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出式杯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9419发布日期:2019-04-20 05:43阅读:1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出式杯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出式杯托。



背景技术:

杯托作为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传统杯托大多为凹槽式杯托,通常集成在后排扶手之中,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广泛应用于低档汽车;其缺点在于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影响后排中间乘客背部的舒适性,结构死板,无法贴紧夹持市面上丰富的瓶装尺寸,且不易清理杯托内的污渍。

由于传统杯托难以满足客户对中高档汽车的期望与需求,故一些专业厂商推出了弹出式杯托,其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布置灵活。

现有的弹出式杯托也有采用迷宫锁结构作为锁合与解锁机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336177u的一种车用弹出式杯托,其具有迷宫锁结构,迷宫锁结构包括迷宫锁主体,迷宫锁主体的表面开设有迷宫槽,迷宫槽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迷宫槽的入口端具有槽底,槽底能够增加迷宫锁结构的强度,使得车用弹出式杯托的迷宫锁结构在反复的锁合与解锁过程中不易损坏,但是次结构在扶手非正常打开的情况下杯托也能够被打开,这种情况下会对使用者带来意外伤害,且当杯托受到外力时,杯托上的物品容易脱离出杯架,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款安全性更高的弹出式杯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弹出式杯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弹出式杯托,包括:扶手,其内部设置有弧形槽,扶手内转动设置有锁扣;

杯托,其滑动插设于所述扶手内,所述杯托末端转动设置有锁止摆锤,杯托下端设置有迷宫锁,所述锁扣与所述迷宫锁活动连接;

当所述扶手为竖直状态时,所述锁止摆锤下端位于所述弧形槽内,当所述扶手为水平状态时,所述锁止摆锤与所述弧形槽分离;

当所述锁止摆锤与所述弧形槽分离时,按压所述杯托能够使得所述锁扣与所述迷宫锁分离。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杯托包括:杯托架,其滑动插设于所述扶手内,所述迷宫锁设于所述被托架下端,所述锁止摆锤转动连接于所述被托架末端;

托板机构,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杯托架下端;

卡爪机构,其转动插设于所述杯托架内;

当杯托架内放如物品时,所述卡爪机构能够夹持物品,所述托板机构能够承载物品。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托板机构包括:转动轴,其插设于所述被托架上;

转动主臂,其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

转动副臂,其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副臂位于所述转动主臂上侧;

承载板,其一端与所述转动主臂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副臂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转动主臂下端设置有滑动销轴,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滑动槽以及卡位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卡位槽相贯通,所述滑动销轴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转动副臂末端设置有限位钉,当所述转动副臂向下转动时,所述限位钉能够抵靠于所述杯托架上。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一端与所述转动主臂连接,第一扭簧另一端与所述杯托架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卡爪机构包括:转动销,其设置于所述被托架上;

弧形爪,其与所述转动销转动连接;

第二扭簧,其套设于所述转动销上,所述第二扭簧一端与所述弧形爪连接,第二扭簧另一端与所述杯托架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杯托架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弧形爪侧端活动抵靠于橡胶垫上。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扶手内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一端与所述杯托架下端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弹出式杯托中,所述杯托架上设置有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下端与所述扶手箱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弹出式杯托只能在扶手水平状态下打开,避免杯托意外弹开对人们造成伤害,杯托受到外力时,滑动销轴能够滑动至卡位槽内,承载板不会出现回缩的情况,弧形爪能够给与物品夹持力,保持物品位置稳定,避免乘客受到二次伤害,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弹出式杯托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弹出式杯托剖视图;

图3是本弹出式杯托的爆炸视图;

图4是杯架的立体视图;

图5是杯架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6是扶手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中,扶手1、弧形槽2、锁扣3、锁止摆锤4、迷宫锁5、杯托架6、转动轴7、转动主臂8、转动副臂9、承载板10、滑动销轴11、滑动槽12、卡位槽13、限位钉14、第一扭簧15、转动销16、弧形爪17、第二扭簧18、卷簧19、阻尼组件20、橡胶垫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弹出式杯托,包括:扶手1,其内部设置有弧形槽2,扶手1内转动设置有锁扣3;杯托,其滑动插设于扶手1内,杯托末端转动设置有锁止摆锤4,杯托下端设置有迷宫锁5,锁扣3与迷宫锁5活动连接;当扶手1为竖直状态时,锁止摆锤4下端位于弧形槽2内,当扶手1为水平状态时,锁止摆锤4与弧形槽2分离;当锁止摆锤4与弧形槽2分离时,按压杯托能够使得锁扣3与迷宫锁5分离。

