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视判定装置及方法、驾驶支援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8181发布日期:2019-05-24 21:2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旁视判定装置及方法、驾驶支援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驾驶员的旁视进行判定的旁视判定装置及方法、驾驶支援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正在进行下述技术的开发:拍摄驾驶员的脸,通过图像处理装置求得脸的朝向,对旁视状态进行判定。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根据车辆状态而变更旁视驾驶的检测灵敏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8767号公报

通常地,驾驶员注视的方向根据车辆的行进方向而不同。例如,驾驶员观察横方向的行为在车辆直行行驶时能够成为旁视,但在使车辆的行进方向变化时,则成为有意的注视,不能成为旁视。

但是,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考虑上述车辆的行进方向而改变旁视状态的判定基准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着眼于上述事项,使车辆的行进方向变化时的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一种旁视判定装置,具备:第一获取部,获取示出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第一信息;第二获取部,获取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第二信息;以及判定部,通过将所述第一信息所示出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按照方向或时间确定的预定基准进行比较来判定旁视,所述基准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所述工作而不同。

根据第一方式,如以下所说明的,旁视判定装置能够使车辆的行进方向变化时的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当驾驶员希望左转、右转、变道或者路边停车等时,由于按照自己的意志使方向指示器工作,因此,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与直行时不同的方向的倾向。旁视判定装置能够减少将上述驾驶员的行动误判定为旁视的情况,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旁视判定装置还具备判定基准变更部,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基于所述第二信息,在所述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变更所述基准。

根据第二方式,如以下所说明的,在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在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与直行时不同的方向的倾向。旁视判定装置通过变更为了判定旁视驾驶而设定的基准,能够减少这样的将驾驶员的行动误判定为旁视的情况,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在上述第二方式中,所述方向指示器包括右侧方向指示器和左侧方向指示器,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在所述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针对车辆的左方变更所述基准,或者在所述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针对所述车辆的右方变更所述基准。

根据第三方式,如以下所说明的,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按照自己的意志而工作的方向指示器所示的方向的倾向。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能够减少这样的将驾驶员的行动误判定为旁视的情况,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当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位于第一区域时,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驾驶员没有旁视,所述第一区域为从所述驾驶员向所述车辆的前方扩展的虚拟区域,当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一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二区域或以比第二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三区域时,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驾驶员在旁视,所述第二区域是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且从所述驾驶员向所述车辆的左方扩展的虚拟区域,所述第三区域是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且从所述驾驶员向所述车辆的右方扩展的虚拟区域。

根据第四方式,旁视判定装置,通过在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车辆的前方、左方以及右方设定虚拟区域来判定驾驶员的旁视,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为,在上述第四方式中,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响应于所述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相比于在所述左侧方向指示器及所述右侧方向指示器非工作时的位置,向对于所述驾驶员来说向左旋转了的位置移动,或者响应于所述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交界相比于在所述左侧方向指示器及所述右侧方向指示器非工作时的位置,向对于所述驾驶员来说向右旋转了的位置移动。

根据第五方式,如以下所说明的,旁视判定装置通过使区域间的交界的位置移动,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按照自己的意志而工作的方向指示器所示的方向的倾向。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通过以使区域间的交界的位置移动了的判定基准来评价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为,在上述第四方式中,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响应于所述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而延长所述第一时间,或者响应于所述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而延长所述第二时间。

根据第六方式,如以下所说明的,旁视判定装置通过将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持续停留于一定的范围的时间延长,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按照自己的意志而工作的方向指示器所示的方向的倾向。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通过以延长了允许持续停留于一定的范围的时间的判定基准来评价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为,在上述第三至第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旁视判定装置还具备第三获取部,所述第三获取部获取示出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的第三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响应于所述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而变更所述基准,或者响应于所述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而变更所述基准,在所述车辆的停止中,所述判定基准变更部使所述基准的变更无效。

根据第七方式,如以下所说明的,在车辆停止中,即使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也能够适当地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例如,在驾驶员由于等候行人穿行或者等待信号等的理由而停车期间,驾驶员即使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相比于车辆的左方或右方,最好使视线或脸朝向车辆的前方。因此,在该状况下,旁视判定装置通过使车辆的左方或右方的判定基准的变更无效,能够适当地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为一种驾驶支援系统,具备: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的旁视判定装置,所述旁视判定装置还具备输出部,所述输出部基于示出所述驾驶员在旁视的判定结果,输出指示对所述驾驶员执行支援的指示信号;以及支援提供装置,基于所述指示信号,执行对所述驾驶员的支援。

根据第八方式,在驾驶员旁视的情况下,驾驶支援系统能够对驾驶员执行例如警告等的支援。其结果是,驾驶员能够认识到正在旁视,重新集中于驾驶。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为一种旁视判定方法,具备:第一获取过程,获取示出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第一信息;第二获取过程,获取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第二信息;以及判定过程,通过将所述第一信息所示出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按照方向或时间确定的预定基准进行比较来判定旁视,所述基准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所述工作而不同。

根据第九方式,旁视判定方法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方式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旁视判定的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的旁视判定装置所具备的各部的处理。

根据第十方式,存储用于旁视判定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方式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车辆的行进方向变化时的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的应用例的图。

图2为例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为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4为示意性例示本实施方式的通常时判定基准的图。

图5为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6为示意性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左方向用判定基准的图。

