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车顶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5029发布日期:2019-01-05 11:0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车顶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通用型车顶架。



背景技术:

车顶行李架,是用于安置汽车后备箱内不能容纳的大件行李。现有技术的行李架由于结构不尽合理,存在着安全隐患,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000782.5的发明涉及一种车顶货物架,系利用车体顶蓬及车门外框上缘加装至少两组车顶架;所述车顶架,系藉由相对两固定座之间锁设有一横杆,且该固定座下方锁设有一钩片,而能钩设在车门外框上缘,并藉由固定座一侧的调整螺栓作为该钩片的位移调整。使整组车顶架能紧紧且牢固的固定位,更进而适用各种休旅车型之安装使用。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06268.4本发明人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车顶辅助装置。含有横杆及与横杆二端相连的连接器,横杆与连接器形成套接式可伸缩结构;横杆由杆体和安装在杆体下底、与杆体相结合的齿面板组合而成;连接器内装有齿面锁紧机构,连接器的下端有垫脚,垫脚的二个侧面设有偏心的轴孔,轴孔与连接器二端的轴相配合,垫脚的下端套有连接钩,连接钩延伸到连接器外面。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303255.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顶横杆,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包括横杆杆体、支撑脚、钩爪扣紧件,支撑脚和钩爪扣紧件分别设置在横杆杆体的两端,所述横杆杆体两端通过弯头连接装置连接有支撑脚和钩爪扣紧件。上述几个专利,都是带钩爪的,都号称适用于各种车型,因为各个车型的宽度不同,车窗到车顶的高度不同,这些专利钩爪的调节能力有限,仅仅具备钩爪的锁紧能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型车顶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车顶行李架钩爪调节能力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通用型的车顶架。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车顶架,包括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车顶横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车顶横轨均由两个底座和一根横梁固定连接组成,每个底座外侧设有金属钩,金属钩后部设有齿带,齿带上设有齿孔,齿孔与底座内部设有的调节装置活动连接,调节装置上设有止退机构,底座内部设有齿带盘卷腔体。

普通车顶架底座与横梁可以是插入连接,本方案底座与横梁必须是刚性固定连接;底座内部设有空腔,金属钩后面的齿带,越过调节装置,沿底座内壁盘卷在里面;在安装时,先松开安全锁打开底座上的盖子,脱开调节装置或松开调节装置的止退机构,外拉金属钩,使之挂在汽车门框上沿,两侧的金属钩都挂好了,复位调节装置调节齿带,使两侧的金属钩逐渐拉紧;锁紧止退机构,盖上盖子锁住安全锁,这样一组车顶横轨就安装完成了;同理可以安装第二组,第三组,通常一个车顶架为2-3组车顶横轨。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装置为:金属钩后部齿带上设有齿孔,齿孔与调节装置的调节齿轮拟合,调节齿轮与主动齿轮拟合,主动齿轮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棘轮,棘轮与转动手柄旋转连接,转动手柄上设有拨片,拨片间歇拨动棘轮单向旋转。转动手柄与主动齿轮和棘轮同轴,转动手柄上设有拨片,拨片拨动主动齿轮两侧的棘轮,主动齿轮单向旋转,带动调节齿轮拉紧金属钩,固定车顶横轨,棘轮上安装有止退机构,防止金属钩松开。

优选的,所述止退机构为止退弹片。

优选的,所述止退弹片为斜面活动连接的双层结构。由于棘轮可能停止在任何位置,这样单层止退弹片就不能保证金属钩在最佳位置锁紧,采用双层斜面活动连接的止退弹片,下层弹片先复位,目的是卡住棘轮防止回转,上层弹片复位会向下挤压下层弹片,这样下层弹片总能锁紧停在任何位置的棘轮,确保车顶架固定牢固。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装置为:金属钩后部齿带齿孔与中间带螺孔的滑块嵌入固定连接,滑块的螺孔与丝杠活动连接,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架,支架上部为一侧铰接,一侧螺栓连接结构,丝杠两端分别与支架旋转连接,丝杠外端面设有旋转调节孔。金属钩后部齿带也是设有齿孔结构,打开支架上部的螺栓,抬起丝杠和滑块,拉出金属钩挂在汽车门框上沿上,放下丝杠和滑块,使滑块的凸起与齿带上的齿孔嵌入固定,扣合支架上部,锁紧螺栓;用工具插入丝杠端部的调节孔旋转调节,这样滑块就会沿丝杠移动,拉紧金属钩,待车顶横轨调整到位后,向外旋转丝杠上的止退螺母,拧死防止丝杠再旋转,这样就锁住了车顶横轨。

