6所示,二号独悬固定梁3的下端开设有水平的二号活动孔12;二号独悬固定梁3的右端设置有偏心调节板,偏心调节板的螺栓孔内插置的螺栓向左穿过二号活动孔12将偏心调节板、二号独悬固定梁3、二号纵臂8、四号独悬固定梁4连接在一起;车轮在水平平面内左右转动带动连接臂10移动,连接臂10通过二号纵臂8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二号活动孔12水平前后移动;二号活动孔12的外侧设置有二号限位座14,用于限制偏心调节板沿二号活动孔12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二号限位座14固定设置于二号独悬固定梁3上。

如图7、8所示,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调节方法为:当房车在不同路况的路面上行驶时,不同路况的路面给房车的车轮相应的作用力,车轮在路面力的作用下通过轮胎偏心调节装置自动调整轮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角度,保证轮胎与路面竖直,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吃胎现象;自动调整轮胎竖直方向的角度时,车轮在竖直平面内逆顺时针翻转带动连接臂10移动,连接臂10通过一号纵臂7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一号活动孔11竖直上下移动;自动调整轮胎水平方向的角度时,车轮在水平平面内左右转动带动连接臂10移动,连接臂10通过二号纵臂8带动偏心调节板沿着二号活动孔12水平前后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房车的轮胎偏心调节装置能根据不同的路况自动调整轮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角度;

2)保证轮胎与路面竖直,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吃胎现象;

3)减缓了轮胎的磨损,增加了轮胎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好。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