图7为示意性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右方向用判定基准的图。

图8为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的旁视判定工作的流程图。

图9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进行的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旁视判定装置进行的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的其他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旁视判定装置、3…动力单元、4…转向装置、5…方向盘、6…车外摄像照相机、7a…方向指示器开关、7b…继电器电路、7c…左侧方向指示器、7d…右侧方向指示器、8a…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b…转向传感器、8c…加速踏板传感器、8d…制动踏板传感器、8e…车外传感器、8f…偏航率传感器、8g…横向加速度传感器、8h…陀螺仪传感器、8i…车速传感器、9…控制装置、10…gps接收器、11…天线装置、12…导航装置、13…语音输出装置、14…驾驶员照相机、21…控制部、22…存储部、23…通信接口、121…显示器、131…扬声器、211…cpu、212…rom、213…ram、2101…第一获取部、2102…判定部、2103…第二获取部、2104…第三获取部、2105…判定基准变更部、2106…输出部、a1…第一区域、a2…第二区域、a3…第三区域、a21…子区域、a22…子区域、a31…子区域、a32…子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也表记为“本实施方式”)。不过,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不过为例示而已。此外,在后文中,对于与已经说明的要素相同或类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基本上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登场的数据通过自然语言进行说明,但更具体而言,通过伪语言、命令、参数、机器语言等指定。

§1应用例

本实施方式为在基于驾驶员的操作的左侧方向指示器或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变更为了判定旁视驾驶而设定的判定基准的技术。判定基准利用方向或时间来确定。方向是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时间为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停留的时间。

图1为示意性示出搭载于车辆1的旁视判定装置2的应用例的图。图1为从上方观察右舵的车辆1的图。放射状的实线示出虚拟区域a1、a2及a3的交界。虚线示出车辆1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单点划线示出车辆1的直行方向。

第一区域a1为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前方以第一角度θ1水平扩展的虚拟区域。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位于第一区域a1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断为驾驶员没有旁视。第二区域a2为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以第二角度θ2水平扩展的虚拟区域。第二区域a2与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持续停留的第一时间建立了关联。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一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二区域a2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第三区域a3为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以第三角度θ3水平地扩展的虚拟区域。第三区域a3与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持续停留的第二时间建立了关联。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二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三区域a3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

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将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判定基准进行比较,由此来判定驾驶员的旁视。如以下所例示的,旁视判定装置2在左侧方向指示器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变更判定基准。

旁视判定装置2在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左方变更判定基准。旁视判定装置2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与在左侧方向指示器及右侧方向指示器非工作时的位置相比,向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左旋转了的位置移动。旁视判定装置2例如不变更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二区域a2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而是增大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并减小第二区域a2的第二角度θ2的大小。该处理也能够称为以判定基准所包含的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左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与此同时,或者取代于此,旁视判定装置2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在第二区域a2中延长第一时间。该处理也能够称为判定基准所包含的允许时间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左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

旁视判定装置2在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判定基准。旁视判定装置2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比于在左侧方向指示器及右侧方向指示器非工作时的位置,向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右旋转了的位置移动。旁视判定装置2例如不变更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三区域a3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而是增大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并减小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的大小。该处理也能够称为以判定基准所包含的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右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与此同时,或者取代于此,旁视判定装置2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的工作开始,在第三区域a3中执行延长第二时间的处理。该处理也能够称为判定基准所包含的允许时间的变更。从而,车辆1的右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

如上所述,旁视判定装置2能够使车辆1的行进方向变化时的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2结构例

<车辆>

图2为例示具备旁视判定装置2的车辆1的整体结构的图。车辆1例如既可以是汽车、公交车、卡车以及电车等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这以外的驾驶员乘坐的交通工具。

车辆1具备:旁视判定装置2、动力单元3、转向装置4、方向盘5、车外摄像照相机6、方向指示器开关7a、继电器电路7b、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右侧方向指示器7d、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转向传感器8b、加速踏板传感器8c、制动踏板传感器8d、车外传感器8e、偏航率传感器8f、横向加速度传感器8g、陀螺仪传感器8h、车速传感器8i、控制装置9、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10、天线装置11、导航装置12、语音输出装置13和驾驶员照相机14。

旁视判定装置2基于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及为了判定旁视驾驶而设定的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判定基准利用方向或时间来确定。方向为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时间为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停留的时间(以下也称为“允许时间”)。关于判定基准的示例将于后述。旁视也称为斜视。

关于旁视判定装置2的结构将于后述。

动力单元3具备动力源和变速装置。动力源具备发动机、电动机或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双方。

转向装置4是使车辆1的行进方向变更的装置。

方向盘5连接于转向装置4。方向盘5为驾驶员为了变更车辆1的行进方向而操作的要素。

车外摄像照相机6拍摄车辆1的外部。车外摄像照相机6例如连续地拍摄车辆1的前方。车外摄像照相机6将拍摄的图像(以下也称为车外图像数据)向控制装置9输出。车外摄像照相机6设置于车辆1的任意位置。此外,图1中示出一个车外摄像照相机6,车辆1可以具备拍摄不同的方向的多个车外摄像照相机6。

方向指示器开关7a为驾驶员变更车辆1的行进方向时,为了使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工作而操作的要素。驾驶员在使车辆1的行进方向向左方向变更时,手动地将方向指示器开关7a从初始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驾驶员在使车辆1的行进方向向右方向变更时,手动地将方向指示器开关7a从初始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方向指示器开关7a通过驾驶员的手动的切换,从第一位置返回初始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返回初始位置。或者,方向指示器开关7a与驾驶员使左旋转的方向盘5返回原位置联动地从第一位置返回初始位置。同样地,方向指示器开关7a与驾驶员使右旋转的方向盘5返回原位置联动地从第二位置返回初始位置。