优选的,所述止退机构为在滑块的外侧丝杠上设有止退螺母。由于丝杠在支架上只能旋转,就是说滑块拉紧金属钩,是依靠滑块的螺纹,丝杠的端面与支架的滑动摩擦来实现的,滑块向内移动到极限点,向外锁紧止退螺母,可以进一步拉紧金属钩,多了一道摩擦面,增加了金属钩的锁紧力。

优选的,所述金属钩齿带上设有护套。

由于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顶架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通过金属钩调节装置和锁紧机构的结合创新,实现该车顶架的结构简单,节约材料,成本低,安装方便,强度好和防盗性能好,使得本车顶架可以用于大多数车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单止退弹片棘轮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双层止退弹片棘轮位置1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一种双层止退弹片棘轮位置2示意图;

附图5为发明一种丝杠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6为发明一种丝杠结构的a-a向示意图;

图中:底座1横梁2安全锁3转动手柄4棘轮5主动齿轮6.1调节齿轮6.2止退弹片7下止退弹片7.1上止退弹片7.2金属钩8齿带8.1护套9滑块10丝杠11止退螺母12支架13支架上部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8.1)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2,一种通用型车顶架,包括两组车顶横轨,每组车顶横轨均由两个底座(1)和一根横梁(2)组成,横梁(2)和底座(1)固定连接;每个底座(1)外侧设有金属钩(8),金属钩(8)后部设有齿带(8.1),齿带(8.1)上套有塑料护套(9),齿带(8.1)上设有齿孔,齿孔与底座(1)上的调节齿轮(6.2)拟合,调节齿轮(6.2)与主动齿轮(6.1)拟合,主动齿轮(6.1)外侧同轴设有棘轮(5),棘轮(5)与转动手柄(4)旋转连接,转动手柄(4)上设有拨片,棘轮(5)上设有止退弹片(7),调节装置外面设有盖子,盖子和底座(1)之间设有安全锁(3)。

使用时,先松开安全锁(3)打开底座(1)上的盖子,松开金属钩(8)调节装置的止退弹片(7),外拉金属钩(8),使之挂在汽车门框上沿,两侧的金属钩(8)都挂好了,开始向上拨动转动手柄(4),转动手柄(4)上的拨片带动棘轮(5)单向转动,带动主动齿轮(6.1)和调节齿轮(6.2)拉紧金属钩(8),使两侧的金属钩(8)逐渐拉紧,锁紧止退机构,盖上盖子锁住安全锁(3),这样一组车顶架就安装完成了,同理可以安装第二组车顶横轨,完成车顶架的安装。

实施例二,结合附图1、2、3、4,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止退机构为上下两个止退弹片(7),两个止退弹片(7)之间为斜面付滑动连接,下止退弹片(7.1)(7)先复位,卡住棘轮(5)齿,上止退弹片(7.2)(7)向下挤压下止退弹片(7.1)(7),这样下止退弹片(7.1)(7)就可以卡住停在任何位置的棘轮(5),防止金属钩(8)向外移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结合附图1、5、6,一种车顶行李架,包括三组车顶横轨,每组车顶横轨均由两个底座(1)和一根横梁(2)组成,底座(1)和横梁(2)固定连接,每个底座(1)的外侧设有金属钩(8),金属钩(8)后部设有齿带(8.1),齿带(8.1)上套有塑料护套(9),齿带(8.1)上设有齿孔,齿孔与中间带螺孔的滑块(10)嵌入固定连接,滑块(10)的螺孔与丝杠(11)活动连接,丝杠(11)两端分别与底座(1)上的两个支架(13)旋转连接,底座(1)上支架上部(14)为一侧铰接,一侧螺栓连接结构,丝杠(11)外端面设有旋转调节孔,丝杠(11)上滑块(10)的外侧设有止退螺母(12)。

使用时,打开底座(1)上的盖板锁,打开盖板,打开支架上部(14)的螺栓,打开支架上部(14),抬起丝杠(11)和滑块(10),拉出金属钩(8),挂在汽车门框上沿,放下丝杠(11),确定滑块(10)凸起与齿带(8.1)上的齿孔嵌入连接,扣合支架上部(14),拧紧支架上部(14)的螺栓,用工具插入丝杠(11)端部的调节孔旋转调节,这样滑块(10)就会沿丝杠(11)移动,拉紧挥着放松金属钩(8),待车顶横轨调整到位后,锁紧丝杠(11)上的止退螺母(12),防止丝杠(11)再旋转,这样就锁住了车顶架,扣上盖板锁紧。同理,安装第二组,第三组车顶横轨,完成车顶架的安装。

以上所述的三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核心思想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的修饰,例如车顶横轨的组数、横梁的材料特征和厚度以及螺栓的数量等进行若干的修改或组合,应该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