杯托滑动设置于扶手1内,在只使用扶手1时,杯托位于扶手1内,减少扶手1所占用的空间,当需要使用杯托时,向后按压杯托,使得锁扣3脱离出迷宫锁5,然后杯托就能够在扶手1内滑动,进而人们能够使用杯托功能。

锁止摆锤4转动连接于杯托末端,由于锁止摆锤4的自身重力,锁止摆锤4始终为垂直状态,当扶手1为竖直状态时,锁止摆锤4下端位于弧形槽2内,此时按压杯托无法使得杯托向后移动,进而锁扣3也无法脱离出迷宫锁5,即无法将杯托取出,这样就能够避免乘客误解锁杯托。

当扶手1为水平状态时,锁止摆锤4下端与弧形槽2分离,此时杯托在扶手1内形成移动间隙,向后按压杯托时能够带动杯托移动,即能够使得锁扣3脱出迷宫锁5,进而能够将杯托打开。

同理,在需要将杯托收回至扶手1内时,当扶手1为水平状态能够按压扶手1,使得锁扣3重新与迷宫锁5锁合,当扶手1为竖直状态时,无法将杯托按压至扶手1的最低端,进而无法使得锁扣3与迷宫锁5锁合。

杯托包括:杯托架6,其滑动插设于扶手1内,迷宫锁5设于被托架下端,锁止摆锤4转动连接于被托架末端;托板机构,其转动连接于杯托架6下端;卡爪机构,其转动插设于杯托架6内;当杯托架6内放如物品时,卡爪机构能够夹持物品,托板机构能够承载物品。

当杯托打开时,托板机构能够承载物品,卡爪机构能够夹持物品,这样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中,物品的位置能够保持稳定。

托板机构包括:转动轴7,其插设于被托架上;转动主臂8,其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转动副臂9,其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转动副臂9位于转动主臂8上侧;承载板10,其一端与转动主臂8活动连接,承载板10另一端与转动副臂9转动连接。

转动主臂8以及转动副臂9能够绕转动轴7转动,当杯托架6打开后,承载板10能够获得向下移动的空间,此时转动主臂8以及转动副臂9绕转动轴7转动并能够带动承载板10向下移动,即能够将承载板10打开。

转动主臂8下端设置有滑动销轴11,承载板10上开设有滑动槽12以及卡位槽13,滑动槽12与卡位槽13相贯通,滑动销轴11活动设置于滑动槽12内。

当转动主臂8向下转动时,滑动销轴11能够在在滑动槽12内滑动,这样能够保持承载板10在关闭状态以及使用状态的位置均是水平的,即能够使得承载板10能够始终对物体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当车辆受到碰撞或者承载板10受到向上的外力时,在承载板10移动惯性的作用下,滑动销轴11能够瞬间移动至卡位槽13内,滑动销轴11受到卡位槽13的限制而使得承载板10停止移动,这样能够杯托内的物品滑落,避免对乘客造成伤害。

本申请中,滑动销轴11采用包胶工艺制作,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滑动销轴11在卡位槽13内移动时出现异响等情况。

转动副臂9末端设置有限位钉14,当转动副臂9向下转动时,限位钉14能够抵靠于杯托架6上,这样能够限制承载板10下降的高度,保证物品始终位于杯托架6内。

转动轴7上套设有第一扭簧15,第一扭簧15一端与转动主臂8连接,第一扭簧15另一端与杯托架6连接。

杯托架6打开后,第一扭簧15能够带动转动主臂8向下转动,滑动销轴11就能够在卡位槽13内移动,进而能够将承载板10打开,为乘客提供放置物品的空间。

卡爪机构包括:转动销16,其设置于被托架上;弧形爪17,其与转动销16转动连接;第二扭簧18,其套设于转动销16上,第二扭簧18一端与弧形爪17连接,第二扭簧18另一端与杯托架6连接。

杯托架6上设置有橡胶垫21,弧形爪17侧端活动抵靠于橡胶垫21上,当弧形爪17复位后,弧形爪17端部能够碰撞到橡胶垫31上,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减少弧形爪17与杯托架6的碰撞,消除异响。

当物品挡在杯托架6上时,弧形爪17能够在第二扭簧18的作用下始终对物品起到夹持作用,保证物品稳定放置于杯托架6上,当物品取出时,第二扭簧18能够带动弧形爪17恢复至原始位置。

扶手1内设置有卷簧19,卷簧19一端与杯托架6下端连接,当锁扣3脱离迷宫锁5后,卷簧19能够带动杯托架6移动,进而能够方便人们使用杯托。

杯托架6上设置有阻尼组件20,阻尼组件20下端与扶手1箱活动连接,在卷簧19带动杯托架6移动的过程中,阻尼组件20能够使得杯托架6的移动速度均匀,为乘客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