继电器电路7b根据方向指示器开关7a的位置而对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通电。继电器电路7b根据方向指示器开关7a从初始位置向第一位置的切换,开始对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通电。继电器电路7b在方向指示器开关7a位于第一位置期间,继续对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通电。继电器电路7b根据方向指示器开关7a从第一位置向初始位置的切换,结束对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通电。同样地,继电器电路7b根据方向指示器开关7a从初始位置向第二位置的切换,开始对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通电。继电器电路7b在方向指示器开关7a位于第二位置期间,继续对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通电。继电器电路7b根据方向指示器开关7a从第二位置向初始位置的切换,结束对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通电。

左侧方向指示器7c连接于继电器电路7b。左侧方向指示器7c例如包含灯泡或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左侧方向指示器7c例如设置于车辆1的左方。此外,图1中示出了一个左侧方向指示器7c,车辆1在左前的端部以及左后的端部等多个位置分别具备左侧方向指示器7c。左侧方向指示器7c通过经由继电器电路7b通电而闪烁。

右侧方向指示器7d连接于继电器电路7b。右侧方向指示器7d例如包含灯泡或led。右侧方向指示器7d例如设置于车辆1的右方。此外,图1中示出了一个右侧方向指示器7d,车辆1在右前的端部以及右后的端部等多个位置分别具备右侧方向指示器7d。右侧方向指示器7d通过经由继电器电路7b通电而闪烁。

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设置于继电器电路7b。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根据继电器电路7b对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通电状况,检测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的开始及结束。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根据继电器电路7b对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通电状况,检测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的开始及结束。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将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检测信息向旁视判定装置2及控制装置9输出。在此,方向指示器包含左侧方向指示器7c和右侧方向指示器7d。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检测信息,示出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的任意个。

转向传感器8b检测转向角。转向传感器8b将示出转向角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加速踏板传感器8c检测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加速踏板传感器8c将示出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制动踏板传感器8d检测制动踏板的操作量。制动踏板传感器8d将示出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车外传感器8e例如为毫米波传感器。车外传感器8e检测车辆1的外部的物体的位置。车外传感器8e将示出物体的位置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偏航率传感器8f检测围绕车辆1的铅垂轴旋转的旋转角速度。偏航率传感器8f将示出旋转角速度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8g检测车辆1的横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加速度(以下也称为“横向加速度”)。横向加速度传感器8g将示出横向加速度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陀螺仪传感器8h检测车辆1的行为。陀螺仪传感器8h将示出车辆1的行为的检测信息向控制装置9输出。

车速传感器8i检测车辆1的速度。车速传感器8i将示出速度的检测信息向旁视判定装置2及控制装置9输出。

控制装置9获取:来自车外摄像照相机6的车外图像数据、来自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的检测信息、来自转向传感器8b的检测信息、来自加速踏板传感器8c的检测信息、来自制动踏板传感器8d的检测信息、来自车外传感器8e的检测信息、来自偏航率传感器8f的检测信息、来自横向加速度传感器8g的检测信息、来自陀螺仪传感器8h的检测信息、来自车速传感器8i的检测信息。控制装置9使用上述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检测信息辅助车辆1的行驶。

gps接收器10接收从多个gps卫星发送的gps信号,并基于各gps信号算出车辆1的当前位置。gps接收器10将示出当前位置的信息(以下也称为“当前位置信息”)向导航装置12输出。

天线装置11通过fm(frequencymodulation:调频)多重广播、无线电信标和光学信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道路交通信息(vics(vehicle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ystem:车辆信息和通信系统)信息)。道路交通信息例如包括拥堵信息及交通管制信息等。天线装置11将道路交通信息向导航装置12传输。

导航装置12为具备显示影像的显示器121的影像显示装置的一例。导航装置12存储有地图数据。地图数据包含关于道路的特征的信息。

导航装置12使用与由驾驶员等输入的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地图数据、来自gps接收器10的当前位置信息,提取从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路径信息。导航装置12将路径信息显示于显示器121。导航装置12将来自天线装置11的道路交通信息显示于显示器121。导航装置12也可以将路径信息及道路交通信息以外的信息显示于显示器121。

语音输出装置13具备扬声器131。语音输出装置13以语音输出各种信息。

驾驶员照相机14对包含驾驶员的脸的预定范围进行连续拍摄。驾驶员照相机14例如设置于仪表盘上那样的成为驾驶员的正面的位置。驾驶员照相机14为监视驾驶员的传感器的一例。车外摄像照相机14将拍摄的图像(以下也称为驾驶员图像数据)向旁视判定装置2输出。驾驶员图像数据为用于驾驶员的旁视判定的监视数据的一例。

<旁视判定装置>

[硬件结构]

图3为例示旁视判定装置2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旁视判定装置2中,控制部21、存储部22以及通信接口23电连接。此外,在图3中,将通信接口记载为“通信i/f”。

对控制部21进行说明。

控制器21控制旁视判定装置2的各部分的工作。控制部21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21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212、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13。cpu211为处理器的一例。cpu211将储存于存储部22的用于使旁视判定装置2执行的程序在ram213中展开。并且,cpu211通过解释并执行在ram213中展开的程序,控制部21能够执行在软件结构的项目中说明的各部分。

对存储部22进行说明。

存储部22为所谓的辅助存储装置。存储部22例如为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但不限于此。存储部22存储由控制部21执行的程序。程序是作为在软件结构的项目中说明的各部分而使旁视判定装置2执行的程序。此外,程序可以预先存储于存储部22。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而被下载于旁视判定装置2。程序例如可以被存储于cd(compactdisc:光盘)-rom等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而流通。

如以下所例示的,存储部22存储由控制部21使用的各种数据。

存储部22存储控制部21从驾驶员照相机14获取的驾驶员图像数据。控制部21例如以预定间隔从驾驶员照相机14获取驾驶员图像数据,并将驾驶员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2。

存储部22存储示出为了判定旁视驾驶而设定的判定基准之一的通常时的判定基准(以下也称为“通常时判定基准”)的信息(以下也称为“通常时判定基准信息”)。

在此,所谓通常时是指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非工作时。此外,通常时,可以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非工作时这一条件中,加入车辆1以预定速度以上的速度行驶时以及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行进方向的偏差为预定范围内时中的至少任一方条件。

关于通常时判定基准的示例将于后述。

对通信接口23进行说明。

通信接口23将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车速传感器8i、导航装置12、语音输出装置13以及驾驶员照相机14中的各个与控制部21连接。通信接口23可以包含用于有线通信的接口,也可以包含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口。

此外,关于旁视判定装置2的具体的硬件结构,能够适当地进行结构要素的省略、置换以及追加。例如,控制部21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

(通常时判定基准)

图4为示意性例示出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的图。图4为从上方观察右舵的车辆1的平面图。放射状的实线示出虚拟区域a1、a2、a3等的交界。虚线示出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单点划线示出车辆1的直行方向。

通常时判定基准包括:在驾驶员的周围划分的虚拟第一区域a1、虚拟第二区域a2以及虚拟第三区域a3的通常时的基准。

对第一区域a1进行说明。

第一区域a1为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前方扩展的虚拟区域。第一区域a1例如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前方以第一角度θ1水平扩展。如后所述,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位于第一区域a1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没有旁视。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一区域a1例如被设定于包含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位置。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一角度θ1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地设定。

对于第二区域a2进行说明。

第二区域a2为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扩展的虚拟区域。第二区域a2例如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以第二角度θ2水平扩展。第二区域a2与允许时间t2建立了关联。允许时间t2为在第二区域a2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停留的第一时间的一例。因此,如后所述,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一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二区域a2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二区域a2的位置由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二角度θ2来确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被设定为预定的位置。预定的位置能够任意地设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二角度θ2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设定。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二区域a2包括与不同长度的允许时间建立有关联的子区域a21及子区域a22。

子区域a21为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扩展的虚拟区域。子区域a21例如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以第四角度θ4水平扩展。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子区域a21的位置由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四角度θ4确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四角度θ4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地设定。

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的长度例如为5秒,但不限于此。允许时间t21为第一时间的一例。

子区域a22为与子区域a2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扩展的虚拟区域。子区域a22例如为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左方以第五角度θ5水平扩展的虚拟区域。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子区域a22的位置由子区域a21的位置和第五角度θ5确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五角度θ5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设定。

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的长度例如为3秒,但不限于此。允许时间t22为第一时间的一例。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的长度,比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的长度短。其理由在于,子区域a22比子区域a21位于更靠车辆1的后方处,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长时间停留于子区域a22无论是旁视还是卷入确认,对于驾驶的安全性都容易产生影响。

此外,第二区域a2包含两个子区域,也可以不包含子区域。并且,第二区域a2也可以包含三个以上子区域。这种情况下,与各子区域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的长度被设定为,随着从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至各子区域的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左方向上的距离拉长而变短。

对第三区域a3进行说明。

第三区域a3为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扩展的虚拟区域。第三区域a3例如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以第三角度θ3水平扩展。第三区域a3与允许时间t3建立有关联。允许时间t3为在第三区域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允许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停留的第二时间的一例。因此,如后所述,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二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三区域a3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三区域a3的位置由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三角度θ3确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被设定为预定的位置。预定的位置能够任意设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三角度θ3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设定。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三区域a3包含与不同长度的允许时间建立有关联的子区域a31及子区域a32。

子区域a3为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区域、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扩展的虚拟区域。子区域a31如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以第六角度θ6水平扩展。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子区域a3的位置由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交界的位置以及第六角度θ6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六角度θ6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设定。

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长度例如为5秒,但不限于此。允许时间t31为第二时间的一例。

子区域a32为与子区域a31相邻的区域、且是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扩展的虚拟区域。子区域a32例如从驾驶员向车辆1的右方以第七角度θ7水平扩展。

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子区域a32的位置由子区域a31的位置以及第七角度θ7确定。在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第七角度θ7被设定为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大小能够任意设定。

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的长度例如为3秒,但不限于此。允许时间t32为第二时间的一例。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的长度,比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的长度短。其理由在于,子区域a32比子区域a31位于更靠车辆1的后方处,子区域a32中的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长时间停留无论是旁视还是卷入确认,对于驾驶的安全性都容易产生影响。

此外,第三区域a3包含两个子区域,也可以不包含子区域。并且,第三区域a3也可以包含三个以上子区域。这种情况下,与各子区域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的长度被设定为,随着从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至各子区域的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右方向上的距离拉长而变短。

此外,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可以与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相同或不同。子区域a21与子区域a22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可以与子区域a31与子区域a32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相同或者不同。

此外,上述的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同样地也能够适用于左舵。以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在驾驶员的周围划分的多个区域,可以与以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在驾驶员的周围划分的多个区域相同或不同。如以下所例示的,以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在驾驶员的周围划分的多个区域可以是使以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在驾驶员的周围划分的多个区域以沿着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翻转而得到的区域。

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相同。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相同。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相同。

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二区域a2的第二角度θ2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三角度θ3的大小相同。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的第四角度θ4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1的第六角度θ6的大小相同。与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的长度,和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的长度相同。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的第五角度θ5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的第七角度θ7的大小相同。与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的长度,和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的长度相同。

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二角度θ2的大小相同。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1的第六角度θ6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的第四角度θ4的大小相同。与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的长度,和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的长度相同。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的第七角度θ7的大小,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的第五角度θ5的大小相同。与适用于左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的长度,和与适用于右舵的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的长度相同。

[软件结构]

图5为例示旁视判定装置2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控制部21安装第一获取部2101、判定部2102、第二获取部2103、第三获取部2104、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以及输出部2106。

对第一获取部2101进行说明。

如以下所例示的,第一获取部2101获取示出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第一信息。

首先,第一获取部2101获取与车辆1的驾驶员有关的驾驶员图像数据。在一例中,第一获取部2101从存储部22连续地获取驾驶员图像数据。在其他例中,第一获取部2101从驾驶员照相机14连续地获取驾驶员图像数据。接着,第一获取部2101检测驾驶员图像数据中的驾驶员的眼睛的状态等,并检测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由此,第一获取部2101获取示出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第一信息。

第一获取部2101将第一信息向判定部2102输出。

对判定部2102进行说明。

如以下所例示的,判定部2102将第一信息所示出的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判定基准进行比较,由此判定驾驶员的旁视。判定基准根据由后述的第二获取部2103所获取的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而不同。第二信息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从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至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的期间的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直行时建立了关联。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至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的期间的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左转时建立了关联。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至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的期间的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右转时建立了关联。判定基准中所包含的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的范围或者允许时间的长度,在与直行方向相关联的判定基准、与左转方向相关联的判定基准、与右转方向相关联的判定基准下,互不相同。以下,说明判定基准在与直行方向相关联的通常时判定基准、后述的与左转方向相关联的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后述的与右转方向相关的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互不相同的示例。

首先,判定部2102从第一获取部2101接收第一信息。接着,判定部2102获取判定基准。在旁视判定装置2启动时,判定部2102从存储部22获取通常时判定基准信息,并使用通常时判定基准。另一方面,在由后述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变更判定基准的情况下,判定部2102接收用于确定由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变更了的判定基准的信息。判定部2102使用变更后的判定基准。

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位于第一区域a1的情况下,判定部2102判定为驾驶员没有旁视。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一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二区域a2的情况下,判定部210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换言之,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连续地停留于第二区域a2的时间为第一时间以下的情况下,判定部2102判定为驾驶员没有旁视。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二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三区域a3的情况下,判定部210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换言之,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连续地停留于第三区域a3的时间为第二时间以下的情况下,判定部2102判定为驾驶员没有旁视。

判定部2102基于驾驶员是否旁视的判定,将示出驾驶员旁视的判定结果向输出部2106输出。

对第二获取部2103进行说明。

如以下所例示的,第二获取部2103获取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第二信息。

第二获取部2103从方向指示器传感器8a获取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第二信息。第二获取部2103将第二信息向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输出。

对第三获取部2104进行说明。

如以下所例示的,第三获取部2104获取示出车辆1的行驶状态的第三信息。

首先,第三获取部2104从车速传感器8i获取示出速度的检测信息。接着,第三获取部2104基于示出速度的检测结果检测车辆1的行驶中或停止中,获取第三信息。即使速度不为零但速度为预定阈值以下的话,第三获取部2104检测为在停止中。也就是说,停止中不仅包括速度为零的情况,也包括阈值以下的实质上停止的情况。第三信息示出车辆1行驶中或停止中的任意状态。

第三获取部2104将第三信息向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输出。

对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进行说明。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以以下所例示的方式变更判定基准。在此,对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于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同方向来变更判定基准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从存储部22接收通常时判定基准。接着,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从第二获取部2103接收第二信息。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基于第二信息,检测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

接着,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基于第二信息在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变更判定基准。

如以下所例示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基于第二信息,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对于车辆1的左方变更判定基准。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判断为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的左转时建立了关联,执行第一变更处理。作为第一变更处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比于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非工作时的位置,向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左旋转了的位置移动。该处理也能够称为以判定基准中所包含的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左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与此同时,或者取代于此,作为第一变更处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在第二区域a2中延长第一时间。该处理也能够称为判定基准中所包含的允许时间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左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将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了第一变更处理后的判定基准称为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判断为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的直行时建立了关联,使判定基准从左方向用判定基准返回为通常时判定基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通常时判定基准。

如以下所例示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基于第二信息,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判定基准。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判断为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的右转时建立了关联,执行第二变更处理。作为第二变更处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比于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非工作时的位置,向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右旋转了的位置移动。该处理也能够称为以判定基准所包含的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右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与此同时,或者取代于此,作为第二变更处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在第三区域a3中延长第二时间。该处理也能够称为判定基准所包含的允许时间的变更。由此,车辆1的右方难以被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将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了第二变更处理之后的判定基准称为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判断为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与车辆1的直行时建立了关联,使判定基准从右方向用判定基准返回为通常时判定基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通常时判定基准。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每当变更评价基准时,将用于确定判定基准的信息向判定部2102输出。用于确定判定基准的信息为示出通常时判定基准、左方向用判定基准或者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中的任意基准的信息。

此外,第一变更处理的方式和第二变更处理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例中,在第一变更处理为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处理的情况下,第二变更处理既可以为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处理,也可以为在第三区域a3中延长第二时间的处理,还可以为包含双方的处理。在其他例中,在第一变更处理为在第二区域a2中延长第一时间的处理的情况下,第二变更处理既可以为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处理,也可以为在第三区域a3中延长第二时间的处理,还可以为包含双方的处理。在另外的其他例中,在第一变更处理为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处理以及在第二区域a2中延长第一时间的处理的情况下,第二变更处理既可以为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处理,也可以为在第三区域a3中延长第二时间的处理,还可以为包含双方的处理。

此外,如以下所例示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可以基于从第三获取部2104接收的第三信息,判断第一变更处理以及第二变更处理的有效或无效。

首先,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从第三获取部2104获取示出车辆1行驶中或停止中的任意状态的第三信息。

接着,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基于第三信息,判断车辆1是否为行驶中。

接着,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在车辆1行驶过程中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执行第一变更处理。同样地,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在车辆1行驶过程中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执行第二变更处理。另一方面,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在车辆1停止中使判定基准的变更无效。也就是说,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在车辆1停止中,即使检测出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也不执行第一变更处理。同样地,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在车辆1停止中,即使检测出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也不执行第二变更处理。

对输出部2106进行说明。

如以下所例示的,输出部2106基于示出驾驶员在旁视的判定结果,输出指示对驾驶员执行支援的指示信号。

首先,输出部2106从判定部2102获取示出驾驶员在旁视的判定结果。接着,输出部2106基于示出驾驶员在旁视的判定结果,向支援提供装置输出指示信号。

在此,支援提供装置例如为导航装置12以及语音输出装置13。支援提供装置除了导航装置12以及语音输出装置13以外,例如可以为对驾驶员施加振动等外部刺激的装置。支援提供装置在从输出部2106接收到指示信号后,执行对驾驶员的支援。对驾驶员的支援,只要为作用于驾驶员的输出内容即可,除了警告、唤起注意、信息提供之外,包括督促驾驶集中度的改善的各种支援。

另外,也将包含旁视判定装置2和支援提供装置的系统称为驾驶支援系统。

[左方向用判定基准]

图6为示意性例示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第一变更处理后的左方向用判定基准的图。图6示出对通常时判定基准实施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移动的处理以及延长第一时间的处理的双方的示例。图6为从上方观察右舵的车辆1的图。放射状的实线示出虚拟区域a1、a2、a3等的交界。虚线示出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单点划线示出车辆1的直行方向。双点划线示出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左侧方向指示器7c为闪烁中。

参照图6,以下例示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在此说明的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为例示,只要相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针对车辆1的左方变更了判定基准即可。在此,旁视判定装置2不变更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二区域a2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而是增大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并减小第二区域a2的第二角度θ2的大小。由此,旁视判定装置2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移动。

首先,对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进行说明。

将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合计的区域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不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对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与子区域a22的交界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比,为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左旋转了的位置。由此,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被从通常时判定基准变更。

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比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角度大。因此,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的范围,相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的范围,向车辆1的左方侧扩大。

第二区域a2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同。第二区域a1的第二角度θ1的大小比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角度小,且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的第五角度θ5的大小相同。第二区域a2的位置对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的位置。因此,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二区域a2的范围,相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二区域a2的范围缩小。

接着,对第一时间的长度进行说明。

与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二区域a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例如5秒),比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3秒)长。由此,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允许时间被从通常时判定基准变更。

此外,在省略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移动的处理的情况下,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与通常时判定基准相比较长地设定。同样地,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与通常时判定基准相比较长地设定。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可以与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在执行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移动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延长第一时间的处理。

接着,对第三区域a3进行说明。

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同。第三区域a3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同。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相同。因此,第三区域a3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子区域a31的第六角度θ6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相同。因此子区域a31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与子区域a3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相同。子区域a32的第七角度θ7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相同。因此,子区域a32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相同。

这样,第三区域a3、子区域a31以及子区域a32的位置及范围、以及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及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和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相同。其原因在于,驾驶员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中观察车辆1的右方较少,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为了判定旁视驾驶而设定的基准的必要性较低。

此外,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可以如下设定。

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可以因是右舵还是左舵而不同。第一时间的长度可以因是右舵还是左舵而不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1与子区域a22的交界的位置不同。第二区域a2的第二角度θ2的大小比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22的第五角度θ5大。第二区域a2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可以随着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的移动,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比,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左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不同。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不同。子区域a31的第六角度θ6及子区域a32的第七角度θ7,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不同。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不同。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不同。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以及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可以相同。

[右方向用判定基准]

图7为示意性示出对通常时判定基准进行第二变更处理后的右方向用判定基准的图。图7示出对通常时判定基准实施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移动的处理以及延长第二时间的处理的双方的示例。图7为从上方观察右舵的车辆1的图。放射状的实线示出虚拟区域a1、a2、a3等的交界。虚线示出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单点划线示出车辆1的直行方向。双点划线示出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右侧方向指示器7d为闪烁中。

参照图7,以下例示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在此说明的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为例示,只要相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判定基准即可。在此,旁视判定装置2不变更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以及第三区域a3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而是增大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并减小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的大小。由此,旁视判定装置2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移动。

首先,对第一区域a1及第三区域a3进行说明。

将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合计的区域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不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对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1与子区域a32的交界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比,为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右旋转了的位置。由此,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的方向,被从通常时判定基准变更。

第一区域a1的第一角度θ1的大小比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角度大。因此,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的范围,相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的范围,向车辆1的右方侧扩大。

第三区域a3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同。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的大小比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角度小,且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的角度θ7的大小相同。第三区域a3的位置对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的位置。因此,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三区域a3的范围,相比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第三区域a3的范围缩小。

接着,对第二时间的长度进行说明。

与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三区域a3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例如5秒),比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3秒)长。从而,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允许时间,被从通常时判定基准变更。

此外,在省略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移动的处理的情况下,在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与通常时判定基准相比较长地设定。同样地,在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与通常时判定基准相比较长地设定。在右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与子区域a3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1可以与与子区域a3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32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在执行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移动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延长第二时间的处理。

接着,对第二区域a2进行说明。

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同。第二区域a2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同。第二区域a2的第二角度θ2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相同。因此,第二区域a2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子区域a21的第四角度θ4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相同。因此,子区域a21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相同。子区域a22的第五角度θ5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相同。因此,子区域a22的位置及范围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及范围相同。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相同。

这样,第二区域a2、子区域a21以及子区域a22的位置及范围、以及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及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在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和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相同。其原因在于,驾驶员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中观察车辆1的左方较少,针对车辆1的左方变更为了判定旁视驾驶而设定的基准的必要性较低。

此外,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可以如下设定。

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可以因是右舵还是左舵而不同。第二时间的长度可以因是右舵还是左舵而不同。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可以与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相对于车辆1的直行方向的偏差量(角度)的绝对值相同或不同。右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二时间的长度可以与左方向用判定基准下的第一时间的长度相同或不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1和子区域a32的交界的位置不同。第三区域a3的第三角度θ3可以比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子区域a32的第七角度θ7大。第三区域a3中和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可以随着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的位置的移动,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相比,对于驾驶员来说向右移动。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的位置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位置不同。第二区域a2的第二角度θ2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不同。子区域a21的第四角度θ4以及子区域a22的第五角度θ5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大小不同。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不同。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可以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下的长度不同。与子区域a21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1和与子区域a22建立了关联的允许时间t22可以相同。

§3工作例

<旁视判定装置>

[旁视判定工作]

对旁视判定装置2的旁视判定工作进行说明。

图8为例示旁视判定装置2的旁视判定工作的流程图。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仅为一例,各处理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能够适当地进行步骤的省略、置换以及追加。

如所例示的,第一获取部2101获取示出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第一信息(步骤s101)。

如所例示的,判定部2102获取判定基准(步骤s102)。

如所例示的,判定部2102通过将第一信息所示出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判定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旁视(步骤s103)。在判定部2102判定了驾驶员的旁视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如所例示的,输出部2106输出指示信号(步骤s104)。

控制部21,判断是否对旁视判定装置2供给有电力(步骤s105)。在对旁视判定装置2供给有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控制部21重复步骤s101以后的处理。控制部21响应于对旁视判定装置2的电力供给的中断(步骤s105,“否”),结束旁视判定工作。

返回步骤s103,控制部21在判定为驾驶员没有旁视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如上那样执行步骤s105的处理。

[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的一例]

图9为示出旁视判定装置2的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仅为一例,各处理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变更。并且,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能够适当地进行步骤的省略、置换以及追加。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接收示出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的第二信息(步骤s201)。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基于第二信息,判断是否检测到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步骤s202)。

在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检测到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第一变更处理(步骤s203)。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并将示出左方向用判定基准的信息向判定部2102输出(步骤s204)。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判断是否检测到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步骤s205)。在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未检测到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继续步骤s205的处理。

在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检测到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使判定基准从左方向用判定基准返回为通常时判定基准(步骤s206)。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通常时判定基准,并将示出通常时判定基准的信息向判定部2102输出(步骤s207)。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判断是否对旁视判定装置2供给有电力(步骤s208)。在对旁视判定装置2供给有的情况下(步骤s208,“是”),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重复步骤s201及之后的处理。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响应于对旁视判定装置2的电力供给的中断(步骤s208,“否”),结束旁视判定工作。

返回步骤s202,在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未检测到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判断为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第二变更处理(步骤s209)。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将判定基准确定为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并将示出右方向用判定基准的信息向判定部2102输出(步骤s210)。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判断是否检测到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步骤s211)。在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未检测到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11,“否”),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继续步骤s211的处理。

在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检测到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11,“是”),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使判定基准从右方向用判定基准返回位通常时判定基准(步骤s206)。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如上所述那样执行步骤s207及步骤s208的处理。

通过上述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进行的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如以下所例示的,判定部2102能够使用各种判定基准来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非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通常时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

[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的其他例]

图10为示出旁视判定装置2进行的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的其他例的流程图。此外,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仅为一例,各处理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变更。另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顺序,能够适当地进行步骤的省略、置换以及追加。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接收示出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的第二信息(步骤s301)。

如所例示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判断车辆1是否为行驶中(步骤s302)。

在车辆1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执行从步骤s303至步骤s312的处理。从步骤s303至步骤s312的处理分别与图9所示的步骤s202至步骤s2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车辆1不为行驶中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判断为车辆1为停止中,执行步骤s309的处理。

通过上述的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进行的判定基准的变更工作,如以下所例示的,判定部2102能够使用各种判定基准来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非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通常时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在车辆1的行驶中且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在车辆1的行驶中且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

另一方面,在车辆1停止中,即使为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也不使用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部2102既可以使用通常时判定基准,也可以使用与通常时判定基准不同的用于车辆1停止中的判定基准。同样地,在车辆1停止中,即使为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也不使用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部2102既可以使用通常时判定基准,也可以使用用于车辆1停止中的判定基准。

<支援提供装置>

[对驾驶员的支援工作]

首先,对于作为支援提供装置的一例的、基于导航装置12的对驾驶员的支援工作进行说明。导航装置12从旁视判定装置2接收指示信号。导航装置12基于指示信号,通过图像或影像将向驾驶员施加关于旁视的注意的警告显示于显示器121。

接着,对作为支援提供装置的一例的、基于语音输出装置13的对驾驶员的支援工作进行说明。语音输出装置13从旁视判定装置2接收指示信号。语音输出装置13基于指示信号,通过语音将向驾驶员施加关于旁视的注意的警告从扬声器131输出。警告例如可以为向驾驶员提请注意正在旁视、或者需要注视车辆1的前方等的内容,但不限定于此。

驾驶员通过支援提供装置所进行的支援工作,能够认识到自己正在旁视而重新集中于车辆1的驾驶。

§4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将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判定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驾驶员的旁视,该判定基准根据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方向指示器的工作而不同。

由此,如以下所说明的,旁视判定装置2能够使车辆1的行进方向变化时的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当驾驶员希望左转、右转、变道或者路边停车等时,由于通过自己的意志使方向指示器工作,因此,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与直行时不同的方向的倾向。旁视判定装置2能够减少将上述驾驶员的行动误判定为旁视的情况,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旁视判定装置2在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变更判定基准。

由此,如以下所说明的,在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在方向指示器的工作期间,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与直行时不同的方向的倾向。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变更判定基准,能够减少将上述驾驶员的行动误判定为旁视的情况,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针对车辆1的左方变更判定基准,或者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判定基准。

由此,如以下所说明的,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按照自己的意志工作的方向指示器所示出的方向的倾向。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能够减少将上述驾驶员的行动误判定为旁视的情况,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位于第一区域a1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没有旁视。在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以比第一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二区域a2的情况下,或者以比第二时间长的时间停留于第三区域a3中的情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判定为驾驶员在旁视。

由此,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在以驾驶员的位置为基准车辆1的前方、左方及右方设定虚拟区域来判定驾驶员的旁视,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旁视判定装置2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使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的交界移动,或者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使第一区域a1与第三区域a3的交界移动。

由此,如以下所说明的,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使区域之间的交界的位置移动,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按照自己的意志工作的方向指示器所示的方向的倾向。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以使区域之间的交界的位置移动了的判定基准评价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旁视判定装置2响应于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开始而延长第一时间,或者响应于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开始而延长第二时间。

由此,如以下所说明的,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延长允许时间,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例如,驾驶员存在有意地使视线或脸朝向按照自己的意志而工作的方向指示器所示的方向的倾向。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以延长了允许时间的判定基准评价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能够使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1停止中,旁视判定装置2使判定基准的变更无效。

由此,如以下所说明的,在车辆1停止中,即使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也能够适当地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例如,在驾驶员由于等候行人穿行或者等待信号等的理由而将车辆1停止的期间,驾驶员即使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或者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与朝向车辆1的左方或右方相比,最好使视线或脸朝向车辆1的前方。因此,在该状况下,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使车辆1的左方或右方的判定基准的变更无效,能够适当地判定驾驶员是否在旁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支援系统基于示出驾驶员旁视的判定结果,执行对驾驶员的支援。

由此,在驾驶员旁视的情况下,驾驶支援系统能够对驾驶员执行例如警告等的支援。其结果是,驾驶员能够认识到正在旁视,重新集中于驾驶。

§5变形例

5-1变形例1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同方向变更判定基准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也可以对于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反方向变更判定基准。例如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第二变更处理,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判定基准。由此,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上述的右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另一方面,例如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第一变更处理,针对车辆1的左方变更判定基准。由此,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上述的左方向用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

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也可以对于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同方向及反方向的双方变更判定基准。例如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第一变更处理及第二变更处理,针对车辆1的左方及右方变更判定基准。由此,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了第一变更处理及第二变更处理的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另一方面,例如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基准变更部2105执行第一变更处理及第二变更处理,针对车辆1的左方及右方变更判定基准。由此,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判定部2102使用对通常时判定基准执行了第一变更处理及第二变更处理的判定基准,判定驾驶员的旁视。

驾驶员不仅将视线或脸朝向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有时也会将视线或脸朝向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旁视判定装置2通过至少对于与方向指示器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变更判定基准,能够使车辆1的行进方向变化时的旁视判定的精度提高。

5-2变形例2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对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左方的判定基准的变更以及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右方的判定基准的变更的双方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针对车辆1的左方变更判定基准,但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右方不变更判定基准。旁视判定装置2例如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执行第一变更处理,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不执行第二变更处理。与此相反,也可以是,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工作期间,旁视判定装置2针对车辆1的右方变更判定基准,但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工作期间,针对车辆1的左方不变更判定基准。旁视判定装置2例如在右侧方向指示器7d的工作期间执行第二变更处理,在左侧方向指示器7c的工作期间不执行第一变更处理。

5-3变形例3

总之,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本身,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另外,通过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本实施方式公开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进一步,可以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共通的构成要素。

§6附记

本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除了权利要求之外,也能够如以下附记所示那样地记载,但并不限于此。

(附记)

一种旁视判定装置(2),具备:

第一获取部(2101),获取示出驾驶员的视线或脸的朝向的第一信息;

第二获取部(2103),获取示出方向指示器的工作的第二信息;以及

判定部(2102),通过将所述第一信息所示出的视线或脸的朝向与按照方向或时间确定的预定基准进行比较来判定旁视,所述基准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所示出的所述工作而不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